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说,手术室的准备工作,大概需要一个小时。
在这漫长的等待时间里,妈妈一直与大舅在视频电话里闲聊。
姥爷死的早。
作为家中的长子,大舅便承担了许多,类似于“父亲”的角色。
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能与“父亲”好好聊聊,才能让妈妈那颗一直悬着的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吧。
毕竟在我这个儿子的面前,她总不好彻底地表现出“脆弱”。
我蜷缩在那个狭小“单间”的一角,看着正与大舅聊天时的妈妈,一脸茫然。
可无论是小声啜泣,还是低声埋怨,她的言辞之中,总含着浓浓的“告别”之意。
早听过无数次的,她关于手术的“担忧”,却比以往更加清晰地,飘入我的耳朵。
“你都不知道啊哥,那可太遭罪了!”、“我是真不想做啊!”、“哎,就像你说的,都是命!赶到这了,没办法,爱咋咋地吧!”、“嘎嘣一下死了我不怕,罪我是真遭不起!”……
她的声音,很是微弱。
从最初发病至今,不觉已有十天有余。
这十多天里,她几乎都没怎么吃过东西。
外卖叫了许多,却都不能入了她的胃口。
不仅如此,她的睡眠还一直很轻。
无处不在的仪器轰鸣声,已使得她有十天时间,没睡过一个完整的觉了!
如此状态下,感觉只需一阵微风,便可将她推倒!
可也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再去在胸前来上一刀的话,还会有生还的可能吗?
我不敢去想。
又不得不想。
人们总是习惯把自认为对的事情,以“为你好”的名义,强加给别人去执行和遵守。
却从未考虑过,这种世俗框架下的“正确”,真的就适用于每一个人吗?
那一刻,我并没有怀疑科学。
更没有怀疑,诸多医学专家们的决策。
我只是清楚地知道,我的妈妈,无论身体还是心理上,都没有准备好去迎接这台手术。
她只是在以我为首的,许多自以为是在“为她好”的人的“威逼利诱”下,被强行“逼上梁山”了而已!
事实上,她很可能仅是出于一个母亲的责任和本能,要去替她的儿子,挨上这必死的一刀!
“必死”二字,从我脑海中突兀地蹦出后,我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
恰在此时,一个头发已经半秃的中年男医生,被三五个年轻些的医生簇拥着,走了进来。
那位最初接诊的哥们,自然也在其中。
他指着依然手持电话,脸色却瞬间惨白的妈妈,对那位‘秃医’介绍道:“这个就是病人了,x主任。”
“秃医”点了点头,看了看妈妈,又看了看已起身立于他们身侧的我,自我介绍道:“我是待会儿负责主刀的大夫。”
又回头对“初诊”的哥们问道:“具体的事宜和风险,你都和家属交代清楚了吧?”
那哥们下意识地看了我一眼,回答道:“说清楚了。”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秃医”又回头看着我,确认道:“你都清楚了吗?”
我“嗯”了一声后,便避开了他的视线。
注意力,全被已是一脸错愕,满目惶恐的妈妈,吸引而去。
作为真正要去“挨刀”的人,竟好似被剥夺了参与“决定”的权力。
到底是什么,令这个强势了一辈子的女人,心甘情愿地去做一块,“砧板上的鱼肉”呢?
是对生命的渴望?
还是,对“世俗”的妥协?
见我没有回答,“秃医”再度开口道:“若还有哪里不清楚的,你可以问我。若没有的话,我们就要进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了。先把衣服换一下,然后……”
“主任,对不起,我们不做了!”
十多天来,我第一次很没礼貌地,打断了一个医生的发言。
刹那间,“屏风”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的脸上,立刻都呈现出了一片,不可思议的表情。
见状,我不得不再度斩钉截铁道:“对不起,给你们添麻烦了。这个手术,我们不做了!”
话音刚落,在场诸人脸上的表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可比起以“秃医”为代表的“愠怒” ,我更在乎的,却是妈妈脸上的“感激”。
没错,虽然妈妈看向我的眼神里,依旧充斥着不解。
但在那份不解里,绝对包含着感激!
欣慰的感激。
又沉默了片刻后,我见到“秃医”握了握拳头,回头对那名神情复杂的“初诊者”,怒斥道:“人家不手术,你们把我叫来干嘛?”
那哥们的嘴唇动了动,又无辜地看了我一眼,终于还是未发一言。
见状,我连忙解围道:“对不起主任,手术的决定确实是我们做出的。而不手术的决定,则是我刚刚才做出。这不还没来得及去跟这位大夫汇报,您就来了!”
