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谁知道会不会!-《我不记得欠下许多情债》

  睡着了?

  又是这样,这人好像不知疲倦一样,这么几个月来跟铁人一样不宴游不嬉乐,跟纸人一样。

  也就大京来人的时候才显现出那点游刃有余的手腕,和寻常官僚无什么区别,像个有尘土气的人......

  可到底有点雾里看花的感觉,总是给她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

  幸好,我的玉人,此刻终于被夜色浸透,显出一种易碎的静谧。

  怎能让她心头不柔软一片呢?

  自然,她很怕惊醒她。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究竟是怎样的天地灵秀,才能孕出她的谢大人?

  金陵玄武湖的烟水凝淬了她的骨,紫金山的云霞染就她的唇色,六朝文脉在她眉宇间凝成挥不去的清贵。

  宁时几乎能想象千年前的王谢堂前燕,如何将最后一点风流衔入谢氏门庭,最终钟灵毓秀于此一身。

  不愧是......

  不愧是我家夫人。

  事到如今她也懒得演了,懒得回避那点小心思了。

  喊就喊了,这世间谁能窥破她的心理活动称她一句不是呢?

  她心底默念着这个称谓,竟品出几分理直气壮的意思。

  横竖无人知晓,在这寂静深夜里,她偏要纵着那点隐秘的欢喜野蛮生长。

  说起来,金陵的鸡鸣寺求姻缘听说挺灵的呢。

  鸡鸣寺本就以“求姻缘灵验”着称,每逢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香客摩肩接踵。

  更加上被誉为“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香火自然也是一直旺盛不衰。

  它原名叫“同泰寺”,后面又改名过几次,本朝太祖下令重建寺院,扩大规模,御题“鸡鸣寺”,才成就了今日的盛景。

  有回和灵伊打马从鸡鸣寺经过来着,她一副很想进去又不想干脆说出来的模样看得人好生着急,还是自己主动开口带她去鸡鸣寺求了签。

  那时她立于佛堂外,看飞檐下的铜铃被春风撞得叮咚作响,心里却不知道朦朦胧胧该想着谁,若是有朝一日自己在这个世界真有心悦之人,会是楚羲虞那等倾国倾城的美人吗?

  好像也应该,毕竟自己来这里就是为了爱她的。

  可一旦这样想,好多人的脸就从自己脑海里一闪而过了......

  尤其是那份自己至今都难以正视的感情。

  ——“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

  所以,抱着一点困惑还是别的心情,自己是没有求姻缘的。

  不过看灵伊得了住持所解读的签文又是一副开心的模样,那就很好了。

  尽管那住持满脸油光的模样笑的谄媚,估计又是巴结谢府来的——

  懒得喷。

  不过倘若能和谢大人一同回金陵求姻缘,她的心情又自然而然地好起来了。

  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当然,前提是把那令人厌恶的住持给请走。

  ......

  她缓缓地、小心翼翼地,将那支朱笔从她松开的指间抽出,轻轻搁在笔架上,转盼谢大人睡着的仪态,一派静美之态。

  就这么睡着了?

  是一点也没提防着自己呢。

  思绪飘忽间,指尖已抽走那支朱笔。

  笔杆上还残留着谢禛指间的温度,似有若无地烫着她的掌心。

  她俯身将人抱起,怀中人轻得像一捧雪,偏又沉甸甸地压在她心尖上。

  这个动作,对于武功尽失、浑身带伤的她来说,是有些吃力的。

  伤势被牵扯得隐隐作痛,她却咬唇忍下,只将怀抱收得更稳。

  谢禛无意识地侧首,呼吸拂过她颈间,带起一阵战栗的暖意。

  她踉跄了一下,却还是咬着牙,一步步地,将她稳稳地抱到了那张铺着厚厚软垫的矮榻上。

  如此好了,接下来呢。

  叫外头候着的知杏进来给谢大人宽衣入寝么?

  她是谢禛的大丫鬟,来侍候她理所应当。

  可是同为女子,知杏既然可以这样做,自己也可以代为。

  为何她不能代劳?

  宁时挑了眉,指尖探向腰间玉带时,却不觉呼吸一窒。

  金镶玉的卡扣发出细微的“咔哒”声,雪白衣袍应声散开,露出内里素白的中衣。

  衣领微敞处,一段纤细的锁骨若隐若现,似雪地里划出的新月痕。

  宁时喉间发紧,慌忙移开视线,却在不经意间瞥见衣襟深处若隐若现的深邃锁骨曲线,随着呼吸轻轻起伏。

  顾不上想这人怎么瘦成这样,她只是伸手笨拙地解开繁复的衣结,每褪下一层衣衫,鼻尖萦绕的冷檀香便浓上一分,其间又混着些墨香与极淡的药苦气,织成独属于谢禛的气息,将她温柔包裹。

  什么时候和谢大人亲密成可以给人家宽衣的程度了?

