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巷子交易-《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回东宫的路上。

  王泉小心翼翼问道:“太子殿下,您真的和陛下提议,魏王监国?”

  虽然他知道,李承乾想下岭南。

  原因是太子殿下在振州建设了三年,终于修好了避暑山庄。

  没错,振州就是后世的旅游胜地。

  李承乾微微颔首:“当然,孤说到做到,恐怕如今魏王,就跪在立政殿呢。”

  魏王:本王谢谢你。

  王泉偷偷看了眼李承乾,有些咂舌。

  这招真的是太绝了。

  先发制人,明明魏王没有要争储的意思,可太子却把魏王泰和蜀王恪都算计在其中。

  直接调拨起了一场皇子相争的戏码。

  王泉身为李承乾心腹,也明白魏王泰无非是在府中吟诗作乐的时候,被几个世家子撺掇要争储。

  可魏王泰并未答应,还责骂了那几人。

  但就是这一点,太子殿下便先发制人,闹到了陛下和皇后殿下那里去。

  最主要还牵扯了无辜的蜀王恪。

  这储位之争还真复杂啊,最起码王泉这么一个小小总管是理解不了太子的做法到底是为了什么。

  “太子殿下,蔡国公那边已经将你的意思传达过去了,想必如今他正在去太极宫的路上呢。”王泉低声说道。

  李承乾挑眉,微微颔首:“你去蔡国公府外等候,将孤的意思告诉他,千万不要进府说,府内的锦衣卫不是你能躲过去的。”

  “喏。”

  送李承乾回东宫后,王泉便一人来到了蔡国公府的附近等候。

  甘露殿。

  李世民听了李承乾的话,便立马召来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

  哪怕是靠着孙思邈硬撑,杜如晦如今也是撑到头了,面容憔悴,嘴唇苍白。

  “你们说太子是什么意思?”李世民说完刚才立政殿发生的事,随即询问面前三位心腹大臣。

  他没有找魏征和李靖,那是因为这二人已经贴上了太子党的标签。

  长孙无忌蹙眉,上前拱手道:“陛下,听闻魏王泰前几日在府中宴请宾客,其中有几个世家子弟对太子殿下出言不逊,又让魏王泰争储的意思,想必太子听闻了风声,所以才如此说。”

  对于李承乾和李泰。

  长孙无忌自然是站在自己妹妹一边,支持李承乾做储君。

  不管如何,李承乾哪怕对自己不尊敬,还有几分狠,可能力强啊。

  李泰,长孙无忌可不觉得他能够镇住那些世家。

  闻言,李世民愤怒的一拍龙案:“放肆,如今这些世家都快不入流了,还在背后搞风搞雨,看来朕对他们是太宽容了。”

  “房玄龄,之前让你调查洛阳一事,是不是有结果了?”

  “回禀陛下,洛阳一事已有结果,背后确实有世家的身影,但也不敢确定。”房玄龄谨慎的说道。

  “哼。”

  李世民冷哼一声,对房玄龄道:“朕不管确不确定,这事就按在世家身上了,不出这口气,朕今夜难以入眠。”

  “喏。”房玄龄叹息了一声。

  只能说世家那几人倒霉。

  李世民越想越气,再看面前三人:“你们说说,太子这事该如何?”

  “陛下,太子殿下年轻气盛,行事有些不按常理,或许他并不知道监国之重任。”房玄龄说了自己的见解。

  大致就是说李承乾不按常理做事,对规矩礼仪都不重视,所以不知道监国对太子或者对大唐而言是多重要的事情。

  李世民听后,微微点头。

  觉得有几分道理。

  咳咳咳~

  可杜如晦咳嗽着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的想法也不是不可。”

  “什么?”李世民、房玄龄、长孙无忌都惊讶看着杜如晦。

  杜如晦道:“若陛下想要避免储君之争,兵戎相见,太子之法可行。”

  不得不说,杜如晦非常懂李世民的心思,而且是非常纯粹那种。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虽然能力强,但私心重。

  要不是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哥,第一个被怀疑的就是他,而不是房玄龄。

  “克明,你仔细说说。”

  杜如晦道:“太子的意思其实很简单,这位置不是所有人都能坐的,但合适不合适只有坐上去才知道。”

