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新铺子?” 元初顿时来了兴致,眼睛亮晶晶的,“莫不是绣坊?” 二师姐在珍宝坊撂下的那些话,她可都记在心里,巴不得能早日成真呢。
“正是如小师妹所想。” 芳霏笑着点头。
“那可太好了!定要让珍宝坊那些狗仗人势的东西,好好瞧瞧咱们的本事!” 元初攥着拳头道。
“你就这般信我能做好?”
“您可是我的二师姐呀!” 元初语气里满是与有荣焉的骄傲。
师姐妹二人轻声说着话,不知不觉间便闭上了眼。
按摩的侍女轻手轻脚给她们盖上薄被,又悄悄带上门,房中只剩均匀的呼吸声。
这日,青州城的府试已入第二场。
与其他考生的饭菜不同,有了如意亲自照料,姜广青、张晋、赵启年三人的餐食格外妥帖。
除了方便携带的波浪面,还有如意特意做的超薄水洛馍,只需在热水上稍蒸片刻,卷上炒得喷香的香菇酱和卤肉,吃起来满口鲜香,倒也十分可口。
如今的青州城,早已不是当初何知府与赵指挥使文武相争、互不相容的局面了。
被架空的何知府没了实权,说话再无分量,城中反倒呈现出一派清明气象。
何家那位新夫人,自丧子之事反转后,名声一落千丈,如今更是连大门都不敢出。所谓 “墙倒众人推”,大抵便是这般光景了。
京城这边,蔡大明赶着马车,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轱辘轱辘”的声响。
元初撩开车帘,望见不远处那扇敞开的红漆木门,门楣上悬着块金字牌匾,“卫府”二字格外醒目。
她转头道:“师父,快到了!”
马车稳稳停在门前,师徒三人刚下车,门旁等候的一个嬷嬷便迎了上来。
她瞥见顾惜惜时,眼神先是微微一怔,随即闪过一丝惊艳与嫉妒——这神情半点没逃过芳霏的眼睛。
顾惜惜常年练功,体态轻盈矫健,身姿又格外高挑,脸上带着股血气充足的鲜活美感。
芳霏没特意给她浓妆修饰,只薄薄敷了层粉,眼线微微上挑,用的是现代的裸妆法子,在外人瞧来,倒像是没施半点脂粉一般。
她今日梳了个堕马髻,发髻里缠着金银线,上头插着支黑白玉石相间的剑形发簪。
身上的白绫上襦,用金线绣了匹奔腾的骏马;下身的玄色罗裙,以银线绣出山林剪影。
手里拎着那只样式柔美的编织包,给这身英气逼人的装扮添了几分灵动。
芳霏心里暗笑:师父若是带上她那柄宝剑,才真正叫相得益彰。
可这编织包,在卫国公夫人眼里,杀伤力怕是比宝剑还要厉害几分呢。
那嬷嬷定了定神,脸上堆起几分客套的笑:“顾夫人,两位小姐,我们夫人已在里头候着了,请随老奴来。”
这位嬷嬷是卫国公夫人身边的老人,十几年前自然与顾惜惜打过照面。
当年她家主子使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时,这嬷嬷也没少帮衬着出力。
“走吧。”顾惜惜淡淡应了一声。本就是水火不容的对头,何必虚情假意地挂着笑。
穿过前院抄手游廊,绕过一方栽着晚香玉的天井,便到了正厅。
厅里早已坐了七八位衣着光鲜的夫人小姐,说笑声混着熏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卫国公夫人正端着茶盏与人闲话,见她们进来,立刻放下杯子起身。
目光先落在顾惜惜身上,随即被她手里的编织包勾去了神,眼中飞快闪过一丝嫉妒——到底是有些涵养功夫,转瞬便掩了过去。
“惜惜姐可算来了,我这厅里就盼着你添彩呢。”卫国公夫人话说得客气,眼里的笑意却透着几分冷意。
顾惜惜扫了眼厅中座椅,竟无一处空着,心中冷笑:还是十几年前那套上不得台面的把戏。当初没让她讨到好,如今自然也休想。
“国公府这是库中空虚了?连椅凳都要紧着用?”她语气淡淡,却带着几分讥诮。
“呀,顾姐姐说的是。”卫国公夫人轻笑着圆话,“定是下人疏忽了,该罚!汀兰,还不快让人搬些椅凳来!”
