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这他娘的还是咱大明的江山吗!-《奋斗在洪武元年》

  刚刚回到兴化县衙,朱标就黑着一张臭脸说道:“姐夫,小弟有些等不及了。”

  杨少峰愣了愣神,问道:“什么等不及了?”

  朱标来回踱了两步,说道:“小弟想让那些唱《白毛女》的戏班子早点儿登台。”

  “能在一省唱,就在一省唱。”

  “能在一府唱,就在一府唱。”

  “就先从这兴化县开始唱起。”

  “咱们多耽搁一天,老百姓就得多受一天的罪。”

  “……”

  杨少峰嗯了一声,说道:“今天这事儿,也可以编排进戏文里。”

  略微顿了顿,杨少峰又继续说道:“经过今天这么一遭,咱们在兴化县的消息肯定是传出去了,接下来,就看那些官绅老爷们的胆子究竟够不够大了。”

  朱标点了点头,又对夏煜吩咐道:“派人去审一审那位许二爷,把他家里做官的亲眷都问清楚,再把人都带到兴化县大牢。”

  ……

  当杨少峰和朱标的奏本传回京城后,朱皇帝整个人都是懵的。

  皇帝根本不想让人进京告状?

  张六六那几个兄弟就是被官兵给杀的?

  张六六多半是被人抓到京城给活剐了?

  只要许家庄的老百姓都老老实实的耕地纳粮,他许二爷倒也能让庄子上的人都活下去?

  所以,这他娘的还是咱大明的江山吗!

  朱皇帝气极反笑,直接让陈忠把奏本拿给李善长和刘伯温,“看看,看看,这他娘的,往咱身上泼脏水都不带背着人的?”

  李善长和刘伯温连死的心都有了——

  往小了说,这是某些地方乡绅们胆大妄为,自寻死路。

  可要是往大了说,那可就得问问内阁、诸部、寺、监、院以及御史台衙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了。

  这他娘的甚至已经不能用失职来形容!

  这一刻,李善长和刘伯温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杨少峰说的那句“有些事儿,不上称没有四两重,上了称,千斤都不住”。

  李善长站起身,向着朱皇帝拱手拜道:“上位,是臣等失职,臣……”

  刘伯温同样起身,朱皇帝却直接摆了摆手,“这事儿跟你们没什么关系,善长先生和青田先生不必抢着认罪,更没必要往自个儿的身上揽责。”

  再次示意李善长和刘伯温坐下之后,朱皇帝又继续说道:“咱实在是没想到,人的胆子竟然可以大到这种程度。”

  “这个事儿,也给咱提了个醒。”

  “宁阳县的那些好东西,还得尽快照搬过来才是。”

  随着朱皇帝的话音落下,李善长和刘伯温想要寻死的心思顿时更加坚定——

  上位说的好东西是什么?

  是在县衙和村社之间再增设一个乡镇级别的小衙门。

  这个小衙门要五脏俱全,要有知乡或者知镇,要有佐贰官,最重要的还要有一个御史台负责的监察衙门。

  一切标准都要向宁阳县衙看齐,只是在人数和规模上有所精简。

  假设,假设一个这样儿的小衙门需要用到二十个官吏,再按照一个县有四个这样儿的小衙门来计算,所需要的人手就是八十个。

  再按照一个府下辖十个县来计算,所需要的人手就是八百个。

  一个布政使司呢?

  大明十几个布政使司,等于是凭空多出来好几万的官吏缺额。

  要是大明已经立国百余年,举办过数十次的科举,那么这个官吏的缺额还能算得上是好事儿。

  可是大明刚刚立国七年,哪怕是连年开设恩科,也不过是举办了四次科举,总的录取人数只有一千二百人。

  更别说这一千二百个进士要么已经分配去做知县,要么已经被扔去宁阳农场接受培训。

  哦,还有辽东,那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胡惟庸,那个老匹夫也在盯着每年恩科录取的进士。

  李善长越想越是头疼,忍不住说道:“上位,小衙门这个事儿,需要的官吏可不在少数。”

  “而且这里面也不仅仅只是官吏的缺口。”

  “更重要的还是在衙役的数量以及品行方面。”

  这个才是最令人头疼的。

  因为要照搬宁阳县的那些好东西,就不可能只搬表面上的衙门制度而忽略人员编排。

  宁阳县的衙役数量有五百个。

  其他州县照搬宁阳县那一套之后,衙役数量是不是也要按照五百为基数进行调整?

  调整,就意味着一笔巨大的钱粮支出以及人手需求。

  不调整,就意味着只搬了一套空壳子回来。

  李善长又继续说道:“真要是照搬,也只能一个县一个县的搬,而且还得时刻注意,不能在照搬的过程中搞出乱子。”

  朱皇帝呵地笑了一声,说道:“乱子?马上就他娘的要出大乱子了。”

  李善长和刘伯温顿时愣住,朱皇帝却从桌子上拿起另外一份奏本,让陈忠交到了李善长手中。

  “看看这个。”

  “那两个混账东西跑到兴化县之后就大肆抓人,还要把那些戏班子先弄去兴化,让戏班子先从兴化唱起,然后是扬州府,再然后是整个直隶。”

  “还有,他俩又放出了那个混账东西在兴化县的风声。”

  “按照他俩的计划,只等那些官绅老爷们起事,就再放出咱标儿也在兴化的风声。”

  朱皇帝翻出一份锦衣卫的密报,脸上的神色逐渐转冷:“偏偏咱们大明的官绅老爷们也实在是不争气,还真他娘的有人上赶着找死!”

  李善长把手中的奏本递给刘伯温,又从陈忠手里接过锦衣卫的密报看了起来。

  只是略微看了几眼,李善长就忍不住闭上了眼睛,随后又重重地叹息一声。

  问:想要聚众攻打一个县城,并且杀掉当朝驸马,是一个什么样儿的罪名?

  附加条件:这个驸马爷叫做杨癫疯,正在跟太子殿下一块儿处理张六六案。

  答案很明显,这他娘的就是聚众谋反啊!

  如果说太子殿下是上位的心尖子,那他杨癫疯就是上位的眼珠子——

  咱就是说,老夫被他杨癫疯折腾来折腾去,为什么不下死手报复?

  是因为老夫斗不过他杨癫疯?

  不是!

  论起官场上的阴谋阳谋,老夫能活活玩儿死他杨癫疯!

  老夫之所以不下死手报复回去,是因为老夫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