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伪装的真心-《继室娇媚入骨:疯批将军搂腰哄》

  但她只是杨氏带过来的陪嫁丫鬟,再心疼如修也没用,事事还得听主子的安排。

  她没有身份,也没有话语权,甚至连一句劝告都说不上。

  若贸然为如修说话,反而可能惹来非议,说是“逾矩”、“多管闲事”。

  她只能把那份怜惜藏在心底,偶尔趁没人时塞给他一碗热汤,或是悄悄补好他破了的衣角。

  命运如同铁网,将每个人牢牢锁在自己的位置上,挣扎不得,逃脱不能。

  如修回房换了一身干净衣裳,又跑去了寺庙门口等如祈。

  他先把沾了泥的外袍脱下,找出那件浆洗得发白却整整齐齐的青布衫穿上,领口纽扣都扣得一丝不苟。

  然后提起草鞋,一路小跑穿过林间小道,脚踩落叶发出沙沙的响声。

  风吹动他额前的碎发,他却顾不上整理,满脑子只想着:“弟弟马上就要回来了。”

  可天都黑了,庙门早就关上了。

  暮色如墨般笼罩山林,远处传来几声乌鸦的啼叫,凉意顺着石阶往上爬。

  灯笼未点,香客早已散尽,唯有晚风拂过幡旗,猎猎作响。

  寺庙外静得可怕,只有虫鸣断续,像是在低语这深夜的孤寂。

  他就坐在大雄宝殿外的石阶上,眼巴巴地盯着那扇紧闭的红漆大门。

  双手抱膝,下巴轻轻搁在膝盖上,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门缝里透不出一丝光亮的缝隙。

  寒气渐渐侵入骨髓,他却一动不动,仿佛只要一直守着,门终究会为他打开。

  他嘴里轻声念叨着:“如祈,我在这里等你……你说要回来的。”

  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听见“吱呀”一声,门开了。

  那声音极轻,像是年久失修的木轴在艰难转动,打破了夜的沉寂。

  一道微弱的光线从门缝中漏出,继而缓缓扩大,映出门前一片青石地面。

  紧接着,传来一个又沙又嫩的声音:“如修。”

  那声音带着些许疲惫,却又掩不住欣喜,像春风拂过冰封的小溪,泛起点点涟漪。

  君书正抱着如修,身后跟着几个从山上回来的和尚。

  他们身穿灰褐色僧衣,脚步稳健,神情安详。

  每人手里提着一盏灯笼,火光照亮了整扇红门,也将门前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

  烛光摇曳中,映出几张慈悲的面容,还有肩头披着的薄霜。

  如祈挣扎着从君书背上滑下来,飞奔着朝如修跑去。

  他穿着小小的僧袍,脚步踉跄却不肯停歇,脸上挂着明亮的笑容。

  寒风吹乱了他的头发,他也不在意,眼里只有那个蹲在石阶上的熟悉身影。

  如修看见弟弟,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原本有些呆滞的眼神瞬间变得灵动,嘴角控制不住地上扬,整个人像是被点亮了一样。

  他急忙站起身,张开双臂,迎向那个扑来的小身影。

  一把把他搂进怀里。

  他用力地抱紧,仿佛要把这些日子的牵挂与担忧全都揉进这个拥抱里。

  脸颊贴着如祈冰冷的小脸,感受到那一丝凉意,心疼得几乎要落泪。

  如祈也紧紧抱住他的脖子,高兴地喊:“如修如修,我要骑大马!”

  声音清脆如铃,带着久别重逢的雀跃与依恋。

  他不再叫如修“大笨蛋”了。

  从前那些讥笑的话语,如今像被风吹散的尘埃,再也找不到痕迹。

  如修也第一次觉得,弟弟的声音这么动听。

  每一个音节都像是暖流,缓缓淌进心里。

  那曾经让他觉得吵闹的声音,此刻竟如此悦耳,如此亲切。

  一点也不吵。

  他听得入神,听得欢喜,听得眼眶发热。

  他笑着答应:“好啊,如修给你当大马。”

  说完便蹲下身子,拍了拍自己的背。

  动作虽笨拙,却格外认真,生怕弟弟不满意。

  两兄弟抱成一团,画面温暖得让人心头一热。

  夜风似乎也为之停驻,连那昏黄的灯笼光都显得格外柔和。

  老和尚站在一旁微笑点头,君书则轻轻合十,低声诵了一句佛号。

  这一刻,仿佛连天地都在见证这份纯粹的手足之情。

  经过这事,如祈心里好像变了点。

  他在寺中待了这些日子,每日听经礼佛,见僧人慈悲度人,也亲眼目睹众生苦难。

  师傅曾牵着他走到山巅,指着山下村落说:“你看,每一家都有苦处,可他们仍彼此扶持,这才是人间真情。”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了如修的沉默与付出。

  他不再嫌弃如修。

  不再觉得哥哥动作慢就是愚蠢,也不再嘲笑他说话结巴、做事呆板。

  相反,他开始察觉到那种笨拙背后的坚定与温柔。

  那是任何人都无法伪装出来的真心。

  反而开始喜欢这个哥哥了。

  喜欢他每天默默为自己端来的饭菜,喜欢他在雨天特地送来油纸伞,喜欢他半夜起来帮他盖被子。

  这些细微的关怀,以前视而不见,如今回想起来,竟如星光般闪烁心头。

  可从小没人教他叫“哥哥”,那两个字卡在嘴里,还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

  他张了张嘴,喉咙微微滚动,最终只化作一声轻轻的“如修”。

  但他握住了如修的手,握得很紧,仿佛在用行动代替语言。

  而如修,依旧笑着,什么都没问,什么都没说,只是用力回握住弟弟的小手。

  君书把小如祈送回来后,静静地转身,脚步轻缓地朝着东厢房走去。

  他的神情一如既往地沉稳,仿佛刚才经历的一切都未曾在他心中掀起波澜。

  夜风拂过廊檐,吹动他衣角的一角,但他并未停下,只是稳步前行,身影很快隐没在东厢房昏黄的烛光里。

  另一边,云柳正在屋内整理衣物,忽然察觉秋霜不在房中,心头猛地一紧。

  她环顾四周,掀开帘子探头查看,却依旧不见人影。

  她的脸色瞬间发白,几乎立刻就猜到——老夫人定是偷偷去了后山,去找如祈少爷了!

  想到此处,她手一抖,手中的帕子落在地上也顾不上捡,转身就要冲出门去禀报姑太太,生怕晚一步便会出什么大乱子。

  可她刚踏出房门,脚还没完全跨过门槛,一道高大的身影便突兀地挡在了她面前,正是君书。

  月光洒在他脸上,映出一张冷峻而镇定的面容。

  他抬眼看了云柳一眼,声音低沉却不容置疑:“别慌,不必惊动姑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