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商路史记
界域商路的暮色总带着琥珀色的粘稠,像老掌柜案头那盏熬了三百年的蜜膏。西市转角的槐树又落了半地碎金,穿青布短打的少年蹲在树根前,用竹片小心剔着砖缝里的铜绿——那是三日前仙族商贩摔碎的玉盘边,沾着的人间铜钱锈。
“阿竹,别玩了。”槐树洞里传来沙哑的声音,灰袍老者拄着枣木拐杖从树影里走出来,杖头的铜铃叮当作响,“今日要定稿了。”
少年慌忙爬起来,袖管沾着的尘土里混着几片星屑——这是界域商路独有的馈赠,白日里是人界的沙,夜里便成了仙域的光。他捧着怀里的竹简跟上老者,指尖划过第三百六十七片竹片时,突然“呀”了一声。
“先生,这里漏了。”阿竹指着竹简上的留白,“人族书生换月光石那段,没写他后来怎样了。”
老者停下脚步,拐杖在地面顿了顿。青石板路下传来隐约的水声,那是贯穿七界的忘川支流,据说所有被商路记住的故事,都会顺着水流淌向时间尽头。他抬头望向天边,紫微星正从云层里探出头,像枚被匠人反复打磨的银钉。
“有些故事,要留着让月光写。”老者的皱纹里盛着半世风霜,“就像当年那书生,谁也没想到他会用半部《青衿集》换月光石。”
一、半部诗集换清辉
界域商路的东市总飘着墨香,人族的书铺挨着妖族的皮毛行,檐角的风铃一个刻着“之乎者也”,一个雕着虎豹图腾,风过时倒像在对诗。
那年霜降来得早,书铺掌柜正用桑皮纸包新到的《南华经》,就见门帘被掀起一角,带进股雪粒子。穿洗得发白的儒衫的书生立在门口,怀里紧紧抱着个蓝布包,手指冻得通红,却仍小心翼翼护着,像捧着团怕化的月光。
“要点什么?”掌柜拨了拨炭火,铜炉上的锡壶“咕嘟”响着,腾起的白气里裹着茶香。
书生没看架上的书,眼睛直勾勾盯着对面摊位——妖族少女阿鸾正把块月光石摆在绒布上。那石头通体莹白,里面流转着细碎的光,像是把整个妖族的月夜都封在了里头。
“那石头……”书生的声音有些发颤,“能照见东西吗?”
阿鸾抬眼,她的瞳孔是琥珀色的,像浸在蜜里的杏仁。“月光石是我们族里的宝贝,”她指尖拂过石头表面,“能让看不见的人,感觉到月光的形状。”
书生的喉结动了动,把怀里的蓝布包往桌上一放。解开三层布,露出本线装书,封皮是用桑皮纸糊的,边角都磨圆了,上面用小楷写着《青衿集》。
“我用这个换。”他说得极快,像是怕对方反悔,“这是我十年写的诗,半部,剩下的还没写完。”
阿鸾眨了眨眼,她认得这书生。前几日在魔族地界见过,他背着个瞎眼的魔族少女,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那少女的眼睛蒙着白布,却总仰着头,说想知道月光是什么样的。
“你可知这月光石值多少?”阿鸾拿起石头,光在她掌心流转,“够你买十册这样的诗集。”
书生的脸白了白,手指绞着衣角。“我知道,”他声音低下去,“但阿萤她……她生下来就看不见。我听说妖族的月光石能让她感觉到光,哪怕只有一瞬。”
炭火“噼啪”爆了个火星,落在青砖上,很快就灭了。书铺掌柜叹了口气,从锡壶里倒出两杯茶:“阿鸾姑娘,这书生不容易。前阵子魔族内乱,他救的那姑娘是叛军首领的女儿,带着她跑了三天三夜才到商路。”
阿鸾看着书生冻裂的嘴唇,突然想起族里的老人说过,人族的文字里藏着魂魄。她接过《青衿集》,翻开第一页,墨迹里混着几星殷红——像是血迹。
“换了。”她把月光石往书生面前一推,“但你得答应我,剩下的半部诗,要写我们妖族的月亮。”
