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鲁子敬血书告密-《高启强成吕布,娶了孟钰很合理吧》

  在得到了刘备首肯之后,法正迅速做书信一封,派一熟悉地形路线的斥候,给成都的刘璋送了过去。

  刘璋得知了刘循的所作所为,当即大怒,

  他派出黄权、李严一众前去雒城,喝令让刘循撤兵撤防,

  刘循哪里肯听,并将黄权李严一众哄了回去。

  刘璋无奈,亲自带人出成都来到了雒城。

  刘循这回彻底没辙了,虽说他看不起刘璋的懦弱,可父命不可违,雒城当即开城投降。

  等见到刘备之后,刘璋竟然当着刘循等一众文武的面,将他益州刺史的印绶双手封上给刘备。

  刘备大惊:

  “季玉兄,你这是何意啊?”

  刘璋一脸愧色道,

  “玄德兄仁义宽厚,璋早闻其名。昔日公拒周瑜于鱼复,璋本欲借公之力御敌,未料反累公亲涉险地。雒城久闭,公不忍水灌生民,此恩昊天可鉴!今公兵多将广,名士多有归附,璋若顽抗,徒伤士卒性命。愿献此印,保全益州黎庶——但求备公念旧日同盟之谊,赐璋一郡之地,使得奉先人祭祀于绵竹,则死无憾矣!”

  刘备更是听得一头雾水,他不知道刘璋为何对自己的情况这么了解,

  然后想到了法正曾给刘璋去过一封信,

  他转向法正,法正也笑着点头。

  原来,法正给刘璋的那封信,不但提及了刘循率兵拦路一事,还将自己建议刘备淹城以破城,却遭到了刘备反对,以及这一路上刘备所表现出的圣明君主的种种行为一一向刘璋进行了阐述,最后还表明自己和张松、严颜一众愿奉刘备为主,那封信说白了,就是法正的一封给刘璋的辞呈。

  也可算作是法正替刘备给刘璋写的一封“战书”,只要刘璋不愿和平解决雒城之事,

  刘备的大军便会摧枯拉朽般直逼成都,

  到时候,纵然刘备再仁德,怕是成都也会因战争而生灵涂炭!

  而刘璋本就连个守成之主都不算,何况他也深知刘备比他强了不少,即便这成都不给刘备,单凭汉中的张鲁,他都畏惧如虎!

  所以,他才亲赴雒城劝其子投降,随后便又将整个益州拱手相让!

  这对于刘备来说,虽然很是突然,但细想之下,也算最好的结果。

  再加上关羽、张飞、法正、张松、严颜等一众的推波助澜,

  刘备在万众期待之中,成为了新的益州之主!

  此事,很快也传到了许昌曹操处,

  曹操虽然也眼红益州许久,可南边有张鲁,西边有孙策,曹操的手也伸不了那么长,

  何况,当时长安被吕布夺下的消息也是刚传来,

  相对于成都的刘备来说,

  长安的吕布更有威胁,也更为紧急。

  所以,曹操就接受郭嘉的建议,不但接受了刘备取代刘璋成为益州刺史的结果,

  还上报了朝廷,加封刘备为益州牧!

  如此一来,即便刘备真有自立的心思,表面上也不得不接受敕封。

  曹操拉拢刘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同一时间,孙策也开始了蠢蠢欲动。

  自周瑜返回江陵之后,

  孙策与周瑜商议了后续的方略,

  此时,由于刘备声势颇大,又夺下了益州,让周瑜断了西进的念想,

  他们后续的重心,一个是中原的曹操,一个是北边的吕布,

  而周瑜能顺利返回,孙策念及曹操的恩义,再加上曹操还是名义上的汉丞相,

  所以,孙策决定还是先北上将他的徐州收回。

  恰在此时,曹操的书信又至,信中之意也是命徐州牧孙策北上夺取琅琊泰山等地,

  至于东郡一带的吕布军,曹操自会派大军牵制,令孙策无后顾之忧。

  同时,曹操还告知孙策,他已命刘备北出汉中,合张鲁之力出阳平关进攻吕布。

  来日,若能将吕布赶至塞外,吕布之地会给孙刘曹三家平分。

  听到有曹操和刘备的协助,孙策顿时振奋,

  他交代好周瑜驻守江陵之事,

  当即北上郯城,准备反攻琅琊。

  得知了孙策的后续战略目标,孙权一众都表示支持,唯独一人却心中很是不安。

  此人正是鲁肃。

  他多次上书孙策,劝他不要擅动刀兵,特别是对吕布。

  毕竟鲁肃跟吕布曾有过一面之缘,相谈也甚是投契,他知道吕布其实心向大汉,必不是曹操所言的勾结外虏谋图汉室之人,

  开始曹操欲召集天下诸侯讨伐吕布之时,鲁肃就反对孙策出兵,

  如今,曹操故技重施,甚至这回的筹码似乎更大,

  鲁肃怕孙策又被曹操当枪使,来日跟吕布彻底翻脸之后,便没了任何转机,

  可孙策依旧不听,

  毕竟鲁肃虽才华横溢,可与孙策的治国治军理念很有出入,

  而且此刻的鲁肃,缠绵病榻许久,颇有风烛残年之态。

  当他得知,孙策北上计划已定,吕蒙陆逊谋划兵分两路分别突袭琅琊和泰山之时,

  鲁肃赶忙作一血书,命其心腹连夜奔向邺城,想要告知吕布加以防备。

  可是一来吕布此刻还在长安,并不在邺城。

  再一个,孙策性急,等谋划一定,当即亲率一路兵马直奔泰山的奉高城,

  而孙权则带另一路兵马直击琅琊的开阳城。

  奉高城此刻由张辽镇守,而开阳城则是高顺镇守,

  孙策知道张辽悍勇,上次孙权就险些丧命于张辽之手,而且当时的孙权,兵力将领都占据优势,

  孙策要亲自来会会张辽!

  本来吕蒙的建议是,让孙策一众先派出一支小队滋扰,大军则埋伏于奉高城附近,

  等到城内有兵士出城清剿之时,埋伏之众趁势而起夺下城门,奉高城可下。

  孙策觉得此计虽妙,但太过于猥琐,

  且如此一来,即便击败了张辽,也会被人诟病胜之不武!

  孙策没有听从吕蒙的建议,而是大张旗鼓的沿官道直奔奉高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