“妹妹这粗心的毛病,十几年了竟还是没改。”
顾惜惜瞥了眼厅中众人,果然都是些唯她马首是瞻的面孔,想来今日这宴席,是要特意演场戏,无非是想炫耀她如今的尊荣和那所谓的恩爱,好让她像当年那般,识趣地“知难而退”罢了。
一位微胖的夫人忙打圆场:“惜惜姐,多年不见,性子倒还是这般率真。”
另一位穿青衣的夫人跟着附和:“卫国公夫人这些年被国公爷护得好,性子倒还和少女时一般无二呢。”
卫国公夫人拿手帕掩着嘴,脸上泛起红晕,作娇羞状:“姐姐们这是说哪里话。国公爷不过是心细些,倒显得我笨手笨脚的了。”
看着这般年纪的人还学少女娇态,芳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这是想让师父嫉妒他们的“恩爱”?
这些伎俩,要说对师父毫无影响也不尽然,顶多……只起到些恶心人的作用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下来,厅中夫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奉承着卫国公夫人,顾惜惜懒得与她们逞口舌之快,只含笑听着,手里慢悠悠把玩着那只编织包。
若是换作早年性子,她早已甩袖而去,回头定要暗中给这些人每人一记教训。
只是如今养气功夫见长,更因着对卫国公早已半分情分也无,自然懒得多动肝火。
卫国公夫人始终留意着顾惜惜的神色举动,见她一脸不在意,再瞧着她手中那只自己求而不得的编织包,眼中的火气险些按捺不住,多亏多年养气功夫才没露出来。
元初打一进门就瞥见了卫国公夫人身上的衣衫,一直偷偷与芳霏递着眼色,满眼都是隐隐的期待。
芳霏勾了勾嘴角,低声道:“小师妹别急,咱们且看着她们演,说不定还有重头戏呢。”
元初点头,悄声道:“二师姐,这趟可算没白来。”
上次卫国公夫人头扎鸡笼的闹剧她没亲眼瞧见,这回说什么也不能错过了。
故而她眼中闪着兴奋的光,目光直直盯着卫国公夫人,那视线太过灼热,竟让卫夫人莫名觉得后背发紧,下意识拢了拢衣襟。
正这时,卫国公夫人忽觉脖颈处一阵刺痒,起初还强忍着,只悄悄抬手挠了两下。
可那痒意像生了脚似的,顺着衣领往里头钻,片刻间便蔓延到脸颊,方才还故作娇羞的红晕,此刻竟真的涨得通红,还隐隐起了些细密的疹子。
“夫人,您这脸……”旁边的青衣夫人先发现了异样,惊得低呼一声。
众人目光齐刷刷聚过来,卫国公夫人忙拿手帕捂住脸,声音都发了颤:“许是……许是方才闻了花香,有些过敏?”
芳霏端着茶盏,饶有兴趣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元初眼睛发亮,悄悄凑到芳霏耳边:“二师姐,来了来了!”
顾惜惜依旧把玩着编织包,只是嘴角那抹笑意深了些。
卫国公夫人又痒又窘,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偏生众人目光都黏在她身上,想退席又怕落了面子,只得强撑着道:“许是屋里太闷了,咱们去花园里坐坐吧,那儿凉快些。”
众人自然附和,簇拥着她往花园去。
刚走到月洞门,卫夫人脖子上的疹子已连成一片,痒得她再也顾不上体面,一把扯掉领口的盘扣,露出的脖颈又红又肿。
“这……这是怎么了?”有夫人惊道,“瞧着倒像是沾了什么不好的东西。”
芳霏适时开口,语气少不了些幸灾乐祸:“国公夫人这身衣裳料子看着别致,莫不是新裁的?听说有些新染的料子,性子烈,沾了汗气就容易惹麻烦呢。”
她就是要往珍宝坊身上泼脏水,那铺子关了才好。
喜欢我和闺蜜穿到古代:带全村奔小康
“正是如小师妹所想。” 芳霏笑着点头。
“那可太好了!定要让珍宝坊那些狗仗人势的东西,好好瞧瞧咱们的本事!” 元初攥着拳头道。
“你就这般信我能做好?”
