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到了一个新地方,只有硬碰硬-《官场智斗》

  次日上班,我刚到办公室坐定,舒展就打电话给我,说他在那边的手续全办好了。问什么时候过来。

  我说:“那你今天就过来吧。”

  他说:“今天过来,那我要旭哥送我。”

  我说:“好,进了城区,你到了就打我的电话。”

  接完电话,我到隆书记办公室去汇报思想。

  我也端个保温杯,跟串门一样,免得小丁泡茶。

  坐下之后,我说道:“书记,来了快半个月了。向您汇报一下个人想法。除了日常工作之外,我就主抓烟草和旅游发展,联系左营和中营两个县。

  具体来说,先发展左营烟草。至于中营旅游悠着点来。先造势,如有投资者,就慢慢接触。”

  隆书记喝了一口茶,望着我笑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现在是两个积极性都要调动。一是群众的积极性,二是干部的积极性。

  群众好说,对他们有利的事,大家就会主动去干。

  但蒙达的干部积极性不高。长期以来,有一种固有的惰性,表现为得过且过,不求进取。你也从事过基层工作,认为要怎么来扭转?”

  我想了想,答道:

  “我的方法是调整岗位。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关键岗位,一个人不能干久了。干久了,有些人就占着好岗位不想动,其他人就没有积极性。

  其次就是要破格提拔一些人。在工作中表现好的,做出成绩的。一定要破格。地委要制定一个文件,不要老是按上面规定,科长要工作几年才能提为副处。

  我们要充分利用规定中的【对确有实绩的,可予以破格】这一条。

  其次,对工作失误或者不求上进的,要调整岗位。该降的就降。”

  隆书记点点头:“那这件事,以你为主抓一抓。召集组织部门起草专门文件,交地委讨论后,再开全区处级干部会议。

  你来作一个主题报告,宣布几条硬措施。以往用人,也有很多干部向我反映,并不公平。”

  听话听音,隆书记对用人有意见,说明他对两个人不满——第一是已调走的封书记,第二是现任组织部长雷正声。

  他到底是对谁不满呢?

  我得先了解了解。

  我点点头。说:“那我今天找雷部长谈谈,然后把剩下的单位走一遍,对各单位的一二把手有个认识,至少面熟。”

  隆书记说:“速度可以快一点。我准备下周一就开地委委员会。”

  我点点头,说道:“还有一件小事,就是我要的司机,上次地委办发了一个商调函。对方已办好手续,今天可以到这边来上班了。”

  隆书记笑道:“确实是桩小事。你具体跟石秘书长说一声,由他负责换人。”

  回到办公室,我对万舟说:“叫石秘书长过来。”

  一会儿,石秘书长过来了,我说:

  “换司机的事,我要你发了商调函,对方今天就过来。司机小叶那儿,你找他谈谈话,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我回江左,对他来说,来去来回很不方便。”

  石秘书长说:“好的。我找他,要他把车子送到楼下,钥匙交我。”

  等石秘书长走后,我才打组织部雷部长电话,叫他来我办公室。

  我对这个人没有好感。我来了这么久,尽管我下乡,但我晚上还是在家啊。你作为我分管的一个重要部门负责人,没来找我汇报过。

  他年龄有五十二三岁,从外地调来,在这边当了五年多的组织部长。你仗着年龄大,资格老,认为我是个飞鸽牌领导,如此不尊重我,今天,我就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约十分钟,雷正声进来了,他没有喊我什么书记,只是笑道:“从大城市到山区,习惯吧?”

  我不冷不热地说:“你习惯了四五年,我要慢慢习惯。向你学习,长期扎下根来,为蒙达作点贡献嘛。”

  他笑了笑,到沙发上坐下。

  我话中有话地说:“来了这么久,我们还没有交心,今天聊一聊。”

  万舟送进一杯茶,退出,关门。

  他笑笑:“我也想跟书记汇报一次。”

  我点点头,说道:“那你就汇报吧,我们简单一点,不纠缠于细节,你只谈谈组织部的用人标准,你们是如何选拔正处级这个级别的领导干部这个话题。”

