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临危封王、催命之符!-《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刘用接过诏令看了又看。

  没错就是天子大印,他也不是第一次接到司马懿的诏令,这印他还是认识。

  刘用直接身体一挺,瞬间感觉自己就有了王者之气。

  蒋济对着着刘用说道。

  “将军……,不、寿春王逢此大喜,真是可喜可贺。”

  刘用随之笑着说道。

  “哪里哪里,在下虽为大王,可还是要多谢尚书令往的提拔之恩,请,我在府内宴请尚书令,以示感谢之意!”

  蒋济此时知道汉军就在后面不远,哪里还敢再多做停留。

  随之说道。

  “本来如此大喜之事我当留下以贺寿春王得爵之喜。”

  “可是!”

  “陛下还在等我回去复命。”

  “君命难讳,只能等到以后再见之时定要寿春王将此酒宴补上。”

  说着蒋济不由刘用再让,随之一挥手。

  后面一护卫双手捧出一面战旗。

  蒋济指着说道。

  “这是天子旗,陛下特命我将此战旗带来,为寿春王挂于城头,以示天子恩泽!”

  说着蒋济一挥手。

  手下的直接就将城头将旗换下,挂上这天子大旗。

  说着蒋济对着刘用一拱手说道。

  “保重!”

  接着转身下城、出城门,快速向着刚才司马懿南撤的地方追去。

  刘用此时已完全沉浸在自己封王的喜悦之中。

  随之说道。

  “尚书令还真是个急性子!”

  此时众将对着这人一拱手齐齐喊道。

  “恭喜寿春王!”

  “哈哈哈哈!”

  刘用大笑,一点也没有了刚才刚接到天子诏的惶恐。

  这时一旁的一个部将说道。

  “将军,您这一日之间就成了这寿春之王,可别忘了众弟兄们啊。”

  刘用大笑说道。

  “那是自然,你们刚才不是都听到了吗。”

  “陛下允我以寿春为本王治所,仍统领寿春全部兵马。”

  “封赏人弟兄之事就由本王来。”

  “忠于本王者官升三级!”

  众人一时兴奋。

  一个校尉说道。

  “三级,那我岂不是也可成为将军。”

  正在众人一片欢喜之声时,其中却有一位老者失声痛哭。

  众人一时心喜,听到哭声全都一愣。

  一个偏将看向老者说道。

  “如此大喜之事你哭个什么,真是不吉利!”

  刘用一把拦住那偏将,随之看向老者说道。

  “子扬先生,为何哭泣?”

  老者说道。

  “我在为将军命不久矣而哭!”

  “无功而重赏,非合情理,仍是取命之道也!”

  “将军与诸将还不自知,岂不可悲!”

  刘用心中顿时不悦。

  “子扬先生,你是我南军参军,我敬你是前辈老人,可也不能如此咒我与诸将。”

  “有何话还请明言!”

  这人正是于中原之战之中被司马懿所抓的魏军军师、刘晔。

  当年司马懿在曹睿派兵应对河北汉军之时,起重兵反魏,进攻魏之中原之地。

  在睢阳与魏国守满宠展开激战。

  最后满宠不敌,兵败身死。

  刘晔在与夏侯霸分头逃出睢阳之后本想逃离中原,可最地还是被司马懿所抓。

  在经司马懿多次劝降之后刘晔只能委身梁军之中为司马懿平定淮南、寿春等地出谋划策。

  可他也提出自己的一个要求那就是只以谋士帮司马懿镇守南方以防吴军,而不入梁为官。

  最后在寿春淮南等地被司马懿拿下之后。

  刘晔也就留在了寿春做了这刘用的一个军师。

  他本就不是司马懿嫡系之人,留在寿春也都是低调行事,直到如今。

  可今日听到这刘用被封为寿春王,他再也不能置身事外。

  随之来到刘用之处劝说。

  刘晔看向刘用说道。

  “将军,你从军多年可曾听过牛金、胡遵、王观这些跟随陛下的心腹大将,可增有一人封王。”

  “没有!”

  “那这些前方战功累累的前军大将都未有的殊荣,你一个后方防守将军却得到。”

  “你与他们相比只是多了一取死之道!”

  “而且陛下这道诏令不光让你一人死在寿春,他是要你带着整个寿春诸军都死在寿春。”

  “老夫如何不哭将军。”

  众人都是你看我我看你,最后将目光都放在刘用身上。

  刘用却是不以为然的说道。

  “先生言过其实了吧!”

  “我知道陛下是要我们对付汉军这才,这才临阵封我为王。”

  “可我寿春城内仍有大批兵马,进攻不敢言胜,防守仗着寿春城高池深挡上汉军数月也无不可能。”

  “到时汉军久攻不下,我们再趁机提出条件,让汉军保留我们的富贵和城池兵马,如此才是上策。”

  刘晔冷笑一声。

  “将军你以为如此汉军就会让步,看看中原失去的那些城池,几十万大军在司隶兵败,现在还有汉军打不下来的城池吗。”

  “恕老夫多嘴,别说数月时间。”

  “诸葛亮大军一到,你城内兵马恐怕坚守数日都难。”

  “你这寿春王不是什么好事,那是司马懿给你贴上的一张催命符,他是在用我全寿春军民的命在为他拖延时间,刘将军你懂不懂!”

  “刘子扬!”

  刘用此时脸色已变的铁青。

  他刚刚做上寿春王,本还想着千秋万代控制寿春,却没想到刘晔当场给他难看。

  气的把抽也腰间佩刀。

  “敢直呼陛下名讳,你信不信本将军斩了你!”

  一旁的众兵将也是一时大惊。

  这刘晔虽然不似在魏国之时如此有威望,可之前以他之计攻下淮南一些地盘,还是很有用。

  在这寿春南军之中也是颇有影响。

  一看刘用真的动怒,几个手下纷纷上前挡下求情。

  “大王息怒、大王息怒。”

  “这刘先生不是这个意思。”

  在诸将求情之下刘用这才收刀。

  “即然子扬先生如此惧怕汉军,看在你年事已高,就回府养老吧,你的参军一职我另请他人!”

  “不送!”

  说着刘用就背过身去。

  这时有平日受过刘晔帮助的一个偏将借机将刘晔送下城头。

  “刘先生,这刘将军刚被封王正在兴头上,您老也是久知人情事故之人,何必在此惹他发怒。”

  “您先回去,我与其他几个将军慢慢劝说,让他把参军一职还是还给您。”

  “有您在军中我们心中有底!”

  刘晔却未有回答之人,只是对着这偏将说道。

  “刘用不识大局,得了一个假王就开始得意目空一切。”

  “只凭寿春是挡不住诸葛亮大军的。”

  “将军当自保,如实在不得已,可以带着自己部下防守的时候,弓箭射偏点,到时也能为部下之人寻条活路。”

  “老夫谨以此言相告,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