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督办(三)-《拯救学渣》

  “各位家长!”博源提高音量,声音透过混乱的嘈杂传出去,“我是督查组的博源,现在给大家保证三件事:第一,一小时内拿出初步调查结果;第二,所有医疗费用由责任方承担;第三,涉事学生一定会受到应有的处罚,绝不姑息!”

  他说话时,场景洞察矩阵突然弹出新的提示:【检测到强烈群体情绪波动,符合“群体情绪引导”功能触发条件,是否消耗点新能量值临时启用?】

  博源毫不犹豫地选择“是”。一股温和的能量顺着他的目光流淌出去,像细雨落在躁动的湖面。他看见林父紧握钢管的手指慢慢松开,听见周围的怒吼声渐渐低了下去,那个想趁机讹钱的女人眼神也变得有些茫然。

  “谢谢大家配合。”博源趁机让出通道,“李姐已经在会议室准备了茶水,请各位移步等候。现在医院那边需要家属签字,林师傅,我让同事送您回去?”

  林父盯着博源看了几秒,突然蹲在地上捂住脸,压抑的呜咽声在走廊里回荡。博源拍了拍他的后背,转身对赶来的保安队长说:“看好重点班的学生,别让他们出来激化矛盾。另外,把走廊监控调出来,刚才砸东西的损失,后续会有人承担。”

  会议室里,轴明远正对着电话那头点头哈腰:“是是是,汪局,我知道……孩子们就是闹着玩……一定妥善处理……”挂了电话他擦着汗,对上博源的目光时慌忙解释:“是汪浩爸爸……他说……”

  “他说什么不重要。”博源把一叠文件推到他面前,“这是刚才卫健部门发来的检测报告。过期豆角里的沙门氏菌浓度超标一百八十倍,变质猪肉里检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这批食材是三天前由后勤主任的表弟送的,没有检疫证明,付款凭证上的金额是市场价的三倍。”

  轴明远的脸瞬间失去血色。博源继续说道:“监控显示,上周三晚上十点,汪浩三人撬开食堂仓库的锁,把这批问题食材换到了普通班的备餐区。而本该值班的保安,那天晚上在后勤主任的办公室里喝酒。”

  每说一句,博源就往前推一份证据——采购清单上的涂改痕迹,保安室的考勤记录,甚至还有后勤主任表弟的蔬菜摊照片。这些都是他刚才在路上用读心术结合资料碎片拼凑出来的。

  “我……我真不知道后勤主任敢这么干……”轴明远瘫坐在椅子上,冷汗浸透了衬衫,“重点班的考核压力太大了,教育局每年都要看升学率……我想着只要不出大事……”

  “现在已经出大事了。”博源打断他,“林晓的肾功能指标还在下降,医生说可能需要终身透析。还有七个学生出现了肠出血症状,你觉得这些能靠一句‘不知道’解决?”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教导主任脸色煞白地跑进来:“博组长,汪浩的爸爸来了,还带了两个记者,说要给孩子澄清‘误会’。”

  话音刚落,一个穿着鳄鱼牌皮带的中年男人就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举着摄像机的记者。汪副局长径直走到博源面前,递上烟:“小博是吧?我是汪建军。孩子们不懂事,闹了点小误会,我已经跟医院打过招呼,所有费用我包了,再给每个住院的孩子赔一万块,这事就算了了?”

  博源没接烟,只是把林晓的病历推到他面前:“汪局觉得,用多少钱能换一个十五岁女孩的肾功能?”

  汪建军的脸色沉了下来:“博组长这是不给面子?我告诉你,青藤中学的重点班不能出事,这些孩子都是市里的未来!”他的心声却在咆哮:【……这蠢货儿子怎么捅这么大篓子……要是被捅到纪委……我的位置就保不住了……】

  博源突然笑了,他看向跟进来的记者:“正好,麻烦各位把汪局的话录下来。重点班的未来是未来,普通班的孩子就不是?林晓在作文里写‘妈妈的扫帚能扫出星光’,汪局觉得她的星光,值多少钱?”

  摄像机的红灯亮得刺眼。汪建军的脸一阵青一阵白,举着烟的手僵在半空。博源知道,这场仗的关键节点到了——他不仅要查清医疗事故的真相,更要敲碎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

  场景洞察矩阵再次震动,新的任务提示浮现:【主线任务升级:揭露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背后的利益链条,推动建立公平监督机制。】

  窗外的阳光穿过云层,在会议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博源看着眼前这摊纠缠的烂账,突然想起凌晨练功时的那口丹田气——无论遇到多乱的局面,守住本心,才能找到破局的力道。他拿起电话拨通总组长的号码:“总组长,需要您协调纪委和市场监管局的同事……对,事情比我们想的更复杂。”

  挂了电话,他看向脸色铁青的汪建军,又想起医务室里那三个还没意识到后果的少年。失控的链条已经蔓延了太久,现在,该轮到他亲手把它斩断了。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汪建军捏着烟盒的手指泛白,烟丝从被捏皱的开口处漏出来,落在锃亮的皮鞋上。他身后的记者们交换着眼神,摄像机的镜头始终没离开那张写着“肾功能衰竭”的病历单。走廊里传来家长们隐约的议论声,像潮水般拍打着会议室的门。

  “博组长,凡事留一线。”汪建军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威胁的黏腻,“你在督查组待了三年,就不想再往上走一步?”他的心声像条吐着信子的蛇:【……这小子油盐不进……实在不行就让纪委的老陈找个由头查他……】

  博源指尖在桌下轻轻敲击着,新能量值面板在视野边缘闪烁——点。刚才启用群体情绪引导消耗的点能量,此刻正化作某种敏锐的直觉,让他清晰地捕捉到对方眼底深处的恐慌。他忽然笑了,伸手将病历单往汪建军面前推了推:“汪局觉得,我往上走的台阶,该用林晓的透析管铺成吗?”

  这句话像块冰锥扎进凝滞的空气里。记者们的呼吸声都变得清晰,汪建军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正要发作,会议室的门被猛地推开。林父浑身是汗地冲进来,手里攥着张刚打印的检查单,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医生说……说晓儿可能要换肾……”

  检查单飘落在地,博源弯腰去捡时,瞥见林父脑海里炸开的绝望:【……配型要多少钱……我卖肾行不行……】。他捏着那张薄薄的纸,抬头看向汪建军:“听见了吗?十五岁,要换肾。”

  汪建军的喉结滚了滚,突然转向周明远:“轴校长!你这个校长怎么当的?后勤出了这么大问题!赶紧把那个后勤主任叫来!”他试图转移焦点的心思昭然若揭,博源却没打算放过:“汪局,您刚才说要澄清‘误会’,现在能跟林师傅解释下,这误会怎么解吗?”

  摄像机牢牢对准了汪建军躲闪的脸。他张了张嘴,最终狠狠一跺脚:“我还有会!”转身就往门外冲,却被堵在门口的家长们围住。那个穿旗袍的女人突然尖叫起来:“就是他儿子害了我家娃!不能让他走!”

  混乱再次爆发时,博源示意李姐带着记者先去采访住院学生的情况,自己则拉住几乎要晕厥的林父:“林师傅,您先坐下。肾源的事有国家肾移植登记系统,费用方面……”他顿了顿,看向被家长们围住的汪建军,“责任方会承担。”

  这句话掷地有声,不仅是说给林父听,更是说给在场所有人听。博源能感觉到,周围家长们的情绪从愤怒转向了某种紧绷的期待,像拉满的弓弦。他走到轴明远面前,指着那份采购清单:“后勤主任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