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不在计划中的大战-《异界:从小兵开始崛起》

  右军在康宁郡大杀四方,攻城掠地,可是把蜀国上下给吓坏了,都城的朝廷大员们那边,因为距离的关系,得到消息略微晚了几天,商议出应对方案也需要时间,反应没有那么快。

  可在西兴郡与康宁郡交界处与王翦所部对峙的青龙卫,却是最先得到消息的。

  这么大规模的战事,消息怎么可能隐瞒得住,别说右军根本就没有想要封锁的意思,就算想封锁也是做不到的。

  锦衣卫强归强,可康宁郡到底是蜀国的地盘,统治了数百年,根基深厚,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传递出去,锦衣卫根本就不可能将所有的消息给封锁了,至少现在不行。

  甚至在靠近天庸关的三座县城被攻破的当天,就有人快马加鞭地赶往青龙卫大营,想要将情况汇报上去。

  千里迢迢赶来救援西兴郡,结果却是被王翦堵在了门口,连西兴郡的土地都没有能够踏上呢,青龙卫可以说是半点功劳没有。

  这也就罢了,谁能想到秦国人在出动了不下20万兵马之后,竟然还能出动10多万大军从天庸关出关,直接攻击他们的后路啊。

  青龙卫在出兵的时候,不是没有将领们提到过,龙武卫绕道草原,或许就是为了声东击西,将他们调离康宁郡,从而从天庸关出兵。

  可他们仔细计算过,叶白在出兵大草原的时候,只有20多万兵马,与草原人的一场大战,胜负他们并不清楚,从眼下的情况来看,应该是获胜了,但以草原人的强大战斗力,不可能没有伤亡,甚至死伤10余万人都是极有可能的。

  在石门郡和草原上,也要留下足够的兵力,防备草原人的报复,能够被调动的兵马,最多也就不到10万人。

  如今光是王翦这一路兵马就有20来万,那10余万骑兵部队不用想也知道是从草原战场上回来的,近乎将自身兵力用到了极限。

  从天庸关出兵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最多也就能够出动4-5万人而已,他们只需要留下一营兵马,配合康宁郡的府军,足以挡住几万秦军进攻。

  青龙卫将领们的计算,并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对叶白麾下的军事力量有着足够了解的,可见他们在驻防康宁郡期间并不是吃干饭,始终是把天庸关对面的叶白当成了主要防备对象,研究的很透彻。

  可问题的关键在于,青龙卫将领们的计算方式,是根据现实情况以及正常人来的,偏偏叶白就不是一个正常人,或者说是一个不那么单纯的正常人,而是一个挂逼,开挂的人生是无法用常理来衡量的。

  秦军从天庸关出关进攻康宁郡,并不出乎他们的意料,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在他们的意料之中,可超过10万大军的进攻,却是让他们完全失算了。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就凭他们留下的1营兵马,加上不到2万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府军,如何能够挡住10多万秦军精锐啊,若是坐视不理的话,最多一个月,康宁郡就要彻底沦陷。

  康宁郡一丢,青龙卫的麻烦就大了,不光是失去了后勤供给,也被切断了退路,更是连讯地都没有了,逃回去也要被朝廷追究责任。

  一想到那等下场,青龙卫的将领们,哪里还敢耽搁,几乎很快就达成了一致,迅速撤兵,返回康宁郡,不指望收复已经沦陷的城池,最起码要守住剩下的地盘。

  只要能够坚持到援军到来,不管能否收复康宁郡和西兴郡,至少他们不需要再承担主要责任了,哪怕是要被朝廷追责,落下的板子也要轻上许多。

  与青龙卫一样,同样得到消息的还有王翦,甚至因为胜利者的缘故,通过锦衣卫的信息传递渠道,王翦还要先一步收到康宁郡开打的消息。

  都不需要太过费脑子,王翦就能够猜到青龙卫要撤,他们如今也只能撤,继续与龙武卫对峙下去,甚至都不需要等到康宁郡完全沦陷,只要沦陷一半的地盘,青龙卫的粮草供应就会出现问题,不战自溃都是可以预见的。

  已经与青龙卫对峙了10多天,大军攻破西兴郡所消耗的精力、体力早就已经恢复好了,士气正是如虹的时候,人人都在摩拳擦掌,等着大战一场,此刻开战正是时候。

  蒙恬、王龁两路骑兵先后出营而去,他们也不是要强攻青龙卫大营,而是远远地监视着,一旦青龙卫想要撤军,他们就准备在路上发动袭击。

  青龙卫大部分都是步兵,面对骑兵攻击,除了结阵迎敌之外,没有太多的好办法,自然也就无法撤军了。

  与此同时,王翦带着主力突然拔营,朝着青龙卫大营的方向压进,一直逼近到了距离青龙卫大营不到20里的地方,才停止前进。

  龙武卫的突然兵压,将正在收拾行装,想要撤军返回康宁郡的青龙卫给吓了一跳,赶紧下令部队集结,在大营内外列阵,准备大战,他们是真的以为龙武卫要进攻大营了。

  可数万青龙卫士卒严阵以待,等了半天,却是连龙武卫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心中更加忐忑不安了。

