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君背我行,我面君思。-《霸业王权》

  顾浔将另外的三本书交给李沧澜,属于《治国经略》九册中的三册。

  一为科举之制,详细到如何在各地方建立书塾,培养人才。

  二为治军之略,主要是改革军制度,奖励军功。

  三为安民之方,核心围绕土地改革,奖励耕织垦荒,意在提高百姓生产积极性。

  “李叔,若是有不懂之处,你可以问凝雪,具体详细我都与她交代过了。”

  李沧澜紧紧握住手里的三本书,一脸凝重,这几册计划的实施,决定着二人的宏愿能走多远。

  “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做。”

  顾浔看向江云笙,说道:

  “好好与郭宏哲学,此人出自商家,有着经纬之才,可惜志不在官场,他不可能在柳州长留。”

  商家祖训:永不入朝为官。

  江云笙严肃点点头,不用顾浔提醒,他也会这般做的。

  知道顾浔的真实身份后,他明白了何为差距。

  想要跟上顾浔与李沧澜的步伐,必须有惊世之才方行。

  天色已晚,大事已定,李沧澜二人纷纷告辞。

  走出巷子后的江云笙一拍脑袋,差点忘记了今日来此之事。

  “果然,喝酒误事。”

  他折返回来,将一封信递给顾浔。

  “哦,对了。”

  “这封信是江家商行从凫水县寄来,应该是朱四叔让我转交给你的。”

  将信交给顾浔之后,他便匆匆离开,估计是忙着回去研究顾浔给他的生财之道。

  毕竟作为财政司长使,不拿出点功绩来,实在不好意思。

  拿着信封的顾浔呢喃道:

  “凫水县。”

  柳州有名的凫水茶便是出自凫水县的汶河山。

  朱四曾说过他家距离汶河山只有一日的脚程。

  朱四离开这么久,杳无音讯,不符合他的性格。

  顾浔一直以为他是忙着张罗儿子的婚事,所以才没有回来。

  打开信封,看过信上的内容后,顾浔皱起了眉头。

  字是四叔的没错,不过这辞呈递交的有点不合时宜。

  四叔是个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人,不会这么突兀的递交辞呈。

  不知何时,赵凝雪已经走到了顾浔身侧,看着顾浔紧缩的眉头,她问道:

  “怎么啦。”

  顾浔把信封直接递给了她。

  赵凝雪看过之后,也皱起了眉头,下结论道:

  “四叔家里可能发生了什么变故。”

  赵凝雪的想法与顾浔的不谋而合,两个人聪明人都看出了信中的端倪。

  “看来此行得从凫水县开始了。”

  赵凝雪看向顾浔的俊秀的侧脸,乌黑水灵的眸子中多了一分别样的情愫。

  “出门在外,一定要记得照顾好自己。”

  “还有千万千万要注意安全。”

  顾浔微微侧头,与赵凝雪的目光相遇,鼓起勇气没有在闪躲,轻轻点头道:

  “我知道了。”

  按照习俗,大年三十是需要守夜供斋的。

  子时一过,整个柳州城都充斥在爆竹声中。

  顾浔将用净水洗过的碗筷又用蒿子叶擦了一遍。

  随后添上煮好的斋饭,在斋饭上放上些许红糖,开始供奉四方天地。

  供奉四方天地的斋饭数量各不相同,但是都遵循严格的搭配方式。

  一斋一茶一酒,一对元宝三张黄钱三柱香,以及买好的瓜果小吃,一并摆出。

  最后点燃一束爆竹叶收尾。

  供奉完四方天地之后,关上大门,便等着小孩前来开门。

  开门之后,守夜便算结束。

  不久之后,小巷中便传来的孩童的欢笑声。

  “招财童子来开门,左手开门金鸡叫,右手开门财宝来。”

  咯吱。

  大门被推开,两个小孩整齐站在门口,继续念道:

  “财门大大开,天官送财来,一送千年宝,二送万年财,三送平安福到家。”

  在两个招财童子的眼巴巴的渴望中,顾浔拿出两个早已准备好的压岁红包递给两个小家伙。

  赵凝雪又端来瓜果小吃,将两个小孩兜里手里塞的满满的。

  按照当地习俗的说法,是送的越多,福来的越多。

  兜里揣不下,用衣服兜着东西的两小家伙满面红光,这开一家的门抵得开了一条巷子的门,于是小嘴更甜了。

  “谢谢阿叔阿嬢。”

  显然是把顾浔与赵凝雪当作夫妻二人了。

  看着兴高采烈跑出门外,去往下一家的两小家伙,顾浔与赵凝雪相视一笑。

  开过财门之后,今晚便不能关门,要开通天亮。

  这其实有一种先人对美好安宁的祈福寓意: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天下安平。

  今夜许多梁上君子都极为忌讳,不会趁机入户盗窃。

  天色方才蒙蒙亮,顾浔便背上那块黑白陨石,蹑手蹑脚的将一个包袱留下后,便悄悄出了门。

  顾浔方才轻轻关上开了一夜的大门离去,赵凝雪便开了房门。

  其实她与顾浔一般,一夜未眠。

  两人的内心都在纠结,想着要不要捅破那层形同虚设的窗户纸。

  可惜到最后,两人都没有主动的勇气。

  横杠在两人中间的并非是内心,而是各自的身份。

  两人都是冷静聪明且有远见之人,可爱情是需要冲动的。

  没有那一瞬间的头脑一热,许多东西或许就是一辈子的遗憾。

  赵凝雪走到桌前,打开顾浔留下的包袱。

  里面是全部是金银票子,差不多已经是顾浔的全部身家。

  赵凝雪没有在意这些东西,而是看向了那章纸条。

  “我的未婚妻大人,钱财可劲的花,不要苦着自己。”

  “就当这是我去青楼赎你的银子。”

  “以后再也不会卖你了。”

  “还有你笑起来真的很好看。”

  接下来便是满满一篇赞美的诗词,都是昨日顾浔没有好意思说出口的。

  习惯了一目十行的赵凝雪此刻握着手里的一页薄纸,看的极为认真,逐字逐句,深怕错过一个字。

  看了一遍又一遍,如同桃花盛开的笑意始终没有凋零的意思。

  百花未开君已开,百花谢去君不谢。

  最后,她还是忍不住小跑着开了,跑到了巷口,已经不见那道熟悉的身影。

  脸上有一丝丝惋惜,更多的是幸福。

  最后她将那一页纸放在胸口,好似平去了那一丝丝遗憾。

  并不是所有的别离都满是悲色。

  有得别离只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遇。

  经过别离发酵的思念,会散出不一样的芬芳。

  或许下一次相见,发酵后的思念便会如洪水决堤,冲破一切世俗的阻碍。

  那道背剑的少年身影越走越远。

  那道翘首的少女身形久久驻地。

  他们呀 ,并非背道而驰,而是一同面向春暖花开。

  少年所行的方向,便是佳人目之所至的方向。

  君背我行,我面君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