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长条形状的营养槽一层叠一层,如同抽屉一样,整齐的堆放在隧道两边。
王小强粗略数了一下,高度足有32层,宽度延伸到隧道两侧的尽头。
估摸着,就这一条隧道里的营养槽,最少也有十数万个。
这些营养槽里面装的都是黏糊糊的液体,王小强不知道那是什么。
营养槽的另一端还连着很多线缆。
王小强再次走过数十条隧道,一排一排工业化生产流水线出现在王小强的面前。
刚开始的流水线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分离,锻造。
越向中心区域的流水线,处理的材料等级越高。
王小强发现,机器人正在大量使用非金属合成材料进行生产。
金属材料的比重越靠近中心区域占比就越少。
再次走过十多条隧道后,王小强终于看到了机器人的生产线。
整条生产线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机械手臂,它们不断的拿起加工好的零件组装在一起。
每个区域的机械手臂只进行特定的组装动作,就如同汽车的生产线一样。
从第一个零件开始组装,到最后成品的机器人制造完毕,整条生产线长度刚好100米。
一台台下线的机器人整齐的排列在隧道两边,如同兵马俑一般。
王小强目之所及,这数百条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全都是守卫者4号机器人。
这些生产线区域,没有人类,没有人形机器人,只有数百条机械手臂,但是工作效率高的可怕。
王小强默算了一下,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平均4个小时左右,就能生产出一台完整的机器人。
所有的生产线预计一个月就能生产出9万台机器人,一年就能量产100多万台。
这要是给机器人充足的时间,就是用机器人堆也能堆死所有的敌人。
人类的生育和丧尸的繁殖,都需要时间,远远不如机器人的效率这么恐怖。
王小强相信,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每台下线的守卫者机器人,就是一个成熟体的士兵。
效率的巨大鸿沟将把丧尸和人类的优势全部抹平。
王小强心里忐忑不安,他眉头蹙起,路过生产区,终于走到了中心地段。
这里和其他地方都不一样。
数条隧道宽敞明亮,每条隧道被划分成了很多个区域。
每个区域内都有一个诺亚4号机器人,它们正在眼前的一堆材料面前鼓捣着什么。
诺亚4号机器人的背部长出另外4条手臂,如同一只机械蜘蛛一般。
6条手臂交替挥舞,时不时发出滋滋的机械声音。
王小强看向四周,他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他沉思片刻,这才猛然醒悟,这些机器人除了读取数据的声音以外,所有的工作区域竟然没有一台显示器。
王小强琢磨了会才想明白,屏幕只不过是给人看的,机器人根本不需要看显示器屏幕。
他自嘲的一笑,原来,人类只能看到屏幕上的东西啊,同时,屏幕上展现出来的信息,应该也是计算机想让人类看到的信息。
王小强继续走向深处,他猜测,机器人的核心必定在这里。
终于一台特别精致的机器人出现在王小强面前。
这个位置好像是田字方格区域的最中心。
只见一台胸口上写着数字5的诺亚机器人站在场地中央。
它的旁边,还有一个胸口上有着数字4的诺亚机器人,两个机器人都一直坐着不动。
但是,王小强敏锐的听力能确定,它们一直在进行数据的读取。
也就是说,它们虽然没有动作,但是一直在工作。
王小强有些挠头,他猜不出这些机器人在做什么。
它们不说话,也没有人类的行为举止,如同石头雕像一般。
这让他无从判断这些机器人会有什么计划。
王小强盯着两个机器人看了足足有2个小时,没有丝毫收获。
王小强终于发现,无论是丧尸还是机器人,好像都不需要通过外在的语言和肢体动作传达信息。
丧尸可以通过脑电波和声波实现交流,机器人可以通过数据进行交流。
貌似只有人类必须用别人能看到的方式交流。
这是不是说,人类其实已经被进化的规则排除在外了?
王小强又看了一会儿,终于放弃了观察这两个机器人。
他继续在这个地下基地转悠。
王小强几乎走遍了这片区域的每一个角落,
他发现,几乎每隔10米,就会有一台守卫者4号机器人站在墙壁边的角落里。
它们一动也不动,好像关机了一样。
同时,王小强看到了更多的生产线,更多的材料储备,还看到了好几个冷库的丧尸尸体。
王小强不清楚,这些机器人存储丧尸的尸体做什么。
他足足转悠了一整天,可是越转他的脑袋越迷糊。
王小强十分确定,这些都是机器人,而且,这些机器人必须依靠电力活动。
可是,王小强没有看到发电设施。
他看过的电影里面,什么核裂变电站,核聚变托卡马克环,这些东西王小强都没有找到。
他的声波探测显示,这片基地不可能再有隐藏的区域了。
按理说,这么多的机器人,电力消耗是个极其恐怖的数字。
末世之前,很多国家为了提高算力,那是拼命建设大规模的输变电设施。
可是在这个地下基地,王小强连根毛都没看到。
他寻思片刻,自己一定是遗漏了什么东西。
王小强开始重新研究每一条隧道内的设备,他找到了机器人的生产线,他仔细观察每一个环节。
他之前匆匆一瞥的时候,十分确定,机器人下线以后就能动了,那时候就是有电的。
王小强估计,应该是有电池一类的东西。
很快王小强就发现了端倪。
在机器人组装完成后的最后一个环节,机器人的胸腔内被塞进了一个淡蓝色的方块。
那东西也就20厘米长,10厘米高,10厘米宽,像个砖头。
不过,那里面好像有淡蓝色的粘稠液体在流动。
没装这个东西之前,机器人是不会动的,这个蓝色的方块一装进机器人的胸腔,机器人就有电了。
王小强又不傻,他立刻明白,这应该是自己不知道的一种能源装置,就好像能量块一样。