  宁时的脸有点火烧之感。

  正当她弯腰欲取寝衣时,珠帘忽然“哗啦”一响。

  知杏端着香盘愣在门口,目光掠过散落在地的衣袍,又见宁时正俯身凑在榻前,手中还攥着谢禛的衣带。

  姑娘霎时涨红了脸,连退三步险些打翻香炉:“奴、奴婢来得不巧......宁参军继续......”

  继续?

  继续什么?

  宁时耳根这才后知后觉地“嗡”地大烧起来,慌乱间扯过锦被将谢禛裹得严实,自己却绊到袍角踉跄半步:“是、是大人在案几上睡熟了......”

  怎么解释才好?

  总之听我解释吧。

  知杏抿唇忍笑,目光在宁时通红的脸上转了一圈,识趣地搁下香盘:“奴婢新调了安神香,是白檀兑了少许柚子香......既如此,便不扰宁参军伺候了。”

  说罢飞快地行礼退下,临走前还贴心地将珠帘重新理齐,遮得严实。

  宁时:。。。

  宁时僵在原地,耳畔还回响着自己方才欲盖弥彰的解释,脸颊烫得能煎熟鸡蛋。

  榻上的谢禛依旧沉睡,呼吸平稳悠长,仿佛方才那场令人面红耳赤的误会与她全然无关。

  宁时长长舒出一口气,有些脱力地跌坐在脚踏上。

  她看了看自己仍微微发颤的指尖——上头还残留着解开衣带时触碰到的、对方腰间肌肤的微凉触感。

  真是......不知道怎么形容了。

  她揉了揉发烫的脸,试图将那些旖旎念头驱散。

  室内只余新燃的安神香袅袅婷婷,白檀的宁谧与柚子的清苦交织,渐渐抚平了方才的慌乱与尴尬。

  罢了。

  她终究没再做什么,只是仔细地替谢禛掖好被角,将散落在地上的外袍一件件拾起,仔细叠好放在一旁的矮几上。

  做完这一切,她并未离开,而是靠着床榻边沿坐了下来,将头轻轻抵在冰凉的木质雕花上。

  倦意如潮水般涌来。

  连日的精神紧绷、伤痛折磨、以及方才那一番心惊肉跳的“小插曲”,几乎抽干了她所有力气。

  身侧是谢禛清浅规律的呼吸声,鼻尖萦绕着她熟悉又安心的气息,宁时的眼皮渐渐沉重,最终也抵不住疲惫,歪着头沉沉睡去。

  她睡得并不安稳,梦中光怪陆离,一会儿是现代社会车水马龙的喧嚣,一会儿是晋阳雪地里的彻骨寒冷,一会儿又是谢禛那双清冷凤眸注视着她的模样。

  ......

  不知过了多久,榻上的谢禛眼睫微颤,缓缓睁开了眼睛。

  室内烛火已燃至大半,光线昏黄柔和。

  她第一时间便察觉到自己身上仅着中衣,外袍已被妥帖褪去,锦被裹得严实。

  才疑心是谁换下,脑海里极快地闪过了十来种可能,微微侧首,就看见了靠在床边熟睡的宁时。

  那人睡得似乎并不舒服,眉头微微蹙着,白发有些凌乱地铺散在肩头,脸颊还带着一丝未褪尽的红晕,映照着那道狭长的疤痕,极是破碎美丽。

  她的呼吸声很轻,与自己的交织在一起,竟有种奇异的和谐。

  谢禛的目光掠过矮几上叠放整齐的官袍,又扫过空气中那缕不同于往日、掺杂了柚子的安神香气,最后落回宁时疲惫的睡颜上。

  她静静看了片刻,极轻地叹了口气,声音低得几不可闻。

  让她这样蜷缩一夜?

  谢禛微微蹙眉。

  叫知杏来扶她回房?

  更深露重,一路辗转难免惊动府中耳目,况且自己和她本就已经招致太多视线,徒增议论。

  更何况......

  她的视线落在宁时无意识攥住她衣角的手指上,那力道带着孩童般的依赖。

  最终,谢禛极轻地坐起身。

  她没有唤人,而是俯身尝试将宁时扶上榻。

  她力气并不大,这动作不可谓不艰难,废了不少劲却没怎么搬得动,只听得宁时无意识地哼了一声,顺势将头枕在她肩窝,温热的呼吸拂过锁骨,带着朦胧的呓语,唤着她近年来几乎不曾被人唤过的本名:“禛禛......”

