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启程信号,风起扬帆-《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仿佛被拉长成了无尽的丝线,每一分,每一秒,都缠绕着沉甸甸的期盼与不安。

  自从貂蝉领命前往白鱼渡,意图拔除那颗可能威胁接引路线的毒钉后,我的心便始终悬在半空。

  汉中,南郑城,太守府的书房内,灯火通明。

  窗外,夜色已深,万籁俱寂,唯有我的心跳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徐庶早已回去歇息,连日来的殚精竭虑,让他也有些吃不消了。

  但我却毫无睡意,只是反复审视着舆图上那条蜿蜒曲折、从江东腹地一路向西的红色路线。

  这条线,连接着我的过去与未来,承载着我的牵挂与希望。

  琰儿、糜贞、那些忠心耿耿追随我的旧部、还有那数以万计、凝聚了华夏智慧的典籍……

  他们,即将踏上一段九死一生的旅程。

  我们约定了一个复杂的信号机制。江东方面,以糜竺和糜贞为核心,负责组织和启动。

  玄镜台在江东潜伏的力量,则负责传递最终的确认信息。

  启动的时机,并非一个固定的日期,而是根据一系列条件动态判断

  ——江水的涨落、巡查兵力的调动规律、是否有合适的商队可以作为掩护、乃至于某个特定的、不易引人注意的天文现象……

  这一切,都需要江东方面精准把握,并在最佳窗口期到来时,果断行动。

  而我能做的,只有等待。

  等待那个最终的信号,确认他们已经——风起扬帆。

  每一次轻微的脚步声在门外响起,每一次烛火的跳动,都会让我的神经猛地绷紧。

  石秀已经加强了府内外的警戒,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在第一时间报到我这里。

  玄镜台的秘密联络点,更是处于最高级别的待命状态,确保来自江东的任何消息,都能以最快速度送达。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我的眼皮开始打架,意识也有些模糊之际,

  一阵急促而压抑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停在了书房门外。

  “主公!”是石秀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

  我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瞬间睡意全无,霍然起身:“进来!”

  石秀推门而入,脸上混合着兴奋与凝重。

  他手中紧握着一个小巧的、用特殊蜡封密封的竹筒。

  “江东,‘信鸽’来讯!”

  信鸽,是玄镜台内部约定的最高级别密讯代号之一,专用于传递最为关键、最为紧急的情报。

  我的呼吸瞬间屏住,快步上前,接过竹筒。

  竹筒入手冰凉,但我的掌心却在微微发烫。

  蜡封完好,上面印着糜氏商号特有的、极其隐晦的标记,以及玄镜台内部用于验证的暗记。

  没有丝毫犹豫,我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小心翼翼地挑开蜡封,从竹筒中倒出一卷用特殊丝帛写成的纸条。

  纸条上没有任何文字,只有寥寥几笔看似随意的墨点,勾勒出一幅极其简单的图案

  ——一叶扬着满帆的小舟,正乘着风,驶向一轮弯月。

  “风正帆悬,月下启航……”我低声念出了这幅图案所代表的暗语。

  这是我们事先约定的、确认启程的最高等级信号!

  成了!

  他们,终于出发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巨大情绪瞬间席卷了我的全身,

  有如释重负的轻松,有对未来的憧憬,但更多的,是陡然加剧的紧张和担忧。

  风起扬帆,仅仅只是开始。这条长达数千里的西行之路,才刚刚展现在他们面前。

  我仿佛能看到,在遥远的江东某个隐秘的港口,夜色掩护之下,

  一艘艘经过精心伪装的商船,或是内河船只,正悄无声息地解开缆绳,滑入漆黑的江水。

  船上,或许有琰儿清冷而坚定的目光,遥望着西方;

  或许有糜贞沉着冷静地指挥着装卸,确保每一箱典籍都安放妥当;

  或许有那些忠诚的护卫,手按刀柄,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还有那些学者、工匠,脸上带着对未知的惶恐,和对新生活的期盼……

  书山打包的艰难,人心惶惶的不安,离乡背井的愁绪……

  此刻,都化作了这艘艘离弦之箭般的船只,朝着未知的命运,破浪前行。

  而等待他们的,将是重重险阻。

  孙权在江东的统治日益稳固,水路盘查日渐严密,任何可疑的船队都可能引来灭顶之灾。

  他们需要巧妙地伪装,避开官府的耳目,甚至可能要与江贼水匪周旋。

  若走陆路,则要穿越荆州复杂的地界。

  刘表虽死,但其旧部势力仍在,曹操的影响力也已渗透,加之地方豪强林立,盗匪横行,

  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我们选择的路线,是水陆并进,分段潜行,尽量避开大城要津,选择偏僻的小道和水道。

  但这无疑增加了行程的艰辛和变数。

  食物、饮水、药物、应对突发状况的预案……

  每一个细节,都考验着糜竺、糜贞以及玄镜台潜伏人员的智慧和应变能力。

  “主公,江东方面还附带了简讯,”

  石秀的声音将我从纷乱的思绪中拉回,

  “‘鱼已入网,饵料充足,渔夫就位,静待东风’。”

  这是更进一步的确认。

  “鱼已入网”指人员和物资已全部上路。“饵料充足”代表伪装和后勤准备充分。

  “渔夫就位”意味着护卫和接应力量已各就各位。

  “静待东风”……则暗示着,他们需要一个关键的外部条件,

  或者说,需要我们这边,特别是貂蝉在白鱼渡方向的行动,

  能够成功吸引或牵制住敌人的注意力,为他们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窗口期”。

  我点了点头,心中的大石落下了一半,却又悬起了另一半。

  启程的信号已经发出,这艘承载着我无数心血和希望的大船,终于在风雨飘摇的大海上,扬起了它的风帆。

  但前方的航程,依旧是迷雾重重,暗礁密布。

  我走到窗前,推开窗户,冰冷的夜风吹拂在脸上,带来一丝清醒。

  “传令下去,”我的声音沉稳而坚定,“全军保持戒备,密切关注汉水上下游动向。

  玄镜台,加强对荆州方向,特别是襄阳、江陵一带的情报刺探。

  另外,通知白鱼渡方向……‘东风将起,随时准备接应’!”

  “是!”石秀领命而去。

  夜空中,那轮弯月显得格外清冷。

  琰儿,贞儿,诸位……

  一路平安。

  我在汉中,等你们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