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李世民都蹙眉道:“太子,这会不会太过严苛了?”
“严苛吗?”李承乾问了一句,看向权万纪道:“你说说,这算严苛吗?”
“回禀陛下。”
权万纪抿着唇道:“不算严苛,太子殿下的用意是平等对待百姓,不管是任何世家和权贵,家中只要有人犯了事,那么子孙三代与官无缘,与铁饭碗无缘。”
“只能在特区摆摊,或者听从府衙的安排,去干一些最苦最累的活。”
“可哪怕是最苦最累的活,养老金什么的他们依旧还是有的,最基本的保障依旧是存在的。”
“只要不是叛逆之贼,三代过后还是有资格做官的,也可以去工厂上工。”
众人这才明白。
也就是说基本的生活是没问题。
李世民想了想,问道:“他们若是找不到活计,府衙都会安排?”
“没错。”权万纪笑了笑,说道:“府衙有一个部门,专门就是帮助他们这群三族留过案底,坐过牢的家眷。”
“就去年一年,就安置了五千余人,活计也找了七千余份。”
“就如今码头的那些苦力,里面有不识字的农户没有其他本事,只能靠力气,但也有那些三族犯过事的家眷。”
“至于流放来岭南的,或者是罪名严重的家眷,通常都会安置他们去干建设特区的活计,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就是赎罪改造。”
“特区建设的好了,他们的罪自然也就消除了,百姓自然也就会原谅他们了。”
这一点,李世民和房玄龄等人是没有想到的,认同的颔首。
特别是劳动改造。
这个词对李世民冲击不小,认为小错之人,劳动改造是可以被原谅的。
而且那些家眷本身就没错,无非是在赎罪。
魏征这个时候沉声接着说道:“太子殿下的做法才是最人性的,哪怕谋反之人的家眷,也不是所有家眷都谋反。”
“当下该罚,可不能罚四代五代人吧?”
“臣之前就知道了,特区的这些流放家眷只要老实干两代人,那么第四代人就可以完全洗白,虽然有档案记录,但波及不到第四代。”
“朝廷还是需要给他们流放之人希望,不止是活下去的希望,而是有后代出头的希望。”
李世民看向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李靖。
“你们怎么看此事?”
“陛下,臣觉得太子殿下这做法确实不错,只不过大唐如今的情况不太适合。”房玄龄摇头道。
好比世家和权贵,他们盘根错节,一人犯错一群人都踢出朝堂?
不太可能。
李世民看懂了房玄龄的意思,也是深深叹息一声。
都不需要继续询问长孙无忌。
大家都是大世家出来的,这种政令对世家而言,完全是赶尽杀绝。
“行吧。”李世民也只能作罢,双手负背看着面前一大片的金丝楠木种植区,然后道:“特区的政令确实不错,但不适用于如今的大唐。”
“但这政令,朕希望在特区能够一直维持下去。”
“喏。”权万纪和特区的一些官员拱手回应道。
这话题不再继续,李世民随后问道:“接下来去哪?”
金丝楠木虽然金贵,也看过了,实话也就那样。
权万纪想了想,道:“陛下,要不要去农业区看看?”
“农业区?”李世民蹙眉道。
“没错。”权万纪拿出了舆图,指着说道:“农业区距离种植区二十里的路程,正好能够赶去那里用个膳。”
说到农业区,李承乾看了眼问道:“这农业区是刚开垦出来的吧?”
“是的。”
权万纪笑着回应道:“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潮州和循州相结合,需要一条水泥路贯穿,这部水泥路刚完工不到一年,臣看水泥路都结合了,可水泥路两旁却杂草丛生,便想到了继续开垦荒地。”
“如今初见成效。”
李承乾颔首,对李世民道:“父皇,去看看吧,儿臣之前也没有去开垦的农业区看过,今日正好顺路去看看。”
说到这里,他指着农业区不远处的一个海军二字的图标。
“这里就是海军训练基地吧?”
