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百老汇的审计员-《追源者不弃》

  纽约百老汇的霓虹灯在雨夜中晕染成模糊的色块。刘臻站在舒伯特剧院门口,手中那张烧焦照片的边缘已被雨水浸透。照片背面的字迹“去百老汇看戏“正逐渐褪色,而剧院海报上的《歌剧魅影》宣传画中,魅影面具的眼眶处不知被谁涂上了两朵金色野花。

  “电磁干扰太强了。“沈墨的探测器发出刺耳警报,她不得不关闭所有电子设备,“整条街区的监控摄像头都在播放1929年股灾的录像。“

  萧雅脖颈上的纹身已经蔓延至半边脸颊,金色纹路在潮湿空气中微微发亮。她手中的《唐诗三百首》正在渗出金色液体,书页自动翻到《长恨歌》那一页,空白处浮现出密密麻麻的神经脉冲波形图。

  “不是看戏...“萧雅的手指抚过那些波形,“是参加审计。“

  胡湘的机械臂外壳结了一层铜绿色锈迹,他强行拆开面板,露出里面被腐蚀的电路:“我的备用电源在逆向放电!有什么东西在抽取整条街的...“他的话被剧院突然响起的钟声打断。

  那不是演出铃声,而是与西安铜钟完全一致的声波频率。钟声过后,所有霓虹灯同时熄灭,唯有剧院门口的应急灯亮起血红色的“Audit in Progress“(审计进行中)字样。

  刘臻的警徽突然变得滚烫,野花浮雕自动脱落,露出下面的微型铜钟模型。当他推开剧院大门时,扑面而来的不是观众席,而是个巨大的球形空间——墙壁由数千本金属账簿砌成,空中悬浮着十二面青铜镜,每面镜子都映出不同金融中心的灾难场景。

  “欢迎参加终局审计。“穿旗袍的“煎饼大娘“站在中央舞台上,手中的煎饼铲已变成青铜秤,秤盘里放着那颗从香港金库带出的“信“字铜钱,“刘警官,你父亲留给你的不只是钥匙...“

  她的身影突然分裂成十二个,每个都走向一面铜镜。当第一个分身触碰伦敦金融城的镜像时,镜面突然实体化,走出个穿维多利亚时期裙装的女性审计员。

  “第七局特别审计处,1856年伦敦分部。“女审计员的英式英语带着机械感,她手中的羽毛笔正在虚空中书写,墨迹化作铜色神经束缠绕住镜框,“审计对象:罗斯柴尔德银行1848年黄金操纵案。“

  刘臻突然冲向最近的镜子——那面映出东京股市的铜镜。当他的手指接触镜面时,无数记忆碎片涌入脑海:1989年日本经济泡沫时期,父亲刘诚曾以化工专家身份潜入东京银行总部,在保险库留下过某种装置...

  “父亲不是去破坏...“刘臻的警服袖口突然渗出金色液体,在空中凝成刘诚的虚影,“他是去埋下审计种子!“

  萧雅的野花纹身完全脱离皮肤,在空中形成安拂菻的完整法相。唐代使者双手结印,十二面铜镜同时转向中央,镜光汇聚处浮现出个三维地球仪,表面标注着所有被神经金融病毒感染的机构。

  “审计程序已启动。““煎饼大娘“的本体举起青铜秤,铜钱在秤盘上自主旋转,“但最终判决需要变量X的确认。“

  沈墨突然指着东京镜面:“等等!那个标记!“镜中东京银行的地下金库里,有个保险箱上刻着与刘臻警徽背面完全一致的野花纹章。

  “那是...“

  “你父亲留给你的最后礼物。““煎饼大娘“的身影开始透明,“去吧,当十二面铜镜都记录完罪证时...“

  她的话被突如其来的爆炸声打断。剧院屋顶被撕裂,七个穿不同时代金融制服的人从天而降,每人手中都捧着跳动的大脑器官——正是纽约联储金库里见过的神经记忆体。

  “第七局叛逃者。““煎饼大娘“的十二个分身同时举起青铜秤,“他们把自己改造成了活体账簿。“

  为首的叛逃者扯开高领衬衫,露出颈部植入的铜钟装置:“愚蠢的审计员们...真正的经济不需要审计,只需要...“他的声音突然变成林世诚的电子音,“...绝对服从。“

  铜钟响起时,整个球形空间的账簿墙壁开始崩塌。刘臻趁机冲向东京镜面,在镜光中看到自己倒影的胸口处浮现出父亲留下的神经密钥图案。

  “萧雅!现在!“

  野花法相突然爆裂,化作无数金光射向十二面铜镜。当光芒与镜中的金融灾难场景相撞时,每个镜像都开始播放被篡改前的真实记录:伦敦镜面显示罗斯柴尔德银行当年是被胁迫的;东京镜面显示1989年泡沫是美联储刻意制造的;纽约镜面则清晰地记录着黑石资本如何通过LS-47控制各国央行行长...

  七个叛逃者发出不似人类的嚎叫,他们手中的大脑器官一个接一个爆裂。最后的画面是林世诚的克隆工厂,数百个培养舱正在解冻,每个舱体上都标注着金融巨头的名字。

  “审计完成。““煎饼大娘“的本体将青铜秤交给刘臻,“判决权交给你,变量X。“

  刘臻接过秤的瞬间,整个剧院的场景突然切换。他发现自己站在漠北化工厂的管道7号前,手中不再是青铜秤,而是父亲当年用过的钢笔。管道标签上的“7“字正渗出金色液体,在空中组成一行新指令:

  【用信任重写程序】

  当他把钢笔插入管道接口时,整个世界的金融数据流如瀑布般在眼前展开。在无数0和1的洪流中,刘臻看到了那个最简单的真理——所有经济的基础,不过是一个“信“字。

  钢笔尖流出的不是墨水,而是他从香港带回的铜钱融化后的金色溶液。溶液所到之处,被感染的神经代码纷纷退散,全球金融系统的数字一个个恢复成绿色。

  遥远的南极冰层下,林世诚最后的克隆体突然睁开眼睛。他面前的监控屏显示,华尔街铜牛上的野花已经结果,果实落地处生长出十二株新苗,每株都呈现出审计员的轮廓。

  “有趣...“克隆体的手指划过屏幕,“第184次循环,会是变量X的胜利吗?“

  他的问题没有得到回答。唯有冰层深处,那本金属账簿自动翻开了新的一页,标题写着:《当园丁变成野花时》。

  喜欢追源者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