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六部人选(三)-《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

  六部之中,惯例上的排序便是吏户礼兵刑工。

  各部尚书的地位大致也是如此。

  先是管人的,再是管钱的,接着是管礼法的。

  之后依次便是掌管兵权的,管理刑狱的和修建工程的。

  但是,这只是常规排序。

  因时而异,且因人而异。

  就比如当今天下大乱,战乱不休,那兵部的地位绝对是要上几个台阶的。

  虽说各路大军都有统兵大将直接指挥,但兵部还是握有武将选用、调配军械等大权。

  所以兵部尚书之位也的确是重中之重。

  若是按照惯例,这个位置应该是留给兵部侍郎李靖的。

  但他毕竟常年统兵在外,对于管理兵部,也实在是鞭长莫及。

  因此这个位置,有不少人还是想争上一争的。

  正当众臣心中纷纷猜测之时,魏忠贤的声音再次响起。

  “辅国大元帅裴元峥执掌全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特授兵部尚书。”

  “荀攸,北伐有功,任兵部左侍郎;杨业,练兵有功,任兵部右侍郎。”

  这个任命一出,众臣心中再也没了争取之心。

  开玩笑,裴元峥亲自坐镇兵部,谁还能与他争。

  不过他显然也不会去处理兵部的日常事务,具体的事宜自然是落到了荀攸与杨业身上。

  而以他们二人的能力也是足以胜任。

  “臣谢陛下隆恩!”

  在裴元峥领头之下,荀、杨二人也是一同起身,施礼谢恩。

  兵部的人选敲定之后,自然就轮到了刑部。

  刑部这一部也很特殊。

  理论上刑部主管刑狱诉讼,牵扯甚广,很是重要。

  但也正是因为刑部的权力很大,所以也有了许多的制约。

  比如大理寺的存在,就是极大地减少了冤假错案的发生。

  大理寺就相当于最高法院,是案件的审理机构。

  而刑部承担的是对案件的复核,以及后续刑罚的执行,更像一个执行机构。

  对于这个位置,想坐的人就不是很多了。

  毕竟这可是一个得罪人的差事。

  如今天下未定,铤而走险作奸犯科之人仍是不少。

  这其中,还有不少世家大族子弟,自恃身份贵重,往往不遵法纪。

  所谓治乱世,当用重典。

  要想坐好这刑部尚书之位,也就意味着要注定要与不少世家大族成为敌人。

  想到此处,许多隋朝老臣与世家子弟也就退却了。

  可很快,他们脑中却浮现出来一个名字。

  不会是他吧?

  很快,魏忠贤继续开口,答案揭晓。

  “洛阳令海瑞秉公执法,深得朕心,特擢升为刑部尚书。”

  这个名字的出现,让之前忧虑的那些大臣也是眼前一黑。

  果然是他!

  这个位置交给他,最是合适,也最是不合适。

  谁都知道,洛阳令海瑞不惧权贵,铁面无私。

  但这位大哥太过油盐不进,处事没有丝毫圆滑之处,真是能把人气死。

  他做了刑部尚书,真可以说是达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

  紧接着,两位刑部侍郎也出炉了。

  “王永任刑部左侍郎,杨延嗣任刑部右侍郎。”

  这王永在历史上,其实应该是王猛的儿子,在王猛死后也是备受重用,最终坐到了丞相的位置。

  这足以说明其能力就算不如其父,也是颇有才能。

  而他也是在系统抽中王猛之时被带了出来,只是不知为何从其子变成了其弟。

  不过这倒影响不大。

  裴元峥用他,一是因为他确有才能,二来也是想以此来拉拢太原王氏。

  至于将杨七郎放到刑部,也是裴元峥有意为之。

  谁都知道,海瑞上任刑部尚书之后,洛阳必然会迎来一场大动荡。

  那自然需要给他配一个得力的打手。

  呸,助手!

  而不少大臣在听到杨七郎的名字之后,竟是不禁浑身一颤。

  真是完蛋了。

  海瑞虽执拗,但他至少讲理。

  可杨七郎这位杀神要是疯起来,那可是完全不讲道理。

  看到周遭投来各异的目光,杨七郎显然很享受这种感觉。

  在上朝之前,裴元峥便与他说起过这个打算。

  那一刻起,他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如今,终于点到了他的名字。

  自然喜不胜收。

  他直起身子,昂起头,迫不及待地上前领旨。

  也许是太过激动,他一跨步,竟然走到了海瑞的前面。

  海瑞见状眉头微皱,赶忙咳嗽一声。

  可杨七郎却是完全没有在意,只是自顾自地走在最前面。

  海瑞有些急了,快走两步,连连咳嗽。

  这一次,杨七郎停下了脚步。

  可他却也只是回过头来看了一眼,顿了顿小声问道:“海大人,朝堂之上,你喉咙再不舒服也要忍一忍嘛。”

  海瑞脸色瞬间一白,一时无言以对。

  他的内心也在暗暗发问。

  “此人到了刑部,也不知是福是祸啊?”

  最终还是其身后王永眼尖,手掌发力,将海瑞推上前去。

  轻声道:“海大人先走。”

  随后更是给了杨七郎一个眼神,让其站在他身旁。

  到了此刻,杨七郎也是终于反应了过来。

  憨憨一笑,站到了王永身旁。

  三人一同领旨谢恩。

  见到这一幕,杨侗心中满是厌恶。

  这些人在大殿上推推搡搡,以为是在过家家吗?

  尤其对于杨七郎的举止随意,他更是深恶痛绝。

  要是手中有实权,他真是恨不得将杨七郎拉下去砍了。

  可是这也只能是一种假设。

  他撇过头,狠狠地瞪了魏忠贤一眼。

  让他速速宣旨。

  这个大殿,他真是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魏忠贤面色难看地点了点头,准备继续宣旨。

  其实,他也很为难。

  毕竟他是在杨侗身边办事,要是惹恼了杨侗,一顿打骂定是少不了的。

  可是在上朝之前,裴元峥叮嘱过他。

  宣旨之时,必须慢慢来。

  相对于杨侗,他肯定是更不敢得罪自己真正的主子。

  所以他也只能做好了受惩处的准备,慢悠悠地开口。

  “起居舍人元亭人品端正,特擢升为工部尚书。”

  听到工部尚书的人选,所有人都懵了。

  这个元亭是哪里冒出来的?

  起居舍人,从六品的官员。

  日常工作只不过是记录皇帝的日常行动和国家大事。

  而以杨侗所拥有的权利而言,这个官职基本上只要负责记录杨侗每天吃了几顿饭,上了几趟茅房就够了。

  这样也能直接升为工部尚书?

  而且这升职理由竟然是什么人品端正,做一部主官,难道就靠人品端正这一条就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