“您可是我的二师姐呀!” 元初语气里满是与有荣焉的骄傲。
师姐妹二人轻声说着话,不知不觉间便闭上了眼。
按摩的侍女轻手轻脚给她们盖上薄被,又悄悄带上门,房中只剩均匀的呼吸声。
这日,青州城的府试已入第二场。
与其他考生的饭菜不同,有了如意亲自照料,姜广青、张晋、赵启年三人的餐食格外妥帖。
除了方便携带的波浪面,还有如意特意做的超薄水洛馍,只需在热水上稍蒸片刻,卷上炒得喷香的香菇酱和卤肉,吃起来满口鲜香,倒也十分可口。
如今的青州城,早已不是当初何知府与赵指挥使文武相争、互不相容的局面了。
被架空的何知府没了实权,说话再无分量,城中反倒呈现出一派清明气象。
何家那位新夫人,自丧子之事反转后,名声一落千丈,如今更是连大门都不敢出。所谓 “墙倒众人推”,大抵便是这般光景了。
京城这边,蔡大明赶着马车,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轱辘轱辘”的声响。
元初撩开车帘,望见不远处那扇敞开的红漆木门,门楣上悬着块金字牌匾,“卫府”二字格外醒目。
她转头道:“师父,快到了!”
马车稳稳停在门前,师徒三人刚下车,门旁等候的一个嬷嬷便迎了上来。
她瞥见顾惜惜时,眼神先是微微一怔,随即闪过一丝惊艳与嫉妒——这神情半点没逃过芳霏的眼睛。
顾惜惜常年练功,体态轻盈矫健,身姿又格外高挑,脸上带着股血气充足的鲜活美感。
芳霏没特意给她浓妆修饰,只薄薄敷了层粉,眼线微微上挑,用的是现代的裸妆法子,在外人瞧来,倒像是没施半点脂粉一般。
她今日梳了个堕马髻,发髻里缠着金银线,上头插着支黑白玉石相间的剑形发簪。
身上的白绫上襦,用金线绣了匹奔腾的骏马;下身的玄色罗裙,以银线绣出山林剪影。
手里拎着那只样式柔美的编织包,给这身英气逼人的装扮添了几分灵动。
芳霏心里暗笑:师父若是带上她那柄宝剑,才真正叫相得益彰。
可这编织包,在卫国公夫人眼里,杀伤力怕是比宝剑还要厉害几分呢。
那嬷嬷定了定神,脸上堆起几分客套的笑:“顾夫人,两位小姐,我们夫人已在里头候着了,请随老奴来。”
这位嬷嬷是卫国公夫人身边的老人,十几年前自然与顾惜惜打过照面。
当年她家主子使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时,这嬷嬷也没少帮衬着出力。
“走吧。”顾惜惜淡淡应了一声。本就是水火不容的对头,何必虚情假意地挂着笑。
穿过前院抄手游廊,绕过一方栽着晚香玉的天井,便到了正厅。
厅里早已坐了七八位衣着光鲜的夫人小姐,说笑声混着熏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卫国公夫人正端着茶盏与人闲话,见她们进来,立刻放下杯子起身。
目光先落在顾惜惜身上,随即被她手里的编织包勾去了神,眼中飞快闪过一丝嫉妒——到底是有些涵养功夫,转瞬便掩了过去。
“惜惜姐可算来了,我这厅里就盼着你添彩呢。”卫国公夫人话说得客气,眼里的笑意却透着几分冷意。
顾惜惜扫了眼厅中座椅,竟无一处空着,心中冷笑:还是十几年前那套上不得台面的把戏。当初没让她讨到好,如今自然也休想。
“国公府这是库中空虚了?连椅凳都要紧着用?”她语气淡淡,却带着几分讥诮。
“呀,顾姐姐说的是。”卫国公夫人轻笑着圆话,“定是下人疏忽了,该罚!汀兰,还不快让人搬些椅凳来!”
