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苏云婉,别让我被逼急了!-《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所以,苏云婉,我还不如一个丫鬟是吗?苏云婉,我和你的侯府血缘,还不如你身边的丫鬟?”

  “我说过了,她是陪我从小到大的丫鬟,她和别的丫鬟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你就是看不起我,你就是不喜欢我,你根本就不欢迎我回来。

  那既然你们不欢迎,当初为什么还要把我找回来?为什么?现在我倒宁愿回到那个乡下,成为一个人见人厌的二流子,至少无忧无虑。

  如今我回来了,父亲每天逼我念书,我根本就不是念书的料,那么多的翰林先生逼迫我教我。

  我学不了你们京城人的礼仪,我学不了你们京城人的说话方式,我说话粗鲁,举止无礼,这不正是我吗?

  你们既然看不起我,当初为什么要把我找回来?既然把我找回来,又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苏平,我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怎么不是这个意思?苏云婉,我告诉你,我被逼急了,我什么都做的出来。”苏平此时急红眼。

  “你想干什么?”苏云婉脸色大变。

  对于苏平,如今他连进入国子监的资格都没有,别说国子监,他的才学水平还不如秀才。

  就算去考童生,也不一定考得上。

  姜淮却已经连中四元。

  只能说,这大大刺激了他。

  过了乡试,就是会试,再就是殿试。

  他们两个人如今已是天差地别。

  他之后再怎么样追赶都追赶不上姜淮了。

  主要是永宁侯对姜淮的看重,也刺激了苏平。

  苏平多次看到永宁侯在找人打听姜淮消息,说明他对姜淮还有情分。

  有一次他还听到,永宁侯说要暗中派人保护姜淮去考试,有没有派人他不知道。

  总之他看到了永宁侯对姜淮的在意。

  与他这个废物儿子相比,姜淮的光芒太耀眼了。

  更别提他之前亲自去往洪灾现场救治灾民。

  陛下亲自下令奖赏他们的东西,还给他们府学颁发了一个牌坊,这些消息他都是有听说的。

  他曾经也见过陛下,但皇上只对他淡淡的。

  毕竟他这么样一个废物谁会看中他呢?

  苏平觉得不甘心,凭什么?凭什么姜淮他什么都能拿到,自己却一无所有。

  他像一个被人丢弃的垃圾,无人在意。

  苏平嫉妒姜淮,恨姜淮,气红了眼。

  “我告诉你,你不要想做什么。父亲已经说了,你之前找人害阿淮了,想让他不要去考试,这些事我都知道。如果以后阿淮出了事,你就是第一个被怀疑的人。”

  “呵,我不过一条烂命罢了,用我一条烂命换一个四元,值得。”

  “你想干什么?你别做傻事。”

  “哼,你管我做不做傻事,总之,你们看着吧!”

  苏平恨恨说完就不再搭理苏云婉。

  苏云婉转身离开了。

  看来她有必要再派一些人盯紧苏平。

  阿淮,绝对不能有事!

  ……………………

  此刻,姜淮中解元消息已经传到竹溪村。

  这天,一大早,村口就见一个穿着红衣的男子骑马走到了他们村口。

  众人都很惊讶,不知道这人是谁。

  他们村里很少来这种穿着富贵,骑着高档马匹的人。

  之后那人翻身下马来。

  一个百姓就上前问道,“请问这位官爷是?”

  之后那报喜人就道,“竹溪村姜家,姜淮姜老爷家在哪里?”

  “你说姜淮呀?”那人一看那人拿着红榜,又想起姜家人说姜淮前段时间去省城考乡试的事情。

  莫不是?姜淮中了举人老爷?

  那人一惊,连忙道,“你要去姜家,我给你带路。”

  随后村人就带着报喜人往姜家去。一路上,已经有许多人猜到这个人是来干嘛。

  早就有小子跑到姜家门口去拍门。

  “刘奶奶,刘奶奶,你家孙子中举了!”

  刘氏此刻还在灶房炒菜,锅铲刮着锅沿噼里啪啦响,根本没听到。

  还是姜老头最先走出来,一看到报喜人手上的红榜。

  心下也明白大半,这是来传捷报的!

  当即脸上带上笑容。

  就是不知道自家孙儿中了第几名。

  那报喜人看到姜老头,当即上前道,“您老是姜家人吧?”

  “哎!我是!差爷有何贵干啊?来!先屋里坐!”说着,老姜头要将报喜人请进去。

  那报喜人当即带上笑意,推辞道,“老人家,坐就不必了,我是来传捷报的!”

  说完,他一展红榜,当即朗声道,“乡试捷报!乡试捷报!恭贺青州府松山县竹溪村姜淮姜老爷高中此次乡试第一名解元!”

  “什么?解元?”

  老姜头听完当即张大嘴巴,眼睛瞪着,久久回不过神来。

  还是一旁的姜玉山摇了摇自家爷爷,“爷,三弟中了解元,解元啊!是第一名!”

  老刘氏这时才从灶房里面跑出来,就看到门外报喜的人。

  姜阳,还有两个嫂嫂,姜嘉宝和姜揽月也全跑出来。

  “恭喜恭喜,贺喜贺喜呀!您孙子此次乡试拔得头筹中了解元。”那报喜人再次笑着对老刘氏道。

  “什么?解元?淮儿竟然中了解元?”老刘氏瞪大眼睛,惊诧的拿着锅铲的手久久没有放下。

  她虽然不懂什么考试,但也知道解元就是乡试考试第一名,是此次省城举人之首。

  “没想到我孙子竟这么有出息!”老刘氏听完,有些感慨,鼻头都发酸,眼圈儿都红了。

  一旁一个婶子见了上前安慰道,“哎,刘婶儿,这是喜事儿,你哭什么?”

  “就是,老姜家,这大喜的日子可不兴哭,把福气都哭跑了。”

  “就是,你们家可真了不得,前头姜淮才中小三元,这次又中了解元,这可不就是连中四元呀。”

  “就是!你们姜家真有福气,老刘氏,你孙子真是长本事!你可别再哭了!”

  “…………”

  周围邻居纷纷安慰的说着。

  “对了,你家大儿子和大儿媳呢?”

  “他们这不去省城找我孙子了吗?估计过段时间就要回来了。”老刘氏这时稳了情绪,回道。

  “那你们现在可要好好准备呀,这姜淮又中了解元,你们可不又得摆酒吃一顿,也让我们这些左邻右舍,乡里乡亲们沾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