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打与不打-《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参观完训练。

  刘仁轨便邀请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李渊等人去办公楼参观。

  其实办公楼很简单,除了他们这些军官办公之处,还有两个巨大的会议室。

  空时就是给海军上课的地方。

  主要讲解的就是遇到各种海战应对之策。

  李世民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发现墙上挂着一块巨大的木板,上面还画着各种阵型。

  “药师,你来看看,这阵型。”李世民眼前一亮的招呼李靖过来看。

  在座的要说阵型,能跟李世民过招的恐怕就是李靖了。

  李靖上前看了眼也是兴趣甚浓。

  “陛下,这就是雁形阵吧?”

  “没错。”刘仁轨在一旁笑道:“代国公,这就是大唐之前水军演练的雁形阵。”

  指了指旁边一块大木板道:“这就是斜型阵。”

  看见这两个阵型,莫名的有熟悉感。

  刘仁轨解释道:“之前大唐水军以短兵相接为主,而如今大唐的战船有了雷霆炮,自然是运用了远程攻击为主。”

  “特别和倭国作战的时候,雷霆炮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虽然我们大唐的海军数量不多,但我们能够以一敌十,诀窍就在于阵型之中。不管对方来多少战船,只要我们摆出雁形阵和斜型阵,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我们都能轻松击破。”

  说这话的时候,他自豪的昂起了头。

  而李世民和李靖则是两眼放光,很想亲自上阵指挥一场海战。

  程咬金和尉迟敬德亦是如此。

  这算是大唐海军的成立史,而且还是首战告捷,以最小的代价攻下了倭国数十座城池。

  其中海战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要不是在白江口一战的话,恐怕倭国还会顽强抵抗。

  咳咳~

  李承乾看刘仁轨吹嘘的有些过了,一点都不知道什么叫低调,咳嗽了两声出言转移话题道:“刘军长,那个......倭国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现在倭国大唐所占领的城池,都是有大唐海军轮番守卫。

  如今正好轮到了第一军。

  刘仁轨一看是李承乾问话,立即拱手道:“太子殿下,目前倭国那边的动静一切平静,每隔三月,我们都会有船队运送物资。”

  “而且金矿的开采也非常的顺利,雇佣了当地的倭国百姓进行开采,工钱给的也是相当高,以大唐通宝结算。”

  大唐通宝?

  李世民一愣,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倭国挖矿的百姓拿的是大唐通宝的工钱。

  “这是怎么回事?”

  原本这是户部的事,可倭国距离大唐千里之遥,所以只能让海军代劳了。

  把开采的金子运往大唐,然后再有户部的官员前往登州接收,一路上由金吾卫护卫。

  李承乾抿着唇跟李世民解释道:“父皇,用大唐通宝结算工钱是儿臣的主意,如今的倭国并没有流通的货币,基本上是以物易物。”

  “可这对大唐来说比较吃亏,大唐的货物在倭国能够卖上高价,若是给了那些百姓工钱属实不划算。”

  “所以儿臣便让海军以大唐通宝进行结算。”

  李世民点点头,算是明白了。

  “你的意思是,用大唐的货物去倭国赚银钱,然后赚的银钱用来给倭国百姓发工钱?”

  “没错。”李承乾点点头,不过还是多解释了一句:“不过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哦?何意?”

  李承乾看了眼另外一面墙上巨大的海图,指着倭国道:“倭国既然没有通用的货币,那么我们大唐通宝未来可以替代他们倭国的通用货币。”

  “这样让倭国的百姓能够清楚的知道大唐,让百姓习惯大唐的货币,习惯大唐的货物,同样的是为之后全境占领倭国所做准备。”

  嘶~

  听见李承乾这话,众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倭国一战,大家都知道是李承乾主张的,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太子一直说要占领倭国。

  只能归结于,太子殿下的好战之心。

  房玄龄这个时候站出来蹙眉道:“太子殿下,打下倭国对大唐并无益处,如今倭国唯一有价值的金矿已经被大唐收入囊中,为何太子殿下还要执着于整个倭国呢?”

  这个问题也是在座所有人疑惑的。

  实在不明白李承乾到底为什么这么执着倭国这片土地。

  李承乾眼神中带着愤怒和仇恨,双手负背道:“郑国公,你可知倭国人的本性如何?”

  “这......臣不知。”房玄龄摇了摇头。

  与倭国人接触,除了在人家来大唐出使朝拜的时候,私下根本没有接触过。

  之前还有那个什么难波津守和苏我虾夷要送礼给他,可他知道那个时候与倭国的战事紧张,别说收礼了,人都没见到。

  李承乾给了刘仁轨和楚二一个眼神道。

  “你们二人来说,倭国人的秉性如何。”

  “喏。”楚二二话不说的便领命,对房玄龄道:“郑国公,大唐海军刚打下倭国之时,诸多的倭国百姓不服从海军统治,甚至多次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抗。”

  “最终被海军给镇压了下来。”

  “就算到了如今,倭国的百姓不少有侠客的意味,到处传扬学习大唐,成为大唐,代替大唐......”

  嘶~

  这下不止房玄龄被吓了一跳,就连李世民都脸色铁青。

  什么叫学习大唐,成为大唐,代替大唐?

  这就是小弟的觉悟?

  刘仁轨本来是不想说的,可看楚二都直接说了,他也不想得罪李承乾,便说了几句实话。

  “倭国的百姓思想确实扭曲,与大唐百姓良善相比,他们可以称之为残暴。要不是海军多次的镇压,倭国百姓都要怂恿着他们的天皇要反攻大唐。”

  闻言的李世民双拳紧握,更加的愤怒了。

  反攻大唐?

