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5章 人生有几个九年?-《重生83,开局一个袜子厂》

  大夏曾有位天才少年。

  十五岁那年的盛夏,西交大的梧桐道还飘着淡紫花絮,他已身着宽大学士服站在毕业典礼台上。

  西交大工程力学的教授们望着这个比同学矮半头的少年,眼中满满的全是骄傲。

  跳过三级,三年修完西交大所有工程力学课程,包括研究生课程。

  毕业论文《新型材料力学性能预测模型》被国际顶刊收录,成为该刊史上最年轻的第一作者。

  校长念出他名字时,台下掌声雷动。

  但无人知晓,这掌声将在不到三个月后化作滔天唾骂。

  同一年的深秋,阿美莉卡驻华大使馆门前银杏铺满金毯。

  天才少年在闪光灯围剿中签下国籍转换协议。

  钢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被记者追问淹没:“您对得起国家培养吗?”

  “西交大倾尽资源,为何转身效力他国?”

  天才少年始终垂首,直到坐进黑色轿车,才透过车窗最后望了眼使馆门前飘扬的五星红旗,指尖在膝上掐出深红血痕。

  当日报纸标题如刀:《天才陨落:十五岁名校毕业生叛国投敌》。

  这个新闻当时很轰动。

  一方面有阿美莉卡在背后助推,另一方面,民间的民意汹涌澎湃。

  当时,街头巷尾尽是叹息:“多好的苗子,怎就长歪了。”

  如今这位天才,身兼斯坦福研究所主任研究员与工程力学系最年轻教授。

  世人眼中,他是卖国求荣的叛徒,卑躬屈膝的软骨头,忘恩负义的败类。

  从他在换国籍文件上签字那刻起,国人对他诅咒从未停歇,家乡老宅被泼过油漆,父母早已搬离祖籍,与他彻底断绝。

  但阿大心如明镜!

  作为安全部驻阿美莉卡潜伏人员,他的心里存着一份特殊名单。

  近三年进入斯坦福的大夏学子信息。

  每见名单新增一个名字,阿大都会对着那位叛国的天才少年肃然敬礼。

  这些孩子能避开入境审查,进入敏感专业,背后浸透那位天才少年教授的心血。

  自他在斯坦福博士毕业后开始执掌教鞭五年间,斯坦福的大夏学子几乎每年都要悄然增长数十人。

  不仅仅是工程力学,在其他高精尖专业上,大夏学子入选名单一年比一年多。

  更难得的是,斯坦发因为他的原因,这些公派留学的学子,从未遭受特殊针对。

  更是在去年航天材料实验室招实习生,这位天才教授力排众议,将三个实验室名额全给大夏学生。

  面对“偏袒”质疑,他只淡淡道:“他们的理论基础,全系最扎实。”

  如今这些学生参与的高温合金项目,正是国内航天急需的核心技术。

  阿美莉卡从未怀疑他归化的诚意,毕竟当年“叛国”事件举国哗然。

  大使馆签约场景被全国媒体铺天盖地报道。

  他的父母更在央视镜头前声泪俱下:母亲颤抖着举起他从小到大的奖状嘶喊“我们没有这样的儿子”,父亲捶胸顿足,字字泣血。

  这场决裂,成了他最完美的保护色。

  十五岁远赴异国,如今二十六岁,他已背负骂名整整九年。

  人生有几个九年?

  这九年,他以最快的时间从斯坦福博士毕业,刷新校史。

  拒绝硅谷巨头高薪,执意留校任教,主持高精尖实验,成果应用于阿美莉卡诸多重要工程项目。

  但据安全部秘档:他培养的第一批大夏学子,已悄然归国。

  归来的十三人虽少,却皆成栋梁,如今屹立大夏工程力学前沿。

  六人进入卫星中心,参与新一代火箭结构设计。

  剩下七人入职哈工大等国防学府。

  十三人带回的不仅是知识和学术成果,更有斯坦福顶尖的实验教学体系。

  听闻第二批学子今年亦将毕业.......

  这一批学子,同样是那位背负骂名天才教授特意挑选出来的精英。

  这批学子,在阿美莉卡最先进设备与充沛经费支持下,于复合材料、动力领域成果瞩目。

  这分明是一场精心布局的“无间道”!

  阿大看到这些绝密资料的时候,常感慨不已!

  用九年骂名换一批批国之栋梁,这牺牲太过沉重!

  但这极其伟大!

  阿大虽然未曾与那位天才教授谋面,却通过加密渠道洞悉其踪,天才教授每周三去唐人街中餐厅,点一份油泼面却几乎不动。

  天才教授在西交大读书的那三年,每周三,他的导师都会骑着自行车,把他带回家,师母会给他做上一份油泼面。

  阿大之所以能看到有这位天才教授的情报,只为了在有一天,这位天才教授想回国了,阿大整个小组,可以付出任何代价,也要带天才教授回国。

  整个阿美莉卡潜伏身份中,他们小组的身份最“干净”,以普通商人潜伏,不留痕迹。

  谁能想到,这千夫所指的“叛国者”,反而是一位彻彻底底的爱国者?

  阿大很多时候都在想,他是如何熬过九年?

  国人唾骂尚可承受,可父母决裂最锥心。

  或许每个深夜,他都会悄然东望,于心底默念:祝祖国繁荣强大。

  “咔嗒。”黄仪拉好背包拉链的轻响唤回阿大思绪。

  她反复咀嚼阿大的那句话:“欲脱监控,先成彻头彻尾之M国人。”

  “若…成不了彻头彻尾的M国人呢?”

  “嗯…”阿大回望她,“那便敛锋芒,藏才华,示人以平庸。”

  “如此,归国时阿美莉卡或不会视你为‘必留’之才,阻拦或可少些。”

  上一位成功归国者,星海重工总工王海(王腾之弟),其代价.......

  记录在安全部与保卫部染血的档案中显示:上百海外特工殒命接应,同行另外五位天才科学家,两人被捕杳无音信,三人突围饮弹…档案照片马赛克厚重,仍掩不住枪战惨烈。

  在阿美莉卡,天才归国,从来荆棘密布。

  “黄专家,国内现在看似很穷困,但那是表象。”

  “归国后,去江州,联系我给你的号码,自有人安排妥当,科研或任教,都随你了。”

  黄仪点头,将11位号码默念刻心,如果科技处的周主任没办法安排她研究芯片,那她就去江州,试试这个号码。

  喜欢重生83,开局一个袜子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