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恶人-《喜卷长安》

  对面的东厢。

  清欢听杜贺说了倾城今日的壮举,她虽也高兴,但心中难免失落。

  她给自己画了个浓厚的妆容,又拿出了藏在衣柜深处的奢华衣裙,一件件在铜镜前试换。

  直到换上了一件与倾城平日有几分相似的衣裙,才满意地笑了笑。

  她靠在窗边望着月亮,为自己感到不忿。

  阿姐就像天上的月亮,她不过才到京师半年,就已经成为长安城无人不晓的存在。

  如今的叶氏虽没有大富大贵,但早已善名远播。

  可就算这样,也无人知晓叶家还有一个她。

  叶清欢啊叶清欢,你为何永远是被忽视的那一个?!

  嫉妒是万恶之源,一旦种下恶果便会生出邪恶的枝芽。可偏偏这一次,她想要为自己做个恶人。

  --

  找到木匠后,叶家众人都纷纷忙了起来。

  虽然贺兰先生与杜贺的木匠已是工艺精湛,但他们缺少实地建宅的经验,有了徐万舟等人的加入,叶氏如虎添翼。

  木匠们聚在叶氏内室中,不眠不休地讨论了几日,终于在无道子留下的模型上,成功加入了共享一进宅的调整。

  倾城拿着最后定稿的图纸,兴奋不已:“诸位辛苦了!今日小女请客,大家莫要客气,定要吃好喝好!”

  “明日一早,咱们就出发孔家庄!”

  次日清晨,春雨下得淅沥。

  倾城一早就带着杜贺和木匠们出了城,本就不好走的路因雨水变得愈加泥泞。

  “掌柜的,咱们这是去建宅呀,还是去逃难啊,怎么连条正经的路都没有啊?”木匠中一包着白头巾的皱着眉发难道。

  一人提出不满,很快其他人便也变得不耐烦,纷纷附和起来。

  徐万舟低声询问:“叶掌柜、杜郎君,咱们还有多久到?”

  倾城有些为难:“还有一段路才能到村口。此前进村处有一座吊桥,但因为一些原因毁掉了,只能多走一段到另一侧的石桥了。所以……”

  “明白了。”

  徐万舟将双手聚拢对后面的兄弟们大喊道:“大家坚持坚持!天意难测,碰上了下雨天,叶掌柜也没有办法。”

  “叶掌柜一个女子尚能克服,咱们一群大汉,都是做惯了体力活儿的,什么恶劣天气没见过,怎能输给了女子呢?”

  徐万舟的话对众人很是受用,其他木匠立刻闭上了嘴。

  那白头巾的木匠及他周围几个木匠虽不情不愿,但还是暂且作了罢。

  队伍重新前行。

  徐万舟斜着眼瞟了一眼那白头巾,对身边的副手低声问道:“查查,那戴白头巾的,是什么人?”

  “是。”

  --

  叶氏牙行。

  为了开路的事,郭子维整日守在工部,好几日都不见人影。

  万一户昨日与工匠们喝得烂醉,迟迟还没到牙行。

  徐宁一人忙得脚打后脑勺,活像个陀螺:“哎,清欢怎么还没来啊?”

  正在这时,清欢挎着个草编篮子笑意盈盈地走进了大堂,如沐春风。

  本来喧闹的大堂,因为她的出现,瞬间变得安静起来。

  徐宁诧异地抬眸,顺着众人的目光看去。

  只见清欢穿了一身鹅黄色龙鱼纹间色襦裙,披着件淡紫色的披帛,发髻上插着嵌了紫色玉石的金丝簪钗,额间还画了繁复的桃花花钿。

  “哇,这小娘子生得真是俊俏!”大堂中不乏有人感慨。

  徐宁被惊得目瞪口呆,一旁的客人忍不住催促道:“徐牙郎,你怎么不动了?我还等着您的文书呢?”

  徐宁回过神,不好意思地回了句:“稍等我一下。”

  便快步走到清欢身侧,着急拉她到内室去。

  清欢不悦,她挣扎着甩开徐宁:“你干嘛呀?”

  徐宁脸上是肉眼可见的慌张,压低了声音说道:“清欢,牙行里什么人都有,你穿这个未免太过招摇了,你瞧那些人的眼神,我怕你吃亏!”

  “还有你这金丝发簪是贵族女子才能佩戴的,逾越了规制被发现是要受罚的!快取下来吧!”

  说罢,徐宁便想要帮她拔掉簪钗。

  没想到她的一片好心却正击中了清欢强烈的自尊心:“我阿娘出嫁前就是贵族女子,我为何不能戴?”

  说罢,她又任性地将自己头上的簪钗向里推了推,头也昂得更加挺拔。

  徐宁不由得怔住,不可置信地用手背轻抚上了清欢的额头:“天啊,你该不会是中了邪吧?”

  清欢眉间染上了一丝愠怒,再次躲开了徐宁的手:“我不过是想穿得好看罢了,谁规定在牙行里就不能穿得华丽了?你莫要管我!”

  徐宁还想规劝,可清欢已然什么都听不进去。

  此时,一名等在大堂里的胖客人突然发起了问:“谁是掌柜的?我要租宅子!等了这么久连个接待的牙郎都没有!”

  “我是!”

  清欢答得干脆,说罢便微笑着走向了那胖客人。

  徐宁怔在原地,眼前的清欢让她倍感陌生,可如今倾城和子维都在外奔波,她万万不能扰乱了他们的节奏。

  只得暂时作了罢。

  --

  雨势渐小,众人终于到了孔家庄。

  钱袋早早便等在了村口:“叶会长,你们总算来了,我煮了四逆汤,快进去喝点。”

  “辛苦你了,钱袋。”

  众人跟着钱袋到了那间位置村中心的大宅中,十几个木匠立刻将厅堂塞得满满的。

  钱袋和杜贺忙着给众人盛四逆汤,众人散落在各处,均累得不想动弹。

  只有徐万舟,他从进了门就开始止不住的感叹,摸摸这里,瞧瞧那里,眼里满是对先人的欣赏。

  倾城笑道:“徐前辈,您这模样与杜贺此前来时几乎一模一样!”

  “精美!甚是精美!”徐万舟两眼都放着光,“敢问,这宅子是何人的手艺?竟能将无道子的设计还原的分毫不差,唯一可惜的是没有做基底用沙土加固,不然可谓是当世鬼斧了!”

  倾城答道:“是无道子的后人。徐前辈有眼光,一眼就看出了他的软肋,只懂木艺却不懂建宅。”

  “他现在在哪里?可否请叶会长为徐某引荐!”

  倾城尴尬地笑了笑:“现在恐怕不太方便。”

  两人正说着。

  砰——

  一个瓷碗突然被重重摔在了地上,碎成了几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