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二)-《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四川,杨华老家。

  当杨华出现的在电视屏幕里的时候,众亲戚都同时鼓掌:“杨华出来了,杨华出来了。”

  “嫂子,杨华好像比以前胖了好多。”

  “不过,帅了不少。”

  郝佳父母吃了一惊,他们不住揉着眼睛看着电视,感觉不可思议。在网络时代没有到来之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有限,除了报纸广播就是电视。又因为新闻载体内容有限,能够上新闻节目的都是精英明星和大人物。

  来之前,在他们心目中,杨华不过是一个普通小城青年,在工厂上班,每月几百块收入。后来,更是跑沿海地区去打工,可说是混得极差。当然,自己女儿混得也不行,名声也不好。但姑娘嘛,要想找个归宿却是容易的,如果选对了人,完成阶级跃迁也不是难事。所谓,对于女孩子来说,结婚等于是二次投胎。

  郝佳虽然年龄拖大了些,但长得好看,想找个如意郎君还是容易的。比如她以前跟的那个人,就赚得不少,还帮着开了家烟酒店。万万没想到,那人竟然是黑色会的,还被抓起来判了个无期徒刑,这让郝佳父母很没面子。

  到郝佳和人私奔后,他们更是气得郁闷了好久。在知道是被杨华拐走后,便杀上门来要说法。

  然而,今晚却给了他们一个震撼,混得极差的杨华,竟然上电视节目了,还是收视率最高的《天天向上》。

  等到何炯问起杨华年收入的时候,众人杨家亲戚同时喊:“安静点,说钱呢。”

  “哈哈,哈哈。”众人都忍不住笑起来,同时心里也感到好奇。

  在之前,他们也只听杨华父母说杨华在网上写小说,收入不错。至于多少,二人很传统,感觉这玩意儿不是正经工作,也不好意思多说,只道好不错,很高。

  具体高成什么程度,隐约听他们说过万。

  这已经是惊人的了。

  这个时候,电视里杨华得意洋洋地说到自己的稿费,最后道:“另外,我的影视版权还在谈,估计有个两千多万。如果谈成,明年到手一千多万,甚至两千万应该没任何悬念。”

  所有杨家亲戚的头皮都麻了,连手里的瓜子都掉在地上。

  郝佳父母的嘴巴更是张大得可以塞进去一个鸡蛋。

  杨父跺脚:“这个杨华,瞎吹什么牛皮。”

  “什么叫吹牛皮,都上电视了,还敢乱说。”亲戚们都叫起来:“真的,绝对是真的,咱们家出大作家了,了不起,了不起。”

  然后是激烈的鼓掌。

  杨母感觉自己这辈子没有这么风光过,忙拿起杨华寄给父亲的中华烟不停给众人撒:“抽烟,抽烟,我家华子也就做出了一点小小的贡献,为劳动人民奉献了一些精神粮食。”

  一个亲戚道:“大嫂,你的文化见长啊。”

  众人同时大笑。

  ……

  上海,孙朝阳家。

  孙朝阳站定,回头看着大林笑起来:“我们中国人有个特点,任何行业,只要能够赚到钱,无论多少就有人去做,还能做得不错。前几天新闻里说,某省遍地的小微企业互相杀价,都以成本价互相抢市场了。年底一算账,分币利润没有。但包装用的纸箱子拿去卖废品,却有几千块钱入账。老板一看,嘿,比种地强,明年接着干吧。”

  大林疑惑:“朝阳,你究竟想说什么?”

  孙朝阳坐回大林身边,道:“我刚才不是说过吗,中国人的特点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