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行路难啊,多歧路-《官场智斗》

  下午两点半,我就到了办公室。

  一会儿,朱加华来到我办公室,汇报道:

  “人已到了我办公室,你见一面吧。”

  我摇摇头:“先看文章,人嘛,只要不长得太丑就行。”

  他笑道:“不丑,但不英俊,很朴实的一个人。”

  我挥挥手,示意他去安排地方,让樊文华写。

  一会儿,就是这个科长,那个科长不断出进。都是些大大小小的什么计划,方案。我扫几眼,看看没有问题,就大笔一挥,签了。

  大约四十分钟,第一篇文章送进来了。

  朱加华说:“我说的是论人才的重要性,他自己取了一个标题。”

  我点点头,接过就读起来。

  首先看标题:《用人所长,所望皆才》。

  再往下读: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此唐人韩愈之名篇。

  韩愈之名声大已哉,小子焉敢胡说?然借用其意,略改数字,千里马难求,百里马不少。何必拘于良驹,雄马,世间人才,用其所长,所望皆人才也。

  倘若只求良驹,日行千里,世间确实稀少。然降低标准,因事求才。五百里、三百程,一百之短短,五十之区区,远近不同,适之以才,则众马熙熙,良马攘攘。

  事有大小,路有远近,又何必所望皆千里?

  因人而异,则满眼都是良马,挑三拣四,所见皆是废材。所谓善用人者,世间无非八字,用人所长,量才使用。

  四水奔腾,秦水其一,人才万千,文华弱微。偌能启用于莒里,虽非良才,岂敢不一心向前,努力学习?

  向贤者学,与智者处,目前百里,假以时日,渐可行三百里,习练蹄足,时见负重。亦或可行五百里。一马当先,众马接替,千里岂不如坦途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蚁龙生焉。江河不拒细流,人才不拒成长。

  今有开发区招人,临笔挥毫,洋洋洒洒,寄才情于天地,盼所识于诸公。”

  这篇文章用白话文就是说:

  唐代文人韩愈说,世上一定要有伯乐,才有千里马,韩愈名气太大,我不敢反对,但是,我想说的是,千里马很难找,但是百里马还是不少。

  所以,不必一定要找千里马,找到百里马也不错,只要用其所长,也是人才。

  下面论述了,如果只用百里马,那么,你满眼看到的都是人才。一是用好百里马,大家接力,也可跑一千里,二是把百里马不断训练,它也许能跑三百里、五百里,甚至一千里。

  最后说,我要说的道理就是这一些,你们开发区招人,我希望这里有慧眼识珠的人。

  我看完,望桌子上一擂。

  不能说,这篇文章就写得特别好。但一个大学生能写到这个地步,绝对不错了。关键的是提出了一种好的思路。

  世界哪有那么多千里马?

  你招进来,不断培养,先让他跑五十里,再跑一百里,以后让他跑三百里,假以时日,再让他跑五百里,这是可能的。

  他文章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不是世上一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培养和锻炼出来的。

  那篇白话文,我只快速地读了一遍。那篇文章比古文更精彩。

  我打了一个电话给朱文华:

  “你把他带进来吧。”

  一会儿,朱加华带进一个一米七左右的瘦个男子。模样虽不出众,但望去有一种潇洒气度。

  朱加华向他介绍:“这是开发区郝主任。”

  樊文华朝我喊道:“郝主任好。”

  我伸手道:“坐吧。”

  两人坐下。我才问道:

  “小樊家里是秦水的?”

  他摇摇头,笑道:“我家在市里,我大学毕业时,已经不包分配。正好秦水卫生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我就去报名应试,恰好考上了。”

  朱主任介绍:“他是真正的遥遥领先,比第二名多27分。”

  我点点头,问道:“父母从事什么工作呢?”

  他介绍道:“我父亲和母亲原来都是四水纺织厂的工人,90年代就下岗了。后来就办了一个小饭店,现在一直以开饭店为业。”

  我又点点头,再接着说道:

  “你写的文章,一文一白,我都看过了。都不错。”

  说到这里,我当然不能说,就是看中了他的文章。

  他在等待着我下一句很关键的话——能不能调入。

  我不会让他感觉如此轻松,如此毫不费力。而是点燃了一支烟,慢慢地吸着。

  这一套,是我当秘书时,从领导们那儿学来的。

  适当的紧张感,才有之后的快乐感。

  我吐了一缕烟,才缓缓地说道:

  “当然,能写文章的,四水之内,大有人在。你说是不是?”

  他立马本能地回答:“是。”

  我又吸一口,说道:

  “你的文章不错,但更主要的是朱主任极力推荐你。所以,我决定调你到开发区办公室来。”

  一长串的紧张之后,他听到我说调他过来,顿时又像反应延迟半拍似的。

  他的嘴张得足可以塞进两个鸡蛋。

  朱加华说:“郝主任就可以决定,你不要吃惊。”

  他说:“太谢谢朱主任的推荐,太谢谢郝主任的批准,我就可以来……报到?”

  朱加华说:“我给你们宁局长打个电话,还要他放行才可以,不过你放心,宁局长是我推荐当局长的。他肯定舍不得放行,但这个由我和郝主任出面去沟通。”

  樊文华说:“太感谢郝主任,朱主任,你们放心,来了之后,我一定好好工作。”

  我说:“就这么定,办好手续,到了办公室上班之后,我们再好好谈一次。”

  他手足无措,连说:“太感谢了,我连烟都没买一包带在身上。”

  我站起来跟他握握手,笑道:“先把调动的事办好。”

  等他们两人走后,我才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心想,此人文笔上乘,好好调教,总算身边又添了一个帮手。

  我一个电话把人事科长曾亮叫过来,说道:

  “我和周书记商量了一下,办公室要调一个人进来,朱主任要找你办手续,你就开商调函。”

  他说:“商调函,一般的规矩是办公室打报告,你和周书记签字,我们照办。”

  我点点头。

  我心想,一切权力都握在周书记手里,好吧。这一次,我就做得绝一点。

  马上叫朱加华进来,说:“你写个调人的报告。我先签个意见,你马上找周书记再签字。”

  大约半个小时,朱加华拿着打印好的报告进来,我在上面签述道:

  “周书记,按你的指示,办公室已物色到一名同志,通过写作面试,我认为其写作水平完全可行,特此报告。望批准为盼。”

  朱加华走了。

  不到五分钟,周书记打电话过来,说道:

  “郝主任,你过来一下。”

  我的个爷爷加奶奶,他又不同意吗?

  要是这样言而无信,老子真的要掀桌子了。

  我一步一步向周林办公室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