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下了马车,裴希桐把两人买的东西递给顾希强放在自行车车把上:
“家里咋样?牛没事了吧?”
“没事了没事了!”
顾希强推着车子,脸上笑开了花,“大伯说你给的那药水神了,昨天下午那几头牛就站起来吃草了,怀崽的那头母牛也开始反刍了!”
李叔在一旁搭话:
“可不是嘛,昨天下午村里都传遍了,说你让养殖场的牛起死回生,大家伙见养殖场的牛没事,都高兴地合不拢嘴了。”
旁边的婶子也附和:
“是啊,你这次可是救了咱们养殖场呢。”
裴希桐笑着说:
“只要牛没事就好,婶子,我们先回家了,没事您来家里串门啊!”
“好好好,快回去吧,婶子也要回家吃饭了。”
三人告别大家,一起往顾家老宅赶去。
刚走到顾家老宅门口,顾希强就冲里面喊道:
“爷、奶,我姐和青青姐回来了。”
顾家人吃完饭再屋里歇息,听到喊话,都纷纷起身出来。
看到出来的几人,裴希桐和梁青青扬声喊道:
“爷、奶、大伯、大娘、三叔、三婶,我们回来了。”
顾奶奶就见院里人影晃动,顾奶奶扶着门框正朝村口方向望,顾大伯、
顾奶奶眼睛一亮,几步迎了上来,拉着裴希桐的手就不肯放,眼睛里满是笑意,上上下下打量着她:
“哎哟,桐桐和青青回来了。
我的桐桐哟,可算回来了!这阵子没见,我孙女长得越发水灵了。”
她又转向梁青青,拍着她的手背笑道:
“青青也是,嫁了人更添了几分气色,瞧这眉眼,多俊!”
梁青青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笑着喊了声“奶奶”。
顾奶奶这才想起正事,拉着裴希桐往屋里走,边走边问:
“你爸妈在部队都还好吧?你妈到了部队能适应不?你大哥和梅婷都好吗?”
看着其他人也看着她,裴希桐笑着回话:
“都好着呢,他们都适应部队的生活了。
梅婷现在在部队家属院小学做教师,我们从北京回部队的时候,安安跟着到了部队。
要不是梅婷上班,妈妈要带孩子,不然,她们就跟着一起回来了。”
“那就好,那就好。没想到梅婷已经开始工作了,真好啊!”
顾奶奶连连点头,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你们一路回来累坏了吧?快进屋歇着,大娘在厨房留了菜,就等着你们到家呢。”
大娘笑着说:
“上车饺子下车面,我去给你们下碗面,热乎乎地吃一顿。”
“谢谢大娘。”两人异口同声。
顾大伯在一旁接话:
“路上顺利不?快进屋喝口水,我把那饲料和水的样品都收好了,等你吃过饭,歇过来咱们就去养殖场看看。”
裴希桐应着好,心里涌上一股暖意。
很快,大娘就端着两碗面到桌上。
小鸡炖蘑菇,土豆丝,辣白菜配着面条,两人热热乎乎地吃了一顿饭。
等放下碗筷,裴希桐想到梁青青结婚后还没见过爸妈,便笑着对梁青青说:
“青青,咱们离开家里好久了,桌子、窗台上指不定落了层灰,你先回去拾掇拾掇,我跟大伯去养殖场看完了牛,晚点就回去找你。”
梁青青眼睛“唰”地亮了,刚要应声,又想起啥似的看向顾奶奶,顾奶奶早瞧明白了,笑着拍她手背:
“去吧去吧,你爸妈昨儿还偷偷问有没有你和韩御的消息呢。
快回去吧,跟他们好好聊聊,一会儿他们也该去上工了。”
梁青青红着脸应了声“哎”,把买的东西留了一份给顾奶奶,“奶奶,这是我孝敬您和爷爷的。”
说完,不等顾奶奶说话,拎着给爸妈买的东西,脚步轻快地往去新家了。
梁青青走了,顾盛国朝裴希桐扬下巴:“走?去养殖场瞅瞅?”
“走。”裴希桐站起身,跟着顾盛国往养殖场去。
刚出了顾家,顾盛国就念叨开了:
“昨天你挂了电话,我就按你说的查了。咱们村里的巡逻队也都正常巡逻了。”
裴希桐没接话,只“嗯”了一声,心里却没松快——她总觉得牛突然发病蹊跷,寻常急症哪能来得这么猛。
顾盛国拍了一下脑袋,说:
“不对,前天村里来了一个孩子,这孩子你也认识,就是你在豫县的弟弟赵耀祖。
那天他哭着来村里找你,说他奶奶一家嫌他晦气,打骂他,他就跑到咱们村里来了。“
“后来呢?”