书生愣了愣,猛地磕头,额头撞在青石板上,发出闷响。他抓起月光石往怀里揣,转身时差点被门槛绊倒,蓝布包掉在地上,滚出半块干硬的麦饼。
三日后,商路西头的破庙里传出哭声。瞎眼的魔族少女阿萤正抚摸着月光石,那石头被书生焐得温热,在她掌心投下细碎的光斑。
“是暖的,”阿萤的手指微微颤抖,“像……像哥哥胸口的温度。”
书生坐在旁边,借着月光写诗。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淡淡的墨痕。他写妖族的月亮如何落在阿鸾的发梢,写月光石里藏着的三千年风雪,写交易那天,阿鸾塞给他的那袋桂花糖——此刻正放在阿萤手边,糖纸被摩挲得发亮。
后来有人说,那半部《青衿集》成了界域商路的传奇。妖族的孩子们都能背几句“月照青衫客,石暖盲女心”,而阿鸾的摊位前,总摆着本抄录的诗集,往来的商贩路过,都会停下读上一段。
二、丹药与守护
仙域药庐的药香能飘到三界之外,白胡子药师玄机子总说,好药得有灵性,就像那年从窗台上偷走还魂草的小妖。
那是夏至,药庐后的晒药场上铺着刚采的仙草,紫的是忘忧草,金的是续命花,最中间摆着株半开的还魂草,花瓣上还沾着仙域的晨露。玄机子正拿着竹耙翻动药草,忽听“嗖”的一声,一道青影从墙头窜过,带起的风卷走了还魂草。
“哪里跑!”玄机子袖子一扬,一道白光追了出去。
追到商路中段的石桥下,才看见那“小偷”——不过是只半尺长的竹鼠精,正抱着还魂草发抖。它的后腿流着血,沾了一路的绿汁,像是从仙域的荆棘丛里滚过来的。
“把药放下。”玄机子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仙威。
竹鼠精却把药草往怀里搂得更紧,吱吱叫着,眼泪啪嗒啪嗒掉在草叶上。玄机子这才发现,它怀里还揣着片碎布,上面绣着只小竹鼠,针脚歪歪扭扭的。
“是给你家人偷的?”他放缓了语气。
竹鼠精点点头,突然跪倒在地,用前爪比划着:它的妹妹误食了毒蘑菇,昏迷了三天三夜,族里的老医仙说,只有仙域的还魂草能救。
玄机子看着它腿上的伤口,那是被仙域的护山大阵所伤,寻常妖精挨一下就魂飞魄散了,这小家伙竟凭着一股执念跑到了商路。他叹了口气,从药囊里掏出个瓷瓶,倒出粒丹药。
“这是九转还魂丹,比还魂草管用。”他把丹药递过去,“拿去吧,不用偷。”
竹鼠精愣住了,接过丹药时,爪子还在抖。它突然转身,往石桥下钻去,片刻后又跑回来,嘴里叼着块亮晶晶的石头。
“这是……”玄机子认出那是幽冥石,虽不值钱,却是竹鼠一族的宝贝。
“吱吱!”竹鼠精把石头放下,对着玄机子磕了三个头,抱着丹药消失在暮色里。
玄机子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直到三个月后,他去药田巡查,发现田埂上多了些小小的脚印。顺着脚印望去,数十只竹鼠正蹲在田边,警惕地望着四周。
领头的正是那只偷药的竹鼠精,它腿上的伤已经好了,看见玄机子,立刻跑过来,用爪子比划着:它们是来守护药田的,报答丹药之恩。
“傻东西,”玄机子笑了,摸了摸竹鼠精的头,“这里有护山大阵,不用你们守。”
竹鼠精却固执地摇了摇头,转身对着族鼠们叫了几声。只见那些竹鼠纷纷散开,有的啃食田边的杂草,有的用爪子刨土,把药田整理得整整齐齐。
从那以后,仙域药庐多了群特殊的守护者。竹鼠们白日里躲在药田深处,夜里就出来巡逻,遇到偷药的小妖,便一拥而上,用尖牙和利爪护住那些带着露水的仙草。
