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呜咽,裹挟着北地的寒沙与浓重的血腥气扑面而来。放眼望去,入目尽是密密麻麻的是兵士战马,潮水一般向前涌去。只闻喊杀之声震天,箭矢如蝗,刀光映着残阳,将天空都染成了绮丽的暗红色。尸体堆积如山,折断的枪予,与破碎的盾牌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皮肉焦糊与死亡的气息。
皇上李恪之与皇后王婉各骑着一匹白马,与一群参军谋士一起站在不远处的山岗上,居高临下,把战况尽收眼底。王婉虽身披狐裘大氅,全身裹的像粽子一样,却依旧感到瑟瑟发抖。这辽东大地的风沙与严寒,远超预想之外,说是“冰冻三尺”也不为过。李恪之紧盯着那正在攻城的兵士,真恨不得自己跃马扬鞭,亲自出战,那高丽国主昏庸无道,此番死到临头,竟然妄图拉上全城百姓陪葬。除了青壮丁外,把那些老弱妇孺全部用刀都赶上了城楼充当盾牌,因顾忌着无辜百姓,不敢强攻,故此大大的延缓了破城的速度。
“皇上,不如就按照原先制定的计划行事,若是再拖延下去,恐怕天就要黑了,绝不能让其再有喘息的机会。作为一个国主,他都能以子民换取自己的苟延残喘,咱们又何必要顾忌?”一位包裹的严严实实的谋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跪在李恪之马前启禀道。
“皇上,这高丽国主简直是疯了,百姓都成了他的挡箭牌,若是今日不能破城,明日就有暴雪,更不利于攻城作战。这种极寒天气,咱们中原的兵士本就不太适应,更恐营中冻伤者甚多,影响士气!”另一位身形高大的参军说道:“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打仗焉有不死人的道理,这是他们不仁,并非我们不义。”
李恪之的眼角瞥过王婉冻的通红的面颊,沉声道:“先帝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可怜,若是横冲直撞,只怕此地会变成一座空城。谁人都有父母妻儿,不如以仁德感化守城官兵,识时务者为俊杰,若弃恶从善,则全家赦免,既往不咎……”
“皇上,李元帅和薛将军请皇上下旨攻宫!若是顾及那城墙上的百姓,恐贻误战机……”一个满脸血污,甲胄残破的传令兵飞马赶来,踉跄着扑到李恪之马前跪下道,
李恪之晦暗不明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痛楚。他扬声道:“赵霄,此处甚寒,速送皇后回营!”“是!”赵霄躬身答道,王婉默默的调转马头,在侍卫们的簇拥下,向着大营而去。
沙场无情,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容不下太多的仁慈,“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那三十万将士头颅砌成的“京观”,是何等惨烈?今日那无数在箭雨中倒下的将军士卒,他们又是谁的儿子?谁的丈夫?谁的父亲?战争的残酷就在于“一将成名万骨枯!”
