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多米诺骨牌-《暮汉昭唐》

  晨阳东升,江上薄雾弥漫。

  江渚上,唐军依水设寨,步卒登高瞭望,水卒泛舟巡视,水陆之寨层层布防,其守备之森严,可知文聘用兵之能。

  炊烟袅袅升起时,忽见一卒撑杆乘筏穿过薄雾,经多层兵卒盘问,疾步登岸进寨。

  “报!”

  大帐内,文聘晨起用膳,吃着热呼米饼,案上放着一碗咸肉米粥,及一幅铺开的长江舆图。

  “曹仁屯于公安,今见夷道危机,必会出兵伐我,而我应当如何破敌呢?”文聘暗忖道。

  “都督,江北斥候来报,言有紧急兵事。”侍从急步入帐,说道。

  “速招!”

  少许,便见候卒快步而来,急声道:“禀都督,有大股曹军登岸,急向江陵城杀去。”

  “可知人数?”

  候卒说道:“天色朦胧,雾气弥漫,仆数不清旌旗数目,但前后延绵数里,兵马众多,其人数已是不少。”

  侍从担忧道:“江陵兵马仅数千老弱,曹仁见城池兵少,必遣精兵袭江陵。而江陵若破,我军危矣!”

  文聘神情收敛,说道:“招黄忠、高翔二将入帐议事!”

  “诺!”

  说着,文聘见候卒瞟着案上的肉粥,说道:“奔波来报多是疲惫,肉糜尚未食过,今端下先用。军情如实,稍后另有封赏!”

  “谢都督!”

  候卒肚子饥饿难耐,见文聘赐肉糜于他,告谢一番,端着肉糜欢快退下。

  见状,文休说道:“可要让伙夫再煮份肉糜?”

  文休乃文聘早年所收义子,因有勇力,通兵事,遂被文聘留在军中,以便助他调度兵马。

  而文聘的治军虽严,但却与徐晃不同。严格治军之余,因帐下兵将多乡人,文聘对待属下上会多了些关怀。

  “不必了,有米饼便可!”

  文聘神情微严,说道:“曹仁忽向江陵用兵,我军必遣兵马回援。今大战将起,用膳之事再说!”

  没过多久,黄忠、高翔二将趋步入帐。

  “都督!”

  文聘来不及寒暄,问道:“刚刚军情来报,曹仁忽向江陵用兵,兵马绵延数里,观其兵马不少。我忧江陵多老弱,眼下需遣兵马回援,我欲统兵前往,何如?”

  “不妥!”

  黄忠否决道:“都督受托大任,统领江渚、江北兵马,不宜亲执枹鼓,亲援江陵。忠愿率兵回援,而由都督坐镇江渚大营。如有机变,便于都督调度。”

  “好!”

  见黄忠求兵回援,文聘不假思索,说道:“将军领四千兵马回援江陵,先不与曹仁交战,先观其变化。敌众则守,敌寡则击,另有兵事,我遣候告之。”

  “遵命!”

  黄忠拱手告退,点齐兵马乘舟至江北回援。

  而及黄忠离寨渡江不久,便有曹军斥候探明,暗暗回报于下游的曹仁。

  约至中午时辰,料黄忠差不多走远,今时难以速回,曹仁遂率兵马乘舟舸,逆上直取江渚、江北两营唐。

  凌操、李严各率五千精兵为前驱,曹仁率万人为预备。而随着曹军舟舸逼近江渚大营,寨中外围巡卒急忙回报。

  “急报!”

  巡卒一路慌慌张张,撞入大帐中,见到安坐马扎上的文聘,着急道。

  “都督,大事不好了!”

  “何事如此慌张?”

  巡卒说道:“曹军舟舸浮于江上,欲直击我军大营。”

  “曹军不是袭击江陵城了吗?”文休震惊道。

  笔吏得知曹军大部来袭,而今营中兵马半空,惊惧之下竟失手将准备交于文聘的公文掉在地上。

  见此一幕,文聘神情恢复如常,说道:“将公文呈上!”

  “诺!”

  笔吏自知失态,拾起公文递交至案几上。

  文聘微思半响,脸色严肃,说道:“此乃声东击西之策,曹仁知我兵马分布,特遣兵击江陵,以逼我抽兵回援江陵,趁大营空虚之际,实率精锐击江渚、江北二营。舟舸多在二营中,若二营失守,水师付之一炬,曹仁便能西解夷道之围。”

  文聘按剑踱步,思考今下合适的方案。

  文休说道:“黄将军率四千兵马离营,我军营中兵马仅有六千,若曹仁大军来袭,不知能否取胜?不如急诏黄将军回援,而我军先固守营垒。”

  高翔不知何时入帐,得知曹仁大军来袭,紧张问道:“敌军大部压来,意在图谋二营,不知都督有何方略?”

  文聘止下脚步,沉声说道:“曹仁既欲伐我,那便与之决分胜负。”

  “父亲,我军兵少,怎能舍营而迎战?”文休不能理解,问道。

  文聘神情不变,说道:“曹仁知我营空虚,方才引兵进犯。而若闭门不战,岂不如他所意?”

