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费那劲干嘛,重新上菜-《穿越倚天:唯一真神镇压诸天》

  陆晨把玩着新出炉的空间戒指,指尖摩挲着暗银色的戒面,感受着那份源自空间法则本身的稳固与深邃。

  这玩意儿,比之前用一堆阵法堆砌出来的储物装备,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简直是鸟枪换炮。

  就在这时,太初二号的声音响起,电子音依旧平稳无波,却带着一丝结论性的冰冷。

  “主人,对先前捕获的碟状飞行器残骸分析完毕。”

  “结论:动力系统、能量核心……无法修复。”

  陆晨将十几枚戒指朝空中一抛。

  戒指如同被无形的手托住,悬浮在半空,缓缓旋转。

  “修复?谁说要修复了?”

  陆晨嘴角一撇,“这对破铜烂铁已经失去意义了,还真指望它带我们纵横星海?”

  太初二号沉默了两秒,似乎在处理这个逻辑。

  “指令确认。废弃修复方案。”

  “那么,后续行动方案是?”

  陆晨伸了个懒腰,“方案?”

  “当然是……自己造一个!”

  太初二号:“需要设计蓝图。”

  陆晨打了个响指:“蓝图在我这里。”

  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更准确地说,是那尊坐镇丹田气海,眉心烙印着混沌道韵的元婴。

  十大法则归一,统一场论的奥秘在他心中已不再是秘密。

  足够了。

  “太初,你负责记录、计算、优化细节,以及……打下手。”

  太初二号的电子眼白光闪烁了一下:“指令已接收。设计模式启动。请指示核心参数。”

  陆晨走到一块空地中央,负手而立,开始口述。

  他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第一,外壳。”

  “要求:绝对坚固。能够硬抗恒星爆炸的冲击波,无视常规能量武器和物理打击。”

  太初二号:“材料强度要求超出已知宇宙所有天然及人造合金。建议采用能量护盾……”

  “护盾要,但外壳本身,也得够硬。”陆晨打断它,“用强相互作用力材料。”

  太初二号:“强相互作用力材料……理论概念。通过强核力将夸克和胶子约束在超核密度状态。实现方式未知,所需能量级别……”

  “方式?”陆晨笑了,“简单。”

  他抬起手,虚空一抓。

  嗡!

  空气中,九道不同光泽的阵法虚影一闪而逝。

  “看到这些阵法没?”

  “用阵法模拟强相互作用力的结合模式,在宏观尺度上,实现粒子层级的绝对锁定。”

  太初二号的运算核心瞬间飙升。

  无数数据流在陆晨面前的虚空中形成瀑布般的淡蓝色光幕。

  “模拟开始……阵法耦合模型构建中……能量谐振频率计算中……”

  “可行性分析……百分之九十九点九。”

  “阵法复合结构将赋予材料超核力级别的晶格锁死强度。”

  “结构强度模拟……成功。抗压、抗剪切、抗能量冲击……符合主人要求。”

  “初步命名:九转玄金琉璃体。”

  “设计方案生成中……”

  陆晨满意地点头:“很好,就叫这个。名字……有点玄幻,但效果够劲就行。”

  他继续道:“第二,能源核心。”

  “要求:无限能源,稳定可控。”

  太初二号:“建议采用可控核聚变。最优选为氘氚聚变……”

  “氘氚?格局小了。”陆晨摆摆手,“用氦-3,脉冲式可控核聚变。”

  “模拟太阳内部的聚变过程,给我一路烧,烧到不能再烧为止,理论上终点是铁元素。”

  “能量输出根据需求,通过调整氦-3和氘的注入量、反应室温度、压力,实现毫秒级精准控制。”

  “无限能源,懂吗?”

  太初二号:“氦-3脉冲聚变方案确认。控制系统复杂度极高,但理论可行。”

  “反应堆外壳和约束问题?”

  陆晨嗤笑一声:“外壳就用刚才的‘九转玄金琉璃体’,那玩意儿本身就自带能量吸收和部分屏蔽特性。再用【灵脉通玄阵】衍生出的超导材料,制造超强磁约束线圈。”

  “材料强度够,超导效率高,磁场强度要多大有多大。还有问题吗?”

  太初二号:“……无。磁约束方案优化中……,结合超导线圈与‘九转玄金琉璃体’复合约束场……能量利用效率预估百分之九十八点七……稳定运行时间理论无限……”

  “设计方案生成中……”

  陆晨负在身后的手,轻轻捻动手指,仿佛在勾勒着什么。

  “第三,推进系统。”

  “这个是重点。”

  “不要任何工质喷射,那太Low了。也别跟我提什么空气动力学,在宇宙里没用。”

  太初二号:“备选方案:曲率引擎,空间跳跃……”

  “那些是用来赶路的。”陆晨摇头,“我说的是常规推进,以及……战斗机动。”

  “我们要直接操控……引力!”

  太初二号的电子眼猛地亮了一下,白光频闪。

  “引力操控?直接扭曲时空?”

  “没错。”陆晨眼神发亮,“通过脉冲聚变产生的强磁场精确调控局部万有引力场,在飞船周围形成可控的‘引力井’和‘引力脊’。”

  “简单说,前面挖个坑,后面堆座山。飞船自己就掉进坑里,再被山推着走。”

  “给我算,怎么用能量核心的输出,最高效地制造和维持这种可控的引力梯度。”

  太初二号:“引力场生成与塑形计算中……根据统一场论计算,技术可行。”

  “那必须的。”陆晨毫不犹豫,“还要更进一步。利用强磁场高频振荡这个引力场,相位调控。”

  “在飞船前面,把空间‘压缩’;在后面,把空间‘拉伸’。”

  “想象一下,一张纸,你把它褶皱起来,两点的直线距离是不是就缩短了?”

  “飞船本身没动,是它所在的空间在‘推’着它走。”

  太初二号:“空间褶皱驱动……理论上可以无视惯性定律。加速度……无限?”

  “理论上是。”陆晨点头,“可以瞬间从静止加速到亚光速,也能在亚光速下瞬间悬停、锐角转弯。”

  “里面的乘客?什么感觉都不会有,因为是空间在动,不是他们在动。”

  “当然,能量消耗会很恐怖。给我把这个‘引力波振荡引擎’设计出来。”

  太初二号:“引力波振荡引擎模型构建中……空间曲率相位调制算法开发中……模拟结果……成功!”

  “无惯性机动得到验证。能源消耗峰值……在脉冲核聚变核心输出范围内。”

  “设计方案生成中……”

  一连串的设计指令下达,太初二号海量的数据流在空中交织,逐渐勾勒出一艘前所未有的造物的轮廓。

  “速度最优解是多少?”陆晨问。

  太初二号:“行星大气层内,为避免引力效应对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建议巡航速度限制在100马赫以内。”

  “真空环境下,稳定巡航速度取决于能源核心可持续输出功率和引力场操控精度。脉冲聚变发动机,初步估算,可达光速的10%。”

  “理论上如果采用反物质引擎,可达光速的90%。”

  “至于超光速跃迁,可通过引力引擎制造临时虫洞或进行超空间跳跃实现,但涉及更高维度的时空操作,稳定性风险增加,需谨慎使用。”

  ......

  随着不断的推演,飞碟成型。

  强相互作用力外壳,无限能源的脉冲核聚变核心,无视惯性的引力驱动引擎,全频谱隐身……

  这玩意儿,才配得上叫星际座驾!

  “很好。”陆晨拍了拍手,“名字……就叫它‘紫霄’吧。”

  他一挥手。

  “太初,设计图最终定稿。调动所有可用资源,优先制造一艘原型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