玄机子在药庐的墙上挂了幅画,画的是只抱着丹药的竹鼠,旁边题着字:药可医病,亦可医心。往来的仙侣看到,总会问起这画的来历,玄机子便会笑着讲起那个夏至的午后,石桥下的相遇。
三、史记里的真心
界域商路的老商贩们聚在望月楼时,窗外的月亮正圆得像面铜镜。穿貂裘的魔族掌柜放下酒杯,指节敲了敲桌上的竹简:“我看这《商路史记》该定稿了,总不能让后人忘了这些事。”
卖胭脂的人族寡妇往砚台里添了点清水:“阿鸾换诗集那段,得写清楚书生后来成了大诗人,他的诗里总带着月光石的清辉。”
妖族的皮毛商摸了摸怀里的狐裘:“还有玄机子的药田,去年冬天来了群雪狼精,想偷雪莲,被竹鼠们咬得满场跑,那场面,啧啧。”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阿竹蹲在角落里,把他们的话一一记在竹简上。他的手指被竹片划破了,血珠滴在“交易”两个字上,晕开小小的红点。
“还差个题字的。”灰袍老者突然开口,拐杖在地上敲了三下,“得找个懂商路,更懂人心的人。”
话音刚落,楼外传来马蹄声。众人探头望去,只见匹白马拉着辆青篷车停在楼下,车帘掀开,走出个穿月白长衫的男子。他眉目清朗,腰间挂着枚玉佩,正是近年来名动七界的洛尘。
“洛先生怎么来了?”有人惊讶道。
洛尘笑着走进楼里,手里提着个锦盒:“听闻诸位在编写《商路史记》,特来送份薄礼。”他打开锦盒,里面是块墨锭,上面刻着“真心”二字。
老者眼睛一亮:“洛先生可否为史记题字?”
洛尘看向桌上的竹简,指尖拂过“人族书生”“仙域药师”的字样,突然想起自己初来商路时,用块凡间的暖玉换了个妖族孩童的半块烤红薯。那时他刚遭贬谪,心灰意冷,是那孩童塞给他的红薯,烫得他心口发暖。
“好。”他拿起毛笔,蘸了蘸墨。
众人屏息看着,只见他笔走龙蛇,在竹简的扉页写下七个字:“交易的本质,是交换真心。”
墨汁未干时,窗外的月光突然涌了进来,落在竹简上,那些记载着故事的竹片竟微微发亮。卖胭脂的寡妇突然哭了,她说起自己当年丈夫病逝,是魔族掌柜借了她十两银子,只让她用盒胭脂抵债,那胭脂里掺了魔族的护心草,让她挺过了最苦的日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貂裘的掌柜也红了眼眶,他说自己年轻时在人界遇过饥荒,是个老妇人把最后半块饼给了他,后来他走遍七界,寻了那老妇人三十年,最后在她坟前放了满车的糕点。
阿竹握着笔,手一直在抖。他想起自己刚到商路时,是个瞎眼的老琴师教他认字,老琴师说,文字是有温度的,你写下什么,就会留下什么。此刻他看着竹简上的字,突然觉得那些笔画都活了过来,像无数双温暖的手,在轻轻抚摸着界域商路的每一寸土地。
夜深时,望月楼的灯还亮着。洛尘看着窗外的月亮,突然笑道:“其实这史记,不用我们写。”
众人都看向他。
“你看那商路上的风,”洛尘指着檐角的风铃,“它吹过书生的诗集,吹过药师的药田,吹过每一次交换,早就把真心刻在七界的骨头里了。”
老者抚着胡须,点了点头。阿竹把最后一片竹简放好,只见那竹简上的字在月光下渐渐隐去,化作点点星光,飘向商路的尽头。
后来有人说,在界域商路的最东头,有块巨大的石碑,上面没有字,却能映出每个人心里最珍贵的记忆。有人看见石碑上映着半部诗集和一块月光石,有人看见一粒丹药和一片药田,还有人看见半块饼和满车的糕点。
而那块石碑的顶上,刻着七个看不见的字,只有真正懂交易的人,才能在风里听见——
交易的本质,是交换真心。
喜欢重生之灵根逆世
