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政令再出,五铢一统-《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阎圃等人怒气冲冲地离开太守府,

  他们眼中未熄的火焰和离去时怨毒的背影,清晰地昭示着一场更猛烈的风暴即将来临。

  我站在堂上,目送他们远去,心中却没有丝毫的动摇,反而更加坚定了乘胜追击的决心。

  对付这些盘根错节、自以为是的门阀士族,退让和妥协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让他们以为我软弱可欺。

  唯有以雷霆万钧之势,连续不断地冲击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

  才能打乱他们的阵脚,逼迫他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最终将其彻底瓦解。

  政治上的特权,经济上的垄断,这是门阀士族的两条腿。

  刚刚颁布的“军功授田”和“才学举荐”,斩断的是他们垄断土地和官位的企图。

  现在,是时候砍向他们的另一条腿

  ——对货币和地方经济的操纵了。

  “元直,”

  我转过身,看向始终神色平静的徐庶,

  “时不我待,传我命令,立刻颁布第三道政令——统一货币!”

  徐庶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显然他早已预料到我的下一步动作,甚至可能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

  他微微躬身:“主公英明!庶已草拟好相关条陈,只待主公定夺。”

  效率!

  这就是我需要的高效!

  在瞬息万变的局势中,任何犹豫都可能错失良机。

  我们迅速回到后堂密室。

  徐庶摊开一份详细的文书,上面清晰地列出了统一货币的各项细则。

  我仔细审阅着,不时与徐庶低声讨论、修改。

  汉中地处偏远,又长期处于张鲁半割据的状态,境内的货币流通极其混乱。

  除了早已贬值、名存实亡的朝廷五铢钱外,

  还有大量前朝遗留的劣币、地方私铸的钱币,

  甚至是以物易物、以粮代币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这种混乱的货币体系,为地方豪强和不法商人提供了巨大的投机空间,

  他们利用劣币、私币盘剥百姓,操纵物价,牟取暴利,

  严重阻碍了地方经济的正常发展,也使得政权的财政收入难以保障。

  张鲁的五斗米教政权对此似乎并不在意,

  他们的统治基础更多依赖于宗教信仰和松散的“义舍”体系,对经济民生缺乏精细化的管理。

  但这正是我要改变的!

  一个稳固的政权,必须建立在统一、稳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掌控了钱袋子,才能真正掌控人心,掌控军队,掌控这片土地的未来。

  “就叫‘汉中五铢’,”

  我最终拍板,指着文书上的名称,

  “明确其成色、重量,以官府信用为担保。

  命格物工坊立刻改组部分人手,全力铸造新币。

  由糜贞负责协调原料采购与流通渠道,石秀负责铸币工坊的安全保卫,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格物工坊的存在,是我推行这项改革的最大底气。

  拥有超越时代的冶炼和铸造技术(虽然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

  我们可以保证新币的质量和防伪水平,远超那些粗制滥造的私币劣币。

  “喏!”

  徐庶应道,随即补充,

  “主公,兑换比例和期限需要明确。

  旧币种类繁多,良莠不齐,若兑换不当,恐引发新的混乱。”

  “嗯,”

  我点头表示赞同,

  “就以朝廷标准五铢钱为基准,根据成色、重量,厘定详细的兑换比例。

  至于那些价值过低的劣币、私币,可设定一个最低兑换额度,低于此额度者不予兑换,直接熔毁。

  给百姓一个月的时间,到官府指定的钱庄兑换新币。

  过期未兑换的旧币、劣币、私币,一律禁止流通,违者严惩不贷!”

  这相当于一次强制性的货币清理。

  虽然会暂时牺牲掉一部分持有劣币者的利益(主要是投机商人和部分豪强),

  但长远来看,对稳定市场、保护普通百姓是极为有利的。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我加重了语气,

  “即日起,汉中境内所有税收缴纳、官吏俸禄发放、军饷支付,

  以及官府的一切采购与支出,必须使用‘汉中五铢’!

  任何商铺、交易,若涉及大宗买卖,也必须以新币结算。

  违令者,初犯罚没,再犯严惩,涉及官员者,罪加一等!”

  这一条,是釜底抽薪之计!