王小强粗略数了一下,高度足有32层,宽度延伸到隧道两侧的尽头。
估摸着,就这一条隧道里的营养槽,最少也有十数万个。
这些营养槽里面装的都是黏糊糊的液体,王小强不知道那是什么。
营养槽的另一端还连着很多线缆。
王小强再次走过数十条隧道,一排一排工业化生产流水线出现在王小强的面前。
刚开始的流水线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分离,锻造。
越向中心区域的流水线,处理的材料等级越高。
王小强发现,机器人正在大量使用非金属合成材料进行生产。
金属材料的比重越靠近中心区域占比就越少。
再次走过十多条隧道后,王小强终于看到了机器人的生产线。
整条生产线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机械手臂,它们不断的拿起加工好的零件组装在一起。
每个区域的机械手臂只进行特定的组装动作,就如同汽车的生产线一样。
从第一个零件开始组装,到最后成品的机器人制造完毕,整条生产线长度刚好100米。
一台台下线的机器人整齐的排列在隧道两边,如同兵马俑一般。
王小强目之所及,这数百条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全都是守卫者4号机器人。
这些生产线区域,没有人类,没有人形机器人,只有数百条机械手臂,但是工作效率高的可怕。
王小强默算了一下,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平均4个小时左右,就能生产出一台完整的机器人。
所有的生产线预计一个月就能生产出9万台机器人,一年就能量产100多万台。
这要是给机器人充足的时间,就是用机器人堆也能堆死所有的敌人。
人类的生育和丧尸的繁殖,都需要时间,远远不如机器人的效率这么恐怖。
王小强相信,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每台下线的守卫者机器人,就是一个成熟体的士兵。
效率的巨大鸿沟将把丧尸和人类的优势全部抹平。
王小强心里忐忑不安,他眉头蹙起,路过生产区,终于走到了中心地段。
这里和其他地方都不一样。
数条隧道宽敞明亮,每条隧道被划分成了很多个区域。
每个区域内都有一个诺亚4号机器人,它们正在眼前的一堆材料面前鼓捣着什么。
诺亚4号机器人的背部长出另外4条手臂,如同一只机械蜘蛛一般。
6条手臂交替挥舞,时不时发出滋滋的机械声音。
王小强看向四周,他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他沉思片刻,这才猛然醒悟,这些机器人除了读取数据的声音以外,所有的工作区域竟然没有一台显示器。
王小强琢磨了会才想明白,屏幕只不过是给人看的,机器人根本不需要看显示器屏幕。
他自嘲的一笑,原来,人类只能看到屏幕上的东西啊,同时,屏幕上展现出来的信息,应该也是计算机想让人类看到的信息。
王小强继续走向深处,他猜测,机器人的核心必定在这里。
终于一台特别精致的机器人出现在王小强面前。
这个位置好像是田字方格区域的最中心。
只见一台胸口上写着数字5的诺亚机器人站在场地中央。
它的旁边,还有一个胸口上有着数字4的诺亚机器人,两个机器人都一直坐着不动。
但是,王小强敏锐的听力能确定,它们一直在进行数据的读取。
也就是说,它们虽然没有动作,但是一直在工作。
王小强有些挠头,他猜不出这些机器人在做什么。
它们不说话,也没有人类的行为举止,如同石头雕像一般。
这让他无从判断这些机器人会有什么计划。
王小强盯着两个机器人看了足足有2个小时,没有丝毫收获。
王小强终于发现,无论是丧尸还是机器人,好像都不需要通过外在的语言和肢体动作传达信息。
丧尸可以通过脑电波和声波实现交流,机器人可以通过数据进行交流。
貌似只有人类必须用别人能看到的方式交流。
这是不是说,人类其实已经被进化的规则排除在外了?
王小强又看了一会儿,终于放弃了观察这两个机器人。
他继续在这个地下基地转悠。
王小强几乎走遍了这片区域的每一个角落,
他发现,几乎每隔10米,就会有一台守卫者4号机器人站在墙壁边的角落里。
它们一动也不动,好像关机了一样。
同时,王小强看到了更多的生产线,更多的材料储备,还看到了好几个冷库的丧尸尸体。
王小强不清楚,这些机器人存储丧尸的尸体做什么。
他足足转悠了一整天,可是越转他的脑袋越迷糊。
王小强十分确定,这些都是机器人,而且,这些机器人必须依靠电力活动。
可是,王小强没有看到发电设施。
他看过的电影里面,什么核裂变电站,核聚变托卡马克环,这些东西王小强都没有找到。
他的声波探测显示,这片基地不可能再有隐藏的区域了。
按理说,这么多的机器人,电力消耗是个极其恐怖的数字。
末世之前,很多国家为了提高算力,那是拼命建设大规模的输变电设施。
可是在这个地下基地,王小强连根毛都没看到。
他寻思片刻,自己一定是遗漏了什么东西。
王小强开始重新研究每一条隧道内的设备,他找到了机器人的生产线,他仔细观察每一个环节。
他之前匆匆一瞥的时候,十分确定,机器人下线以后就能动了,那时候就是有电的。
王小强估计,应该是有电池一类的东西。
很快王小强就发现了端倪。
在机器人组装完成后的最后一个环节,机器人的胸腔内被塞进了一个淡蓝色的方块。
那东西也就20厘米长,10厘米高,10厘米宽,像个砖头。
不过,那里面好像有淡蓝色的粘稠液体在流动。
没装这个东西之前,机器人是不会动的,这个蓝色的方块一装进机器人的胸腔,机器人就有电了。
王小强又不傻,他立刻明白,这应该是自己不知道的一种能源装置,就好像能量块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