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十年,四月。
去岁,刘瑁勒令曹丕入长安朝见,曹丕以准备礼物为名推后三个月,最后命弟弟曹植带着礼物前往长安。
孰料,刘瑁便以曹丕未能入朝参拜的名义软禁了曹植,大军再次集结,直接杀奔辽东!
襄平王宫。
殿内弥漫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药味与檀香混合的诡异气息。
燕王曹丕半倚在榻上,脸色蜡黄得如同祭祀用的纸钱,每一次呼吸都牵动着胸口,引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烈咳嗽。
“咳……咳咳……咳!”
他用一方锦帕捂住嘴,帕上很快便浸染出点点殷红的血迹。
他无力地将锦帕丢在一旁,那双曾经还算锐利的眼眸,此刻只剩下浑浊与被病痛和恐惧反复折磨后的偏执。
自曹彰死去,曹植被刘瑁留在长安后,曹丕的身体也日渐削弱,也不知是被曹彰传染,还是此前酒色耗光了自己的气力,身体越来越差,如今已经必须长期卧床休息了……
就在这时,尚书仆射蒋济与大将军曹真步履匆匆地进入殿内,脸上带着无法掩饰的焦急。
“陛下!”
蒋济躬身一揖,声音异常沉重。
“三韩急报!董袭、陆逊趁我大燕与汉国休战,国力未复之际撕毁盟约,大举北上!
在消息传来之时,带方郡已陷落,田豫将军率残部退入濊貊山,而汉军兵锋已至乐浪郡,若乐浪再失,汉军便可由半岛北上,直指我大燕腹心!”
“董袭!陆逊!”
曹丕咬牙切齿地念出这两个名字,胸口剧烈起伏,又是一阵猛烈的咳嗽。
他很清楚,这都是刘瑁早就计划好的,当初要求自己进京便是为了此时的进攻,但他若是真的去了长安,这辈子就再也回不来了!
但如今此等危难关头,自己的身体却如此的不争气……
“陛下,臣以为,三韩之危,非寻常将领可解。”
曹真上前一步,重重的看了曹丕一眼,随即又瞥向自己身侧的那个身影……
“如今三韩,董袭勇猛,陆逊多谋,二人配合,天衣无缝,我军若想抵挡,必须派遣一位能与之抗衡的帅才才行!”
曹丕看到了曹真眼中的深意,目光也随之落在了面前那个身影之上。
那人一袭深色官服,身形挺拔如松,正是凭一己之力,用一场惨烈的瘟疫硬生生将汉军主力从卢龙塞逼退的大都督,司马懿。
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曹丕看着司马懿,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那里面有倚重,有猜忌,有感激,更有深深的恐惧。
卢龙塞一战,司马懿的手段让他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却也让他感到了彻骨的寒意。
那是一个能将瘟疫化为战术的狠人,这样的人,是柄双刃剑,用得好能杀敌,用不好,第一个伤的就是自己……
更重要的是,司马懿在卢龙塞一战后,威望提升的太快。
军中将士,只知司马都督助己方击退了汉军,并不知道司马懿将燕军的尸体都当做了武器!
在曹彰故去后,如今的司马懿便是燕军之中第一人!
若趁机将他调去三韩,让他去跟董袭、陆逊慢慢僵持消耗,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既能解决眼前的危机,又能将这头猛虎调离中枢……
“陛下!”
蒋济也看到了曹真递给自己的眼色,随即躬身施礼道。
“司马都督智计无双,威望足以镇抚三军,正是前往三韩主持大局的不二人选。”
蒋济先是恭维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
“有司马都督亲往,必能遏制汉军攻势,稳住三韩战局。如此一来,我等便可从辽西从容抽调兵力,加强卢龙塞的防御。
汉军若久攻不下,必然士气受挫,届时,我大燕或可获得喘息之机!”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滴水不漏,既肯定了司马懿的能力,又将他调离襄平这个权力中枢的行为,包装成了一次燕军的战略调整。
“仲达。”
曹丕挣扎着坐起身,目光灼灼地盯着司马懿。
“三韩危急,只有你才能让朕放心,此战,朕便将我大燕在三韩的兵马,尽数交由你节制。望你……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曹丕一边说着,那鹰一般的眼睛却死死的盯着司马懿,如果司马懿露出一丝纠结与犹豫,他曹丕将毫不犹豫的将司马懿斩杀!