  等到派出去的斥候们带着伤返回营地之后,青龙卫的将领们才终于知道,龙武卫并没有强攻大营的想法,在距离大营将近20里的地方就停了下来,并且还有大批的民夫、辎重兵开始搭建新的大营。

  龙武卫打着什么主意,青龙卫的将领们几乎是一眼就看穿了,无非就是抵近下寨,给青龙卫制造足够的压力,迫使他们放弃撤离,老实地待在大营中嘛。

  这个结果当然是青龙卫将领们所无法接受的,秦军在康宁郡攻势正猛,他们若是不回去支援,康宁郡就要彻底沦陷了,必须要撤。

  可龙武卫逼近扎营,他们想要撤也没有那么容易,哪怕留下小股兵马依托大营断后阻击,也不可能挡得住十余万秦军部队。

  商量来商量去,青龙卫的将领们,想出了一个迫不得已的办法,那就是大军出击,直接进攻20里外的秦军部队。

  也不指望一战击败秦军,他们也不认为在兵力不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可以做到,目的不过是干扰龙武卫的行动。

  大战一起,那么多的民夫肯定要撤离,扎营的行动自然也就被中止了,等到天黑,逼近的龙武卫必然要返回原本的大营休息,他们的困境也就被解除了。

  这个建议得到了大部分青龙卫将领的认同,毕竟不是让他们去与兵力雄厚、战力强悍的龙武卫拼命,纯粹只是干扰以及制造混乱而已,只是为了让龙武卫无法安心扎营。

  决策定下,青龙卫就迅速开始动了起来,本就为了防御龙武卫的进攻,大部分部队都集结了起来,此刻倒是省事了不少,一支支部队在将领们的统帅下开出了大营。

  6万蜀军步骑,以极快的速度直扑20里外的龙武卫大军,前方有着大批的斥候先行,想要击杀和牵制龙武卫的夜不收,尽可能地隐藏大部队的行踪。

  为了扰乱龙武卫的计划,青龙卫也是彻底豁出去了,仅仅只在大营中留下万余兵马和一批辎重部队,主力全部出动。

  毕竟对面是兵强马壮的龙武卫,哪怕只是为了牵制,扰乱他们的行动计划,出动的兵力少了根本就没有用处,必须要出动主力大军,如此才能够迫使龙武卫同样动用主力。

  青龙卫主动出来,王翦可不会客气,他在一开始没有打算与青龙卫硬拼,只是因为他发现了青龙卫的将领们有些怂,不敢轻易开启战端。

  青龙卫不敢开战,他也没有去挑拨对方,乐得与其进行对峙,给岳飞争取时间。

  但这并不代表着王翦就不敢打,或者说不愿意打,青龙卫反守为攻,他还求之不得呢。

  令旗挥舞之际,一支支秦军部队快速列阵,各种兵种交错在一起,等待着青龙卫大军的到来。

  在大军后方,那些民夫虽然发现龙武卫的举动有些奇怪,却也没有多想,继续在搭建着新的大营,四周游弋的骑兵,给了他们足够的安全感。

  一场双方都没有预料到的大战突然爆发,没有任何花哨,急匆匆赶来的青龙卫,在看到龙武卫那严整的阵型之后,就知道龙武卫早有准备。

  可再看到龙武卫大军身后那已经有了一个基础的大营,心中更加清楚,他们没有别的选择,若是放任龙武卫扎营,他们就真的要被拖在这里,别想回援康宁郡。

  一个个青龙卫将领,硬着头皮,带着各自的部下,向着龙武卫那严整的战阵发动了进攻。

  顶着大量弓弩手还有三弓床弩的疯狂射击,冒着密集的箭雨,呐喊着冲击龙武卫的战阵。

  这场本身并不在双方将领计划中的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漫天的箭雨之下,双方都有士卒不断倒下,这等弓箭手对射,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公平的。

  龙武卫士卒们,面对漫天的箭雨,面不改色,或是举着手中的盾牌遮掩身体,或是挥舞着兵器格挡箭矢,对身边中箭倒地的同伴也看都不看一眼,自然有人将他们拖出战阵,并且及时补上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