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禅让大典,七柄剑-《本想躺平看坟,非逼我成神》

  胎果出现裂痕前,最先有感应的是君阳。

  他原本蹲着脑袋有些倾斜无力地耷着。

  突然,他直起头颅,眼睛凑近红纱,全神贯注地盯着胎果。

  这一声破壳,音量极微,而且与厚雪压断小树枝的声音极像。

  却激得丰俊朗、王寻、白芷、万文恩齐齐身体一僵。

  “刚才什么声音?”白芷瞪圆眼睛,极为期盼地望向君阳。

  “裂了。”君阳回答得很是精简。

  所有人精神俱为之一震。

  经过两天时间,王寻的眼睛已经大有好转。

  他能朦朦胧胧看见眼前之物,大体能辨得清站在他面前的人是谁。

  丰俊朗掀开红纱,露出整枚胎果。

  众人发现,胎果上果然出现了一道带光的裂缝。

  胎果其实已经长得很大,但是不足以容纳十六岁的子慕予。

  而且,他们发现胎果已经停止生长好几个时辰。

  白芷非常担忧:“没有问题吗?这里头,真的是慕予阿姐吗?慕予阿姐,不会变成了一个小孩子?”

  自责又涌上心头。

  她总觉得子慕予变成现在这样子,是她用了神祝之术所造成的。

  第一次,她对神祝之术产生了怀疑。

  正因为这样,她没有主动揽下王寻等人的治疗,随他们接受徐千策找来的医官看诊。

  君阳神色非常凝重。

  他也有些意外。

  摸了摸自己怦怦如捶鼓的心口,君阳低声道:“她在变强,我能感受到。”

  现场最信任君阳判断的是丰俊朗。

  他悄然松了一口气,放开抿住下唇的牙关,任由铁锈味渗入口腔深处:“只要没事,就好。”

  虽然他知道子慕予经历很多事,到最后总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但每次经历,心情总是火山与冰川交战,炽热又刺骨,连呼吸都变得忽轻忽重。

  这次如此阵仗,子慕予若能身体健康,好好回到他们身边,已经是莫大欢喜和奇迹,怎能要求更多。

  他们都围着胎果,等待着胎果继续出现动静。

  可是他们等啊等,低声的讨论渐渐又恢复成死一般的沉默,风势倦了,雪也停了,胎果再没出现任何变化。

  “太子殿下,您一宿没睡,大典寅时就要开始,要不要先去歇息一会儿?”周内官及那些经历过阙天楼一事的随从已经回府养伤,站在徐千策身边的是一个新面孔内官。

  “再等等。”徐千策拉了拉身上的斗篷。

  寅时将来。

  徐千策在宫人的簇拥下离去,留下精卫五十。

  王寻和罗浮洞诸人继续留守原地。

  雪云退去,铅灰色天际渐渐漏出瓷青的底子,空气凛冽又干净。

  王寻仰起头,细细嗅着。

  他一直找不到可以形容子慕予身上的那股奇特气息的东西。

  这雪后清气,竟就有几分相似。

  扫雪兵士见大雪停下没有复来,看着被清洁干净的红毡,擦着额头上的汗浆直念「阿弥陀佛,天公作美」。

  大街上,影影幢幢,无数宫人手执明灯,顺着长街站立在红毡两侧。

  王宫九重门次第打开,负甲御林军沿着御道肃立如林,刀戟映着宫灯雪光,寒芒交织。

  「铛」。

  寅时初刻,晨钟敲响。

  太子的青鸾车驾从礼王府邸不急不缓驶出,前有绛衣礼官手捧玉圭在前引路,后有乐工扈从随行。

  太极殿前九龙辇同时向青岚山启行,司礼监掌印高举禅位诏书,快步行走在辇侧。

  人声近无,仅偶尔响起压抑的低呼。

  朱轮碾过红毡,发出的「咯吱咯吱」声响尤为刺耳。

  九龙辇与青鸾车一前一后到达青岚山前。

  百官跪迎。

  太子徐千策身着人王制式玄色衮服高冕,佩龙玄玉,九章纹也变成了十二章,增加日月二象。

  这不符合规制,但这是圣上提前下的旨意。

  徐千策来到九龙辇前,亲手迎下身穿素服的老人王。

  父子两人各坐上轿辇,走向青岚山山巅的禅让台。

  禅让台上,礼官点燃燔柴,青烟直上九霄。

  老人王跪读祝文,以玄酒、苍璧将列祖列宗所授天命转交至下一世祭告上天。

  徐千策跪立一阶之下,垂首受「天命所归」。

  按照旧制,祭天后返回王宫,再行三辞三让授玺之礼。

  可是这一次,这些仪式尽数减免,徐千策接过老人王交过来的玉玺直接在禅让台登基。

  文武百官在台下嵩呼「万岁」。

  一缕天光刺破薄云,洒落禅让台,给徐千策镀上一层金色。

  百官皆呼天降祥瑞。

  徐千策昂起头,抬手遮了遮眼睛。

  不过是天亮的时间恰好到了,哪里是什么祥瑞?

  变故陡生。

  一阵锐响。

  若帛裂。

  若弦鸣。

  几道青芒顺着这抹天光如雷霆劈落!

  徐千策脸色微变,飞跃过去抱住老人王就势滚落禅让台的天阶。

  呼啦——

  禅让台轰然倒塌。

  “护驾——”凄厉的呼叫声此起彼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御林军将老人王和徐千策救起,护在中间。

  飞剑斩塌禅让台,立即从断木中脱出,朝老人王和徐千策的方向逼杀而来。

  锋刃过处,如砍瓜切菜,血雾漫天。

  徐千策神情剧变。

  哪来的剑?!

  阙天楼被焚那一夜,青岚山主力尽数被屠,对方怎么还有这种仙境实力?!

  徐千策沉喝一声,大刀飞入掌心,闪到老人王面前,回手砍向飞来的一柄细剑。

  「哐」!

  剑刃对刀刃。

  剑前行的动作明显一滞,让徐千策能看得清楚剑身。

  这种剑明显是青岚山弟子的佩剑所不能比的,不知什么钢所制,光滑非常,它亮得可以映出万丈晨光。

  在此剑释出的威压下,徐千策手中刀的刃在不断翻卷。

  再这么下去,刀一定会断!

  徐千策侧身一跃,抱着老人王翻滚。

  挡在他们面前的御林军几乎全军覆没。

  禅让台下,堆成了尸山血海。

  如此压制性的屠杀下,百官逃的逃,散的散。

  少数几位耿直的官员见主子性命垂危,冲上前来,无一不被砍落剑下。

  没多久,愿意为主而死的人全都死了。

  青岚山山巅,便仅剩两个人,七柄剑。

  七柄剑皆对着徐千策和老人王两人,悬浮在半空。

  它们在等。

  等剑主人一声令下,即可将人抹杀。

  喜欢本想躺平看坟,非逼我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