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让老百姓少擦泪-《官场智斗》

  下午,石秘书长陪着我到这个大院走访一遍。都是两层楼的办公楼。当然,主要是单位的班子成员在楼下等待,然后请我到会议室去坐坐。

  我说:“和班子成员见个面就行,不座谈。”

  一般就在是局长室,副职进来,局长向我逐个介绍,大家握个手,我说几句就走。

  上次开会,都是正职参加,所以,副职们还是第一次看到我。听得最多的一句是——书记好年轻啊。

  这样,走马观花,在地委机关串了一次门。

  次日上午七点,万舟就到我宿舍来了,他为我下面条,陪我吃过早餐,司机小叶的车早就停在楼下。

  车出机关院门靠边停下,苏明上车,和我坐在后排。

  明天去哪里,这些都是秘书提早安排好的了。所以小叶只管开车。

  在车上,我也询问左营县的一些情况。苏明不愧是老机关,从领导班子到经济发展现状,再到境内资源,一一向我介绍。

  我就是不问烟叶的事。

  给颜书当秘书,我就练就了一桩本事,明天到哪个单位去,就要提前把哪个单位的情况搞得清清楚楚。今天到左营,昨晚上,我就把烟叶种植的条件,加工等全搜索了一遍。

  左营县刘子平书记,向午生县长在县委机关前坪迎接我。

  他们认识我,上次任命大会,我还作了讲话,但我并不认识他们,所以由苏明向我作了介绍。

  县委的领导都有40多了,我还只有不足37岁。虽然颜书记介绍我有思想,有能力,但我也只是在市一级局,开发区干过。

  所以,大家不要以为我是他们的上级,他们就一定会尊重我。尊重两个层次,一是脸服口服。二是心服。不过,都是官场上的人,他们的样子还是非常尊重我。

  如果我比他们年纪大,我就可以称他们子平同志,午生同志。现在,我一律称姓 职务。

  他们说郝书记好。

  我和他们握手,说:刘书记好,向县长好。

  刘子平说:“我们准备向您汇报一下全县的情况,再看一个乡办竹织工艺品厂。”

  我点点头。

  书记县长领着我进了常委会议室,因为苏明是副团级,也安排在上首就坐。

  那些会议前奏,什么向我介绍在座的人大、政协领导、各位常委就不写了。

  刘书记说:“下面我向郝书记介绍我县的情况。”

  他讲,我也时不时记几点。

  他介绍了半个小时,然后就说:“下面,我们欢迎郝书记作指示。”

  除了书记县长上次听了我讲话之外,其他同志还是第一次见到我。

  出于礼貌,也出于好奇,他们都望着我。

  我喝了一口茶,说道:

  “各位同志,指示谈不上,因为我不了解情况,还是按县里的安排看竹织工艺品厂。我听说左营有种烟叶的习惯,看看哪些地方种烟叶。”

  台下有很多人低头。至于为什么低头,我也猜出来了,就是这个季节早就没有烟叶了,他们想笑又不敢笑。

  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文章喜曲不喜平。

  我接着说:“当然,这个时候没有烟叶了,但我可以看看土质嘛,看看是红土多还是黑土多,烟叶不能用黑土,平均气温要在10度以上,湿度要保持百分之七到八十,光照也要8至10小时。

  我就看看这些。”

  刚才低头想笑我的人,马上抬起头,他们发现还是那句经典名言管用——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他们想不到我还真懂行。

  刘子平说:“好,就按书记的,我们现在出发,先看竹织厂,再看一个曾经种烟的村子。”

  书记县长陪着我下楼。

  当然,其他人,除了县委副书记、县办主任要参加陪同外,其他常委就不必跟随了。

  导引车出县城二十公里,车队开到了一个厂 区停下。

  县里的领导立即下车,工艺厂的厂长上前,刘书记向我作了介绍,说厂长姓肖。然后说:

  “具体情况由肖厂长向书记介绍。”

  一行人在肖厂长的引导下,先去车间,看工人编织竹篮和竹席。

  看完,到厂会议室休息。

  工作人员上茶上水果。

  肖厂长才开始向我介绍情况。他讲得眉飞色舞,头头是道。在我听来,他是住在夜郎国。

  等他讲完,刘书记请我作指示。

  我说:“我听了很高兴,你们的凉席在附近十几个县销路很好。目前只有两年,刚刚起步,但是……”

