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有救-《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我们想寻来做个试验。”

  之后姜淮简单解释了一番,说自己没有恶意。

  那老农听完,当即锄头咚地杵地:“要说患痘病的牛,那朱二家的牛!这几日长疮,小崽子吃了奶都蔫巴巴的!你们可以去瞅瞅!”

  说完,他又突然压低声音,“莫不是...牛瘟?”

  姜淮心头一跳,摸出块碎银:“既如此,老丈,烦请引路。”

  那老丈一看姜淮递过去的银锭,当即笑的牙不见眼,“行,我这就带你们去!”

  之后那老丈把他们带到朱家的牛棚,就离开了。

  姜淮走入那牛棚,只见里面腐草混着腥膻扑面而来。

  一头皮毛斑驳的母牛被拴在木桩上,身上肿胀如紫茄。

  姜淮刚蹲下,牛尾“啪”地差点扫过他额头,他后退了一步。

  梁远上前,“得罪了。”

  之后梁远按住牛腹,姜淮戴上处理过的羊肠手套,触到几个硬结,随后轻轻挤压,黄白色脓液从痘疹顶端渗出。

  正是他后世看过的描绘的牛痘特征。

  他将银刀用烧酒浇过,刚要伸出,背后突然响起一道声音。

  “贼子!敢伤我家牛!”

  姜淮回头一看,是个十二三岁牧童,穿着破草鞋,眼里燃着小兽般的凶光。

  “小兄弟且慢!此牛所患非瘟,反是救人的良药!”

  “什么?良药?”

  “对,将这生病的牛身上的牛痘浆取了,涂在划出伤口的皮肤表面,就可以治疗天花。”

  “什么?可治疗天花?你说可真?”

  “当然,麻烦现在让我取牛痘浆。”

  之后姜淮又掏出一锭银子给那小子。

  那小子拿到银子,脸色一喜,肯定不会再说什么。

  过了会儿,他又道,“等等!你说的真的有用?”

  “我骗你做什么?”

  “那你也给我抹抹,我试试。”

  “有风险的,你不怕死?”

  “怕什么?我就想试试是不是有用?”

  毕竟看他们的穿着,也算富贵,竟然愿意出那么大一锭银子采那病牛痘浆,肯定是有用的。

  “行,就当多了一个实验者。”

  之后姜淮继续采集痘浆。

  等他采到足够的痘浆,回到太子为他临时安排的实验室时,姜淮立刻开始制备疫苗。

  他用最细的银针沾取痘浆,小心保存在特制的小瓷瓶中。

  ...............

  次日。

  太子殿下带着姜淮去了刑部牢房寻死囚。

  还没靠近大牢,特有的腐臭味先于脚步声传来。

  姜淮掩住口鼻,这牢房里的味道实是不好闻啊。

  那牢头看见太子殿下过来,当即上前道,“太...太子殿下,您怎么来了?”

  “别废话,给孤找个死囚。”

  “死囚?”牢头听完,眉心一跳,这太子殿下要死囚做什么。

  莫非?

  他曾听过,有什么皇子王爷,找死囚做自己的替身,办秘密大事。

  难道太子也是?

  两人站在门口等了一会儿。

  那牢头就找来一个人,“人带来了。”

  之后两名狱卒架着个彪形大汉踉跄而来。

  那汉子脸上刺着“盗”字金印,囚衣下隐约可见鞭伤。

  “他是谁?犯了什么事?”太子冷眉问向一旁的牢头。

  “徐财,江洋大盗。”

  “上月劫杀漕粮押运,判的凌迟。”

  “哦?他体格如何?可还康健?”太子指了指那犯人。

  牢头当即扯开那犯人的衣襟。

  果然那人胸膛肌肉虬结。

  “体格够健壮吧?”牢头道。

  此刻姜淮看见犯人手腕被镣铐磨出血肉模糊的伤口。

  看来这犯人在牢房没少受折磨。

  “姜爱卿,这人体格可还行?”太子问向一旁的姜淮。

  姜淮又打量了那个犯人一眼,点点头。

  一旁牢头道,“这案犯挨了三十杀威棒,还能挣断两条铁链,肯定康健。”

  “不过,太子殿下,姜大人,找这囚犯何事?”

  之后姜淮对那徐财说明了来意。

  “什么?试药?”那徐财一听,当即瞪大眼睛嚷道。

  “对!”

  “呵,死囚的命就不是命,怎么想到找我做试验!”

  “大胆?怎敢对姜大人如此不敬?”那牢头当即暴喝。

  “你只说你愿不愿意?”姜淮直接问。

  徐财啐出口血沫,眼里凶光毕露:“横竖都是死,不愿意也愿意... 等等,若成功,有什么奖励?”

  “你可有家人?”太子殿下问。

  “在下无妻无子,孤苦一人!”

  “既然如此,若实验成功,免你死罪。”太子轻飘飘道。

  “什么?“徐财一听,讶异出声,眼里瞬间露出一丝喜色,“当真?”

  “真!“

  “那我愿意!”

  “行,好了,姜爱卿,请开始吧!”

  “好!”姜淮深吸一口气,取来烧酒冲洗银刀,酒液淋在刀刃上汇成细流。

  之后他取出牛痘浆,所有人都盯着那抹淡黄色的脓液。

  徐财伸出左臂,古铜色皮肤下青筋暴起。

  之后姜淮用银刀精准划开他手臂二寸长的浅口,将脓浆抹入。

  那徐财咬肌鼓起,哼都没哼一声。

  太子忽然凑近观察:“姜爱卿,这就成了?”

  “是,太子殿下,几日内会出现典型痘疹。”

  “好!”

  之后两个狱卒带着铐着手脚链的徐财来到了一处宽敞的偏殿。

  当天,姜淮也给霜月的妹妹做了实验。

  姜淮取出一柄银质小刀,在烛火上燎过之后手起刀落,在那女童白皙的手臂上划开一道浅痕。

  鲜血渗出时,他用银匙取了些许牛痘浆液,轻轻涂抹在伤口上。

  “这几日不要沾水,若有发热,立即告知。”

  “是!”

  一旁霜月见姜淮试验完,忽然小声问:“大人,若成了...是不是以后小孩子们都不用怕天花了?”

  姜淮动作一顿,郑重道:“是。”

  这几日。

  皇长孙的情况也有所好转。

  之后接下来的几天,是整个皇宫最紧张的时刻。

  太子妃每日念佛祈祷,太子也负手整日在殿内走来走去。

  姜淮被安排在偏殿随时待命,随时去观察霜月妹妹霜莹和徐财的接种状况。

  就在众人熬过了第一天,第二天。

  到第三天夜晚的时候,有宫女来报,“霜莹发烧了!”

  姜淮一喜,连忙去往偏殿。

  之后又去看徐财,只见他也开始低烧。

  而且两人接种处都出现红肿。

  又过了一天,第四天,局部已经形成了典型的水疱。

  第六天,热退疱消,只留下一个小小的疤痕。

  得知此消息,所有御医大惊,“还真试验成功了!”

  太子和太子妃也非常高兴,这意味着皇长孙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