只见司马懿只是缓缓抬头,那张永远波澜不惊的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情绪波动。
他迎着曹丕那猜忌的目光,躬身一揖,声音沉稳如昔。
“臣,领旨,请陛下放心!”
……
当晚,司马府邸的书房内,灯火通明,气氛却压抑得如同凝固的冰。
司马懿独自坐在案前,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他那柄从不离身的佩剑,剑身雪亮,映着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
他知道,曹丕的这一纸命令,是一道催命符。
三韩之地,山高水远,补给艰难,而汉军势大。
他此去,胜了,是理所应当,败了,正好顺理成章地被削去兵权。
无论胜败,他司马懿,都再无可能回到襄平,如今曹氏衰微,他司马懿已有功高盖主之势,而这便是帝王心术,鸟尽弓藏……
“兄长!你还要忍到何时!”
就在这时,一个急切的声音打破了书房的死寂,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满面焦灼地闯了进来。
“曹丕此举,就是要将你置于死地!他如今已病入膏肓,猜忌之心日重,我等若离了襄平,留在都城的家眷,便成了他砧板上的鱼肉,任其宰割!
兄长,如今你手握重兵,深得军心,此时若不起事,更待何时!”
司马懿擦拭佩剑的手微微一顿,抬起眼帘,看着自己的弟弟,声音依旧平静。
“叔达,稍安勿躁……”
“如何能安!”
司马孚急得团团转。
“程昱、曹仁、曹彰……这些曹氏的肱股之臣接连病故,张合、乐进等将领也损失殆尽,如今的燕国,早已是风雨飘摇!
他曹丕名为燕王,实则不过是守着一座孤城的将死之人!如今眼看燕国已无力回天,他却还想着内斗!兄长,你为曹氏守住了卢龙塞,已是仁至义尽!再忍下去,便是自取灭亡!”
司马孚的话,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敲在司马懿的心上!
他司马懿为了曹丕,忠心耿耿,鞍前马后,双手早已沾满了血腥,背负了无数骂名,可换来的,却仍是君王的猜忌与放逐!
凭什么?
一丝冰冷的、宛如毒蛇般的寒意,从他心底最深处缓缓升起……
这些年,他忍得太久了!
他就像一头潜伏在深渊中的老狼,收敛了所有爪牙,耐心地等待着。他以为自己可以等到曹丕病死,等到一个更好的时机……
但现在,他等不起了!
“锵!”
雪亮的长剑被他猛地归入鞘中,发出一声清越的龙吟。
司马懿缓缓站起身,眼中最后一丝犹豫被决绝的杀意彻底取代。
那股被他压抑了十余年的野心与戾气,在这一刻,终于如挣脱了枷锁的猛兽,轰然迸发!
“叔达,去,给高览、刘放、王泽、王基传信,记住,千万不能被飞影发现!”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股令人心胆俱裂的冰冷与决断。
早在前年,曹丕就剥夺了他部分的飞影权利,而将飞影的内部情报交给了蒋济,因此作为曹丕的重点监视对象,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曹丕的监视之中。
但那只是表面,以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又岂能不做一点防备,如今的飞影,早就不是当年郭嘉建立的那个飞影了……
“兄长,信的内容……”
司马孚看到司马懿这般行动,心中又惊又喜。
司马懿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走到窗前,推开窗户,遥望着夜色中那座漆黑的王宫,嘴角勾起一抹森然的弧度。
“曹氏的气数,尽了。”
他喃喃自语,仿佛在对这片夜空宣判,“这辽东,也该换个主人与那刘瑁再斗一场……”
“喏!”
在曹丕一次次的威逼下,司马懿在此刻终于下定了决心!
