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1日
清晨五点,我终于迷迷糊糊睡着,却又在短短一小时后被手机的震动惊醒。心口像被重锤砸了一下,整个人从梦里惊坐起来。
屏幕亮着,是李倩发来的消息:“刚量的体温,38.3。”
短短四个字加一个数字,像是一枚钉子钉在心头。我盯着那数字,感觉眼皮都在发紧,像有火在眼眶里烧。
我回她:“你吃了药吗?有没有水分补充?”
过了很久,她才回:“吃了点布洛芬,喝了半杯温水。感觉脑子涨得厉害,整个人轻飘飘的。”
这几句话,让我的心也跟着轻飘飘悬在半空,落不下来。
---
我坐在床边,眼前是昨晚没收拾的杯子,里面还残留半口凉掉的粥。房间冷冷的,空气沉闷。我忽然冒出一个荒唐念头:要是我能立刻出现在她家门口,把热粥放到她床头,她是不是会好受一点?可现实像一堵厚墙,拦在面前,连踏出去的勇气都不给。
我捧着手机,又发了一句:“要不要我给你找个医生线上问诊?”
她回:“嗯,可以试试。”
那一刻,我像抓住一根细细的稻草。
---
上午十点,我找了个线上问诊平台,输入她的症状,一连串的表格填得手发抖。等医生上线,我迅速描述:“女,三十岁出头,持续低热到38度以上,咳嗽,嗓子痛。”
医生的声音在耳机里显得冷静:“先观察,但要随时准备去医院。如果呼吸困难,必须立即就诊。”
“立即就诊”四个字像针扎一样,刺得我指尖发麻。
我把医生的建议转发给她,她只回了一个字:“好。”
我能想象,她那边可能是闭着眼,手指勉强点了一下屏幕。
---
中午的时候,我煮了面,可筷子夹起的面条在半空就断掉,啪嗒一声掉回碗里。锅里升起的热气模糊了眼镜,我心里却越来越冷。
我问她:“吃过东西了吗?”
她回:“勉强喝了点粥,没什么胃口。”
紧接着又补了一句:“小橘趴在我脚边,一直不动,好像在陪我。”
我盯着这句话,忽然喉咙发紧。那只小橘,她最疼爱的猫,如今静静守在床边——这画面让我心里又酸又怕。怕它成了她孤单日子里唯一的陪伴。
下午三点,她再次发来体温计的照片:38.6。
那刺眼的红色数字,让我几乎握不住手机。
我急得给她拨语音,她接起时,声音嘶哑到几乎不像她:“别急,我吃了药……应该会退。”
她说着又咳嗽,声音一下子卡住。
我在电话那头捂住额头,指尖冰凉:“要不你立刻打120吧,我求你。”
她沉默几秒,轻声说:“我怕去了就回不来了。”
这句话让我呼吸骤停,心口猛地一紧。
我声音发抖:“可要是拖着,也可能会……”
话到一半,我没说下去,嗓子像被什么堵住。
她只低声说:“再看看吧,如果明天还不好,我一定去。”
傍晚,我站在阳台,看天边的云层被夕阳染成暗红。那颜色像烧开的铁水,压得人透不过气。我看着远处空荡的马路,忽然生出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整个城市都在屏住呼吸,而我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一个人在病里煎熬。
八点多,她发来消息:“退烧药好像开始起效,现在降到37.9了。”
我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数字降了,可只是暂时的假象。
我回她:“一定要多喝水,不管怎样,把身体撑住。”
她回了一个“嗯”,再没多说。
夜里十一点,我靠在床头,盯着天花板发呆。手机一直放在枕边,每一次亮起都让我心口一紧。可更多时候,它一动不动,像在沉默里倒计时。
我忽然想到一句话:有时候,等待本身比病更折磨。
我不敢睡,也不敢想象她此刻的样子。只知道,明天一定会更难。
清晨五点,我终于迷迷糊糊睡着,却又在短短一小时后被手机的震动惊醒。心口像被重锤砸了一下,整个人从梦里惊坐起来。
屏幕亮着,是李倩发来的消息:“刚量的体温,38.3。”
短短四个字加一个数字,像是一枚钉子钉在心头。我盯着那数字,感觉眼皮都在发紧,像有火在眼眶里烧。
我回她:“你吃了药吗?有没有水分补充?”
过了很久,她才回:“吃了点布洛芬,喝了半杯温水。感觉脑子涨得厉害,整个人轻飘飘的。”
这几句话,让我的心也跟着轻飘飘悬在半空,落不下来。
---
我坐在床边,眼前是昨晚没收拾的杯子,里面还残留半口凉掉的粥。房间冷冷的,空气沉闷。我忽然冒出一个荒唐念头:要是我能立刻出现在她家门口,把热粥放到她床头,她是不是会好受一点?可现实像一堵厚墙,拦在面前,连踏出去的勇气都不给。
我捧着手机,又发了一句:“要不要我给你找个医生线上问诊?”
她回:“嗯,可以试试。”
那一刻,我像抓住一根细细的稻草。
---
上午十点,我找了个线上问诊平台,输入她的症状,一连串的表格填得手发抖。等医生上线,我迅速描述:“女,三十岁出头,持续低热到38度以上,咳嗽,嗓子痛。”
医生的声音在耳机里显得冷静:“先观察,但要随时准备去医院。如果呼吸困难,必须立即就诊。”
“立即就诊”四个字像针扎一样,刺得我指尖发麻。
我把医生的建议转发给她,她只回了一个字:“好。”
我能想象,她那边可能是闭着眼,手指勉强点了一下屏幕。
---
中午的时候,我煮了面,可筷子夹起的面条在半空就断掉,啪嗒一声掉回碗里。锅里升起的热气模糊了眼镜,我心里却越来越冷。
我问她:“吃过东西了吗?”
她回:“勉强喝了点粥,没什么胃口。”
紧接着又补了一句:“小橘趴在我脚边,一直不动,好像在陪我。”
我盯着这句话,忽然喉咙发紧。那只小橘,她最疼爱的猫,如今静静守在床边——这画面让我心里又酸又怕。怕它成了她孤单日子里唯一的陪伴。
下午三点,她再次发来体温计的照片:38.6。
那刺眼的红色数字,让我几乎握不住手机。
我急得给她拨语音,她接起时,声音嘶哑到几乎不像她:“别急,我吃了药……应该会退。”
她说着又咳嗽,声音一下子卡住。
我在电话那头捂住额头,指尖冰凉:“要不你立刻打120吧,我求你。”
她沉默几秒,轻声说:“我怕去了就回不来了。”
这句话让我呼吸骤停,心口猛地一紧。
我声音发抖:“可要是拖着,也可能会……”
话到一半,我没说下去,嗓子像被什么堵住。
她只低声说:“再看看吧,如果明天还不好,我一定去。”
傍晚,我站在阳台,看天边的云层被夕阳染成暗红。那颜色像烧开的铁水,压得人透不过气。我看着远处空荡的马路,忽然生出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整个城市都在屏住呼吸,而我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一个人在病里煎熬。
八点多,她发来消息:“退烧药好像开始起效,现在降到37.9了。”
我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数字降了,可只是暂时的假象。
我回她:“一定要多喝水,不管怎样,把身体撑住。”
她回了一个“嗯”,再没多说。
夜里十一点,我靠在床头,盯着天花板发呆。手机一直放在枕边,每一次亮起都让我心口一紧。可更多时候,它一动不动,像在沉默里倒计时。
我忽然想到一句话:有时候,等待本身比病更折磨。
我不敢睡,也不敢想象她此刻的样子。只知道,明天一定会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