王婉只觉的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一般,唯愿此战后,中原再无战事,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使骨肉分离。越走越远,那喊杀声渐渐远去,但地动山摇般的厮杀却依旧无法隔绝。王婉回望一眼那烟尘滚滚的方向,只觉得牵肠挂肚,仿佛那沙场上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骨肉兄弟。
等回到营中,王婉整个人便如同脱力一般瘫倒在椅子上。直至夜色昏暗,点点灯光映照着空荡荡的营帐,风更猛烈的刮了起来,大片大片的雪花在空中飞舞着。“娘娘,您用点热粥吧,今儿一天,您都不曾用饭。”冬雪捧着一碗温热的米粥道,皇后自从回到营中,便如失魂落魄了一般,紧皱着双眉,这水也不曾用的一口。
“什么时辰了?”王婉望着外面黑沉沉的夜空,担忧的问道,早过了了鸣金收兵的时间,皇上及几十万将士却无一人归营。
“娘娘,这儿天黑的早,加之要下雪了天色晦暗,其实还不到酉时呢。”冬雪轻声说道:“娘娘不必忧心,奴婢刚刚听到外面的兵士议论,怕是已经攻破平城了……”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皇上李恪之大步走了进来。他那黑色秀金龙的风氅在身后扫出威严的弧度,冻得有些发青的脸上一派风平浪静。“皇上,战况如何了?”王婉急忙起身,一边帮他解开风氅上的丝绦,一边焦急的问道。
李恪之握着她冰凉的手,瞥见她担忧的神色,淡淡的说道:“有劳婉儿挂怀,平城已破,先锋将士已入城。”声音平静无波,仿佛本就是稳操胜券,如同探囊取物一般。他的眸中是势在必得,更是一位帝王睥睨天下的威仪。
“那城中的百姓?我们的将士伤亡如何?”王婉的手顿了一下,急急的问道。
李恪之拉她在椅子上坐下,温言道:“都朕大意了,不该让婉儿看到了如此血腥的沙场,让你受惊了。”他的手轻柔的拂过往王婉耳畔的几缕发丝道:“古来征战几人回。兵者,凶器也,一旦动了兵戈,便不能轻易止战,非得论出输赢胜负。这也是世代生存的法则,不灭高丽誓不回还,这是华夏多少代将士的心愿?如今总算是得偿所愿了。”他低沉的声音中,仿佛也带着一丝悲天悯人:“华夏有多少儿郎命丧此处,高丽终究是中原的心腹之患。眼下尘埃落定,朕也算是无愧于祖先,无愧于先帝,无愧于亿兆黎民了。那城中的百姓,往后也是华夏的子民,朕又岂能忍心伤之?可两军交战,怎可有“妇人之仁”?不过今日,不想你那弟弟王博睿小小年纪,攻心之术用的极是智慧,他带人写了无数信笺射入城中,又鼓动众人和他一起劝降,使得那些守城的高丽官兵临阵倒戈,打开城门,实在是奇功一件!朕已下令,入城的所有兵士将官接管城防,府库,皇宫,对百姓秋毫不犯。”
王婉长吁了一口气道:“阿弥陀佛,能减少杀戮,也是功德无量。”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正色道:“皇上,博睿年纪还小,此计能成,恐非他一人之功,乃是众人合力所致,请皇上万勿以他一人为重……”
喜欢彘仇
皇上李恪之与皇后王婉各骑着一匹白马,与一群参军谋士一起站在不远处的山岗上,居高临下,把战况尽收眼底。王婉虽身披狐裘大氅,全身裹的像粽子一样,却依旧感到瑟瑟发抖。这辽东大地的风沙与严寒,远超预想之外,说是“冰冻三尺”也不为过。李恪之紧盯着那正在攻城的兵士,真恨不得自己跃马扬鞭,亲自出战,那高丽国主昏庸无道,此番死到临头,竟然妄图拉上全城百姓陪葬。除了青壮丁外,把那些老弱妇孺全部用刀都赶上了城楼充当盾牌,因顾忌着无辜百姓,不敢强攻,故此大大的延缓了破城的速度。
“皇上,不如就按照原先制定的计划行事,若是再拖延下去,恐怕天就要黑了,绝不能让其再有喘息的机会。作为一个国主,他都能以子民换取自己的苟延残喘,咱们又何必要顾忌?”一位包裹的严严实实的谋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跪在李恪之马前启禀道。
“皇上,这高丽国主简直是疯了,百姓都成了他的挡箭牌,若是今日不能破城,明日就有暴雪,更不利于攻城作战。这种极寒天气,咱们中原的兵士本就不太适应,更恐营中冻伤者甚多,影响士气!”另一位身形高大的参军说道:“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打仗焉有不死人的道理,这是他们不仁,并非我们不义。”
李恪之的眼角瞥过王婉冻的通红的面颊,沉声道:“先帝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可怜,若是横冲直撞,只怕此地会变成一座空城。谁人都有父母妻儿,不如以仁德感化守城官兵,识时务者为俊杰,若弃恶从善,则全家赦免,既往不咎……”
“皇上,李元帅和薛将军请皇上下旨攻宫!若是顾及那城墙上的百姓,恐贻误战机……”一个满脸血污,甲胄残破的传令兵飞马赶来,踉跄着扑到李恪之马前跪下道,
李恪之晦暗不明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痛楚。他扬声道:“赵霄,此处甚寒,速送皇后回营!”“是!”赵霄躬身答道,王婉默默的调转马头,在侍卫们的簇拥下,向着大营而去。
沙场无情,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容不下太多的仁慈,“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那三十万将士头颅砌成的“京观”,是何等惨烈?今日那无数在箭雨中倒下的将军士卒,他们又是谁的儿子?谁的丈夫?谁的父亲?战争的残酷就在于“一将成名万骨枯!”