闻言,“秃医”回过头来,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开口道:“你们是不是太过儿戏了?我们刚把手术室清出来,你却说不做就不做了?你知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外面排队等着想做,还排不上号呢?”
在他训斥期间,我同时不住地作揖道:“对不起对不起,给你们添麻烦了。可毕竟人命一条,我还是无法草率地做出决定。”
期间,我又下意识地与妈妈对望一眼。
她眼神之中原本的“不解”,不知何时已彻底地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只有欣慰。
“被理解”的欣慰。
隐约间,我似乎还看到她的嘴角,挂着一抹不易被察觉的微笑。
在这十多天里,那还是她唯一一次展露笑容。
这让我再与医生们“对抗”时,更添了许多底气。
“关键是我的妈妈,明显没有做好手术的准备,对不起,对不起……”
当我的语言,只剩下了“对不起”后,“秃医”早不耐烦地摆手道:“你没什么好对不起的,既然不想手术,我们也不可能强行将病人拉上手术台!而且你不珍惜,还有的是人在等着要这个机会。”
顿了顿,又深呼吸了一下后,以一个专业地口吻,对我提示道:“但是我得告诉你,病人一旦出现了什么意外的话,可就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了!反正你们也不相信我,那就另请高就吧!”
我刚解释了一句“没有”,他却不再理我,转身对神情依旧复杂的“初诊者”,吩咐道:“一会儿补签一份拒绝手术的单子。”
顿了顿,又伸出两个手指,补充道:“两份!家属和患者,一人一份!”
说罢,便扬长而去。
我连忙跟了出去。
直走出了急诊科的大门,来到了院外的空地上时,才快赶了两步,追到他的身边,想要将早已准备好的一沓百元大钞,塞进他“白大褂”的兜里。
可我手部的皮肤,才刚一挨到“大褂”的布料时,便被他敏捷地躲开了。
与此同,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我捏着钱的手,用力地打到了一边。
转过身,又警觉地后退了一步,上下打量了我一番后,不屑地“哼”了一声,挥手道:“少来这套!也别再跟我说什么废话。还有很多人的命,等着我去救呢!”
天气预报里,说了一天却迟迟不见踪迹的“雨”,忽然淋漓而至。
看着“秃医”倔强的背影,又在心里说了句“对不起”后,我便决然地转身。
毕竟,我也有自己的“迫在眉睫”!
在这漫长的等待时间里,妈妈一直与大舅在视频电话里闲聊。
姥爷死的早。
作为家中的长子,大舅便承担了许多,类似于“父亲”的角色。
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能与“父亲”好好聊聊,才能让妈妈那颗一直悬着的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吧。
毕竟在我这个儿子的面前,她总不好彻底地表现出“脆弱”。
我蜷缩在那个狭小“单间”的一角,看着正与大舅聊天时的妈妈,一脸茫然。
可无论是小声啜泣,还是低声埋怨,她的言辞之中,总含着浓浓的“告别”之意。
早听过无数次的,她关于手术的“担忧”,却比以往更加清晰地,飘入我的耳朵。
“你都不知道啊哥,那可太遭罪了!”、“我是真不想做啊!”、“哎,就像你说的,都是命!赶到这了,没办法,爱咋咋地吧!”、“嘎嘣一下死了我不怕,罪我是真遭不起!”……
她的声音,很是微弱。
从最初发病至今,不觉已有十天有余。
这十多天里,她几乎都没怎么吃过东西。
外卖叫了许多,却都不能入了她的胃口。
不仅如此,她的睡眠还一直很轻。
无处不在的仪器轰鸣声,已使得她有十天时间,没睡过一个完整的觉了!
如此状态下,感觉只需一阵微风,便可将她推倒!
可也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再去在胸前来上一刀的话,还会有生还的可能吗?
我不敢去想。
又不得不想。
人们总是习惯把自认为对的事情,以“为你好”的名义,强加给别人去执行和遵守。
却从未考虑过,这种世俗框架下的“正确”,真的就适用于每一个人吗?
那一刻,我并没有怀疑科学。
更没有怀疑,诸多医学专家们的决策。
我只是清楚地知道,我的妈妈,无论身体还是心理上,都没有准备好去迎接这台手术。
她只是在以我为首的,许多自以为是在“为她好”的人的“威逼利诱”下,被强行“逼上梁山”了而已!
事实上,她很可能仅是出于一个母亲的责任和本能,要去替她的儿子,挨上这必死的一刀!