  雷正声当了这么多年的组织部长,口才一流。说以往提拔干部,都是严格按组织程序,由组织部先拿方案。一个个精挑细选的。

  然后向主要领导汇报,五人小组集体研究,再开地委委员会通过。

  我一听,就知道他很会抓权。便表扬道:“这个做得对。组织部就是专抓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部门,要紧紧抓好抓住这一关。”

  他说:“书记,你管这一线,完全可以放心。”

  接着,他又介绍了组织部的具体做法,什么下级组织推荐,组织部长调查了解,再向主要领导建议……似乎在告诉我。他对情况很熟,选人用人不会走眼。

  这个时候,我就清楚了。他是一人掌管组织部,他说了算。向领导建议,他也有很大的推荐权。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我目前不得而知。

  但这个时候,我决定敲敲他,给他醒醒脑子——别把我这个新来的副书记,主管干部的三把手当成傻瓜。于是冷不防地问道:

  “你谈谈中营县县长钱有益,这个干部是怎么选派的。”

  他愣了一下,不知我为什么突然提到钱有益,便试探道:

  “书记对这个同志特别关心,是哪个领导跟你打了招呼,还是与你有点亲戚关系……?

  我正色道:“要领导打了招呼,或者是我的亲戚才了解?我是分管干部的副书记,随便挑一个问问。”

  他也摸不清我的底细,介绍道:

  “钱有益同志原来在地区教育局当书记,是多年的老书记了。年龄也只有五十来岁,学历高,我们想着基层也需要一些高学历的人才。

  还有一点,中营县虽然地方穷,但教育工作还是不错,高考升学率排在全区第一。所以,把他放了下去。”

  我问:“放下去是专门抓教育的,还是抓全县经济工作的?”

  他大概感觉我对这个人选有点不满,忙说:

  “县长主要是抓经济工作。当然,其他都要管。”

  我才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到中营考察,要他汇报一下全县的情况。他只会照着念稿子。我没要他念,只问了他两个问题:中营有什么,缺什么。

  结果,他根本答不上来。”

  雷正声忙解释:“他才去了七个月,长期搞教育工作,可能对情况不是很熟。”

  我盯着雷正声说道:

  “一个当县长的,对于自己的县情都不了解吗?中营有什么,缺什么都不知道?当什么县长呢?”

  他脸色顿时有点尴尬。

  我问道:“这个人是由你们组织部推荐的,还是书记专员点名派他下去的,我需要一个结果。我也告诉你——我这个人特别认真,不是来当太平官的。想当太平官,就到江左当个市委常委,条件好得多。

  如果是你们组织部推荐的,就查一查,看是谁向地委推荐的,如果是书记,专员两人打的招呼,我就向他们去汇报。”

  雷正声吓得额头上冒汗。

  他说:“郝书记,我向你解释……”

  我摇摇头:“你不要向我解释,正式写一个汇报交给我。现在就回去。”

  他吃惊地望着我。

  我说:“去吧,报告在我这里写不出。”

  他站起来说:“书记……”

  我挥挥手:“去写报告。”

  他只好悻悻地走了。

  半个小时之后,万舟进来说道:

  “书记请您过去一趟。”

  这次,我没带茶杯了。

  进了隆书记房间,他示意我坐。

  等我坐下之后,隆书记说:“刚才雷部长到我这里反映,你要他查查钱有益是怎么提拔的这么回事?”

  “对,按照分工,我管干部,要查一查钱有益的提拔,这也是我的本职工作。因为上次到中营,他照着稿子念汇报,我只要他汇报六个字,中营【有什么、缺什么】,他回答不出。

  一个县长去了大半年,对县情都不了解,当什么县长呢?”

  隆书记笑道:“你说的完全有道理。那时候,我也刚来,责任在我。组织部门向我汇报,说钱有益在教育局当了多年的书记,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加上资历比较老,我也完全相信组织部。这一点,我有责任。”

  书记都主动担责,我也不放弃我的原则,因为我负责中营的旅游项目,这样的县长,根本不适合,于是说道:

  “书记,中营县要发展,这样的人不能当县长,如果你们坚持让他当县长,我保留自己的意见。中营要发展,就要有真正见解的人去。”

  他笑道:“这件事,放到下次地委委员会议上来讨论。”

  我说:“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