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搞电报-《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

  夜幕降临,太极宫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庆功的御宴,就设在两仪殿前的巨大广场上。

  数百张案几,从殿前一直铺陈到远处,文武百官,宗室勋贵,西征归来的将士代表,济济一堂。

  丝竹管乐之声不绝于耳,宫女们如同穿花蝴蝶般,端着一道道精美的菜肴和醇香的美酒在席间穿梭。

  整个场面,盛大而又热烈。

  而这场宴会唯一的主角,无疑就是太子李承乾。

  他换下了一身戎装,穿着代表储君身份的紫色朝服,坐在李世民下首的第一个位置。

  从宴会开始,前来向他敬酒的人,就络绎不绝。

  “臣,兵部尚书李靖,敬太子殿下!殿下西域之功,远迈汉唐,老臣佩服!”

  “臣,户部尚书戴胄,敬太子殿下!殿下以‘唐元’定鼎西域,为我大唐开辟了无穷财源,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臣,长孙无忌,敬殿下!殿下智破焚城之计,挽狂澜于既倒,护佑社稷万民,臣,替天下百姓,谢殿下!”

  房玄龄、魏徵……

  一个个跺跺脚都能让朝堂震三震的帝国重臣,此刻都放下了平日里的矜持和威严,真心实意地向这位年轻的太子表达着他们的敬意。

  李承乾来者不拒,端着酒杯一一回敬。

  他的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既不显得疏远,又不至于过分热络。

  那份从容淡定,那份久居上位的威仪,让在场的许多老臣都暗暗心惊。

  这位太子殿下,不过离京半年,整个人的气场却像是脱胎换骨了一般。

  光是坐在那里,就让人不敢小觑。

  程处默、秦怀道、房遗爱这帮小子,被安排在了离主桌不远的位置。

  他们一个个挺着胸膛,腰杆笔直,享受着周围投来的那些羡慕、敬畏的目光,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

  “看见没?那是我大哥!”程处默喝得满脸通红,压低了声音,对着旁边一个不怎么熟的勋贵子弟吹嘘,“天策上将!跟陛下当年一个封号!牛不牛?”

  “牛,牛……”那勋贵子弟哪敢说不牛,只能陪着笑脸,一个劲地点头。

  这帮兄弟们,沉浸在衣锦还乡的巨大喜悦中,一个个都有些飘了。

  酒过三巡,歌舞渐起。

  李世民看着下方热闹的景象,又看了看身边那个应付自如,已经颇具帝王之相的儿子,心中感慨良多。

  他端起酒杯,站起身。

  喧闹的广场,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位帝王的身上。

  “今日,设宴于此。”李世民的声音,洪亮而又威严,传遍了广场的每一个角落。

  “一为,庆我大唐将士,西征凯旋,扬国威于万里之外!”

  “二为,贺我大唐太子,李承乾,立不世之功,安社稷,定乾坤!”

  “众卿,与朕同饮此杯!为大唐!为太子!”

  “为大唐!为太子!”

  广场上,所有人齐齐起身,高举酒杯,山呼响应。

  声浪,如同海啸一般冲天而起,仿佛要将这天上的星辰都给震落下来。

  李承乾也站起身,向着李世民,向着在场的所有人遥遥举杯,然后一饮而尽。

  待众人落座,宴会的气氛,被推向了最高潮。

  就在这时,李承乾却缓缓站起了身。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太子殿下,这是要做什么?

  只见他走到广场中央,对着李世民,深深一揖。

  “阿耶,儿臣有事启奏。”

  李世民眉头一挑,有些意外。

  在这种场合,这小子又要搞什么名堂?

  “说。”

  “儿臣以为,西征之功,非儿臣一人之功,乃是陛下运筹帷幄,三军将士用命,后方百官戮力同心之果。如今西域已定,波斯结盟,丝路畅通。然,万里疆域,信息不通,政令难达,此乃心腹大患。”

  李承乾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自撒马尔罕至长安,快马急报,需半月之久。若边关有警,待朝廷知晓,早已贻误战机。若地方有灾,待朝廷赈济,百姓已流离失所。”

  “信息之迟滞,已成为制约我大唐,进一步发展的最大桎梏。”

  在场的官员们,都纷纷点头。

  太子殿下说的,是实情。

  大唐的疆域,实在是太辽阔了。

  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从漠北草原,到南海诸岛。

  如此广袤的土地,仅仅依靠传统的驿站体系来传递信息,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故而,儿臣恳请陛下,准许儿臣,启动一项新的计划。”

  李承乾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一种,让所有人都为之心悸的光芒。

  “儿臣欲以长安为中心,铺设一条,能让信息在瞬息之间,传遍天下的天罗地网!”