“是的太子殿下。”权万纪解释道:“因为农业区比较荒僻,最终选址距离海军训练基地较近,真要是有事,也可以让农户们去找海军帮忙。”
“父皇,去农业区看看,用个膳,然后转道去海军训练基地看看,到时正好乘坐战船回潮州,时间上也来得及。”李承乾建议道。
李世民没什么意见。
“好,就按照太子的意思办吧。”
马车再次缓缓启动。
这一次直奔农业区。
确实中间有一段丛林,看穿过一大片丛林后,所有人的眼珠子都瞪大了。
一望无际的稻田。
就连李丽质和李明达他们几个公主都不由自主的站起了身,看向四周。
“好美啊。”
“一眼望不到边。”
“是啊,我从未见过如此景象。”
不止是公主们呆住了,就算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李靖、长孙无忌、房玄龄都张大嘴,瞪大了眼。
魏征却洋洋得意的笑着。
这才哪到哪,他当初开垦的比这还吓人。
这个时候权万纪介绍道:“陛下,这片是属于潮州的农业区,还不算大,真正大的是在循州那边,那边足足有百万亩的稻田被开垦出来。”
百万亩?
李世民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你说多少?百万亩?”
“没错。”权万纪嘿嘿一笑,看了眼后面车上老僧入定的魏征一眼:“这都是多亏了郑国公。”
郑国公,没错就是魏征。
自从回到了长安,他也被升为了国公,还是李承乾提的。
外派五年,吃了五年苦,为大唐创下了一个粮仓基地,一个国公不算什么。
李世民微微颔首。
确实如此,算是认同了权万纪的话。
外调岭南五年的魏征,能够开垦百万亩稻田,而且还是在没有运用徭役的情况下。
李世民都不知道是怎么完成的。
可就是完成了。
整个循州三分之一的稻田被魏征开垦出来了。
水泥路上并不颠簸。
而且行驶的也很快,短短半个时辰,二十里就跑完了。
最起码有十里都是稻田。
太震撼人心了。
长孙皇后被搀扶下马车,走到了稻田旁边,用洁白的嫩手轻抚绿色的麦穗。
就像是珍宝一般。
刚才的金丝楠木都未让长孙皇后有如此举动。
“陛下,快来。”长孙皇后面颊微红,有些失态的喊道:“这麦穗长得可真好。”
李世民闻言,也是走到了长孙皇后旁。
认真的看了看麦穗,嘴咧的跟孩子一样,颔首道:“这麦穗长得可真好的。”
忽然,他转身询问李承乾和魏征道:“太子,玄成这应该就是你们所说的占城稻了吧?”
“回禀陛下,没错,这就是占城稻。”魏征拱着手道。
“占城稻,果真是占城稻,朕终于看见占城稻了。”
李世民一直在碎碎念着。
总是奏折上看着占城稻的收成,这还是他第一次看见占城稻。
可惜这只能在岭南种,出了江南根本没法种。
先不说其它地方容易干旱,就这占城稻所需要的稻田也是有些苛刻。
魏征这个时候上前一步道:“陛下,这几年特区的占城稻不断的积累,如今已经够整个大唐两年之用。”
“就今年初步估计,光特区的占城稻,已经够大唐一成百姓食用,奈何特区的地方有限,若是在扩大十倍,那么大唐的百姓未来都能够自给自足,无需再从林邑运送粮食了。”
又是一个震撼人的消息。
仅仅百万亩,就能够种出大唐一成百姓全年食用的粮食,这占城稻产量何其夸张。
“哈哈哈。”
李世民仰天狂笑道:“好,好啊,若是岭南和江南全都种植占城稻的话,大唐岂不是永不缺粮食了?”
“没错。”魏征很确定的回应。
若是岭南可以大面积开垦稻田的话,何止百万亩,千万亩稻田都能够开垦出来。
有了千万亩的稻田,加上占城稻,还能缺粮食吗?
其实李承乾早就算过这笔账了。
岭南加江南全部开垦出来,不止不缺粮食,还能成为天下最大的粮食出口国。
不过这是在人口不增长的情况下。
若是人口不停的增长,那么粮食肯定还是不够的。
真要涨到了上亿,恐怕岭南加江南两地的占城稻都不够,还需要重新去开垦稻田,除非就是研究出杂交水稻。
可这杂交水稻有这么好研究的话,当初也不可能饿死那么多人了。
“严苛吗?”李承乾问了一句,看向权万纪道:“你说说,这算严苛吗?”
