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倭国之战(二)-《倚天屠龙之大明天下》

  很好,立即着手建立主营。

  同时派人安抚当地百姓,告诉他们大明军队不会伤害无辜。

  张无忌思索片刻,另外,找几个会说倭语的士兵,我要了解这里的详细情况。

  夕阳西下时,大明军队已在唐津港外建立了一个坚固的营地。

  栅栏、壕沟、箭楼一应俱全,显示出这支军队极高的专业素养。

  中军大帐内,张无忌召集众将议事。

  他指着铺在桌上的地图说:据俘虏交代,这里是松浦氏的地盘,他们世代统治这一带。今日与我们交战的,正是松浦家的武士。

  常遇春不屑地哼了一声:什么松浦家,不堪一击!

  不可小觑。张无忌严肃地说,松浦氏只是地方势力,真正的强敌还在后面。倭国现在分为南北两个朝廷,我们登陆的九州地区属于南朝势力范围。

  马三宝补充道:根据情报,倭国南北朝内战已持续数十年,国力损耗严重。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张无忌点点头:正是如此。明日,朕决定兵分三路。

  常将军率两万人北上,攻占佐贺、福冈;马将军负责后勤保障,确保粮道畅通;朕亲率主力向东推进,目标——倭国京都。

  众将齐声应诺:遵命!

  夜深了,张无忌独自站在营帐外,望着满天星斗。

  张无忌轻声自语。

  自己做为大明皇帝,这次远征不仅是一场军事行动,更是一次文明的传播。

  就像在琉球岛那样,他将把先进的农耕、建筑技术和文化带给这片土地。

  远处,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占领倭国本土并将其人民赶尽杀绝,乃是张无忌自从穿越时空之后一直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所在。

  同时,此亦堪称日后世世代代所有炎黄子孙内心深处共同怀揣之美好愿景与殷切期望!

  想当年,华夏大地与那东瀛岛国之间可谓宿怨颇深、仇深似海且不共戴天。

  若非吾华民族向来崇尚和谐安宁之道,则恐怕早已挥师东进、直捣黄龙,并一举攻克倭人之巢穴,使之彻底沦为我大华夏版图内一微不足道之地级行政区矣!

  三日后,常遇春的北路军已如出鞘利剑,直指佐贺城。

  报——前方十里发现倭军旗帜!斥候飞马来报。

  常遇春抚摸着钢髯,眼中精光闪烁:传令,神机营前置,骑兵两翼包抄。

  他转头对副将笑道,这些倭人倒是有趣,明知不敌还敢列阵迎战。

  佐贺平原上,三千松浦家武士身着赤色铠甲,手持长弓太刀,阵型严整。

  为首大将松浦镇信高举家纹旗,用倭语高声呐喊。

  翻译官急忙解释:将军,他说要与我军决一死战,扞卫武士尊严。

  尊严?常遇春冷笑一声,举起右手,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天朝军威!

  随着令旗挥下,三百门虎蹲炮齐声怒吼。

  黑压压的炮弹划破长空,在倭军阵中炸开朵朵死亡之花。

  武士们尚未反应过来,第二轮火铳齐射已如暴雨倾盆。

  硝烟散去时,原本整齐的军阵已如被巨兽啃噬过的麦田,残肢断臂与折断的旗帜混杂在焦土之中。

  松浦镇信被气浪掀下战马,挣扎着想要站起。

  忽然阴影笼罩,他抬头看见常遇春的枣红大马已至跟前。

  寒光闪过,这位统治九州西岸百余年的豪族家主,头颅已高高飞起。

  同时,张无忌亲率的中路军正沿着筑后川向东推进。

  不同于北路的雷霆之势,他刻意放慢行军速度。

  每至一处村落,必先派通晓倭语的使者安抚百姓,分发稻种农具。

  这日傍晚,大军驻扎在久留米城外十里处。

  张无忌正在帐中研读《倭国风土记》,忽闻帐外喧哗。

  陛下,抓到一个倭国密使!亲卫押着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人进来。那人虽被反绑双手,却昂首挺胸,用流利的汉语道:南朝参议藤原信成,求见大明皇帝陛下。

  张无忌眼中精光一闪,挥手令亲卫退下:松绑,赐座。

  藤原信成从怀中取出一卷锦帛:这是我朝后醍醐天皇的亲笔书信。天皇陛下愿与大明结盟,共讨北朝逆贼。

  烛光下,张无忌细细品读信中内容。倭国文字虽源自汉字,却已演化得面目全非。他注意到信中反复出现的二字,忽然问道:听闻倭国皇位传承有三件神器?

  正是。剑、镜、玉三神器乃天照大神所赐,得之方可为正统。藤原信成恭敬答道,北朝足利氏挟持神器五十余年...

  张无忌突然大笑:妙哉!马三宝!

  传朕口谕给常将军,让他留心搜寻这三件器物。

  张无忌转向藤原信成,笑容意味深长,使者不妨在营中暂住,待朕攻下京都,再与贵国天皇详谈合作之事。

  当夜,张无忌独坐帐中,将倭国地图与南朝密信并排铺开。

  烛火在他深邃的眸中跳动,映照出地图上山川城池的轮廓。

  他蘸墨批注,在博多湾处画了个圈——马三宝的水师应当已在那里建立补给基地。

  忽然,东南方向传来隐约的喊杀声。

  亲卫慌张来报:陛下!有倭寇夜袭粮草营!

  张无忌不慌不忙披上铠甲:传令,点燃所有火把,把营地照得亮如白昼。

  他嘴角噙着冷笑,这些倭人倒是执着,白日不敢正面交锋,专挑夜间行鼠窃之事。

  当张无忌策马赶到事发地时,战况已近尾声。

  三百余名黑衣武士被困在火把组成的圆圈中,明军弩手在盾牌掩护下从容射击。

  为首的独眼武士突然暴起,太刀划出凄厉弧光,连破三道防线直扑张无忌!

  陛下小心!亲卫们惊呼。

  张无忌端坐马上纹丝不动。

  就在刀锋距他面门三尺时,九阳神功自然发动,护体罡气将太刀震得粉碎。

  那武士虎口迸裂,满脸骇然。

  张无忌轻挥衣袖,一道无形气劲将其击飞十丈开外。

  留活口。张无忌淡淡道,朕倒要问问,是谁给他们的胆子行刺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