界域商路的暮色总带着琥珀色的粘稠,像老掌柜案头那盏熬了三百年的蜜膏。西市转角的槐树又落了半地碎金,穿青布短打的少年蹲在树根前,用竹片小心剔着砖缝里的铜绿——那是三日前仙族商贩摔碎的玉盘边,沾着的人间铜钱锈。
“阿竹,别玩了。”槐树洞里传来沙哑的声音,灰袍老者拄着枣木拐杖从树影里走出来,杖头的铜铃叮当作响,“今日要定稿了。”
少年慌忙爬起来,袖管沾着的尘土里混着几片星屑——这是界域商路独有的馈赠,白日里是人界的沙,夜里便成了仙域的光。他捧着怀里的竹简跟上老者,指尖划过第三百六十七片竹片时,突然“呀”了一声。
“先生,这里漏了。”阿竹指着竹简上的留白,“人族书生换月光石那段,没写他后来怎样了。”
老者停下脚步,拐杖在地面顿了顿。青石板路下传来隐约的水声,那是贯穿七界的忘川支流,据说所有被商路记住的故事,都会顺着水流淌向时间尽头。他抬头望向天边,紫微星正从云层里探出头,像枚被匠人反复打磨的银钉。
“有些故事,要留着让月光写。”老者的皱纹里盛着半世风霜,“就像当年那书生,谁也没想到他会用半部《青衿集》换月光石。”
一、半部诗集换清辉
界域商路的东市总飘着墨香,人族的书铺挨着妖族的皮毛行,檐角的风铃一个刻着“之乎者也”,一个雕着虎豹图腾,风过时倒像在对诗。
那年霜降来得早,书铺掌柜正用桑皮纸包新到的《南华经》,就见门帘被掀起一角,带进股雪粒子。穿洗得发白的儒衫的书生立在门口,怀里紧紧抱着个蓝布包,手指冻得通红,却仍小心翼翼护着,像捧着团怕化的月光。
“要点什么?”掌柜拨了拨炭火,铜炉上的锡壶“咕嘟”响着,腾起的白气里裹着茶香。
书生没看架上的书,眼睛直勾勾盯着对面摊位——妖族少女阿鸾正把块月光石摆在绒布上。那石头通体莹白,里面流转着细碎的光,像是把整个妖族的月夜都封在了里头。
“那石头……”书生的声音有些发颤,“能照见东西吗?”
阿鸾抬眼,她的瞳孔是琥珀色的,像浸在蜜里的杏仁。“月光石是我们族里的宝贝,”她指尖拂过石头表面,“能让看不见的人,感觉到月光的形状。”
书生的喉结动了动,把怀里的蓝布包往桌上一放。解开三层布,露出本线装书,封皮是用桑皮纸糊的,边角都磨圆了,上面用小楷写着《青衿集》。
“我用这个换。”他说得极快,像是怕对方反悔,“这是我十年写的诗,半部,剩下的还没写完。”
阿鸾眨了眨眼,她认得这书生。前几日在魔族地界见过,他背着个瞎眼的魔族少女,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那少女的眼睛蒙着白布,却总仰着头,说想知道月光是什么样的。
“你可知这月光石值多少?”阿鸾拿起石头,光在她掌心流转,“够你买十册这样的诗集。”
书生的脸白了白,手指绞着衣角。“我知道,”他声音低下去,“但阿萤她……她生下来就看不见。我听说妖族的月光石能让她感觉到光,哪怕只有一瞬。”
炭火“噼啪”爆了个火星,落在青砖上,很快就灭了。书铺掌柜叹了口气,从锡壶里倒出两杯茶:“阿鸾姑娘,这书生不容易。前阵子魔族内乱,他救的那姑娘是叛军首领的女儿,带着她跑了三天三夜才到商路。”
阿鸾看着书生冻裂的嘴唇,突然想起族里的老人说过,人族的文字里藏着魂魄。她接过《青衿集》,翻开第一页,墨迹里混着几星殷红——像是血迹。
“换了。”她把月光石往书生面前一推,“但你得答应我,剩下的半部诗,要写我们妖族的月亮。”
书生愣了愣,猛地磕头,额头撞在青石板上,发出闷响。他抓起月光石往怀里揣,转身时差点被门槛绊倒,蓝布包掉在地上,滚出半块干硬的麦饼。