  “凡两军交战,胜负在兵将骁勇,而不在众寡。诸子闻曹仁用兵治军,试问其部相比我军何如?”

  “况兵法曰,趁机不备,出其不意。故曹仁率精兵进犯,必不能料我迎击,此便是胜负之机。曹仁非智勇之将,而我兵将骁勇善斗,岂非曹仁兵将之敌?”

  “故以某之见,可趁曹仁松懈之际,伏旗藏兵以诱之。曹军进犯大营,舟舸奔驰杀出,迎头重创先锋。顺江之下,勇往无前,可破曹军兵矣!”

  文聘环顾左右,故作疑虑道:“莫非诸子畏战?”

  “都督莫要小瞧在下!”

  高翔受激而愤,说道:“用兵厮杀至今,翔岂会畏之?今欲敌寇厮杀,翔愿为先锋。”

  “好!”

  文聘大为赞赏,说道:“君率八百精锐为先驱,我率大舟为掩。而若兵事危急,君率兵回撤岸上,以迎我部登岸。”

  “遵命!”

  其实聚兵守营,或许更稳妥些。然文聘不能不考虑江渚的特殊地形,其四面临江,仅靠舟舸与外界通行。如果守营自保,文聘担心会被曹军包围。

  而若依照他的计划,趁曹军先锋进军前的懈怠,反冲一波,挫败曹军先锋,或许能暂改形势,逼退曹军后续兵马。

  且不说依照文聘的计策,江渚大营偃旗息鼓,兵马登船上舟,隐于江渚上头的港湾里。

  临近午时,江水寒气消散,船橹划波破浪,曹军逆江而进。江风呼啸间,旌旗猎猎作响。

  曹仁披甲扶剑立于船头,目光远眺江渚,内心颇是兴奋。

  今丞相被张辽牵制于夏口,而夷道又被高顺兵马围攻。他若能击败文聘,便能力挽狂澜,彼时看谁还会觉得他不如周瑜?

  周瑜虽初为曹操效力不久,但凭借出众的能力,一跃成为曹操所器重将领。后续用兵以来,周瑜几乎无往不胜。故在出镇荆州上,众人竟推举周瑜为帅,这让他有所不愤。而如能扭转战事,他便能凭借是役成为名将。

  “传令凌操,命他乘舟速进。让李严速破北寨,不得有失!”

  “诺!”

  令旗挥舞下,凌操所率五千兵马加快速度,不一会便逼近江渚大营。而李严在曹仁的催促下,不情不愿登岸。

  远望江渚大营,却见水寨营门紧闭,营中旌旗飘荡,然却寡有唐卒,恍如一座空城。

  “报!”

  斥候乘斗马船而归,说道:“将军,江渚大营空虚,今挥兵可冲杀!”

  见江渚营寨空虚,凌操立于船头,兴奋说道:“文聘中都督调虎离山之计,今挥兵猛冲,谁先破寨者,便为先登之功。”

  之前被文聘掠烧辎重,虽没受到曹操的惩处,但凌操却以为耻辱,非破文聘报仇不可。今见江渚大营无人,凌操不思有假,率兵马直冲唐营。

  “杀!”

  随着一声令下,鼓声响动,凌操率舟舸杀向水寨。

  离唐营三十余步时,忽然水寨内鼓声大作,似有千军万马而出。被隐藏起来的舟舸从水湾、芦苇中杀出。

  唐军舟舸中以‘文’‘高’二旗为箭簇,在激荡的鼓声下,舟如电奔,犹如离弦之箭,直杀向曹军水师。

  众人本以为江渚大营无人,而今却见唐军舟舸杀出。江上曹军兵卒大为震惊,一时间不知所措,曹军舟舸陷入松散、混乱状态中。或有人遵循军令杀向水寨,或有人畏敌而放缓船速。

  船头,凌操脸色大为凝重,他已明白江渚大营之所以空虚,大概是诱他进攻之计。而能设下此策,莫非文聘看穿了曹仁的调虎离山之计。

  越想越不对劲,凌操怀疑今下有诈,遂急声道:“军情报于都督,言唐军于江渚设伏,诱我兵马来攻。”

  “下令诸部撤军!”

  “诺!”

  在凌操的吩咐下,舟舸调头回撤,欲暂避唐军兵锋。

  然舟大难调头,更何况还是逆江而上。在曹军舟舸慌乱转向回撤之时,唐军舟舸借风势、水流之力,猛地冲了上来。

  领头舟舸便是文聘所乘艨艟,其一头冲向正在转弯的敌舰。船头尖角斜撞敌船尾部侧面,重击之下敌船几乎倾斜,曹军摇摇晃晃。

  “射!”

  唐卒近距离齐射,数十枝箭矢落下,甲板上的曹军中箭惨叫,跌落江水中,鲜血染满江面。

  “嘎吱!”

