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租房四合院-《四合院:开局1942》

  路上何大清介绍着自已的院子。

  “别看这院子现在是大杂院,前清时候可是一位一品大员的府邸。

  后来被一个富商买下来,改成了如今的四进院。

  不过前面的倒座房,没人愿意住,还都空着。

  后面的三进院都有东西厢房。

  房东是个老太太,本名叫什么也没人知道。

  大家都叫她老太太,据说好像是姓谭,原来是富商的小妾。

  这小妾也算争气,一口气给富商生了三个儿子。”

  随后叹口气道:“不过运气不好,大儿子几岁的时候夭折了。

  二儿子中原大战的时候,死在战场上。”

  然后靠近小声说:“三儿子听说在南边,还是军队里当官的,就是好些年没有消息了。”

  然后继续说:“当初小鬼子占了东三省之后,富商一家就往外跑了。

  据说是跑国外了,老太太不愿意走,非要守着宅子,等小儿子回来。

  富商就把宅子给了她,让她收个租子过日子。

  原本还有个孙女陪着,可惜了!

  说起来也是可怜人,也不知道她能不能等回来小儿子。”

  聂鹏飞知道,估计是没等回来。

  后面剧情里也没出现,估计要么死在战场上,要么就是,跟着光头当孤岛奇兵去了。

  何大清也没注意聂鹏飞脸色,继续介绍着:“现在院里住的人不多,你也应该知道这一片。

  房租有点贵,所以没几家负担得起。

  不过这里有一个好处,附近住着不少贵人,所以小鬼子一般不来这里嚯嚯!”

  聂鹏飞问道:“何大哥你光说房租贵了,也没说多少钱一个月?”

  何大清拍着额头说:“怪我怪我!一般一间房一个月要两块大洋。”

  聂鹏飞松了一口气,笑着道:“何大哥你可吓死我了!

  我还以为是天价呢?”

  何大清看聂鹏飞丝毫不慌的样子,知道肯定不在乎这点房租。

  也是放心不少,刚才光顾着说话了,都没考虑房租的事。

  主要是聂鹏飞虽然看着年龄不大,但是一来长相老成。

  二来整个人的那股精气神,跟现在的人完全不一样。

  那股子举手投足间的自信,跟现在人那股畏畏缩缩的样子,截然不同。

  所以不自觉的就没有往那方面想。

  说话间就到了四合院门口。

  大门开在东南角,这会正敞开着。

  一进门过了影壁墙,左手边一排倒座房。

  何大庆说:“这不,倒座房采光不好,一般没人愿意住,一直都空着。”

  过了垂花门,就见到一个中年人在那里浇花。

  何大清打招呼道:“老闫今儿下课挺早?”

  随后介绍道:“这是住西厢房老闫,闫阜贵,在不远处的小学当教员。”

  闫阜贵笑道:“不值一提!不值一提!老何这是?”

  何大清道:“哦!这是路上认识的,叫聂鹏飞,想租房,我领着去老太太那!”

  闫阜贵打量一番聂鹏飞,笑着打招呼道:“鹏飞兄弟好,这以后就是邻里邻居了!”

  聂鹏飞也连忙回礼,老北平人就这点麻烦,礼太多!

  心里想着,这就是后来的门神三大爷了。

  果然跟李光复老爷子有点像。

  两人继续往里走,何大清指着正房说:“哥哥我就住在这里。”

  说着跟一个中年少妇打声招呼,介绍说:“这是我媳妇,叫刘冰燕。

  冰燕这是路上认识的小兄弟,我先领他去后院找老太太。”

  聂鹏飞看看何大清,看看刘冰燕。心里嘀咕着,这老何可以啊,长得不怎么样,找的媳妇真漂亮。

  难怪说,好白菜都让猪拱了。

  同时也明白,傻柱为什么会被,秦淮茹栓了一辈子。

  眼前的刘冰燕,乍一看有三分秦淮茹的样子。

  看样子傻柱是缺少母爱啊!

  说起来,剧里的秦淮茹确实不地道。

  不想嫁又不明说,生生拖到傻柱年老,而且还去上环。

  剧里虽然没有具体说,什么时候上的环。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就是不想给傻柱生孩子。

  老话说娶妻不贤毁三代,说的就是贾张氏和秦淮茹这样的。

  剧里秦淮茹看似处处算计,都是一心为了孩子。

  其实根本没有教育孩子,只是觉得让孩子吃好穿好,就是尽到职责了。

  却忘了养而不教,如养猪猡。

  贾家兄妹三人,后来的种种白眼狼行为,就能看出来,秦淮茹的家教。

  同样是寡妇再嫁,《人是铁,饭是钢》里的梁拉娣,就是典型的良母。

  不但教育子女行走正道,而且嫁给南易之后,还不顾危险,坚持给南易生下一个孩子。

  同样是厨子,人生的境遇却是天差地别。

  心里想着事,很快就到了老太太屋门前。

  这时候的老太太,还不能叫聋老太。

  这时候也才五十多,还不是后来那样老态龙钟。

  但是小脚也已经开始不方便。

  见到何大清领着人来,就问:“大清啊,这是有事?”

  何大清客气的说:“老太太,这位小兄弟想租房子,我给领来看看。”

  谭老太笑着说:“好啊,老太太也就指着这点进项过活。

  小伙子想租哪间?”

  聂鹏飞客气的说:“老太太,刚才大清哥跟我说了,空着的房子情况。

  我呢,虽然是跟家人走散了,现在只有一个人。

  但是家人约好了,失散了要在东直门汇合。

  估摸着早晚也要找来,所以我打算租三间,要不然到时候住不开。

  我看符合的,也就前院东厢房了。

  我打算把东厢房和旁边的耳房都租下来。

  你看这房租怎么算?”

  谭老太一听,笑的更开心了。说:“行,没问题!大清既然带你来了,我也不能跟你要高价。

  三间厢房六块大洋,两边耳房我给你算三块大洋。

  一个月就是九块大洋,怎么样?”

  聂鹏飞这会有钱,也不在乎这点房钱,直接答应下来:“成!那我就谢谢老太太了。

  我先给您交半年的房钱,到期之前我在续交。

  您看是找谁签个租契还是?”

  谭老太笑着说:“这个找前院,你对门的小闫就行。

  他是文化人,小时候读过私塾,一手字写的不错。”

  于是何大清请来闫阜贵代笔,写下两份租契。

  注明房费和交租时间,又写上租住双方和见证人。

  最后按上手印,签上名字就算齐活。

  聂鹏飞自带的武学技能里,包含平一指一生经验总结,毛笔字自然不在话下。

  虽然不是什么书法名家,但是写出来还是有几分模样。

  身为文化人的闫阜贵,就赞了一句好字。

  作为见证人和写契书的,当然不能让人白忙活。

  谭老太给闫阜贵拿了几个鸡蛋。

  闫阜贵也不嫌弃,直接道谢收下。

  随后对聂鹏飞说:“聂兄弟,咱们这以后可是真的成邻居了!”

  聂鹏飞也客气的说:“以后还要多仰仗闫老哥和何大哥照应。

  今儿晚上我做东,请院里所有人喝酒!”

  两人客气一番之后,也就不再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