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说起这事也是高兴的不得了:“是你大伯爷那一支的小子按辈分该喊你叔爷,名字叫建功不知道你还有没有印象。”聂鹏飞仔细回想上次回来的时候,好像是有个挺调皮的小子叫建功:“是不是那个要下河摸泥鳅换糖的小子?”
见四爷点头不可思议的说:“就那个皮猴子一样的小子居然能考上大专?他的年龄。。。?算下来今年还是明年应该能毕业吧?”
四爷说:“没错今年就能毕业,听说这小子在学校学习很好,这可是咱们家第一个大专生。他已经跟学校申请分配回咱们县里工作。”说着一脸的高兴和自豪。
聂鹏飞想了想跟四爷说一声往车上去一趟,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交给四爷说:“我这次回来主要就是为了给家里送粮食,最迟明天就要动身回去,厂里也是一堆事情离不开人,所以我就没办法等建功回来。
这个笔记本上记着一种人工种植蘑菇的技术,我原本是打算回去的时候路过县里,去见见从咱们乡高升的陆副县长,用这份资料让他多照顾照顾咱们家里人,以后不管是招工还是参军都方便。现在既然建功有这份心回来,这份东西就由他拿来做个见面礼,给咱们家子弟谋条出路。”
四爷郑重的接过这个笔记本,这个本子可是关系一族的前途,拿着笔记本的手都带着几分颤抖。四爷激动的说:“小飞你这份东西可比你给的粮食贵重的多,咱们全村人都要感谢你啊!”
聂鹏飞一边帮四爷平复着激动的情绪,一边叹息着说:“可惜今年天气太旱,就算是试种也只能小规模的弄,想要大规模的铺开还要等年景好才行。”
四爷却不在乎的说:“有的弄就不错还强求什么?再说第一次弄这东西能不能侍弄好还是个问题,就算是想多种也不敢啊!”
聂鹏飞想想也是这么个道理,农民种了一辈子地最明白颗粒无收的后果,所以没有看到具体成果之前他们是不会随随便便改变原有耕种模式。
聂鹏飞只在老家休息了一上午,吃过午饭之后就开上卡车往回走,路过县城的时候特意去拜访了当初乡里的书记。如今他已经升任副县长,两人间偶尔也会通信,对于对方的发展也有所了解。
两人在办公室聊了许久,直到天色逐渐暗淡下来,聂鹏飞才谢绝陆副县长的邀请,独自驾驶卡车返回军区。依然是装了满满一车野猪、野兔和野鸡、野鸭,惹得老方连呼后悔应该多派几辆车跟着。
等聂鹏飞回到轧钢厂的之候才知道,田副部长在聂鹏飞走的第二天就来厂里视察。期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杨爱国和田副部长就这么转悠到实验室门口,好巧不巧这次又是刘海中在门口值班。一样的话语一样的要求从刘海中嘴里说出来,没等田副部长开口杨爱国就站出来对着刘海中一顿指责。
刘海中没有理会叫嚣的杨爱国,而是指指墙上贴的规章制度意思不言而喻。田副部长没有因此不高兴,反而很欣赏的夸奖刘海中两句,按照要求穿上外罩、鞋套、带上帽子,然后又留下钢笔笔记本等东西,这才率先进入实验室里参观。
刘海中因为杨爱国在场也没有自找没趣的凑上前,而是安排一名研究员陪着参观,自已依然守在门口的办公室里,一圈参观下来田副部长听着研究员的解说,最后还是忍不住说:“叹为观止!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些?你刚才说的那些规章制度是谁制订的?”
研究员笑着说:“大体框架和一些执行标准是聂厂长确定,其他细则和大部分规定都是全体讨论投票确定。聂厂长常说专业的事情就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他只把握大方向保障好后勤所需,剩下的就只看进度和结果。”
杨爱国这时插话道:“以前聂厂长就是有名的三不管:不懂的不管;不确定的不管;有人能解决的不管。整天都是悠闲的不得了,最喜欢的就是串办公室,要不就是找人在自已办公室里喝茶。”
这名研究员不满哼了一声,但是终究还是没有当着领导的面发作,而是小声嘟囔了一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田副部长不经意的扫视杨爱国一眼,就像什么也没听见一样继续四处看着。忽然一阵欢呼声传来,接着范围越传越广,许多人放下手中的工作跑出来,然后也加入欢呼的行列。
陪在田副部长身边的研究员显然是知道些什么,也是在极力抑制自已亢奋的情绪,田副部长忍不住好奇的问:“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哪项研究有重大突破?”
研究员听到田副部长询问再也压抑不住心情,咧着嘴笑的极为夸张:“集成电路成了,是集成电路!”
这时候刘海中胖胖的身影裹着外罩,帽子鞋套整整齐齐的跑进来,根本顾不上跟田副部长打招呼,快步跑进人群中间大声说:“所有人留在原地不准动,保持好现场秩序不要随意接触任何东西,等着警卫班战士来检查之后签署保密协议。”
随着刘海中的话音落下,兴奋的人群才冷静下来,想起入职时候背的保密条例纷纷待在原地不动。已经转悠到门口附近的田副部长几人也被要求等在原地。很快又进来7名士兵,四人分散开持枪警戒,三人配合刘海中挨个分发签署保密协议。
很快就分发到田副部长几人,几人对于签署协议倒是没意见,但是杨爱国提出:“田副部长今天就是来视察轧钢厂情况,回去后肯定是要向部里汇报工作,就没必要签署保密协议了吧!”