  曹卒多有受伤落水,其舟舸持续受文聘所乘艨艟撞击,终于发生侧翻,被江水渐渐浸没。

  击破一艘敌船怎能满足文聘野心,其立于船头,持弓嘶喊。

  “冲破敌船!”

  “杀!”

  在文聘撞翻敌船时,其麾下兵马见主将如此骁勇,众者士气大为振奋,在乘风破浪所带来的急速颠簸感下,唐卒热血高喊,各找对手厮杀。

  更有甚者,突破曹军舟舸外围,杀入敌船内部,趁敌船混乱之际,或冲撞、或接舷,与曹军水师展开厮杀。

  而曹军水师见唐军如恶虎般扑来,竟以为其兵马数目远胜自己,方敢齐出追杀。故凌操所领舟舸军心涣散,众无战心,争先恐后撤退。

  今从天空往上看,文聘所率舟舸不比凌操多,而今却凭示弱设伏哄住凌操。且在顺风顺水的加持下,唐军越杀越勇,舟舸一往无前。曹军被杀得不知所措,舟舸各自为战。

  见唐军紧追不舍,兵马折损不少,凌操咬了咬牙,持刀勒令左右,说道:“升旗应战,为大部殿后。”

  “诺!”

  凌操帐下部曲皆为勇敢之辈,收到凌操军令后,众人重新调转船头。

  时追击的头船文聘盯上悬挂将旗的凌操舟舸,今见凌操欲为本部殿后,遂指挥舟舸迎上。

  文聘迎战之时,更多唐军舟舸从周围包抄而来,欲围攻数艘曹船。

  很快,两军舟舸狭路相逢,空中箭矢纷飞。文聘自知船多,指挥兵马急撞凌操。而凌操欲与唐军纠缠,等候曹仁率水师来援。

  凌操握着盾牌,边抵挡空中流矢,边指挥手下反击,躲避唐军舟舸的冲撞。

  凌操为吴郡余杭人,他与部曲皆为善操舟舸之辈,在数艘唐军的围攻下,竟游刃有余。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文聘所乘艨艟距凌操舟舸仅三十余步时,文聘握持长弓立于楼橹之后,身体随着舟舸颠簸起伏而晃动,准心直瞄凌操。

  “呼!”

  风吹拂而过时,文聘弓箭顺势射出。

  在风的加持下,箭矢又快又猛,破空尖锐之声乍响,直奔凌操面门。

  “噗嗤!”

  凌操指挥时,忽觉箭矢迎头而来,猝不及防下,箭簇直中脸颊,深入鼻腔之中,鲜血喷涌而出,继而吃痛应声而倒。

  “将军!”

  凌操中箭倒地,船上部曲悲痛呼喊。

  主将重伤,士气骤降。凌操部曲无厮杀之心,甩开唐军舟舸的围堵,顺江急撤。而凌操舟舸的败逃,引起帐下兵马的溃败浪潮。

  在文聘的冲杀下,唐军乘风逼近。

  时曹仁率兵居于下游,今被一桩桩噩耗弄得不知所措。先是文聘示弱设伏以待,再是凌操殿后重伤。

  “都督,文聘知我声东击西之策,特设伏以待我军。今凌将军重伤大败,不知如何是好?”从将问道。

  曹仁满脸愁容,说道:“江渚大营兵马仅一万,上午分兵增援江陵,其营应是空虚。而观文聘用兵,其部主力尚在。今凌操败亡,兵锋受挫,计策难成矣!”

  说着,曹仁不甘心而捶船弦,说道:“下令撤军,回守公安!”

  “诺!”

  因身系荆州得失,曹仁见势不妙,今下只得撤军。若是和唐军死磕,从而被唐军大破,那他百死难赎其罪。

  撤军的号角声响起,曹军舟舸如潮水般而退。

  北岸上,李严正在率兵进攻北营,今见曹仁下令撤军,心中顿时大恼。

  兜鍪掷地,李严大骂道:“曹仁匹夫,我早言不宜出兵,你却不听我言。曹操用曹仁为帅,荆州必被唐人所有!”

  “军情危急,还请撤军!”左右道。

  李严恼怒道:“曹仁兵败而归,夷道必被唐军所得。今撤归东南,岂不寻死哉?”

  “况我于曹仁有仇,他败绩而归,必会迁怒于我!”

  说着,李严环顾左右道:“汉室衰弱,张氏大兴。今为保诸位富贵,你我当降唐军。”

  出征之前,李严便有投靠唐室之念。而今见曹仁兵败,凭李严才能岂会不知曹操大势将去,今离荆南诸郡分崩离析,仅差夷道城的失守!

  故为了投降唐室,李严夸大他与曹仁的矛盾,以好为自己找个借口。

  见李严提出投降唐人,众人面面相觑。

  静默半响,众人见李严所言无作假之意,自思曹操已无前途,遂齐声道:“愿听将军军令!”

  “持白幡出降文聘!”

  “诺!”

  不难猜想,今下李严临阵投降,似如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势必会引起连锁反应!

  ps:今天临时有事,暂时4.4k一更,后天三更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