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登岛立碑-《倚天屠龙之大明天下》

  张无忌踏着金乌神光登岸时,整座岛屿突然剧烈震颤。

  被血染紫的沙滩下浮现出纵横交错的青铜脉络——竟是秦始皇时期徐福埋下的镇龙钉,此刻正被足利义满的残血激活,发出鬼哭般的嗡鸣。

  好个鸠占鹊巢。

  张无忌袖中滑落七枚铜钱,落地即成北斗阵型。

  铜钱孔洞中射出星光,将最先破土而出的青铜钉定在原地。

  那钉身上永镇夷洲的篆文在星光照耀下,竟扭曲成琉球归明四字。

  常遇春挥剑劈开最后一道血雾,忽然发现祭坛废墟中露出半截玄武岩碑。

  郑璥率领幸存的琉球土酋跪拜时,祭坛四周突然生长出七棵朱槿树。

  这种被土着称为太阳泪的神树,枝头绽放的花朵竟天然形成年号。

  张无忌拾起一朵飘落的朱槿别在玉册上,整本玉册顿时浮现出《琉球风土记》的金色文字。

  自今日始,设流求布政使司。

  张无忌话音未落,海面升起三十六座珊瑚礁,天然排列成泉州港的格局。

  更奇的是礁石上密布蜂窝状孔洞,每当潮汐涌动便奏响《咸池》古乐。

  马三保捧出备用的大明宝钞铜版,往最大的礁石上一压,石面立即显出清晰的琉球宝钞水印。

  常遇春正指挥士卒清理废墟,忽见被血祭污染的泥土中钻出无数莹白海螺。

  这些螺壳自动拼接成微缩版紫禁城造型,螺口喷出的水雾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桥梁,另一端赫然连接着福州城的镇海楼。

  张无忌大笑,取出武当山带来的紫霄宫琉璃瓦,往螺壳建筑群中央一抛,霎时化作巍峨的奉天殿。

  张无忌以指代笔,在最后一页补录今日之事,墨迹未干便化作珊瑚纹样渗入书页——这正是南海鲛人泪混合砗磲粉调制的千年墨。

  图中标注的七处泉眼同时喷涌,泉水落地即成《大明混一图》的浮雕。

  张无忌解下纯阳无极令投入主泉,整座岛屿的地貌开始缓缓变化:倭寇建造的天守阁坍塌处生长出妈祖庙,血祭沟渠自行改道为八卦水渠。

  黎明前,最后一道封印解除。

  十二艘沉没的秦代楼船浮出海面,船身缠绕的青铜海藻脱落後,露出舱内整箱的钱和《论语》竹简。

  张无忌抚过那些刻有琅琊水师的船板,转头对常遇春道:召闽浙工匠,以此秦船为骨,再造一座海上泉州。

  话一说完,张无忌立刻下令让人去准备一块巨大而厚重的石碑,并将其放置在琉球岛的正中心位置。

  这块石碑不仅要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还要成为一个永恒的见证。

  紧接着,张无忌深吸一口气,迅速调动起体内的九阴九阳内力。

  他的手指如同闪电一般迅速移动,以指代笔,在石碑上刻下了一行行刚劲有力的字迹。

  “大明隆武十五年,皇帝张无忌亲率十万水师登岛。”

  这一句话,不仅记录了时间和人物,更彰显了张无忌的威严和决心。

  “琉球自古以来就是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句话明确地表达了琉球与华夏的历史渊源和紧密联系,强调了琉球对于华夏的重要性。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王朝交替,琉球永属汉土,琉球居民永属汉人。”

  这一句则是对未来的承诺,无论世事如何变化,琉球都将永远属于华夏,琉球的居民也将永远是汉人。

  最后,张无忌在石碑上刻下了“后世子孙勿忘初心,华夏统一,势不可挡!”

  这句话,既是对后人的警示,也是对华夏统一的坚定信念。

  当张无忌完成刻字后,他缓缓放下手指,凝视着石碑上的字迹,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

  这块石碑将成为琉球岛的标志性建筑,见证着华夏的统一和繁荣。

  石碑落成的刹那,天穹忽然裂开一道金光。

  张无忌负手而立,玄色披风在咸涩的海风中猎猎作响。

  他转身望向跪伏在祭坛废墟前的郑璥,发现这位琉球土酋的衣领上不知何时爬满了细小的珊瑚枝,在阳光下泛着赤红光泽。

  郑卿可知,这珊瑚为何独独选中你?