“妹妹这粗心的毛病,十几年了竟还是没改。”
顾惜惜瞥了眼厅中众人,果然都是些唯她马首是瞻的面孔,想来今日这宴席,是要特意演场戏,无非是想炫耀她如今的尊荣和那所谓的恩爱,好让她像当年那般,识趣地“知难而退”罢了。
一位微胖的夫人忙打圆场:“惜惜姐,多年不见,性子倒还是这般率真。”
另一位穿青衣的夫人跟着附和:“卫国公夫人这些年被国公爷护得好,性子倒还和少女时一般无二呢。”
卫国公夫人拿手帕掩着嘴,脸上泛起红晕,作娇羞状:“姐姐们这是说哪里话。国公爷不过是心细些,倒显得我笨手笨脚的了。”
看着这般年纪的人还学少女娇态,芳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这是想让师父嫉妒他们的“恩爱”?
这些伎俩,要说对师父毫无影响也不尽然,顶多……只起到些恶心人的作用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下来,厅中夫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奉承着卫国公夫人,顾惜惜懒得与她们逞口舌之快,只含笑听着,手里慢悠悠把玩着那只编织包。
若是换作早年性子,她早已甩袖而去,回头定要暗中给这些人每人一记教训。
只是如今养气功夫见长,更因着对卫国公早已半分情分也无,自然懒得多动肝火。
卫国公夫人始终留意着顾惜惜的神色举动,见她一脸不在意,再瞧着她手中那只自己求而不得的编织包,眼中的火气险些按捺不住,多亏多年养气功夫才没露出来。
元初打一进门就瞥见了卫国公夫人身上的衣衫,一直偷偷与芳霏递着眼色,满眼都是隐隐的期待。
芳霏勾了勾嘴角,低声道:“小师妹别急,咱们且看着她们演,说不定还有重头戏呢。”
元初点头,悄声道:“二师姐,这趟可算没白来。”
上次卫国公夫人头扎鸡笼的闹剧她没亲眼瞧见,这回说什么也不能错过了。
故而她眼中闪着兴奋的光,目光直直盯着卫国公夫人,那视线太过灼热,竟让卫夫人莫名觉得后背发紧,下意识拢了拢衣襟。
正这时,卫国公夫人忽觉脖颈处一阵刺痒,起初还强忍着,只悄悄抬手挠了两下。
可那痒意像生了脚似的,顺着衣领往里头钻,片刻间便蔓延到脸颊,方才还故作娇羞的红晕,此刻竟真的涨得通红,还隐隐起了些细密的疹子。
“夫人,您这脸……”旁边的青衣夫人先发现了异样,惊得低呼一声。
众人目光齐刷刷聚过来,卫国公夫人忙拿手帕捂住脸,声音都发了颤:“许是……许是方才闻了花香,有些过敏?”
芳霏端着茶盏,饶有兴趣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元初眼睛发亮,悄悄凑到芳霏耳边:“二师姐,来了来了!”
顾惜惜依旧把玩着编织包,只是嘴角那抹笑意深了些。
卫国公夫人又痒又窘,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偏生众人目光都黏在她身上,想退席又怕落了面子,只得强撑着道:“许是屋里太闷了,咱们去花园里坐坐吧,那儿凉快些。”
众人自然附和,簇拥着她往花园去。
刚走到月洞门,卫夫人脖子上的疹子已连成一片,痒得她再也顾不上体面,一把扯掉领口的盘扣,露出的脖颈又红又肿。
“这……这是怎么了?”有夫人惊道,“瞧着倒像是沾了什么不好的东西。”
芳霏适时开口,语气少不了些幸灾乐祸:“国公夫人这身衣裳料子看着别致,莫不是新裁的?听说有些新染的料子,性子烈,沾了汗气就容易惹麻烦呢。”
她就是要往珍宝坊身上泼脏水,那铺子关了才好。
喜欢我和闺蜜穿到古代:带全村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