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贾张氏留在城里-《四合院:六十年代的那些人和事》

  贾张氏最终还是留在了城里,身上没有钱的她,要是再回去乡下,她估计得饿死。

  街道办也不可能把她逼死,并且,贾张氏也没有犯错,街道办王主任也不可能随便就把人给送回去。

  贾张氏的农村户口,虽然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贾家其他人都在城里,留她一个人在乡下,那也不是很好。

  贾张氏的年纪还是大了,街道在怎么说,也不能影响到她的生存。

  否则,第一个倒霉的便是街道办的主任,特别是在首都发生什么事情,那都是大事。

  “当家的,光福去的地方,可是非常冷,也不知道给他准备的被子和衣服行不行。”

  后院,此时的刘家,二大妈还是很担心刘光福,毕竟是第一次出远门,挂念是极为正常的。

  “光福已经出发了,现在说这些也没用,而且,我们还给他拿了二百块钱,还有一些票据,足够他生活了。”

  刘海中的话,说的不无道理,刘光福已经坐上车,现在说这些,那也没有用。

  “好了,不用太担心,光福到了,会怕一封电报回来的,到时候我们在问问他在那边怎么样。”

  说的再多,如今他们对刘光福也不能在支援什么,只能是等他到地方以后,看能不能给他寄点东西过去。

  这也是他们唯一支持他的办法,最主要的,还是需要刘光福自己努力,家里人可没有太多的资源给他。

  此时的火车上,棒梗和刘光福,阎解旷几人在一起,毕竟是一个院里的,大家都认识,互相能有个依靠。

  他们虽然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分在一起,但是现在的目的地已经明确,是在同一个县城。

  一路上,互相有一个照应,那肯定是极好的,人多力量大,自然体现在他们身上。

  车厢里认识的都已经互相抱作一团,毕竟在这车上,可不能睡得太死,否则东西丢了都不知道。

  这也是几人互相抱团的原因之一,大家轮流守夜,自然不会有什么小毛贼不开眼。

  刘光福,棒梗,和阎解旷等人走了,对四合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要说影响,可能也就贾张氏吧!

  她的好大孙,乖孙去下乡插队,把她的养老钱带走了大部分。

  不过也因此,贾张氏直接留在了城里,留在四合院。

  因祸得福,说的就是贾张氏,有秦淮如在,她怎么也不可能饿死,只是想要吃好,那就只能自己花钱改善生活。

  贾张氏又回到了她经常待的位置,对于把她送回乡下的刘海中,她当然是记恨着的。

  每天虽然手上在做鞋底,和糊火柴盒,但是她的眼睛可一直都盯着后院,就想着能够找到刘家的把柄。

  被贾张氏经常盯着,刘海中自然是发觉了她的目光,可他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既然已经得罪贾张氏,那只能是防着她一些,家里有事也不要有什么把柄被她抓到。

  阎家阎解旷走了,对于阎家来说,同样的没有什么影响。

  相反,因为他走了,阎家少了他的伙食,阎埠贵的压力小了许多。

  都说半大小子,饿死老子,贾东旭就是最典型的一个案例。

  如今少了阎解旷这个半大小子,阎埠贵不需要把自己的定量分一些给他,自然是高兴许多的。

  虽然,阎解旷走的时候,他拿了一笔钱,加上一些票据,但对于阎埠贵来说,肉疼也只是那一下。

  四合院风平浪静,大家现在都是关起门,过自己的小日子。

  四合院没有了管事大爷,全院大会也没有谁会召开,也就街道办前来让大家学习的时候,才会召集全院所有住户。

  如今外面的乱象还在持续,轧钢厂也一直没有重新生产。

  这场风波对于孙建国他们肉联厂来说,完全没有影响,最多也就是学习一下。

  对他们来说,每天还是要工作,车间里宰杀牲畜一直都没有停过。

  运输队更加不用多说,那是一点影响都没有,只是大家如今暂时没有出差,都在四九城里运送物资。

  要说如今轧钢厂最跳的欢的,要数于海棠,或者说,在轧钢厂里,她一直都很活跃。

  如今逮到机会,在轧钢厂里那是一点都没有收敛着,对于此,孙建国只能说,这会跳得有多欢乐,到了清算的时候,就有多狼狈。

  ……

  “爸,我们现在都已经没有老师了,那我们学习还学吗?”

  孙宇轩问着父亲孙建国,这些时间以来,他们学校虽然早就受到了波及,但是老师上课什么的,还是照样的上。

  跳的最欢的是那些中学生以及高中生,对于小学来说,其实受到的波及不算什么。

  就像是红星小学的冉秋叶,她虽然受到了父母的影响,但是在学校里还是有一份工作养家糊口。

  阎埠贵虽然被骂臭老九,他还是同样的上课,也没有影响他每个月的工资。

  “没有老师?那你们的老师呢?”

  徐雪听到儿子这么说,一下子就着急了,她可不想自己的孩子们跟着其他人一般,去闹事。

  “妈妈,我们老师现在不能上课了,现在每天我们都是自习。”

  孙悦宣一副我知道的神色,赶忙的说了出来,她的老师同样的也有好几天没有上课。

  “这样么……”

  孙建国皱了皱眉,他没想到,这才刚刚开始,就已经这么乱,连小学都已经被影响到。

  “行吧,那你们就先不去上学,我会和学校请假的,在家里,让你们妈妈来教导你们。”

  想了想,为了让孩子不受到外面事情的波及,孙建国也只能如此,让徐雪暂时教导孩子。

  几个孩子都很聪明,自学发知识早已经到了初中,并且都要快学完。

  受到父母的影响,他们都很爱学习,这才是他们现在才读小学,就已经快要学完初中知识的原因。

  喜欢四合院:六十年代的那些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