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迎战,反明同盟-《回大明摄政》

  “此次我们出征不过小几万,对面的兵力按他们虚张声势的派头大喊有大几十万,保底应该是有小几十万上下的。”

  “你们怕吗!”

  战前动员,朱厚照没有什么皇帝的架子,上来直接便是大白话。

  “报!大明军旗所指,我军无所畏惧!”

  将士们挺起胸膛,高声回应。

  眼神中的坚毅带着激动,被朱厚照一路带着,他们也有点见战心喜,虽然因为有铁的纪律在不至于变成战争疯子,但遇战时的锐气与兴奋却是直线上升。

  朱厚照哈哈大笑,对一路西征带过来的人马无比满意。

  他高声道:“将士们!同盟军人虽然多,但不过就是一群土鸡瓦狗,朕现在不是皇帝,而是你们的大将,或许这一战会有很多人因此死去,但是!”

  “朕会一直与你们并肩作战!”

  “击溃同盟军,让大明的威名震慑这地中海文明,让咱们的名号传遍整个佛郎机!”

  “朕,与你们同在!”

  朱厚照拔剑指天。

  “明军威武!”

  “陛下威武,将军威武!”

  将士们迅速回应,战魂彻底引燃。

  数日后。

  “陛下,佛郎机同盟已距咱们不足四十里。”

  四十里的,两个时辰的时间就算是王八再在后面娶一个小老婆都绰绰有余。

  “兵分了陆上三路共同推进,海上舰队也已初现踪迹......”

  “传令全军调整好状态,这是最后的休整时间!”

  朱厚照擦着刀,那是追随他南征北战砍过鞑子的宝刀。

  虽然在镇国府的锻造技术不断上升的当下,这把刀的质量已经不是最顶尖的了,但其道意义非凡,朱厚照一直将其作为随身之物。

  战前擦刀,是一种心境的磨砺。

  他打起来不要命,所以需要确保既能疯狂挥洒战意,又能在其中保持理性避免冲动犯错。

  事先的平静,便是最好的思想准备。

  一旁的刘瑾做着深呼吸,张永的鄙夷照旧不误。

  朱厚照擦完刀,不由一笑。

  “刘伴伴,你随朕征战多年,也亲手杀过不少敌寇,怎么到头来似一点长进都没有。”

  以前没出新手村这么怂,现在经验库库往上刷了那么多还是这么怂,简直白瞎那些落在其手中的战功了。

  张永在旁附和点头,满满都是对刘瑾的不屑。

  “陛下,奴婢这天生胆小,遇到这种情况多少还是有些慌张。”

  刘瑾讪笑,话虽如此,但一阵深呼吸后他的状态还是维持的不错的。

  “刘公公有陈不占般的品格。”

  熊大作为护卫在旁,闷声道。

  “陈不占?”

  朱厚照一怔,笑道:“别夸他,他可没陈不占那觉悟。不过也马马虎虎吧。”

  作为一个贴身伴伴,刘瑾虽怂的要死但每次冲锋都会下意识往他身前护这便足够了。

  有些东西,强求是求不来的。

  一阵战前闲谈冲淡了不少紧张的气氛后,朱厚照的眼神逐渐变的认真。

  他拿起望远镜远眺而去。

  “同盟军,来了。”

  “传朕之令,依好地势之利,发起进攻!”

  随着朱厚照一声令下,早已占据优势地形准备完毕的众多将士瞬间便摸上了自己的武器装备。

  火炮炸响,声震四野。

  “是明军!明军在此设了伏!”

  联军迅速响应。

  作为佛郎机的精锐,对于明军可能在一些优势地形设伏之事他们早有预料。

  一轮炮火,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却无法对他们形成真正有效的冲击。

  甚至,仅仅是被攻击是瞬间的凌乱破绽后,很快便被联军统帅们呵斥稳定住阵型对他们展开了反攻。

  相较于在南洋海上那次碰撞,这一次的联军在朱厚照眼中看来,才勉强能算得上是精锐。

  “海战和陆战终究是有区别。”

  朱厚照自语,因为受到广袤海洋的因素限制在海上他们缺乏了武器代差后便很难进行有效的反击。

  弱者的船支,在这种差距面前只能成为强者的活靶子。

  而陆上则不同。

  若有足够的血性,目前的这点装备代差只要不怕伤亡比会较大,他们是真能进行反制的。

  “毕竟,这一批次攻击的,也不是镇国府目前压箱底的最新制品。”

  朱厚照看着组织起进攻的佛郎机人并未着急命令将士们展开更猛烈的进攻。

  甚至,按照原定计划,明军的火炮声变得稀疏停了大半。

  直接在现场开演“炮筒过热过载”等原始火器使用中常见的老毛病。

  演的明目张胆,炮弹都填充好了就硬是不射,就待着纯演。

  被一阵炮火洗礼搞的狼狈憋屈的联军们见到此空档大喜。

  “果然,如同红夷大炮一般,即便明人的炮进行了更深层次的锻造升级,也无法避免炮膛过热的问题,他们的炮出现了问题!”

  联军的高层将领冷笑:“现用大规模的齐发进行威慑,以为这样便能将我等吓退,简直可笑。”

  “如今计谋不成,本身的缺陷暴露,看你们还有何手段!”

  “全体都有,听本指挥的命令——”

  “进攻!”

  长剑摇指,战马嘶鸣。

  反明联军被一轮炮火削减的气势再度高涨,嗷嗷叫着便发起了冲锋。

  “这种当说上就上,真就一点深思都不带。”

  朱厚照摇头,或许这就是固定思维带来的危害。

  没有见过更新的东西,缺乏前瞻性思维,便很难预测出乎自己认知以外的潜在风险。

  毕竟大明打造的炮筒,耐用程度是传统炮筒的数倍,刚刚虽然已经超出了当初缴获的红夷大炮的使用程度,但距离阈值还有一段距离。

  按照红夷大炮的阈值进行估计,即便已经多估了一点,拿捏不准上了这当,也足以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刚刚只是在射程的最外一圈吓唬吓唬你们,现在你们自己逼近了最佳杀伤范围,可是自找的了呦。”

  远距离的弘治式迫击炮威力不俗,近距离的弘治式迫击炮诛灭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