三日后,商路西头的破庙里传出哭声。瞎眼的魔族少女阿萤正抚摸着月光石,那石头被书生焐得温热,在她掌心投下细碎的光斑。
“是暖的,”阿萤的手指微微颤抖,“像……像哥哥胸口的温度。”
书生坐在旁边,借着月光写诗。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淡淡的墨痕。他写妖族的月亮如何落在阿鸾的发梢,写月光石里藏着的三千年风雪,写交易那天,阿鸾塞给他的那袋桂花糖——此刻正放在阿萤手边,糖纸被摩挲得发亮。
后来有人说,那半部《青衿集》成了界域商路的传奇。妖族的孩子们都能背几句“月照青衫客,石暖盲女心”,而阿鸾的摊位前,总摆着本抄录的诗集,往来的商贩路过,都会停下读上一段。
二、丹药与守护
仙域药庐的药香能飘到三界之外,白胡子药师玄机子总说,好药得有灵性,就像那年从窗台上偷走还魂草的小妖。
那是夏至,药庐后的晒药场上铺着刚采的仙草,紫的是忘忧草,金的是续命花,最中间摆着株半开的还魂草,花瓣上还沾着仙域的晨露。玄机子正拿着竹耙翻动药草,忽听“嗖”的一声,一道青影从墙头窜过,带起的风卷走了还魂草。
“哪里跑!”玄机子袖子一扬,一道白光追了出去。
追到商路中段的石桥下,才看见那“小偷”——不过是只半尺长的竹鼠精,正抱着还魂草发抖。它的后腿流着血,沾了一路的绿汁,像是从仙域的荆棘丛里滚过来的。
“把药放下。”玄机子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仙威。
竹鼠精却把药草往怀里搂得更紧,吱吱叫着,眼泪啪嗒啪嗒掉在草叶上。玄机子这才发现,它怀里还揣着片碎布,上面绣着只小竹鼠,针脚歪歪扭扭的。
“是给你家人偷的?”他放缓了语气。
竹鼠精点点头,突然跪倒在地,用前爪比划着:它的妹妹误食了毒蘑菇,昏迷了三天三夜,族里的老医仙说,只有仙域的还魂草能救。
玄机子看着它腿上的伤口,那是被仙域的护山大阵所伤,寻常妖精挨一下就魂飞魄散了,这小家伙竟凭着一股执念跑到了商路。他叹了口气,从药囊里掏出个瓷瓶,倒出粒丹药。
“这是九转还魂丹,比还魂草管用。”他把丹药递过去,“拿去吧,不用偷。”
竹鼠精愣住了,接过丹药时,爪子还在抖。它突然转身,往石桥下钻去,片刻后又跑回来,嘴里叼着块亮晶晶的石头。
“这是……”玄机子认出那是幽冥石,虽不值钱,却是竹鼠一族的宝贝。
“吱吱!”竹鼠精把石头放下,对着玄机子磕了三个头,抱着丹药消失在暮色里。
玄机子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直到三个月后,他去药田巡查,发现田埂上多了些小小的脚印。顺着脚印望去,数十只竹鼠正蹲在田边,警惕地望着四周。
领头的正是那只偷药的竹鼠精,它腿上的伤已经好了,看见玄机子,立刻跑过来,用爪子比划着:它们是来守护药田的,报答丹药之恩。
“傻东西,”玄机子笑了,摸了摸竹鼠精的头,“这里有护山大阵,不用你们守。”
竹鼠精却固执地摇了摇头,转身对着族鼠们叫了几声。只见那些竹鼠纷纷散开,有的啃食田边的杂草,有的用爪子刨土,把药田整理得整整齐齐。
从那以后,仙域药庐多了群特殊的守护者。竹鼠们白日里躲在药田深处,夜里就出来巡逻,遇到偷药的小妖,便一拥而上,用尖牙和利爪护住那些带着露水的仙草。
玄机子在药庐的墙上挂了幅画,画的是只抱着丹药的竹鼠,旁边题着字:药可医病,亦可医心。往来的仙侣看到,总会问起这画的来历,玄机子便会笑着讲起那个夏至的午后,石桥下的相遇。