  将新币与官府的财政、军事体系直接挂钩,强制提升其流通性和权威性。

  军队拿到了足值、可靠的新币军饷,忠诚度自然会提升;

  官吏以新币领取俸禄,也会自觉维护新币的价值;

  百姓用新币缴税,也会逐渐习惯和接受。

  至于那些试图抵制新币的士族豪强,

  他们控制的产业如果想与官府发生联系(比如缴纳赋税、承接工程等),就必须使用新币,否则寸步难行。

  徐庶眼中精光一闪,抚掌道:

  “主公此策甚妙!

  如此一来,新币便如活水之源,迅速流通于汉中全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币则如无根之木,不待强制废除,亦将自行枯萎。

  更可借此厘清境内财富流向,为后续的财政改革打下基础。”

  “正是此意。”

  我微微颔首,

  “政令拟好后,立刻以太守府名义颁行,张贴于南郑各处要道,并派人快马传至各县。

  同时,让玄镜台密切关注城内各大商号、钱庄以及士族门阀的动静,

  特别是那些与阎圃等人走得近的家族,我要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

  “遵命!”徐庶领命而去。

  很快,关于统一货币、推行“汉中五铢”的政令,

  如同在刚刚平静下来的水面上又投下了一块巨石,再次在南郑城内引发了轩然大波。

  告示栏前挤满了围观的百姓,识字的人念着告示上的内容,引来阵阵议论。

  “什么?要换新钱了?”

  “这‘汉中五铢’是啥样的?足值吗?”

  “官府铸的钱,应该比那些烂铜片好吧?”

  “可我手里还有好多旧钱呢,能换多少新钱?”

  “一个月时间……得赶紧去换,不然就作废了!”

  普通百姓的反应大多是茫然、担忧,但也夹杂着一丝隐隐的期待。

  长期以来,他们深受劣币、私币之苦,买东西时常被克扣,卖东西又换不回等值的钱,

  官府能发行统一、可靠的货币,对他们来说终究是件好事。

  而城内的各大商号、钱庄,以及那些士族豪强的府邸内,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一位富商在自家密室里气得跳脚,

  “这陆子明是疯了吗?

  他凭什么废掉我们手里的钱?

  我们囤积的那些铜料,岂不是要烂在手里了?”

  “他这是要断我们的财路啊!”

  另一位钱庄老板脸色惨白,

  “一旦统一了货币,我们还怎么操控利息,怎么在兑换中牟利?”

  “阎公他们刚从太守府回来,这姓陆的就立刻颁布新令,这分明是示威!是挑衅!”

  一个士族子弟咬牙切齿。

  “诸位稍安勿躁!”

  一个看起来颇有城府的老者沉声道,

  “此事关系重大,非同小可。

  陆子明接连出手,招招狠辣,直指我等根基。

  看来,之前的试探已经无用,必须拿出真正的手段了!”

  ……

  玄镜台的情报如同雪片般汇集到我的案头,清晰地反映出新政令引发的震动和各方势力的反应。

  士族和依附于他们的商贾阶层,果然如预料般跳脚了。

  货币,是他们控制地方经济、聚敛财富的重要工具,如今我要将这个工具从他们手中夺走,无异于割他们的肉。

  我冷笑一声,将情报放到一边。

  反弹越是激烈,越说明我打中了他们的痛处。

  “传令下去,”

  我对身边的石秀说道,

  “加强对铸币工坊和府库的守卫,任何人不得擅自靠近。

  同时,让孙都尉(暂称孙尚香为都尉)和老吴各自挑选精锐,组成执法队,在城内巡查,

  一旦发现有囤积居奇、扰乱市场、拒绝使用新币者,立刻拿下,严惩不贷!”

  “是!”石秀领命而去。

  我再次看向窗外。

  夜幕已经降临,但南郑城内却并不平静。

  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注视着太守府,充满了贪婪、愤怒、恐惧和……一丝微弱的希望。

  政令再出,五铢一统。

  这不仅是一项经济改革,更是一场权力的争夺,一场民心的较量。

  我以雷霆之势,再次向盘踞在汉中这片土地上的旧势力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接下来,他们会如何反击?

  是公开对抗,还是暗中破坏?

  无论如何,我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统一货币的政令,如同点燃了引线的炸药,将汉中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彻底推向了爆发的边缘。

  喜欢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