顾盛国叹口气:
“我看那孩子哭得可怜,就告诉他,你已经离开村里去随军了,让他回家。
等过几天,我找人去帮他协调一下。
他哭得伤心,说要到新家那边看看,待一会儿就走。”
裴希桐心中一沉:
“那孩子从小就被娇生惯养坏了,怎么会突然来找我。”
“兴许是因为受了苦,想起你的好来了。”
到了养殖场门口,里头传来“哞哞”的牛叫声,听着中气足,不像昨天那病恹恹的样子。
老李头正蹲在牛棚门口编草绳,见他们来,连忙扔了草绳站起来:
“桐桐丫头回来了?快进来看!那几头牛今早晨都能自己出圈遛遛了!”
裴希桐点头,“李爷爷,我先去看看饲料和水。”
说着,她径直走到墙角放样品的地方,顾盛国赶紧把布袋子递过去:
“你看,这是昨儿早上喂牛的饲料,就剩这点了,还有那缸里的水,我也舀了一碗留着。”
裴希桐先捏了点饲料凑到鼻尖闻,除了正常的味道,没有其他异常。
她又端起那碗水样,清亮亮的,晃了晃也没沉渣,仔细嗅了嗅。
方才闻饲料时还没觉得异样,这水却不同——表面看着清亮,凑近了却隐约有股极淡的、说不出的腥气,不是寻常井水该有的味道。
她眉头微蹙,直起身看向老李头:
“李爷爷,您再仔细想想,昨天喂牛之前,除了咱们养殖场做工的人,还有谁来过这儿?尤其是靠近饲料缸和水缸的地方。”
老李头蹲回地上,手里还攥着没编完的草绳,掰着手指头数:
“做工的就那几个,都是村里知根知底的,没旁人啊。哦——”
他突然顿住,烟锅子在鞋底磕了磕,“倒有个半大孩子,前天晌午头来借过水喝。”
“借水喝?”裴希桐追问,“什么样的孩子?大概多大年纪?您还记得他长什么样不?”
“瞧着也就十来岁吧,穿得灰扑扑的,脸瘦,眼睛倒挺大。”
老李头回忆着:
“那天日头毒,他跑到这儿时满头汗,说从外村来走亲戚的,渴得厉害,问我能不能给碗水。
我瞅他可怜,就进屋给他倒了一杯水,让他在棚子底下歇了会儿。”
他指了指靠近水缸的那个矮棚,“就蹲那儿喝的,喝完还谢了我两句才走。”
顾盛国在一旁听着,突然插话:“十来岁的孩子?难道是……赵耀祖?”
裴希桐心里那点疑影瞬间浓了几分。
喜欢穿越七零:古武中医嫁首长
“家里咋样?牛没事了吧?”
“没事了没事了!”
顾希强推着车子,脸上笑开了花,“大伯说你给的那药水神了,昨天下午那几头牛就站起来吃草了,怀崽的那头母牛也开始反刍了!”
李叔在一旁搭话:
“可不是嘛,昨天下午村里都传遍了,说你让养殖场的牛起死回生,大家伙见养殖场的牛没事,都高兴地合不拢嘴了。”
旁边的婶子也附和:
“是啊,你这次可是救了咱们养殖场呢。”
裴希桐笑着说:
“只要牛没事就好,婶子,我们先回家了,没事您来家里串门啊!”
“好好好,快回去吧,婶子也要回家吃饭了。”
三人告别大家,一起往顾家老宅赶去。
刚走到顾家老宅门口,顾希强就冲里面喊道:
“爷、奶,我姐和青青姐回来了。”
顾家人吃完饭再屋里歇息,听到喊话,都纷纷起身出来。
看到出来的几人,裴希桐和梁青青扬声喊道:
“爷、奶、大伯、大娘、三叔、三婶,我们回来了。”
顾奶奶就见院里人影晃动,顾奶奶扶着门框正朝村口方向望,顾大伯、
顾奶奶眼睛一亮,几步迎了上来,拉着裴希桐的手就不肯放,眼睛里满是笑意,上上下下打量着她:
“哎哟,桐桐和青青回来了。
我的桐桐哟,可算回来了!这阵子没见,我孙女长得越发水灵了。”
她又转向梁青青,拍着她的手背笑道:
“青青也是,嫁了人更添了几分气色,瞧这眉眼,多俊!”
梁青青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笑着喊了声“奶奶”。
顾奶奶这才想起正事,拉着裴希桐往屋里走,边走边问:
“你爸妈在部队都还好吧?你妈到了部队能适应不?你大哥和梅婷都好吗?”
看着其他人也看着她,裴希桐笑着回话:
“都好着呢,他们都适应部队的生活了。
梅婷现在在部队家属院小学做教师,我们从北京回部队的时候,安安跟着到了部队。
要不是梅婷上班,妈妈要带孩子,不然,她们就跟着一起回来了。”
“那就好,那就好。没想到梅婷已经开始工作了,真好啊!”
