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9章 大兴教育-《重生官场:开局救了女市长》

  卫江南大笑。

  “不至于不至于,人家也是照着规矩办事。实话实说,李节把他们管理得还不错。”

  卫江南这话,倒也不是正话反说,而是实事求是。

  李节确实张扬霸道,在边城说一不二,但他管理边城这些干部们的基本思维依旧还是守规矩。

  这一点是不可能改变的。

  否则就会乱套。

  卫江南到任,李节只是让岳靖盯紧一点儿,并没有明确给岳靖下指令说给卫江南使绊子,让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小事情上边给卫江南难受,那就一切都必须照着规矩来。

  阿媚更是如此。

  “行,你是干大事的,心胸宽广,我拍马都追不上……那啥,我跟老支这就过来,找你聊天说话。”

  “哦,宁远也到了?”

  卫江南有些惊喜。

  支宁远,就是支无涯派到边城这边来考察项目的。官方身份是支无涯所在集团公司下属分公司的总经理,私人身份则是支家第三代子弟。

  而且很嫡系。

  支家嫡系子弟本来就不少。

  老支家在开枝散叶这个方面,一贯是比较重视的。

  很快,柳成宇和支宁远便联袂而来。

  两人都是三十几岁接近四十岁的样子,正是年富力强,干事业的时候。在气质上也颇为接近,都是醉心于商业拓展,不喜欢在体制内受约束的那种。

  区别就是,柳成宇带着北方汉子的豪爽以及京师衙内的混不吝,支宁远则带着南方人的散漫,就差大裤衩子人字拖,手里拎一个钥匙圈了。

  “成宇,宁远。”

  卫江南笑着请两位衙内进门。

  支宁远一进门就蹙眉头:“江南市长,就你一个人?门口连个站岗的都没有?”

  他和卫江南打交道的次数并不多,就是在支无涯的办公室和卫江南见过一面,所以在称呼上颇为正式。

  柳成宇在北都经常和卫江南一块儿喝酒,要熟悉得多。

  卫江南笑了笑,说道:“暂时还没来得及安排。”

  其实也就是卫江南自己谨慎,换一个人,体制内的一市之长,还真没人这样看中安保措施。国内的治安环境还是很不错的。

  “那不行。”

  支宁远当即摇头,神色比较严肃。

  “边城这帮人不讲究。连个酒店都管得乱七八糟的,什么人都往里闯。”

  支宁远是支家嫡系,年纪也不小,跟着二伯支无涯的时间应该不短。支无涯可是对外部门的顶级大佬之一,估摸着支宁远也有相关的工作经验。观察力远比柳成宇更加敏锐。

  刚才在大堂咖啡厅突然冒出来的那个刀疤脸大汉,支宁远应该是注意到了。

  卫江南一笑,礼让着两人在待客沙发里落座,又亲自给他们泡茶,一边说道:“没事儿,也就是吓唬我一下。这都还没开始呢,他们再丧心病狂,也不至于马上就搞那种见不得人的手段。李节又不是真疯了。”

  对卫江南这个分析,支宁远倒是认同的,但还是很生气。

  “话是这么说,但这种做派本身就太恶劣了,简直岂有此理。他级别也不低了,还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搞些这种名堂。”

  卫江南无所谓地说道:“无非就是给我全方位的施加压力罢了。想要占据心理优势地位。”

  “咱们不必理他,还是把心思放在正经事上边比较好。”

  柳成宇一笑,大大咧咧地说道:“我赞成江南这个意见,时间优势在我。咱们完全没必要被他牵着鼻子走。他玩他的套路,江南是市长,专注经济建设就好。干上两年,李节自己就得滚蛋。”

  柳成宇能说出这番话,足见他也是个有见识的。

  到底是京师大家族嫡系子弟,对大局认知很清楚。

  支宁远却说道:“我担心的就是这个。我要是李节,我就不可能让江南市长顺顺利利地开展工作。江南市长能搞到钱,他一定会让下边的人都来吃这口唐僧肉。”

  “到时候,钱花了,效果却不佳,时不时的还出点乱子。比如安全事故啥的,这可是市长的正管。”

  倘若真出了重大安全事故,第一个跑不掉的就是卫江南。

  柳成宇说道:“所以江南才让我们过来啊。咱们各自负责的项目,都盯紧点儿,安全事故是重点。”

  “江南,我的建议呢,你带过来的那几十个亿,可不急着出手。咱们看准了项目再投,然后派自己人盯着,别的都好说,就是重大安全事故绝对不能有。”

  卫江南微微一笑,说道:“两位说的都很在理。我这里,还真有一个项目值得研究一下。”

  “什么项目?”

  柳成宇和支宁远现在都是生意人,一听到项目自然而然就来劲了。

  “教育项目。”

  “我还在久安的时候,厚德教育集团的董事长王青霞,也就是王浩日的妹妹,就专程来找过我。虽然她说话不中听,但她那个身份还真给我提了个醒,边城这里,教育项目可以考虑。”

  一说到具体工作,卫江南也是目光炯炯的。

  “边城地处偏僻,又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教育相对落后,因此王青霞十年前才选择了搞厚德教育集团。但她只顾着给自己捞钱,搞市场垄断,正经事儿没咋干。”

  “我考虑了一下,教育,旅游,口岸贸易应该当作边城三大经济重心来发展。”

  “旅游和口岸贸易,是拉动外需;教育则是拉动内需。”

  “先说教育。”

  “偏远,多民族地区,交通不便,教育基础薄弱,尤其是没有什么名校。搞高校暂时没条件,但搞几所初中高中的名校,还是可以的。”

  “宁远,这方面你好像很有资源吧?”

  “咱们不妨在这个方面先想办法,引进几所初高中名校,在边城开分校。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大大提高边城的中学教育水平,提高升学率,让更多的学生走出去,培养后备力量。还可以借此发展房地产经济。”

  卫江南十分笃定地说道。

  有名校就有高价学区房,就能带动房地产经济发展。

  这是很多城市都验证过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