  谢禛动作一顿。

  夜色深沉,烛芯噼啪炸开一朵灯花。

  她垂眸看着怀中人苍白的脸,轻轻叹了口气,最终仍然唤了门外的丫鬟将人轻轻安置在榻内侧,待人退去后,又亲自扯过锦被严实盖住。

  起身才欲离开时,衣袖却又被谁无意识地拽得死死的,无法迈开步子。

  “......”

  谢禛在榻边静立片刻。

  窗外风声呜咽,而室内安神香氤氲着温暖的柚香。

  思量片刻,她最终吹熄烛火,在外侧和衣躺下。

  ——何等荒唐,何等逾越。

  可,对这位异人,她身为天下礼制表率,却向来都不十分遵循礼制。

  倒也不介意再为她破例一次了。

  ————————————————

  内院。

  西厢房。

  宁殊晴忽然觉得十分的口渴。

  她在榻上辗转反侧,额头传来一阵阵的疼痛之感,像被烧红的烙铁狠狠烫过,每一次脉搏跳动都牵扯着伤口突突地跳。

  喉咙里干涸得如同龟裂的河床,每一次吞咽都带着血腥气的摩擦痛楚。

  她猛地睁开眼,一片浓墨色的死寂之中,那双总是盛着潋滟春水的杏眸里,此刻只剩下惊惶未定的空洞。

  方才的噩梦尚未完全散去——姐姐那双猩红的、彻底陌生的眼睛,里面翻涌着她从未见过的疯狂与厌憎,死死扼住她脖颈的手冰冷如铁,力道大得几乎要碾碎她的喉骨。

  说着自己的错处。

  说着自己如何如何欺骗于她。

  眼中的恨意令她觉得痛苦万分。

  还有......那滴滚烫的泪砸在自己手背上,竟发出“嗤”的轻响,烫得她浑身都在颤抖。

  “姐姐......”她下意识地喃喃出声,像以往无数次从梦魇中惊醒时那样,伸手摸向身旁冰冷的床褥。

  空的。

  冷的。

  没有那个总会无奈又纵容地将她揽入怀中、轻拍她背脊的温暖身躯。

  只有一片死寂的、带着药味的虚空。

  这一认知像一盆冰水,兜头浇下,瞬间冻结了她所有的血液。

  心跳骤然停了一拍,随即疯狂地擂动起来,撞得胸口生疼。

  她不是故意的......

  姐姐一定不是故意的!

  她只是病了,只是记起过去仇人那般泯灭人性的事情和生母那女人的折磨,被生生逼得失控了!

  她现在一定后悔了,一定急疯了在找我!

  这个念头如同救命稻草,让她猛地从榻上挣扎起来。

  眩晕感瞬间袭来,额角的伤口因这剧烈的动作再次裂开,温热的血珠渗出发硬的纱布,沿着她苍白的脸颊滑落,像一道血泪。

  她却浑然不觉,赤足踉跄着踩在冰冷刺骨的地板上,跌跌撞撞地扑向房门。

  守在外间的丫鬟被她骤然推门的动静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欲扶:“姑娘!您醒了!万不可起身!额上的伤深可见骨,郎中说了绝不能见风,您快躺下......”

  “姐姐呢?”宁殊晴像是没听到她的劝阻,枯瘦的手指如同铁钳般死死攥住丫鬟的手腕,指甲几乎要掐进对方的皮肉里,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她是不是又呕血了?有没有伤到哪里?她现在在哪里?你说啊!”

  她眼底燃烧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焦灼,仿佛只要得到否定的答案,整个世界就会彻底崩塌。

  丫鬟吃痛,却不敢呼出声,看着宁殊晴额上渗血的纱布和苍白如纸的脸,心中听闻了这位姑娘的脾气,一时间又惊又怕,颤声道:“宁、宁参军她......她无事。谢大人见她精神不济,公文又繁重,便、便留她在......书房一同处理......想必是乏极了,就、就歇在那边了......”

  “歇在那边?”宁殊晴重复着这四个字,瞳孔微微收缩,像是无法理解其含义。

  随即,她像是听到了世间最荒谬的笑话,猛地嗤笑出声,笑声嘶哑破碎,像夜鸦啼哭,带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凄厉,“姐姐那个样子,批阅公文?批着批着......谁知道会不会批到谢禛的床上去!”

  喜欢我不记得欠下许多情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