“必死”二字,从我脑海中突兀地蹦出后,我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
恰在此时,一个头发已经半秃的中年男医生,被三五个年轻些的医生簇拥着,走了进来。
那位最初接诊的哥们,自然也在其中。
他指着依然手持电话,脸色却瞬间惨白的妈妈,对那位‘秃医’介绍道:“这个就是病人了,x主任。”
“秃医”点了点头,看了看妈妈,又看了看已起身立于他们身侧的我,自我介绍道:“我是待会儿负责主刀的大夫。”
又回头对“初诊”的哥们问道:“具体的事宜和风险,你都和家属交代清楚了吧?”
那哥们下意识地看了我一眼,回答道:“说清楚了。”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秃医”又回头看着我,确认道:“你都清楚了吗?”
我“嗯”了一声后,便避开了他的视线。
注意力,全被已是一脸错愕,满目惶恐的妈妈,吸引而去。
作为真正要去“挨刀”的人,竟好似被剥夺了参与“决定”的权力。
到底是什么,令这个强势了一辈子的女人,心甘情愿地去做一块,“砧板上的鱼肉”呢?
是对生命的渴望?
还是,对“世俗”的妥协?
见我没有回答,“秃医”再度开口道:“若还有哪里不清楚的,你可以问我。若没有的话,我们就要进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了。先把衣服换一下,然后……”
“主任,对不起,我们不做了!”
十多天来,我第一次很没礼貌地,打断了一个医生的发言。
刹那间,“屏风”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的脸上,立刻都呈现出了一片,不可思议的表情。
见状,我不得不再度斩钉截铁道:“对不起,给你们添麻烦了。这个手术,我们不做了!”
话音刚落,在场诸人脸上的表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可比起以“秃医”为代表的“愠怒” ,我更在乎的,却是妈妈脸上的“感激”。
没错,虽然妈妈看向我的眼神里,依旧充斥着不解。
但在那份不解里,绝对包含着感激!
欣慰的感激。
又沉默了片刻后,我见到“秃医”握了握拳头,回头对那名神情复杂的“初诊者”,怒斥道:“人家不手术,你们把我叫来干嘛?”
那哥们的嘴唇动了动,又无辜地看了我一眼,终于还是未发一言。
见状,我连忙解围道:“对不起主任,手术的决定确实是我们做出的。而不手术的决定,则是我刚刚才做出。这不还没来得及去跟这位大夫汇报,您就来了!”
闻言,“秃医”回过头来,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开口道:“你们是不是太过儿戏了?我们刚把手术室清出来,你却说不做就不做了?你知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外面排队等着想做,还排不上号呢?”
在他训斥期间,我同时不住地作揖道:“对不起对不起,给你们添麻烦了。可毕竟人命一条,我还是无法草率地做出决定。”
期间,我又下意识地与妈妈对望一眼。
她眼神之中原本的“不解”,不知何时已彻底地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只有欣慰。
“被理解”的欣慰。
隐约间,我似乎还看到她的嘴角,挂着一抹不易被察觉的微笑。
在这十多天里,那还是她唯一一次展露笑容。
这让我再与医生们“对抗”时,更添了许多底气。
“关键是我的妈妈,明显没有做好手术的准备,对不起,对不起……”
当我的语言,只剩下了“对不起”后,“秃医”早不耐烦地摆手道:“你没什么好对不起的,既然不想手术,我们也不可能强行将病人拉上手术台!而且你不珍惜,还有的是人在等着要这个机会。”
顿了顿,又深呼吸了一下后,以一个专业地口吻,对我提示道:“但是我得告诉你,病人一旦出现了什么意外的话,可就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了!反正你们也不相信我,那就另请高就吧!”
我刚解释了一句“没有”,他却不再理我,转身对神情依旧复杂的“初诊者”,吩咐道:“一会儿补签一份拒绝手术的单子。”
顿了顿,又伸出两个手指,补充道:“两份!家属和患者,一人一份!”
说罢,便扬长而去。
我连忙跟了出去。
直走出了急诊科的大门,来到了院外的空地上时,才快赶了两步,追到他的身边,想要将早已准备好的一沓百元大钞,塞进他“白大褂”的兜里。
可我手部的皮肤,才刚一挨到“大褂”的布料时,便被他敏捷地躲开了。
与此同,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我捏着钱的手,用力地打到了一边。
转过身,又警觉地后退了一步,上下打量了我一番后,不屑地“哼”了一声,挥手道:“少来这套!也别再跟我说什么废话。还有很多人的命,等着我去救呢!”
天气预报里,说了一天却迟迟不见踪迹的“雨”,忽然淋漓而至。
看着“秃医”倔强的背影,又在心里说了句“对不起”后,我便决然地转身。
毕竟,我也有自己的“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