包括刘海中在内的四人都不由停下动作,这个问题确实比较棘手,按照实验室规定:出现重大研究成果后现场所有人员必须签署保密协议。可是田副部长这次下来视察部里提前通知过,如果签署保密协议之后回去怎么写报告?
见四爷点头不可思议的说:“就那个皮猴子一样的小子居然能考上大专?他的年龄。。。?算下来今年还是明年应该能毕业吧?”
四爷说:“没错今年就能毕业,听说这小子在学校学习很好,这可是咱们家第一个大专生。他已经跟学校申请分配回咱们县里工作。”说着一脸的高兴和自豪。
聂鹏飞想了想跟四爷说一声往车上去一趟,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交给四爷说:“我这次回来主要就是为了给家里送粮食,最迟明天就要动身回去,厂里也是一堆事情离不开人,所以我就没办法等建功回来。
这个笔记本上记着一种人工种植蘑菇的技术,我原本是打算回去的时候路过县里,去见见从咱们乡高升的陆副县长,用这份资料让他多照顾照顾咱们家里人,以后不管是招工还是参军都方便。现在既然建功有这份心回来,这份东西就由他拿来做个见面礼,给咱们家子弟谋条出路。”
四爷郑重的接过这个笔记本,这个本子可是关系一族的前途,拿着笔记本的手都带着几分颤抖。四爷激动的说:“小飞你这份东西可比你给的粮食贵重的多,咱们全村人都要感谢你啊!”
聂鹏飞一边帮四爷平复着激动的情绪,一边叹息着说:“可惜今年天气太旱,就算是试种也只能小规模的弄,想要大规模的铺开还要等年景好才行。”
四爷却不在乎的说:“有的弄就不错还强求什么?再说第一次弄这东西能不能侍弄好还是个问题,就算是想多种也不敢啊!”
聂鹏飞想想也是这么个道理,农民种了一辈子地最明白颗粒无收的后果,所以没有看到具体成果之前他们是不会随随便便改变原有耕种模式。
聂鹏飞只在老家休息了一上午,吃过午饭之后就开上卡车往回走,路过县城的时候特意去拜访了当初乡里的书记。如今他已经升任副县长,两人间偶尔也会通信,对于对方的发展也有所了解。
两人在办公室聊了许久,直到天色逐渐暗淡下来,聂鹏飞才谢绝陆副县长的邀请,独自驾驶卡车返回军区。依然是装了满满一车野猪、野兔和野鸡、野鸭,惹得老方连呼后悔应该多派几辆车跟着。
等聂鹏飞回到轧钢厂的之候才知道,田副部长在聂鹏飞走的第二天就来厂里视察。期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杨爱国和田副部长就这么转悠到实验室门口,好巧不巧这次又是刘海中在门口值班。一样的话语一样的要求从刘海中嘴里说出来,没等田副部长开口杨爱国就站出来对着刘海中一顿指责。
刘海中没有理会叫嚣的杨爱国,而是指指墙上贴的规章制度意思不言而喻。田副部长没有因此不高兴,反而很欣赏的夸奖刘海中两句,按照要求穿上外罩、鞋套、带上帽子,然后又留下钢笔笔记本等东西,这才率先进入实验室里参观。
刘海中因为杨爱国在场也没有自找没趣的凑上前,而是安排一名研究员陪着参观,自已依然守在门口的办公室里,一圈参观下来田副部长听着研究员的解说,最后还是忍不住说:“叹为观止!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些?你刚才说的那些规章制度是谁制订的?”
研究员笑着说:“大体框架和一些执行标准是聂厂长确定,其他细则和大部分规定都是全体讨论投票确定。聂厂长常说专业的事情就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他只把握大方向保障好后勤所需,剩下的就只看进度和结果。”
杨爱国这时插话道:“以前聂厂长就是有名的三不管:不懂的不管;不确定的不管;有人能解决的不管。整天都是悠闲的不得了,最喜欢的就是串办公室,要不就是找人在自已办公室里喝茶。”
这名研究员不满哼了一声,但是终究还是没有当着领导的面发作,而是小声嘟囔了一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田副部长不经意的扫视杨爱国一眼,就像什么也没听见一样继续四处看着。忽然一阵欢呼声传来,接着范围越传越广,许多人放下手中的工作跑出来,然后也加入欢呼的行列。
陪在田副部长身边的研究员显然是知道些什么,也是在极力抑制自已亢奋的情绪,田副部长忍不住好奇的问:“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哪项研究有重大突破?”
研究员听到田副部长询问再也压抑不住心情,咧着嘴笑的极为夸张:“集成电路成了,是集成电路!”
这时候刘海中胖胖的身影裹着外罩,帽子鞋套整整齐齐的跑进来,根本顾不上跟田副部长打招呼,快步跑进人群中间大声说:“所有人留在原地不准动,保持好现场秩序不要随意接触任何东西,等着警卫班战士来检查之后签署保密协议。”
随着刘海中的话音落下,兴奋的人群才冷静下来,想起入职时候背的保密条例纷纷待在原地不动。已经转悠到门口附近的田副部长几人也被要求等在原地。很快又进来7名士兵,四人分散开持枪警戒,三人配合刘海中挨个分发签署保密协议。
很快就分发到田副部长几人,几人对于签署协议倒是没意见,但是杨爱国提出:“田副部长今天就是来视察轧钢厂情况,回去后肯定是要向部里汇报工作,就没必要签署保密协议了吧!”
包括刘海中在内的四人都不由停下动作,这个问题确实比较棘手,按照实验室规定:出现重大研究成果后现场所有人员必须签署保密协议。可是田副部长这次下来视察部里提前通知过,如果签署保密协议之后回去怎么写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