第754章 ‘枪’-《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好好好。”李世民看着操作台上的望远镜,还有指南针连连满意的点头。

  忽然,看见一个长长的杆子,他奇怪的走过去问道:“这是何物?”

  黑宗哲立马介绍道:“这是控制铁甲舰方向的。”

  “如此小?”李世民看呆了,这个一根杆子,竟然能够控制如此庞大铁甲舰的方向?

  “是的,陛下。”黑宗哲笑眯了眼回应道。

  这算是杰出之作了。

  刚开始他们研究的时候,也觉得太子殿下图纸有问题。

  可做了无数次的试验发现,确实能够运用机械的原理,用小小的杆子就能操控整艘舰的方向。

  李承乾站出来解释道:“父皇,其实很简单,你只要往右转,那么这艘舰的尾端也会往后,那么整艘舰方向就会偏移。”

  “不过这只是初代,等找到更好的,就能替代它,使得铁甲舰更加的灵活。”

  “太子殿下说的没错。”黑宗哲颔首道,其实他也发现了如此大的舰,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够灵活。

  若是能够再灵活一些就好了。

  参观完指挥间,接下来就是士卒的休息区。

  李世民跟着黑宗哲走过狭小的区域,微微蹙眉问道:“这么狭窄吗?难道就不能宽一些吗?”

  没法子,做了九年的皇帝,李世民已经长了一身膘。

  走如此狭窄的通道,确实让人觉得不舒适。

  “陛下,舰的大小都是固定的,如果要造更宽的舰,那么整体都要扩大一倍,这很难,但只要可以给时间,我们还是可以尝试的。”黑宗哲很隐晦的说道。

  李世民颔首,表示明白了。

  再看士卒睡觉的床铺,上下三层。

  瞬间让他蹙眉:“睡觉的地方难道也这么窄?翻个身都不便。”

  “父皇,八百人,吃喝住行都在这一层,有床位都不错了,还要什么自行车。”李承乾撇嘴道。

  这可都是大唐集团出的钱,要是让户部出钱造一艘,恐怕满朝文武都要哭穷了。

  哪怕是大唐集团,一整年的利润只能造两艘,而且还要考虑这两艘舰没有废料的情况下。

  一旦失误几次,基本上第二艘舰的费用都要停滞了。

  李世民听不懂什么自行车,但觉得自己确实有些过分了,如此庞大的铁甲舰,应该考虑的是战斗力,而不是士卒的舒适。

  穿越过休息区,来到了食堂。

  这里看着宽阔不少。

  李世民终于觉得能够透过气了。

  “这一艘舰的造价成本是多少?”李世民终于问到了问题的关键。

  “这......”黑宗哲看了眼李承乾,没有直接说出来。

  他只是建造者,钱根本不归他管。

  李承乾抿着唇,竖起了两根手指道:“两百万贯建造成本,另外一年的运行维护等各项开支,恐怕超过了三百万贯。”

  “也就是说造这么一艘铁甲舰,建造花两百万贯,一年维护运行需要花一百万贯。”

  “什么?”李世民瞪大了眼。

  两百万贯?

  大唐如今的赋税才不过三千万贯不到,两百万贯都够养六十万府兵了。

  心疼的李世民咬牙切齿,但看见如此好的东西,又舍不得。

  李世民这样子,李承乾已经算到了,也不说话,等着李世民再开口。

  咬了咬牙,李世民又问道:“一艘这样的舰,能用多久?”

  这才是关键所在。

  两百万贯,若是能用个一百年,那也还说的过去。

  可李承乾回答,却让李世民下巴都掉下来了。

  “初步估计十年,如果维护的好,十五年到二十年也不成问题。”李承乾摸了摸鼻头道。

  毕竟现在工艺和后世依旧是没法比,能运行十年恐怕已经是极限了。

  顶多十五年到二十年,肯定就要报废。

  因为已经影响安全了。

  李世民咬了咬牙。

  平均一下十五年,一艘两百万贯。

  “太子,你觉得大唐需要几艘这样的舰?”

  李承乾感到意外,李世民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想了想他答道:“若是单单保护大唐海域,三五艘便可。”

  三五艘便可?

  李世民头脑有些发晕,不说建造的费用,就说五艘每年保养运行的费用都要五百万贯。

  “若是不止大唐海域呢?”李世民此刻的牙根都咬的生疼。

  大食的仇,他还记在心上。

  高句丽也是迟早要打一仗的。

  大唐消停了三年,周边邻国看似安稳,实则各藏鬼胎,暗中勾结。

  李承乾抿着唇:“若是这天下海域,大唐都想掌控的话,最少一百艘这样的铁甲舰。”

  一百艘?