三、史记里的真心
界域商路的老商贩们聚在望月楼时,窗外的月亮正圆得像面铜镜。穿貂裘的魔族掌柜放下酒杯,指节敲了敲桌上的竹简:“我看这《商路史记》该定稿了,总不能让后人忘了这些事。”
卖胭脂的人族寡妇往砚台里添了点清水:“阿鸾换诗集那段,得写清楚书生后来成了大诗人,他的诗里总带着月光石的清辉。”
妖族的皮毛商摸了摸怀里的狐裘:“还有玄机子的药田,去年冬天来了群雪狼精,想偷雪莲,被竹鼠们咬得满场跑,那场面,啧啧。”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阿竹蹲在角落里,把他们的话一一记在竹简上。他的手指被竹片划破了,血珠滴在“交易”两个字上,晕开小小的红点。
“还差个题字的。”灰袍老者突然开口,拐杖在地上敲了三下,“得找个懂商路,更懂人心的人。”
话音刚落,楼外传来马蹄声。众人探头望去,只见匹白马拉着辆青篷车停在楼下,车帘掀开,走出个穿月白长衫的男子。他眉目清朗,腰间挂着枚玉佩,正是近年来名动七界的洛尘。
“洛先生怎么来了?”有人惊讶道。
洛尘笑着走进楼里,手里提着个锦盒:“听闻诸位在编写《商路史记》,特来送份薄礼。”他打开锦盒,里面是块墨锭,上面刻着“真心”二字。
老者眼睛一亮:“洛先生可否为史记题字?”
洛尘看向桌上的竹简,指尖拂过“人族书生”“仙域药师”的字样,突然想起自己初来商路时,用块凡间的暖玉换了个妖族孩童的半块烤红薯。那时他刚遭贬谪,心灰意冷,是那孩童塞给他的红薯,烫得他心口发暖。
“好。”他拿起毛笔,蘸了蘸墨。
众人屏息看着,只见他笔走龙蛇,在竹简的扉页写下七个字:“交易的本质,是交换真心。”
墨汁未干时,窗外的月光突然涌了进来,落在竹简上,那些记载着故事的竹片竟微微发亮。卖胭脂的寡妇突然哭了,她说起自己当年丈夫病逝,是魔族掌柜借了她十两银子,只让她用盒胭脂抵债,那胭脂里掺了魔族的护心草,让她挺过了最苦的日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貂裘的掌柜也红了眼眶,他说自己年轻时在人界遇过饥荒,是个老妇人把最后半块饼给了他,后来他走遍七界,寻了那老妇人三十年,最后在她坟前放了满车的糕点。
阿竹握着笔,手一直在抖。他想起自己刚到商路时,是个瞎眼的老琴师教他认字,老琴师说,文字是有温度的,你写下什么,就会留下什么。此刻他看着竹简上的字,突然觉得那些笔画都活了过来,像无数双温暖的手,在轻轻抚摸着界域商路的每一寸土地。
夜深时,望月楼的灯还亮着。洛尘看着窗外的月亮,突然笑道:“其实这史记,不用我们写。”
众人都看向他。
“你看那商路上的风,”洛尘指着檐角的风铃,“它吹过书生的诗集,吹过药师的药田,吹过每一次交换,早就把真心刻在七界的骨头里了。”
老者抚着胡须,点了点头。阿竹把最后一片竹简放好,只见那竹简上的字在月光下渐渐隐去,化作点点星光,飘向商路的尽头。
后来有人说,在界域商路的最东头,有块巨大的石碑,上面没有字,却能映出每个人心里最珍贵的记忆。有人看见石碑上映着半部诗集和一块月光石,有人看见一粒丹药和一片药田,还有人看见半块饼和满车的糕点。
而那块石碑的顶上,刻着七个看不见的字,只有真正懂交易的人,才能在风里听见——
交易的本质,是交换真心。
喜欢重生之灵根逆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