“回禀陛下。”
权万纪抿着唇道:“不算严苛,太子殿下的用意是平等对待百姓,不管是任何世家和权贵,家中只要有人犯了事,那么子孙三代与官无缘,与铁饭碗无缘。”
“只能在特区摆摊,或者听从府衙的安排,去干一些最苦最累的活。”
“可哪怕是最苦最累的活,养老金什么的他们依旧还是有的,最基本的保障依旧是存在的。”
“只要不是叛逆之贼,三代过后还是有资格做官的,也可以去工厂上工。”
众人这才明白。
也就是说基本的生活是没问题。
李世民想了想,问道:“他们若是找不到活计,府衙都会安排?”
“没错。”权万纪笑了笑,说道:“府衙有一个部门,专门就是帮助他们这群三族留过案底,坐过牢的家眷。”
“就去年一年,就安置了五千余人,活计也找了七千余份。”
“就如今码头的那些苦力,里面有不识字的农户没有其他本事,只能靠力气,但也有那些三族犯过事的家眷。”
“至于流放来岭南的,或者是罪名严重的家眷,通常都会安置他们去干建设特区的活计,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就是赎罪改造。”
“特区建设的好了,他们的罪自然也就消除了,百姓自然也就会原谅他们了。”
这一点,李世民和房玄龄等人是没有想到的,认同的颔首。
特别是劳动改造。
这个词对李世民冲击不小,认为小错之人,劳动改造是可以被原谅的。
而且那些家眷本身就没错,无非是在赎罪。
魏征这个时候沉声接着说道:“太子殿下的做法才是最人性的,哪怕谋反之人的家眷,也不是所有家眷都谋反。”
“当下该罚,可不能罚四代五代人吧?”
“臣之前就知道了,特区的这些流放家眷只要老实干两代人,那么第四代人就可以完全洗白,虽然有档案记录,但波及不到第四代。”
“朝廷还是需要给他们流放之人希望,不止是活下去的希望,而是有后代出头的希望。”
李世民看向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李靖。
“你们怎么看此事?”
“陛下,臣觉得太子殿下这做法确实不错,只不过大唐如今的情况不太适合。”房玄龄摇头道。
好比世家和权贵,他们盘根错节,一人犯错一群人都踢出朝堂?
不太可能。
李世民看懂了房玄龄的意思,也是深深叹息一声。
都不需要继续询问长孙无忌。
大家都是大世家出来的,这种政令对世家而言,完全是赶尽杀绝。
“行吧。”李世民也只能作罢,双手负背看着面前一大片的金丝楠木种植区,然后道:“特区的政令确实不错,但不适用于如今的大唐。”
“但这政令,朕希望在特区能够一直维持下去。”
“喏。”权万纪和特区的一些官员拱手回应道。
这话题不再继续,李世民随后问道:“接下来去哪?”
金丝楠木虽然金贵,也看过了,实话也就那样。
权万纪想了想,道:“陛下,要不要去农业区看看?”
“农业区?”李世民蹙眉道。
“没错。”权万纪拿出了舆图,指着说道:“农业区距离种植区二十里的路程,正好能够赶去那里用个膳。”
说到农业区,李承乾看了眼问道:“这农业区是刚开垦出来的吧?”
“是的。”
权万纪笑着回应道:“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潮州和循州相结合,需要一条水泥路贯穿,这部水泥路刚完工不到一年,臣看水泥路都结合了,可水泥路两旁却杂草丛生,便想到了继续开垦荒地。”
“如今初见成效。”
李承乾颔首,对李世民道:“父皇,去看看吧,儿臣之前也没有去开垦的农业区看过,今日正好顺路去看看。”
说到这里,他指着农业区不远处的一个海军二字的图标。
“这里就是海军训练基地吧?”