去岁,刘瑁勒令曹丕入长安朝见,曹丕以准备礼物为名推后三个月,最后命弟弟曹植带着礼物前往长安。
孰料,刘瑁便以曹丕未能入朝参拜的名义软禁了曹植,大军再次集结,直接杀奔辽东!
襄平王宫。
殿内弥漫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药味与檀香混合的诡异气息。
燕王曹丕半倚在榻上,脸色蜡黄得如同祭祀用的纸钱,每一次呼吸都牵动着胸口,引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烈咳嗽。
“咳……咳咳……咳!”
他用一方锦帕捂住嘴,帕上很快便浸染出点点殷红的血迹。
他无力地将锦帕丢在一旁,那双曾经还算锐利的眼眸,此刻只剩下浑浊与被病痛和恐惧反复折磨后的偏执。
自曹彰死去,曹植被刘瑁留在长安后,曹丕的身体也日渐削弱,也不知是被曹彰传染,还是此前酒色耗光了自己的气力,身体越来越差,如今已经必须长期卧床休息了……
就在这时,尚书仆射蒋济与大将军曹真步履匆匆地进入殿内,脸上带着无法掩饰的焦急。
“陛下!”
蒋济躬身一揖,声音异常沉重。
“三韩急报!董袭、陆逊趁我大燕与汉国休战,国力未复之际撕毁盟约,大举北上!
在消息传来之时,带方郡已陷落,田豫将军率残部退入濊貊山,而汉军兵锋已至乐浪郡,若乐浪再失,汉军便可由半岛北上,直指我大燕腹心!”
“董袭!陆逊!”
曹丕咬牙切齿地念出这两个名字,胸口剧烈起伏,又是一阵猛烈的咳嗽。
他很清楚,这都是刘瑁早就计划好的,当初要求自己进京便是为了此时的进攻,但他若是真的去了长安,这辈子就再也回不来了!
但如今此等危难关头,自己的身体却如此的不争气……
“陛下,臣以为,三韩之危,非寻常将领可解。”
曹真上前一步,重重的看了曹丕一眼,随即又瞥向自己身侧的那个身影……
“如今三韩,董袭勇猛,陆逊多谋,二人配合,天衣无缝,我军若想抵挡,必须派遣一位能与之抗衡的帅才才行!”
曹丕看到了曹真眼中的深意,目光也随之落在了面前那个身影之上。
那人一袭深色官服,身形挺拔如松,正是凭一己之力,用一场惨烈的瘟疫硬生生将汉军主力从卢龙塞逼退的大都督,司马懿。
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曹丕看着司马懿,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那里面有倚重,有猜忌,有感激,更有深深的恐惧。
卢龙塞一战,司马懿的手段让他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却也让他感到了彻骨的寒意。
那是一个能将瘟疫化为战术的狠人,这样的人,是柄双刃剑,用得好能杀敌,用不好,第一个伤的就是自己……
更重要的是,司马懿在卢龙塞一战后,威望提升的太快。
军中将士,只知司马都督助己方击退了汉军,并不知道司马懿将燕军的尸体都当做了武器!
在曹彰故去后,如今的司马懿便是燕军之中第一人!
若趁机将他调去三韩,让他去跟董袭、陆逊慢慢僵持消耗,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既能解决眼前的危机,又能将这头猛虎调离中枢……
“陛下!”
蒋济也看到了曹真递给自己的眼色,随即躬身施礼道。
“司马都督智计无双,威望足以镇抚三军,正是前往三韩主持大局的不二人选。”
蒋济先是恭维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
“有司马都督亲往,必能遏制汉军攻势,稳住三韩战局。如此一来,我等便可从辽西从容抽调兵力,加强卢龙塞的防御。
汉军若久攻不下,必然士气受挫,届时,我大燕或可获得喘息之机!”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滴水不漏,既肯定了司马懿的能力,又将他调离襄平这个权力中枢的行为,包装成了一次燕军的战略调整。
“仲达。”
曹丕挣扎着坐起身,目光灼灼地盯着司马懿。
“三韩危急,只有你才能让朕放心,此战,朕便将我大燕在三韩的兵马,尽数交由你节制。望你……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曹丕一边说着,那鹰一般的眼睛却死死的盯着司马懿,如果司马懿露出一丝纠结与犹豫,他曹丕将毫不犹豫的将司马懿斩杀!
