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乾隆御制转心瓶-《透视天眼:再看,鼻血要流下来了》

  吸引王洋的摊位,是一个专卖清代瓷器的摊位。

  各种色彩艳丽的瓷瓶,摆满整个摊位,让路过的人都会下意识的将目光放到它们身上。

  但这些瓷瓶都太新了,基本上很少有人会在摊位上停留多长时间。

  都只是略微看一看,便直接离开了。

  唯有王洋,在摊位前停下了脚步,目光好奇的盯着摊位上一种非常少见的瓷瓶。

  转心瓶。

  这种瓶子是乾隆时期才出现的东西。

  转心瓶造型非常独特。

  由内瓶、外瓶还有底座三个不同的部位组成,外瓶特意打造成镂空的,组合一起形成一个特殊的镂孔瓶。

  内瓶上可以画不同的画。

  四季景物、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

  不断转动底座,扭动内瓶,通过外瓶的镂孔去看,内瓶上的画就会犹如走马观灯的不断变幻。

  一个转心瓶就是一幅精美的风景画,亦或是一个非常精美的故事传记。

  是真正的皇家御品,历史上存世数量很少。

  只要是真品,最低都是千万起步,甚至价格上亿。

  金龙拍卖行就曾经拍卖过一个乾隆御制的胭脂红地套炉钧釉「太平有象」转心瓶。

  当时的竞拍非常激烈,最终的成交价竟然高达八千八百万。

  只是在清朝时期都是珍品,真正的皇家御用之物,因为打造难度高,数量一直都不曾上去。

  现在,转心瓶的数量就更少了。

  在各大博物馆都是镇馆级别的稀缺古董。

  但是眼前的摊位上,竟然有十多个转心瓶。

  在王洋的天眼当中,都散发着厚重的历史光芒,是毫无疑问的真品。

  但是摊位上除了十几个转心瓶是真品之外,其余的瓷器竟然都是假货。

  在王洋的天眼下,并没有散发任何的历史光芒。

  虽然它们仿的很逼真,容易欺骗过大多数的古董爱好者。

  但敢来鬼市淘宝的,基本上都是有几把刷子的。

  所以这些瓷器虽然仿的逼真,却根本骗不到人。

  甚至,因为它们这些普通清代瓷瓶都是假的。

  让那些想要在鬼市捡漏的人,都不去仔细研究那些更加珍稀的转心瓶。

  以至于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人发现这一堆赝品里面,有着十几个珍稀的转心瓶。

  就算是按照一个一千万,这十几个价值也都要上亿。

  而且,这些转心瓶可都不是那种最普通的。

  色彩艳丽,釉底细腻,瓶底处都有着大清乾隆年制的落款。

  全部都是转心瓶中的精品,任何一只都不比当初金龙拍卖行拍卖的那一只差。

  最便宜的一个,价值保守估计都要在五千万起步。

  其中有一对黄釉爬花雕龙转心瓶,价值更是可能超过十个亿。

  因为香江那边,就曾拍卖过一只这样的转心瓶。

  高44.36厘米、中径5.6厘米、底径13.6厘米。

  上面雕刻有层层缠枝云纹。

  转心瓶的腹部云纹之上有一条腾云驾雾的龙。

  神龙整体为红色,龙鳞层次分明,将龙之威严展现的淋漓尽致。

  龙,在夏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与龙沾边的物件古董,价格总是能够高出正常古董。

  转心瓶也不例外。

  所以,香江那一只拍卖时远超正常市场价,最终被香江某个大亨5.6亿拿了下来。

  这一对黄釉爬花雕龙转心瓶,绝对不比香江拍卖的那一只差。

  尤其它们还是一对。

  古董这东西,一旦成对了,价格立刻就会蹭蹭的往上涨。

  所以,单这一对的价格就能够值十个亿。

  再算上摊位上其它的清代转心瓶,总价值绝对在十五亿到二十亿。

  若是将它们买下,绝对是捡了天大的漏。

  甚至是要超过了王洋捡漏的礼拜青莲剑法,成为王洋到目前为止,捡过的最大的漏。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摊主并不清楚这些清代转心瓶是真品。

  若是摊主知道这些清代转心瓶是真品的话,王洋想要低价捡漏这些清代转心瓶,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希望摊主并不清楚这些清代的转心瓶,让自已有机会捡漏。”

  王洋心中如此想着,压下心中的兴奋激动,带着夏侯云英开始检查那些摊位上的瓷瓶。

  虽然他早就已经知道,摊位上除了那些清代的转心瓶,其余的瓷瓶都是假的。

  但还是装模作样的先观察那些赝品清代瓷瓶,并没有目标明确的直奔那些转心瓶。

  因为摊位老板若是不知道自已摊位上有真品,却还敢来鬼市卖货。

  只能证明摊位老板是一个心黑黑的,专门过来坑人的商贩。

  这种人,都是那种心眼贼多的人。

  若是王洋直奔那些转心瓶。

  就算是摊位老板事先并不知道清代转心瓶的秘密,也可能因为王洋的举动,发现这些清代转心瓶的秘密。

  到了那个时候,王洋再想捡漏,基本就无可能。

  所以,纵然无比心动,王洋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只是默默观察那些普通的清代瓷瓶赝品。

  一边看,他还一边摇头,一副没有看上这些清代瓷瓶的样子。

  看着王洋如此,摊位老板顿时着急了。

  这些清代瓷瓶,都是他在一个老叔公的家里找到的。

  准确的说,是那老叔公死了,他身为老叔公的远房亲戚,直接将老叔公家里的这些清代瓷瓶全部一窝端了回来。

  因为他的老叔公当过太监,据传还曾经是宫里有权有势的大太监,他还琢磨着这些东西应该都是古董,可以拿来卖一笔钱。

  但是现在过去这么久,都没有一人看上这些东西,甚至连讨价还价的都没有。

  让他明白自已可能想多了,老叔公的这些东西,很可能并不是古董。

  费劲将这些“不值钱”的东西拉过来,他可不想再费劲的拉回去。

  好不容易王洋露出一些兴趣神色,他可不愿意放过王洋这个顾客。

  望向王洋,摊位老板立刻热情的道:“老板,这些东西虽然都不是真品,但也是我老叔公精心寻找的高仿古董。

  我老叔公曾经在宫里当过太监,眼力劲是有的,绝对不是一眼假的东西。

  至少我这个古董爱好者,就没有看出是赝品。

  这些东西摆在家里,还是很提升档次的,还不用担忧不小心摔坏了心疼。

  不如买一些回去摆在家里或是公司,总比买那些工艺品花瓶要上档次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