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1章 走一步看十步!直接一步到位!-《抗战:真理只在我大炮射程之内》

  之后这些人被送去发挥他们的余热去了,至于说问出点什么来,其都是一些小喽啰,几乎没有什么可用的情报,打坏了,其还要治疗不是,还不如一步到位,直接送去发挥他们的余热,而这些被抓的人,只有一部分人知道他们被送去了什么地方,更不要外界了。

  至于那些小喽啰背后的指使者,自然也不知道他们去哪儿了,只知道进入港口之后,就再也没有出来,更是彻底的失去了联络。

  “注意观察周围情况,可别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其中一支巡逻队这边,巡逻队队长严肃的叮嘱着队员,其大声的对着队员们说道。

  队员们纷纷的回应说道:“明白!”

  在港口的陆地区域,车辆如蚁群般忙碌的穿梭,一辆辆装满货物的车辆有序的驶向一个个仓库,仓库高大宽敞,内部灯火通明,工人们在里面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货物的分类和储存工作,车辆抵达仓库后,工人们迅速行动起来,将货物卸下并搬运到指定的位置。

  “这几箱放那边,注意轻拿轻放。”一处仓库当中,本仓库的管理员指挥着工人们说道。

  “好嘞!放心吧,又不是第一次干了!”一人回应说道。

  当然码头内的一部分仓库,此刻处于封死的状态,好久都没有明面上打开过了,当然每隔一段时间,也会有专人进去检查里面的存放的东西的,至于里面存放的什么,还能是什么。

  还不是之前他们组装的坦克和飞机、装甲车等等,以及一些重炮等等,当然其中一部分坦克和装甲车,以及重炮等等,秘密的送了一部分出去,送到它们该去的,需要它们的地方,但大部分依旧暂时‘封存’在这儿,随时等待其启用的那一刻的到来。

  也正因为如此,不仅是定期会检查这些装备,还会定期对其做保养,确保其启用的时候,直接就可以拉出来投入到战斗当中,而不是还要进行保养维护之后,才能使用。

  与此同时,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车辆又不断的驶出港口,将物资运往城市的各个角落。

  这些车辆在港口内的道路上行驶,严格遵循交通规则,丝毫不见混乱。

  空车则有序的经过一次次的检查之后,这才驶入港口,等待着装载新的货物,继续它们的运输使命,而这些空车,也是最近抓人最多的,很多潜入的人员都躲在这些空车当中。

  当然除去空车外,还有不少满载货物的车辆驶入,这些车也是潜入人员躲避的重灾区。

  整个港口的陆运系统,就像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有条不紊的维持着物资的流通。

  港口的不远处,那座庞大的海水淡化厂正在紧张的进行最后的收尾和验收的工作,巨大的厂房主体早已经完工,矗立在海边,犹如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堡垒。

  工人们在厂房周围忙碌的穿梭着,进行着最后的设备调试和场的清理工作。

  “这机器调试得怎么样了?”一位工程师模样的人询问正在检查设备的工人。

  工人抬起头,他的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说道:“放心吧,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等它们验收完毕之后,就能和之前那那些一样,正式的投入到使用当中了。”

  巨大的管道纵横交错,连接着各个处理设备,仿佛是这座工厂的血管,将海水引入,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处理流程后,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的淡水。

  厂区内的大型储水罐已经安装完毕,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它们将储存经过淡化处理后的淡水,为这片土地的用水需求提供有力的支持。

  这儿卖什么最赚钱,自然就是淡水了,这儿淡水的缺口不是一般的大。

  从高处望去,港口与海水淡化厂共同构成了一幅现代化的宏伟画卷。

  这还没有完好吧,在港口不远处,一座更加庞大的火力发电站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很明显,现在港口的电力不够用了。

  这也正常,海水淡化工厂需要电力,港口内也需要电力,周边还需要电力,因此之前建设的发电站供应的电力明显不够用了,因此直接来了一个一步到位,建设一座大的发电站。

  巨大吊装和转运设备如钢铁巨人般矗立在工地之上,它们将各种建筑材料精准的吊运或者转运到指定位置,伴随着一阵阵的嗡嗡声,一捆捆钢筋、一块块巨大的预制板快速的转运。

  工人们在下方忙碌的指挥着:“往左一点,再低一点!”

  “好嘞,停!”一声声的呼喊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不断的响起。

  发电站的主体建筑已初具规模,巨大的混凝土框架结构拔地而起,展现出一种雄浑的力量感,工人们如同勤劳的蚂蚁,在框架间穿梭忙碌,他们熟练的操作着手中的工具,进行着焊接、绑扎钢筋等工作。

  焊接时,耀眼的弧光闪烁,伴随着滋滋的声响,四溅的焊花如同夜空中绽放的璀璨星辰。

  绑扎钢筋的工人则弓着腰,仔细的将一根根钢筋用铁丝固定在一起,他们的双手布满老茧,动作却依然敏捷而精准。

  在一旁的空地上,堆放着大量的建筑材料,巨大的水泥罐如同一座座小山,罐体上的螺旋纹路清晰可见,旁边整齐码放着的砖块,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方阵。

  还有各种型号的钢管,长短不一,粗细各异,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金属的光泽。

  这些材料将共同铸就这座火力发电站的坚实基础。

  在施工现场的一角,一群技术人员正围在一张巨大的图纸前,热烈的讨论着。

  “这里的管道布局还需要再优化一下,确保蒸汽的输送效率。”一位戴着安全帽、拿着图纸的工程师说道。

  另一位工程师推了推眼镜,点头表示赞同:“没错,而且我们还要考虑到后期的维护和检修,预留足够的空间。”

  .........。

  喜欢抗战:真理只在我大炮射程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