王婉只觉的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一般,唯愿此战后,中原再无战事,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使骨肉分离。越走越远,那喊杀声渐渐远去,但地动山摇般的厮杀却依旧无法隔绝。王婉回望一眼那烟尘滚滚的方向,只觉得牵肠挂肚,仿佛那沙场上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骨肉兄弟。
等回到营中,王婉整个人便如同脱力一般瘫倒在椅子上。直至夜色昏暗,点点灯光映照着空荡荡的营帐,风更猛烈的刮了起来,大片大片的雪花在空中飞舞着。“娘娘,您用点热粥吧,今儿一天,您都不曾用饭。”冬雪捧着一碗温热的米粥道,皇后自从回到营中,便如失魂落魄了一般,紧皱着双眉,这水也不曾用的一口。
“什么时辰了?”王婉望着外面黑沉沉的夜空,担忧的问道,早过了了鸣金收兵的时间,皇上及几十万将士却无一人归营。
“娘娘,这儿天黑的早,加之要下雪了天色晦暗,其实还不到酉时呢。”冬雪轻声说道:“娘娘不必忧心,奴婢刚刚听到外面的兵士议论,怕是已经攻破平城了……”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皇上李恪之大步走了进来。他那黑色秀金龙的风氅在身后扫出威严的弧度,冻得有些发青的脸上一派风平浪静。“皇上,战况如何了?”王婉急忙起身,一边帮他解开风氅上的丝绦,一边焦急的问道。
李恪之握着她冰凉的手,瞥见她担忧的神色,淡淡的说道:“有劳婉儿挂怀,平城已破,先锋将士已入城。”声音平静无波,仿佛本就是稳操胜券,如同探囊取物一般。他的眸中是势在必得,更是一位帝王睥睨天下的威仪。
“那城中的百姓?我们的将士伤亡如何?”王婉的手顿了一下,急急的问道。
李恪之拉她在椅子上坐下,温言道:“都朕大意了,不该让婉儿看到了如此血腥的沙场,让你受惊了。”他的手轻柔的拂过往王婉耳畔的几缕发丝道:“古来征战几人回。兵者,凶器也,一旦动了兵戈,便不能轻易止战,非得论出输赢胜负。这也是世代生存的法则,不灭高丽誓不回还,这是华夏多少代将士的心愿?如今总算是得偿所愿了。”他低沉的声音中,仿佛也带着一丝悲天悯人:“华夏有多少儿郎命丧此处,高丽终究是中原的心腹之患。眼下尘埃落定,朕也算是无愧于祖先,无愧于先帝,无愧于亿兆黎民了。那城中的百姓,往后也是华夏的子民,朕又岂能忍心伤之?可两军交战,怎可有“妇人之仁”?不过今日,不想你那弟弟王博睿小小年纪,攻心之术用的极是智慧,他带人写了无数信笺射入城中,又鼓动众人和他一起劝降,使得那些守城的高丽官兵临阵倒戈,打开城门,实在是奇功一件!朕已下令,入城的所有兵士将官接管城防,府库,皇宫,对百姓秋毫不犯。”
王婉长吁了一口气道:“阿弥陀佛,能减少杀戮,也是功德无量。”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正色道:“皇上,博睿年纪还小,此计能成,恐非他一人之功,乃是众人合力所致,请皇上万勿以他一人为重……”
喜欢彘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