  “太子殿下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若是魏王泰有心争储,不妨就叫朝廷交由他处置一段时日,陛下在微服私访之时,也可监察,看魏王泰合适不合适。”

  “魏王泰若合适,那么太子殿下自然会有危机,只会更加的上进。但魏王泰不合适,他且自会知难而退。”

  一番话说的三个人都沉默了。

  道理是这么一个道理。

  而且大家可不认为威望太合适这个位置。

  包括杜如晦。

  要不然也不会同意李承乾的说法。

  李世民琢磨半晌,之后道:“克明,你的意思是说,朕让锦衣卫时刻盯着,然后让魏王处理政务,朕什么都不管,看看魏王处理政务的能力如何?”

  “可以这么说。”杜如晦脸色苍白的笑道。

  对此,李世民想了想,也是可以的。

  要是李泰连这点能力都没有的话,那凭什么和李承乾争储?

  “你们先退下吧,容朕在想想。”哪怕李世民已经做决定了,但还是没有立即公布。

  越做皇帝越孤独。

  哪怕有信任的人,他也不会轻易说出答案。

  不到最后一刻,他是不可能说的。

  看着三人离去,他在甘露殿负手转悠了半天,感觉自己一个皇帝,怎么突然没地方去了呢?

  立政殿去了,肯定是要被询问的。

  他暂时还不想透露任何细节。

  可除了立政殿,他能去哪呢?

  忽然,脑中一个灵光,李世民看向张阿难道:“出宫,去养老院。”

  “喏。”张阿难停顿了半刻才想起来,养老院不就是太上皇现在的居所吗?

  蔡国公府。

  杜如晦如今已经不需要去上值了,若不是今日李世民有事商议,他都在家中休息了。

  刚来到府门口,杜构作为长子便上前搀扶杜如晦。

  “阿爷,小心些。”

  “嗯。”杜如晦老怀安慰,虽然次子不怎么像样,原本想着给次子求一个公主,能让他富裕一生,奈何太子那边不松口,也只能作罢。

  不过还好杜荷自从去了大唐小学后,改变了许多。

  如今还被太子殿下看中了,杜如晦觉得自己死也能瞑目了。

  “蔡国公。”不远处的巷子里,王泉高声喊了一句。

  被搀扶着的杜如晦回过头,看见是王泉,左右看了看,发现没有别人,给了杜构一个眼神。

  随后杜构便搀扶着杜如晦过去。

  “拜见蔡国公。”看着杜如晦来到自己面前,王泉笑着行了一礼。

  杜如晦笑着拱了拱手:“咳咳,王总管怎么亲自过来了,是太子殿下那边?”

  “没错,太子殿下想知道今日陛下找你们商议之后,有没有说结果?”王泉心细的问道。

  而杜如晦也轻声道:“陛下并未说什么,但以某之见,陛下会答应。”

  “哦?”王泉挑眉,看杜如晦如此说,自然是相信杜如晦的看法,房谋杜断,就连陛下都器重蔡国公。

  “咳咳。”

  询问完结果,王泉便说起了李承乾交代的事:“蔡国公,太子殿下说了,他是个有恩必报的人,既然蔡国公相助,之前答应蔡国公一事必定做到。”

  “至于杜大郎君......”

  听到这里,杜如晦和杜构都紧张起来。

  若是杜如晦身体康健,他肯定不会以这种条件交换。

  奈何自己身体不好,太子殿下还对自己有大恩,要不是孙神医,他恐怕早就没命了。

  硬生生拖了六年之久,已经够本了。

  “杜大郎调任特区特首一职,调令最近一些时日便会下来。”王泉笑着对杜构拱手:“恭喜杜大郎君,特区特首也是四品,而且如此重要的职位能交给杜大郎君,日后必定前途无量。”

  “多谢太子殿下。”杜构欣喜无比。

  虽然不在长安,但也知道若是自己父亲不在长安,留在长安也无用。

  若是能够从特区被太子殿下调回长安,那意义又不同了。

  所以太子殿下给的起点已经很高了。

  杜如晦也欣慰的笑了,随后关心的问了一句:“不知太子殿下对次子杜荷如何安排?”

  “杜荷......”王泉咳嗽了一声道:“太子殿下觉得杜小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