“是的太子殿下。”权万纪解释道:“因为农业区比较荒僻,最终选址距离海军训练基地较近,真要是有事,也可以让农户们去找海军帮忙。”
“父皇,去农业区看看,用个膳,然后转道去海军训练基地看看,到时正好乘坐战船回潮州,时间上也来得及。”李承乾建议道。
李世民没什么意见。
“好,就按照太子的意思办吧。”
马车再次缓缓启动。
这一次直奔农业区。
确实中间有一段丛林,看穿过一大片丛林后,所有人的眼珠子都瞪大了。
一望无际的稻田。
就连李丽质和李明达他们几个公主都不由自主的站起了身,看向四周。
“好美啊。”
“一眼望不到边。”
“是啊,我从未见过如此景象。”
不止是公主们呆住了,就算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李靖、长孙无忌、房玄龄都张大嘴,瞪大了眼。
魏征却洋洋得意的笑着。
这才哪到哪,他当初开垦的比这还吓人。
这个时候权万纪介绍道:“陛下,这片是属于潮州的农业区,还不算大,真正大的是在循州那边,那边足足有百万亩的稻田被开垦出来。”
百万亩?
李世民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你说多少?百万亩?”
“没错。”权万纪嘿嘿一笑,看了眼后面车上老僧入定的魏征一眼:“这都是多亏了郑国公。”
郑国公,没错就是魏征。
自从回到了长安,他也被升为了国公,还是李承乾提的。
外派五年,吃了五年苦,为大唐创下了一个粮仓基地,一个国公不算什么。
李世民微微颔首。
确实如此,算是认同了权万纪的话。
外调岭南五年的魏征,能够开垦百万亩稻田,而且还是在没有运用徭役的情况下。
李世民都不知道是怎么完成的。
可就是完成了。
整个循州三分之一的稻田被魏征开垦出来了。
水泥路上并不颠簸。
而且行驶的也很快,短短半个时辰,二十里就跑完了。
最起码有十里都是稻田。
太震撼人心了。
长孙皇后被搀扶下马车,走到了稻田旁边,用洁白的嫩手轻抚绿色的麦穗。
就像是珍宝一般。
刚才的金丝楠木都未让长孙皇后有如此举动。
“陛下,快来。”长孙皇后面颊微红,有些失态的喊道:“这麦穗长得可真好。”
李世民闻言,也是走到了长孙皇后旁。
认真的看了看麦穗,嘴咧的跟孩子一样,颔首道:“这麦穗长得可真好的。”
忽然,他转身询问李承乾和魏征道:“太子,玄成这应该就是你们所说的占城稻了吧?”
“回禀陛下,没错,这就是占城稻。”魏征拱着手道。
“占城稻,果真是占城稻,朕终于看见占城稻了。”
李世民一直在碎碎念着。
总是奏折上看着占城稻的收成,这还是他第一次看见占城稻。
可惜这只能在岭南种,出了江南根本没法种。
先不说其它地方容易干旱,就这占城稻所需要的稻田也是有些苛刻。
魏征这个时候上前一步道:“陛下,这几年特区的占城稻不断的积累,如今已经够整个大唐两年之用。”
“就今年初步估计,光特区的占城稻,已经够大唐一成百姓食用,奈何特区的地方有限,若是在扩大十倍,那么大唐的百姓未来都能够自给自足,无需再从林邑运送粮食了。”
又是一个震撼人的消息。
仅仅百万亩,就能够种出大唐一成百姓全年食用的粮食,这占城稻产量何其夸张。
“哈哈哈。”
李世民仰天狂笑道:“好,好啊,若是岭南和江南全都种植占城稻的话,大唐岂不是永不缺粮食了?”
“没错。”魏征很确定的回应。
若是岭南可以大面积开垦稻田的话,何止百万亩,千万亩稻田都能够开垦出来。
有了千万亩的稻田,加上占城稻,还能缺粮食吗?
其实李承乾早就算过这笔账了。
岭南加江南全部开垦出来,不止不缺粮食,还能成为天下最大的粮食出口国。
不过这是在人口不增长的情况下。
若是人口不停的增长,那么粮食肯定还是不够的。
真要涨到了上亿,恐怕岭南加江南两地的占城稻都不够,还需要重新去开垦稻田,除非就是研究出杂交水稻。
可这杂交水稻有这么好研究的话,当初也不可能饿死那么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