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迈出星空计划的第一步-《穿越美利坚2015》

  九月十二日,阳光洒在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工业区,给这片繁忙的区域增添了一丝温暖。今天对于罗杰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他代表着“视界科技公司”,将两座承诺的工厂正式移交给纽约市的市政厅。

  这两座工厂分别是一座供暖工厂和一座自来水厂。

  供暖工厂规模宏大,能够为多达 30 万户家庭提供温暖,让人们在寒冷的纽约冬季不再受冻。

  而那座 50 万吨级的自来水厂更是引人注目,原本设计的规模是 30 万吨级,但由于布鲁克林工业区紧邻哈德逊河,淡水资源相对充足,因此去掉了淡化海水的设备,使得每日的供水量相应增加。

  罗杰的这两项举措无疑是对纽约市的巨大贡献。

  纽约的冬天常常处于零下的低温,供暖费用一直居高不下,平均每户每月大约需要支付 150 美元左右,而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然而,现在有了罗杰赠送给市政厅的供暖厂,市民们有望迎来更加实惠的供暖价格。

  同样,自来水的供应也将得到改善。有了这座 50 万吨级的自来水厂,不仅能够满足更多家庭的日常用水需求,还可能会对自来水的价格产生积极影响。

  毕竟,增加的供水量意味着成本的降低,这对于纽约市的千家万户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当然罗杰并不是圣母心突然爆发,给纽约市来一波福利。

  这其实是当初格瑞丝在设计“反粒子正负场发电站”时,针对富余的能量而产生的附属产业,再加上市长白思豪和市政厅给罗杰安排工业用地时,提供的极大帮助,这也算是一种交换吧。

  罗杰的善举不仅为纽约市的居民带来了实际的利益,也展现了他和“视界科技公司”的社会责任感。

  这两座工厂的移交,将为纽约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宜居和美好。

  纽约市的媒体们也全力的报导了这个事件,因为他确实改善了民众们的生活。

  而在五天之后,罗杰和他的“视界科技公司”迎来了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这个日子不仅对于罗杰和他的公司来说意义非凡,更确切地说,它将为整个人类的科技发展翻开崭新的一页!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不懈的研发,“空天飞机”——星辰号终于胜利完工了!

  这架代表着人类科技巅峰的飞行器,凝聚了数字生命格瑞丝极高的智慧和参与研发的所有研究员的辛劳付出。

  为了确保星辰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罗杰让格瑞丝以及超导量子计算机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测。

  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测试,最终显示的数据表明,星辰号的各项指标都完全正常,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早在之前,罗杰就已经向美国航空航天局报批了星辰号的试飞计划,并确定将在九月十七日的晚上八点正式进行试飞。

  届时,纽约的有线电视台将会对这次试飞进行现场直播,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亲眼目睹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至于为什么“空天飞机”的试飞会选择在晚上,而不是白天,这里面其实是有一定讲究的。

  白天的时候,地球的电离层在太阳风的强烈压缩下,会离地表相对较近。这种情况下,电离层的高度较低,其覆盖的区域也相对较小。而“空天飞机”所依赖的“电能无线传送技术”需要在电离层中进行能量传输,因此白天的电离层条件对于“空天飞机”的试飞并不利。

  相比之下,晚上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在没有太阳风的压制下,整个电离层会呈现出一个弧度极大的区域,其高度几乎可以达到白天的十倍以上。这样一来,电离层的覆盖范围大大增加,“电能无线传送技术”的使用区域也随之扩大。

  更重要的是,在晚间,由于电离层的高度较高,它甚至会超过地球最远的轨道。这意味着“空天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大的空间,减少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的风险。同时,电离层的高度变化也为“空天飞机”的试飞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灵活性。

  综上所述,选择在晚上进行“空天飞机”的试飞,是基于对电离层特性的深入研究和考虑,旨在为试飞提供更有利的条件,确保试飞的安全和成功。

  时间悄然流逝,夜幕逐渐降临,时针指向了晚间八点整。此时的纽约拉瓜迪亚机场灯火通明,一片繁忙景象。

  与传统火箭发射方式截然不同的“空天飞机”,静静地停放在机场跑道上,宛如一只蓄势待发的雄鹰。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起飞过程与普通飞机类似,初始阶段的安全性极高,因此完全可以将试飞地点选定在机场内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这架“空天飞机”的驾驶员并非人类,而是由格瑞丝操控的机器人。凭借着格瑞丝卓越的能力,机器人完全能够胜任这一任务,并且能够确保飞行过程的安全与稳定。

  此外,“空天飞机”的机舱内还装载着两套“轨道动能武器”,这无疑是一项高度机密的装备。若由真人驾驶员驾驶,恐怕存在泄密的风险。

  一切准备就绪后,“空天飞机”面朝正东方向,点燃了21台推进器中的15台“电弧高压涡轮推进器”。刹那间,巨大的轰鸣声响起,飞机在跑道上迅速滑行。

  随着尾部火焰由橘红色逐渐变为“七段式”蓝青色,“空天飞机”如离弦之箭一般,调整姿态,轻盈地插入夜空之中,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它那长达十多米的尾焰,宛如一条巨大的火龙,在黑暗的夜空中熊熊燃烧,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尾焰如此夺目,仿佛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格瑞丝坐在操控台前,全神贯注地控制着“星辰号”——空天飞机。她熟练地操作着各种仪器,让飞机按照地球自转方向的仰角高速飞行。这样的飞行方式有助于飞机更快地进入轨道,减少飞行时间和能量消耗。

  当“空天飞机”进入轨道发射角度时,机体的传感器迅速反馈回数据。格瑞丝紧张地盯着屏幕,发现此时的空气已经变得异常稀薄。这意味着“电弧高压涡轮推进器”的推动力开始下降,飞机的速度也会受到影响。

  不过,格瑞丝并没有丝毫慌乱。她果断地按下按钮,瞬间将其余的六台“电流粒子喷流推进器”打开。这些推进器瞬间释放出强大的能量,推动着“空天飞机”如离弦之箭一般飞速前进。

  随着推进器的全力启动,“空天飞机”的飞行速度猛然提升了好几个层次,几乎在瞬间就达到了峰值。格瑞丝在驾驶舱内明显感觉到飞机机体突然一轻,仿佛摆脱了某种束缚。

  最终,经过 9 分 12 秒的紧张飞行,“空天飞机”成功进入了地球近地轨道。这个时间虽然比马思克的火箭稍慢了四十多秒,但这完全是因为两者的飞行方式截然不同。

  就在这一刹那,那 15 台“电弧高压涡轮推进器”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自动关闭了它们的引擎。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星辰号”的速度并没有因此而减缓,反而比刚才挣脱地球引力时还要快上几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当推进器关闭的瞬间,之前一直作用在“星辰号”上的巨大负荷之力突然“消失”了。就好像一辆原本负重前行的汽车,突然间卸下了所有的货物,自然会变得轻快许多。

  紧接着,“星辰号”迅速向地面发送回了一条重要的信息和通讯。这条消息宣告着“星辰号”成功进入地球轨道,并且将在接下来的 90 分钟里,围绕地球进行飞行。在完成一系列的“测试”之后,“星辰号”将会返回地球。

  不过,这里所说的“测试”实际上另有深意。实际上,“星辰号”的真正目的是要将机舱内的两架“轨道动能武器发射架”投放到轨道上。

  这两架发射架可是“星辰号”此次任务的核心装备,它们将在地球轨道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罗杰站在地面监控室里,看着屏幕上传回来的太空画面,心潮起伏,这次是安全起见没有和格瑞丝一同上去,下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后,他肯定会亲自体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