  张无忌指尖轻弹,一道九阳真气将郑璥扶起。

  那些珊瑚枝突然疯长,转眼在他肩头结成半幅官服补子,隐约现出鹌鹑纹样——正是大明六品文官的象征。

  常遇春倒吸一口凉气,手中斩马刀地插入地面:当年徐达大将军受封时,御花园里的千年珊瑚也是这样突然开花!

  海浪声忽然静止。

  十二艘浮出水面的秦代楼船同时发出悠长嗡鸣,船首镶嵌的青铜饕餮双目亮起幽蓝火光。

  天意如此。

  张无忌从马三保手中接过鎏金玉册,册页翻动时带起的风竟让沙滩上所有青铜钉齐齐震颤。

  他咬破食指在封面按下血印,玉册顿时浮现出《琉球布政使司典章》的鎏金文字:今授郑璥为琉球承宣布政使司首任总督,秩正三品,赐尚方宝剑,总揽民政。

  郑璥正要跪拜,祭坛废墟突然升起七道霞光。

  那些被血祭污染的泥土中,无数莹白海螺腾空而起,在他周身组成完整的官服图案。

  接印。

  张无忌从袖中取出一方青玉大印。

  印钮是精雕的妈祖像,底部琉球布政使司印七个篆字间流淌着血色纹路——那是用岛上朱槿花汁混合鲛人泪淬炼的印泥。

  马三保适时呈上准备好的尚方宝剑。

  剑鞘是深海沉香木所制,吞口处镶嵌着七颗星形珊瑚。

  当郑璥握住剑柄时,剑身自动出鞘三寸,寒光中可见细如发丝的铭文:此剑铸于隆武三年,今赐郑璥守琉球。

  忽然雷声大作。

  十二艘秦船上的青铜饕餮同时张口,喷出十二道水柱在空中交织成《大明混一图》。

  图中琉球岛的位置亮如旭日,光芒沿着无形的丝线一直连接到泉州、福州、金陵,最后在武当山金顶汇聚成太极图案。

  设学堂,授汉文。张无忌弹指将紫霄宫琉璃瓦的碎片撒向四方,每片瓦落地即化作一座微型孔庙,闽浙儒生不日将至,当教岛民习《论语》《春秋》。

  他话音刚落,那些秦代楼船中沉睡的竹简纷纷立起,在甲板上自动排列成《大学》首章的文字。

  郑璥郑重地将玉册收入怀中,尚方宝剑突然发出清越龙吟。

  剑光所指之处,沙滩上的青铜钉尽数化为齑粉,而七棵朱槿树却疯狂生长,转眼形成天然的公堂轮廓。

  最粗壮的那棵树干上,树皮自行剥落显现出明镜高悬四个大字。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郑璥深深拜下时,他官服补子上的鹌鹑突然振翅飞起,化作实体落在朱槿树梢。

  同时,所有土酋手中的铜钱都浮到半空,组成北斗七星图案笼罩在郑璥头顶。

  张无忌满意地点头,纯阳无极令突然射出一道紫气直冲云霄。

  云层裂处降下七彩光雨,每一滴雨水落地即生成一枚琉球宝钞,上面郑璥的官印清晰如血。

  海浪突然托起一艘完整的秦代战船搁浅在岸边,船身缠绕的青铜海藻簌簌脱落,露出舱内整箱的青铜编钟。

  张无忌飞身跃上船首,袖中七枚铜钱自动嵌入编钟的兽面纹中。

  当海风吹过,编钟奏响的竟是《皇明祖训》的韵律。

  三年后,朕要见到一座海上泉州。

  张无忌的声音随着钟声传遍全岛。

  他最后望了一眼开始自动重建的妈祖庙,身形化作流光消失在天际。

  郑璥手中的尚方宝剑突然重若千钧——那是属于整个华夏山河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