  简直是笑话。

  李世民冷冷一笑:“真是不知道倭国竟然还有如此狼子野心。”

  “父皇,莫急。”李承乾拱手劝道:“儿臣发现倭国最近和高句丽走的很近,虽然北面临海的码头大部分都被我大唐海军给占据了,可还有小部分的港口,儿臣也是让人安排了奸细进去。”

  “发现倭国的大臣苏我虾夷这五年时间,几乎每年两次会前往高句丽,高句丽的使臣渊盖苏文也多次前往倭国。”

  “甚至多次与薛延陀、回纥、韦室、鞑靼等使臣齐聚平壤城,具体谈论的什么不得而知。”

  “龙城那边高句丽驻联盟国代表,也是多次和吐蕃、西突厥等大唐邻国代表接触,目的不详。”

  听到这里李世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哪怕李承乾没有说出来他们接触的目的,李世民也能猜测到几分。

  这高句丽还真是狼子野心,还有倭国简直该死。

  虽然心里恨极了高句丽和倭国,但李世民也没有开口谩骂。

  大国有大国的风范。

  这点教养他还是有的。

  看李世民不说话,话题也就到这里结束了。

  接下来刘仁轨继续带着众人参观了海军的宿舍,简单而又整洁,一点不像如今的军营。

  这让李靖和程咬金、尉迟敬德都非常诧异,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不能说学到了,而是他们觉得如此令行禁止的军队,让他们羡慕,打算回去之后也好好操练操练自己手上的兵。

  也来不及用晚膳,李承乾便让刘仁轨安排了铁甲舰送他们回潮州城。

  一登上铁甲舰,李世民便把长孙无忌等人召集在了一起。

  长孙皇后和李渊他们则是在甲板上看风景。

  海景虽美,可二人的心思也是被李承乾刚才的话所影响,恐怕大唐又要打仗了。

  船舱内。

  知道李世民要跟大臣们商议事情,楚二便清空了整个船舱。

  “说说吧,你们对高句丽和倭国一事怎么看。”李世民沉着脸问道。

  自从知道了这两国的狼子野心,李世民的脸色一直垮着,非常难看。

  房玄龄抿着唇,有些后悔为什么要询问李承乾。

  还是长孙无忌先开口道:“陛下,高句丽和倭国、吐蕃的狼子野心人人皆知,可大唐如今刚刚有些缓过来,若是再次发动大的战争,对民生百姓不利啊。”

  程咬金瞪了眼长孙无忌,扯着嗓门道:“什么民生俺不懂,但齐国公是打算等着高句丽和倭国他们联手一起来攻打大唐吗?”

  “就是。”尉迟敬德也站在了程咬金同一条战线道:“陛下,俺们还年轻,还能打他几场仗,若是再等下去,俺们都老了,谁来打这仗?”

  意思很明白了。

  李世民环顾了一圈,发现房玄龄和魏征、李靖都没有开口。

  最终将眼神看向了李承乾。

  “太子,此事是你挑起来的,你说怎么办?”

  李承乾一阵无语,抿着唇道:“父皇,,其实儿臣觉得这仗该打......”

  不等他说完,程咬金便叫唤着道:“看看看,太子殿下都说该打,那俺们就打,打他个屁股尿流,哈哈哈。”

  李世民瞪了眼程咬金。

  后者瞬间闭上嘴,缩起了脑袋。

  “继续说。”李世民对李承乾道。

  李承乾想了想刚才自己说到哪了,然后接着道:“儿臣觉得该打,有三点理由。”

  “一,就是打击他们这些私下联系小国的锐气。”

  “二,放话出去,私下结盟者,皆为大唐之敌。”

  “三,高句丽气焰嚣张,底气来自前隋的几次仗他们都赢了,同时也是他们结盟的核心,一旦打的高句丽无还手之力,想必他们私下的结盟也会不哄而散。”

  顿了顿,李承乾又蹙眉道。

  “但是不是现在打,理由也有三。”

  “说说看。”李世民紧紧盯着李承乾道。

  其余人刚开始听见想打也是热血澎湃,除了房玄龄与魏征、长孙无忌。

  他们是坚定地认为如今的大唐不适合再大面积战争了,最起码要等大唐再稳定稳定。

  可听见李承乾说不是现在打,三人喜悦了,可其他人却如同一盆凉水浇下来,透心凉。

  “一,大唐现在不缺粮食,可运输粮食一直是问题,陆运的成本消耗过大,若是打高句丽,还好说,,但攻打回纥和吐蕃等地,那就没有海运可走,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这个教训,李承乾已经吃过了。

  之前还一鼓作气想要拿下薛延陀和回纥,可被李世民拦了下来。

  如今冷静下来,李承乾也觉得自己太冲动了。

  “二,若是大唐集结兵力攻打高句丽,吐蕃或薛延陀、回纥等国联合骚扰大唐该如何?大唐虽有雷霆炮,可真的要是大规模战役发动,雷霆炮的炮弹就是很大的缺陷,能不能满足这场仗的需求,就不得而知了。”

  “三,突厥特区那边紧邻薛延陀和回纥,如今突厥特区发展良好,若是一旦开战,突厥特区没有高大的城墙,随时要准备好薛延陀和回纥的来袭。”

  “一旦让他们突袭成功,薛延陀和回纥能够过一个肥年,突厥特区就要遭殃了,多年积累毁于一旦。”

  嘶~

  看李承乾分析的如此透彻,大家心头也是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