  这下不止李世民倒吸了一口凉气,就连黑宗哲和黑达等人都目瞪口呆。

  “而且这一百艘的运行和保养成本还要增加,毕竟需要远航的话,运行成本最少要追加三成。”

  也就是一百三十万贯一年,这只是一艘铁甲舰。

  一百艘......李世民有些头晕,算不明白这笔账了。

  黑宗哲这个时候站出来道:“太子殿下,其实老夫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太子殿下之前给老夫的那个枪的图纸,老夫研究过,难度并不大。”

  “最大的难度在于黄铜的需求,若是黄铜能够无限量的供应,那么枪肯定是能够造出来,配备军中。”

  “不行。”李承乾立即挥手驳斥:“就算枪造出来,也不能配备军中,顶多配备某个军种,比如金吾卫或者猛虎营小部分人。”

  “一旦配备军中,那些刺史和封疆大吏,一个个都有造反的能力。而且私下枪支流往他国,对大唐是个巨大的威胁,只能配备给最信任的一支军队,而且要严格管控个。”

  枪支和铁甲舰不同。

  哪怕把整个铁甲舰送给别人,人家也复刻不了。

  但枪支人家不止能够复刻,甚至能够量产。

  枪支最难的是子弹的量产,但有超高技艺的工匠,也不是不能制造出来,只是速度慢。

  可让他国积累的话,对大唐就是重大的打击。

  李世民听着李承乾和黑宗哲的话,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他听懂了枪。

  “黑宗哲,这枪威力真的有如此大?为何朕之前见到的火枪,连弓箭都不如。”

  闻言,黑宗哲笑了笑:“陛下所见的火枪,老夫也见过。但威力更大的枪,太子殿下并未让兵工厂打造,或许是太占用工匠时间,又或者是没有蒸汽机的情况下不能实现量产。”

  说着,他掏出了一把手枪,递给了李世民。

  “陛下,你可以试试这个。”

  嗯?

  看着奇奇怪怪的形状,真有杀伤力。

  李承乾瞳孔萎缩,看着黑宗哲,有些震惊。

  自己给他图纸,黑宗哲这老家伙竟然私下制造出来了。

  不行,他回去必须让猛虎营好好查查黑家人,若是人手一把,他感觉自己生命时刻受着威胁。

  明明有人盯着黑家人,怎么被他造出来的?

  黑宗哲注意到李承乾的视线,笑道:“太子殿下不必紧张,老夫私下打造了一把本想试试威力,可惜子弹这东西太难打磨,花费了一月时间,老夫也就打磨出来了十发子弹。”

  闻言,李承乾松了口气。

  也对,子弹是需要批量生产的,一旦批量生产肯定逃不过他的眼睛。

  而靠自己打磨,确实比较困难。

  李世民不明所以,完全不知道这枪怎么用。

  见此,李承乾接过了黑宗哲手中的子弹,然后一颗颗压进了弹夹。

  不得不说,黑家人的手艺确实很好。

  除了子弹难压了一些,表面竟然和后世那些枪没什么两样。

  或许是弹簧做不到那么柔软的缘故。

  装好了子弹,李承乾将李世民手中的枪拿了过来,装上弹匣。

  咔嚓~

  上膛。

  动作一气呵成,看着还有点小帅。

  李世民见此,惊讶道:“就这样?”

  “父皇,这东西还是要去甲板上试。”李承乾无语道。

  “对对对。”

  李世民反应过来,连连点头。

  这一艘铁甲舰两百万贯,威力若是真的很大,弄坏了他可得心疼死。

  几人来到了甲板,李承乾对着码头边的楚二道:“楚二,找件甲胄立在岸边。”

  “喏。”楚二不太理解,为什么要找件甲胄立在那边。

  但依旧去做了。

  而海军的士卒们有些惊恐,太子殿下不会是要试炮吧?

  下面的人各个胆战心惊,而甲板上的人则是目光炯炯期待的看着李承乾手中的黑色杀器。

  “太子殿下,已经立好了。”楚二动作很快。

  李承乾再次喊道:“全都退后五十步。”

  五十步?

  海军士卒更慌了。

  五十步距离够吗?

  不少人默默退了百步。

  整个渭水码头都是火把,文武百官也不理解的看着李承乾在吩咐着海军士卒,可看不懂是做什么。

  只觉得这铁甲舰这大家伙太大了。

  双手握住枪把,准星瞄准。

  其实李承乾也不知道这准星到底准不准,反正就是要瞄准。

  砰~

  一声巨响,李世民往后倒退了几步。

  还好张阿难在后边扶住了:“陛下。”

  “朕......没事。”李世民眨巴眼,突如其来的巨响吓了一跳,反应过来才镇静下来。

  黑家人没被吓到,而是全都跑到船舷旁去看甲胄。

  下面的海军士卒也是一愣,不是试炮吗?

  就这点威力?

  楚二看李承乾放下了手中的东西,连忙上前去拿甲胄,然后跑回了铁甲舰上。

  “太子殿下。”楚二将甲胄呈现在了李承乾面前。

  外面看上去并没什么差别。

  可李承乾摸了摸,终于摸到了凹凸的窟窿。

  李世民也看见了,惊讶道:“刚才有多少步的距离?”

  小跑上来的楚二愣了愣,想了想道:“一百五十步左右。”

  一百五十步穿透甲胄?

  而且看李承乾的操作,并没花费大力气。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手中的枪,陷入了沉思。

  一个不需要太大力气,一百五十步能穿透甲胄的利器,他很想要。

  但他同时心中也是有些后怕。

  若是这东西用在他身上.......不敢想象。

  或许李承乾说的对,枪威力大,可不能配备军中,只能有一支小队伍可以配备,而且要严格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