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南云市,四海一家大酒店。
中午十二点,正是退房的高峰时段。
客房部的清洁工阿姨们推着堆满崭新床单和清洁用品的手推车,步履匆匆地穿梭在一条条铺着厚实地毯的走廊里,打开一间间豪华套房的门,进行着例行的打扫工作。
其中一间豪华套房内,柳婶正麻利地更换着床单,她动作熟练,眼角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
就在她准备去整理浴室时,目光无意间扫过房间角落。
“咦?”
柳婶放下手中刚拿起的洗漱用品,有些好奇地走了过去。
一个崭新的,包装完好的油漆桶出现在视线中。
她弯腰,试探性地拎了一下桶身,入手沉甸甸的,分量不轻。
“油漆?”
柳婶皱了皱眉,低声自语,“肯定是哪位粗心的客人落下的。”
她摇了摇头,心里盘算着,“待会儿得拿到前台去登记一下,看看有没有客人回来找。”
把油漆桶暂时放在一旁,柳婶转身继续手头的工作。
环顾房间,这位住客显然是个很爱干净的人,房间里几乎没什么垃圾,连酒店提供的免费洗漱用品都原封未动地摆放着,估计是自带了。
这倒给她省了不少事,只需要更换床单被罩,简单擦拭一下就好。
叮铃铃.....叮铃铃.....
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突兀地在安静的房间里响起。
柳婶连忙从工作服口袋里掏出自已那部屏幕有些磨损的旧手机。
看到屏幕上显示的来电名字,她脸上瞬间掠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迅速按下了接听键。
“喂,小峰?”
电话那头传来儿子熟悉的声音,带着点不耐烦:“妈?妈?”
“在呢,在呢,妈在打扫房间呢,怎么了儿子?”柳婶的声音下意识地放柔了些。
“哦,没啥大事。”
儿子的语气很直接,“就是补习班那边要交新的资料费,3000块,老师说最迟明天下午交齐,你记得今天给我打钱啊,别忘了。”
“三.....三千?”
柳婶握着手机的手猛地一紧,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攥住了,声音都有些发颤。
“对啊,很急的,行了妈,我上课了,记得打钱啊,挂了!”
嘟嘟嘟.....
忙音传来,电话被干脆利落地挂断。
柳婶却像被施了定身咒,僵硬地站在原地,手机依旧贴在耳边,久久没有放下。
刚才还忙碌的双手无力地垂在身侧,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感和酸楚猛地涌上心头,瞬间冲垮了她强撑的精神。
柳婶的眼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泛红,一层水汽弥漫开来,视线变得模糊。
打电话的是她唯一的儿子,今年高三,正是冲刺高考的关键时候。
她和丈夫都是最普通的底层人,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像样的技能。
丈夫在工地上干体力活,风吹日晒,收入很不稳定,她自已则在这家五星级酒店当清洁工,每天累死累活,工资也就那么几千块。
夫妻俩省吃俭用,勒紧裤腰带,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指望着他能靠读书改变命运,不用再像他们这样辛苦。
所以,只要是对儿子学习“有帮助”的各种补习班、资料费、名师辅导,他们几乎是咬牙硬撑着往里砸钱,哪怕明知有些收费不合理。
可这钱就像填不满的无底洞。
儿子高三这一年,各种名目的费用层出不穷,短短几个月已经花了好几万。
他们那点微薄的积蓄早就见了底,如今连维持基本的生活都开始捉襟见肘,甚至需要向亲戚借债度日。
刚才儿子张口又是三千,这钱...从哪里来?
中午十二点,正是退房的高峰时段。
客房部的清洁工阿姨们推着堆满崭新床单和清洁用品的手推车,步履匆匆地穿梭在一条条铺着厚实地毯的走廊里,打开一间间豪华套房的门,进行着例行的打扫工作。
其中一间豪华套房内,柳婶正麻利地更换着床单,她动作熟练,眼角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
就在她准备去整理浴室时,目光无意间扫过房间角落。
“咦?”
柳婶放下手中刚拿起的洗漱用品,有些好奇地走了过去。
一个崭新的,包装完好的油漆桶出现在视线中。
她弯腰,试探性地拎了一下桶身,入手沉甸甸的,分量不轻。
“油漆?”
柳婶皱了皱眉,低声自语,“肯定是哪位粗心的客人落下的。”
她摇了摇头,心里盘算着,“待会儿得拿到前台去登记一下,看看有没有客人回来找。”
把油漆桶暂时放在一旁,柳婶转身继续手头的工作。
环顾房间,这位住客显然是个很爱干净的人,房间里几乎没什么垃圾,连酒店提供的免费洗漱用品都原封未动地摆放着,估计是自带了。
这倒给她省了不少事,只需要更换床单被罩,简单擦拭一下就好。
叮铃铃.....叮铃铃.....
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突兀地在安静的房间里响起。
柳婶连忙从工作服口袋里掏出自已那部屏幕有些磨损的旧手机。
看到屏幕上显示的来电名字,她脸上瞬间掠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迅速按下了接听键。
“喂,小峰?”
电话那头传来儿子熟悉的声音,带着点不耐烦:“妈?妈?”
“在呢,在呢,妈在打扫房间呢,怎么了儿子?”柳婶的声音下意识地放柔了些。
“哦,没啥大事。”
儿子的语气很直接,“就是补习班那边要交新的资料费,3000块,老师说最迟明天下午交齐,你记得今天给我打钱啊,别忘了。”
“三.....三千?”
柳婶握着手机的手猛地一紧,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攥住了,声音都有些发颤。
“对啊,很急的,行了妈,我上课了,记得打钱啊,挂了!”
嘟嘟嘟.....
忙音传来,电话被干脆利落地挂断。
柳婶却像被施了定身咒,僵硬地站在原地,手机依旧贴在耳边,久久没有放下。
刚才还忙碌的双手无力地垂在身侧,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感和酸楚猛地涌上心头,瞬间冲垮了她强撑的精神。
柳婶的眼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泛红,一层水汽弥漫开来,视线变得模糊。
打电话的是她唯一的儿子,今年高三,正是冲刺高考的关键时候。
她和丈夫都是最普通的底层人,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像样的技能。
丈夫在工地上干体力活,风吹日晒,收入很不稳定,她自已则在这家五星级酒店当清洁工,每天累死累活,工资也就那么几千块。
夫妻俩省吃俭用,勒紧裤腰带,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指望着他能靠读书改变命运,不用再像他们这样辛苦。
所以,只要是对儿子学习“有帮助”的各种补习班、资料费、名师辅导,他们几乎是咬牙硬撑着往里砸钱,哪怕明知有些收费不合理。
可这钱就像填不满的无底洞。
儿子高三这一年,各种名目的费用层出不穷,短短几个月已经花了好几万。
他们那点微薄的积蓄早就见了底,如今连维持基本的生活都开始捉襟见肘,甚至需要向亲戚借债度日。
刚才儿子张口又是三千,这钱...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