  “儿臣计划,用三年时间将‘电报网’,铺满大唐十三道,所有州府。五年时间,覆盖所有县城。十年时间,联通西域、波斯,乃至更遥远的拂菻!”

  “届时,陛下坐镇长安,便可知天下之事。一道旨意,瞬息可达万里之外。我大唐,将真正成为一个号令四海,莫敢不从的日不落帝国!”

  轰!

  李承乾的话,如同一颗颗惊雷,在所有人的脑海中炸响。

  瞬息之间,传遍天下?

  坐镇长安,便可知天下之事?

  这……这是神仙才能做到的手段吧!

  所有人都被李承乾描绘的这幅蓝图,给彻底震慑住了。

  就连李世民都瞳孔猛缩,呼吸为之一滞。

  “殿下,此言当真?”户部尚书戴胄,颤颤巍巍地站起身,声音都有些发抖。

  “自然当真。”李承乾微微一笑,“此‘电报’之术,早已应用。只是,想要将它铺遍全国,耗资巨大,非国库所能承受。”

  听到“耗资巨大”四个字,戴胄的脸,顿时垮了下来。

  他就知道,太子殿下每次搞大动作,都离不开一个“钱”字。

  可现在,国库刚刚支撑完一场西征,实在是拿不出钱了。

  “所以……”李承乾环视全场,目光扫过那些,因为他的话,而激动、疑惑、贪婪的,世家门阀的代表们。

  “儿臣不打算,动用国库一分一毫。”

  “儿臣提议,成立‘大唐皇家电报总公司’,面向全天下,发行‘电报债券’与‘公司股票’,以募集资金。”

  “凡我大唐子民,皆可购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建此不世之功,共享此千秋之利!”

  “此项目,由东宫与户部、工部共同监管。凡参与者,皆可按股分红。待电报网建成,所有商业信息传递,皆需付费。其利润之丰厚,将远超丝路贸易!”

  话音落下,整个广场,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李承乾这套,骚操作给搞懵了。

  又是债券?又是股票?

  又是拉着大家一起发财?

  那些曾经因为投资了“水泥路”、“西域开发”而赚得盆满钵满的世家代表们,眼睛瞬间就红了。

  他们仿佛看到的,不是什么电报网。

  而是一座座,堆积如山的,金山银山!

  “臣……臣附议!”

  不知是谁,第一个反应过来,扯着嗓子吼了一句。

  紧接着,附议之声,此起彼伏。

  “臣等附议!”

  “殿下英明!”

  “此乃利国利民之大好事!臣愿倾尽家产,支持殿下!”

  原本还想哭穷的户部尚书戴胄,看着这群情激愤的场面,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他还能说什么?

  太子殿下这空手套白狼的本事,简直是……出神入化!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那一张张狂热的脸,又看了看那个,凭三言两语,就再次搅动了整个朝堂风云的儿子,忍不住,端起酒杯,喝了一大口。

  他忽然觉得。

  自己,好像真的,老了。

  这个时代,已经是这个逆子的了。

  宴会,还在继续。

  但所有人的心思,都已经不在酒菜歌舞上了。

  他们都在盘算着,明天一早,该去银行,认购多少“电报股票”。

  李承乾施施然地走回自己的座位,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他没有再看那些狂热的官员和勋贵。

  他的目光,穿过喧闹的人群,望向了夜空。

  安娜希塔。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在南海搞什么鬼吗?

  你以为,你找到了所谓的“神学”,就能跟我斗了吗?

  你太天真了。

  真正的战争,从来都不是靠一两件秘密武器。

  而是靠整个国家的,工业实力,组织能力,动员能力。

  等你还在捣鼓你那些,不知所谓的古董时。

  我的电报网,已经能让我,在瞬息之间,调动整个大唐的力量。

  到时候,我会让你知道。

  什么,才叫真正的,降维打击。

  李承乾端起酒杯,对着无尽的夜空,遥遥一敬。

  然后,一饮而尽。

  酒很烈,也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