只见司马懿只是缓缓抬头,那张永远波澜不惊的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情绪波动。
他迎着曹丕那猜忌的目光,躬身一揖,声音沉稳如昔。
“臣,领旨,请陛下放心!”
……
当晚,司马府邸的书房内,灯火通明,气氛却压抑得如同凝固的冰。
司马懿独自坐在案前,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他那柄从不离身的佩剑,剑身雪亮,映着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
他知道,曹丕的这一纸命令,是一道催命符。
三韩之地,山高水远,补给艰难,而汉军势大。
他此去,胜了,是理所应当,败了,正好顺理成章地被削去兵权。
无论胜败,他司马懿,都再无可能回到襄平,如今曹氏衰微,他司马懿已有功高盖主之势,而这便是帝王心术,鸟尽弓藏……
“兄长!你还要忍到何时!”
就在这时,一个急切的声音打破了书房的死寂,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满面焦灼地闯了进来。
“曹丕此举,就是要将你置于死地!他如今已病入膏肓,猜忌之心日重,我等若离了襄平,留在都城的家眷,便成了他砧板上的鱼肉,任其宰割!
兄长,如今你手握重兵,深得军心,此时若不起事,更待何时!”
司马懿擦拭佩剑的手微微一顿,抬起眼帘,看着自己的弟弟,声音依旧平静。
“叔达,稍安勿躁……”
“如何能安!”
司马孚急得团团转。
“程昱、曹仁、曹彰……这些曹氏的肱股之臣接连病故,张合、乐进等将领也损失殆尽,如今的燕国,早已是风雨飘摇!
他曹丕名为燕王,实则不过是守着一座孤城的将死之人!如今眼看燕国已无力回天,他却还想着内斗!兄长,你为曹氏守住了卢龙塞,已是仁至义尽!再忍下去,便是自取灭亡!”
司马孚的话,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敲在司马懿的心上!
他司马懿为了曹丕,忠心耿耿,鞍前马后,双手早已沾满了血腥,背负了无数骂名,可换来的,却仍是君王的猜忌与放逐!
凭什么?
一丝冰冷的、宛如毒蛇般的寒意,从他心底最深处缓缓升起……
这些年,他忍得太久了!
他就像一头潜伏在深渊中的老狼,收敛了所有爪牙,耐心地等待着。他以为自己可以等到曹丕病死,等到一个更好的时机……
但现在,他等不起了!
“锵!”
雪亮的长剑被他猛地归入鞘中,发出一声清越的龙吟。
司马懿缓缓站起身,眼中最后一丝犹豫被决绝的杀意彻底取代。
那股被他压抑了十余年的野心与戾气,在这一刻,终于如挣脱了枷锁的猛兽,轰然迸发!
“叔达,去,给高览、刘放、王泽、王基传信,记住,千万不能被飞影发现!”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股令人心胆俱裂的冰冷与决断。
早在前年,曹丕就剥夺了他部分的飞影权利,而将飞影的内部情报交给了蒋济,因此作为曹丕的重点监视对象,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曹丕的监视之中。
但那只是表面,以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又岂能不做一点防备,如今的飞影,早就不是当年郭嘉建立的那个飞影了……
“兄长,信的内容……”
司马孚看到司马懿这般行动,心中又惊又喜。
司马懿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走到窗前,推开窗户,遥望着夜色中那座漆黑的王宫,嘴角勾起一抹森然的弧度。
“曹氏的气数,尽了。”
他喃喃自语,仿佛在对这片夜空宣判,“这辽东,也该换个主人与那刘瑁再斗一场……”
“喏!”
在曹丕一次次的威逼下,司马懿在此刻终于下定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