顾奶奶连连点头,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你们一路回来累坏了吧?快进屋歇着,大娘在厨房留了菜,就等着你们到家呢。”
大娘笑着说:
“上车饺子下车面,我去给你们下碗面,热乎乎地吃一顿。”
“谢谢大娘。”两人异口同声。
顾大伯在一旁接话:
“路上顺利不?快进屋喝口水,我把那饲料和水的样品都收好了,等你吃过饭,歇过来咱们就去养殖场看看。”
裴希桐应着好,心里涌上一股暖意。
很快,大娘就端着两碗面到桌上。
小鸡炖蘑菇,土豆丝,辣白菜配着面条,两人热热乎乎地吃了一顿饭。
等放下碗筷,裴希桐想到梁青青结婚后还没见过爸妈,便笑着对梁青青说:
“青青,咱们离开家里好久了,桌子、窗台上指不定落了层灰,你先回去拾掇拾掇,我跟大伯去养殖场看完了牛,晚点就回去找你。”
梁青青眼睛“唰”地亮了,刚要应声,又想起啥似的看向顾奶奶,顾奶奶早瞧明白了,笑着拍她手背:
“去吧去吧,你爸妈昨儿还偷偷问有没有你和韩御的消息呢。
快回去吧,跟他们好好聊聊,一会儿他们也该去上工了。”
梁青青红着脸应了声“哎”,把买的东西留了一份给顾奶奶,“奶奶,这是我孝敬您和爷爷的。”
说完,不等顾奶奶说话,拎着给爸妈买的东西,脚步轻快地往去新家了。
梁青青走了,顾盛国朝裴希桐扬下巴:“走?去养殖场瞅瞅?”
“走。”裴希桐站起身,跟着顾盛国往养殖场去。
刚出了顾家,顾盛国就念叨开了:
“昨天你挂了电话,我就按你说的查了。咱们村里的巡逻队也都正常巡逻了。”
裴希桐没接话,只“嗯”了一声,心里却没松快——她总觉得牛突然发病蹊跷,寻常急症哪能来得这么猛。
顾盛国拍了一下脑袋,说:
“不对,前天村里来了一个孩子,这孩子你也认识,就是你在豫县的弟弟赵耀祖。
那天他哭着来村里找你,说他奶奶一家嫌他晦气,打骂他,他就跑到咱们村里来了。“
“后来呢?”
顾盛国叹口气:
“我看那孩子哭得可怜,就告诉他,你已经离开村里去随军了,让他回家。
等过几天,我找人去帮他协调一下。
他哭得伤心,说要到新家那边看看,待一会儿就走。”
裴希桐心中一沉:
“那孩子从小就被娇生惯养坏了,怎么会突然来找我。”
“兴许是因为受了苦,想起你的好来了。”
到了养殖场门口,里头传来“哞哞”的牛叫声,听着中气足,不像昨天那病恹恹的样子。
老李头正蹲在牛棚门口编草绳,见他们来,连忙扔了草绳站起来:
“桐桐丫头回来了?快进来看!那几头牛今早晨都能自己出圈遛遛了!”
裴希桐点头,“李爷爷,我先去看看饲料和水。”
说着,她径直走到墙角放样品的地方,顾盛国赶紧把布袋子递过去:
“你看,这是昨儿早上喂牛的饲料,就剩这点了,还有那缸里的水,我也舀了一碗留着。”
裴希桐先捏了点饲料凑到鼻尖闻,除了正常的味道,没有其他异常。
她又端起那碗水样,清亮亮的,晃了晃也没沉渣,仔细嗅了嗅。
方才闻饲料时还没觉得异样,这水却不同——表面看着清亮,凑近了却隐约有股极淡的、说不出的腥气,不是寻常井水该有的味道。
她眉头微蹙,直起身看向老李头:
“李爷爷,您再仔细想想,昨天喂牛之前,除了咱们养殖场做工的人,还有谁来过这儿?尤其是靠近饲料缸和水缸的地方。”
老李头蹲回地上,手里还攥着没编完的草绳,掰着手指头数:
“做工的就那几个,都是村里知根知底的,没旁人啊。哦——”
他突然顿住,烟锅子在鞋底磕了磕,“倒有个半大孩子,前天晌午头来借过水喝。”
“借水喝?”裴希桐追问,“什么样的孩子?大概多大年纪?您还记得他长什么样不?”
“瞧着也就十来岁吧,穿得灰扑扑的,脸瘦,眼睛倒挺大。”
老李头回忆着:
“那天日头毒,他跑到这儿时满头汗,说从外村来走亲戚的,渴得厉害,问我能不能给碗水。
我瞅他可怜,就进屋给他倒了一杯水,让他在棚子底下歇了会儿。”
他指了指靠近水缸的那个矮棚,“就蹲那儿喝的,喝完还谢了我两句才走。”
顾盛国在一旁听着,突然插话:“十来岁的孩子?难道是……赵耀祖?”
裴希桐心里那点疑影瞬间浓了几分。
喜欢穿越七零:古武中医嫁首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