  我故意停下来。

  中国人听人讲话,最关注的就是这个转折词——“但是”。

  前面的说得天花乱坠,人家不关注,因为这个【但是】一转折,重心全在后面。

  比如领导找你谈话,表扬你一大堆优点。最后说,但是,名额有限,这次你没被提拔,好好努力,下次是有机会的。

  问题就出在这个【但是】上。

  现在也如此,我前面是表扬,厂长脸上有光,左营领导脸上有光,就是一个【但是】,让他们全尖起耳朵,听我下面的话。

  我喝了一口茶,继续道:“但是,你们生产的这种【麻将席】,一个个用方块竹坨串起来,目前看起来有市场,不过有两大缺点。一是造价高,二是太笨重。

  现在有一些地方,已生产芦苇席,很薄,很轻,这个是凉席的方向。至于在工艺上如何做到既薄,又轻,还凉快,这是你们的事,我只是提出自己的一个建议。”

  我说完,刘书记带头鼓掌。

  他说:“郝书记毕竟是从省城下来的,见多识广。老肖,你们应该马上去省城,甚至广州考察。如何制造出既轻便又凉爽的竹席,紧跟市场,是当务之急。”

  肖厂长连连点头。

  刘子平对我说道:“书记,我们去看下一个点,叫香叶村,过去以种烟闻名。”

  我点点头。

  车队又朝下一个点开去。

  这个点离县城远一些。名叫香叶村,实则到处是黄土,沙土。

  乡党委书记,村干部一行早已在村部等候。

  刘书记向我介绍了乡里的谭书记和村里凌支书。

  村部虽然简陋,但打扫得干干净净。

  刘书记主持座谈,他说:“郝书记上个星期才到任,这个星期 就到我们左营县来考察。可见他对我们县的关心。书记指名要看烟叶种植。

  虽然现在没有烟叶,但他要听听过去的种植情况,请村里凌支书介绍一下情况。”

  凌支书说:“非常高兴,今天地区的郝书记、县里刘书记、向县长等领导都来了。我是格外激动。香叶村过去种烟,是附近十里八乡的烟草供应地。

  后来,大家渐渐抽纸烟了,这个纸烟不能私自制造,曾经村上有人用手摇机卷纸烟,偷偷出售,也被公安局抓去。所以,现在是越种越少。

  我听说郝书记要到我们村上来,十分高兴。这里的烟叶好是好,但没有人收购啊。这些年,乡里提倡我们种这种那,但收购就没有人管了。”

  他这话,说得乡党委书记的脸都白了。

  县委刘书记接过话头:“过去的事就不提了,你谈谈村上种植烟叶的历史。”

  凌支书说:“远着呢,明洪武年间,左营驻扎的就是我们这周围几个村,那时就种烟叶,现在是家家户户自己种一点,这里保留过去吸水筒烟的习惯。我们不抽市场上的烟。”

  说罢,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荷包,说:“我们平时就吸这种烟。”

  刘书记和我附耳句,我点点头。他便对大家说道:“下面,我们欢迎地委郝书记讲话。”

  我扫了一眼全场,说道:

  “我是听苏主任无意中介绍,左营有种烟的传统,所以借下乡的机会到这儿来看看。听了村上凌支书介绍,这儿曾经种过烟。

  至于这些烟的质量如何,这一片是否可以种烟。我说了不算,我会请专家来看看。如果专家认可,我们就种烟。我就说这么多。”

  凌支书一听就激动了,说:“书记您等等,我派人去讨一袋烟丝,您带给专家看看。”

  我说:“行。”

  他叫了一个人的名字,那人就跑回家去取烟丝。

  我们又看了南坡的土质,凌支书把一袋烟丝交给我。我交万舟保管。

  一会儿,大家向停车坪走去,站在车子旁,纷纷等我上车。

  这是规矩,除前导警车外,其他人必须等我坐进去,他们才会入车。

  凌支书站在我身旁,说道:“书记,这件事,您一定要放在心上。好多领导在村里表了态,回去就没有下文。”

  我伸出手,他忙伸出手。

  我握着他的手说:“我和你一样的心情,如果这里都种上烟叶,你这个支书神气,我这个副书记也神气。”

  他说:”神气,神气。香叶村窝囊几十年了,我们盼望神气啊。”

  说罢,他用衣袖擦了一下眼角溢出的泪水。

  他擦泪的镜头,不停地在我眼里闪烁。我想,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要努力,让老百姓少擦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