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又添筹码-《官途:我有通天背景却从科员干起》

  第一步还算不错,有着老领导陈副主任的关系,直接得到了发改委的支持。

  走出发改委大楼不过上午10点半。

  在工信部与科技部两个部委间做了个衡量,他决定还是从“熟人”处下手。

  “林组长,忙不忙?”他把电话打给了林雅雯。

  “呦,宋大书记怎么突然想起我来了!”

  林雅雯同他太熟,可没有什么上下级之分。

  “嘿嘿,回京一趟,刚从陈主任这边出来,这不和你约个饭!”

  “那好啊,再忙也得让你出出血不是?说吧,哪里?”林雅雯哈哈大笑。

  “哪都可以,你们说了算?”

  “我们?你小子还打算喊谁?”林雅雯嗔怒一句。

  “当然是周刚了,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咱们小组总得聚聚吧!”

  “那你,你俩定了地方给我发条消息就行!先挂了,还真忙着呢!”

  将手机装起,宋卿笑笑。

  爷爷说的没错,为了公事找关系--没错!

  他看了看时间,就近选了一家私密性不错的淮扬菜馆,把地址分别发给了林雅雯和周刚。

  中午12点,包间内。

  宋卿刚把茶沏上,包间门就被风风火火推开。

  “宋大书记,架子不小嘛,回京都不提前打招呼!”

  人未至,声先到,来的正是林雅雯。

  她今天穿着一身得体的职业套装,比起上一次在余杭见面时更多了几分部委官员的干练与气场。

  “雅雯姐,您就别寒碜我了。”

  宋卿连忙起身,笑着给她拉椅子,

  “我这不是一来就赶紧向您报到嘛。”

  “少来这套!”林雅雯白了他一眼,“听说你现在可是美人环绕,霍家千金、阳光集团张敏都到了北江,小日子过得挺滋润啊?”

  宋卿顿时头大,一阵苦笑:“我现在是焦头烂额,哪有心思琢磨别的。”

  两人说笑间,包间门被周刚轻轻推开。

  还是那副在闲暇之余吊儿郎当的样子,直接顺走桌上一包烟独自点了一支。

  “你俩看起来春风满面,不会是先来了个小约会吧?”一脸坏笑。

  “呀!周大处长,拿你老姐开起玩笑了?”

  声音与动作齐行,林雅雯已经拧住了他的耳朵。

  一阵打闹,三人还是落下座来。

  宋卿刚端起酒杯想提一杯,林雅雯却同周刚互视一眼,一脸夸张笑道:“我怎么感觉这杯酒喝下去要坏事?”

  周刚连连点头,配合地往后一缩:“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啊!”

  实在太熟,宋卿这反常的正经官话,反而引来了两人的“警惕”。

  宋卿干脆心一横,放下酒杯,双手一摊:

  “行行行,怕了你们了!我摊牌,这次回京,就是来找两位化缘的!北江都快揭不开锅了,你们得拉兄弟一把!”

  “早这么说不就完了!”林雅雯一拍桌子,笑骂道,“绕那么大圈子!说吧,又憋着什么坏……哦不,又有什么宏伟蓝图需要我们科技部支援了?”

  气氛瞬间松弛下来。

  宋卿也放松了身体,像以前在南粤小组开会时一样,说道:“宏伟蓝图不敢当,北钢那边,靠着霍氏的投资和特种钢技术,总算能喘口气,算是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但一个北钢救不了整个北江。我现在最发愁的是两件事,都得靠技术破局。”

  “第一,是北江化工。现在的生产流程能耗高、环保压力大,产品也多年没更新换代。”

  “我想着,科技部这边在绿色化工、清洁生产方面有没有最新的技术成果或者试点项目,能帮它转型升级?这不仅是经济效益,更是生存问题。”

  “第二,我不能光守着这些老大哥啊!北江要想真正换道超车,必须培育自己的新质生产力。”

  “我们考察过,长白山特有的动植物资源、寒冷环境测试条件,其实非常适合发展生物医药和寒地科技应用。

  但这些都还只是想法,缺技术、缺人才、更缺国家级平台的认可和支持。”

  他最直白的话画出了北江产业发展的新旧两张蓝图。

  没等他说明,周刚已经的矛头已经从调侃他转而面向林雅雯。

  “嘿!我还以为啥呢,这不是咱林大组长一句话的事儿嘛!”

  林雅雯瞥了一眼这个“卖友求荣”短命好友,沉吟几秒说道:“你这个问题提得……比光是哭穷要钱高明。从解决一个点,到盘活一条线,再到布局一个面,思路是对的。”

  她拿起手机,一边划拉一边说:

  “绿色化工这块,资源和环境技术司最近在推一个‘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专项,我帮你约一下吴处长,他们手里有技术和标准。生物医药和寒地科技……”

  她顿了顿,看向宋卿,“这个想法很前沿,但也更考验基础。”

  “这样,我帮你同时约一下生物中心和高新技术司的相关同志,搞个小范围的思路对接会。”

  “不过,和我练嘴皮子可以,到那时你得拿出更具体的规划,哪怕只是构想,也要让他们看到北江的独特优势和决心,光靠嘴说可不行。”

  “得令!还是雅雯姐门儿清!”

  直接给两人倒满酒杯,一口干掉。

  “先别贫,牵线搭桥我干,但化工转型是硬骨头,新兴产业更是高风险,能不能说动这些‘技术官’,就看你宋大书记自己能拿出多少干货了。”

  “行,咱吃完饭我马上布置。”宋卿也认真起来。

  “对了,”林雅雯忽然想到什么,喝下那杯酒后指着宋卿说道:“你们北江不是还有个汽车厂嘛,半死不活的!”

  宋卿眼前一亮,还真把这个企业忘了。

  “张敏他们在南粤那个新能源车子马上就要生产,为啥不考虑一下把你们那个车厂也改一改。”

  “别说我没提醒你,新能源汽车绝对是未来方向,现在几大城市都在抢着和你姑公司合作,你反而走到了后面!”

  林雅雯后半句虽是调侃,却像一根针扎在了宋卿心上。

  新能源汽车!

  是啊,北江汽车厂!

  那个占地广阔、设备虽旧但骨架犹存的老厂,不正是一个现成的载体吗?

  他在南粤粤倾注心血,本想邀请特拉斯落户,但最终决定自主开展的新能源汽车项目!

  他在北江忙于“破局”,却差点错过了身边最大的一局棋!

  “我自罚一杯!雅雯姐,你这一句话,价值千金!这真是当局者迷,我这两个月光盯着存量内耗,差点把最大的增量给忘了!”

  一场简单的午宴,在插科打诨中开始,最终却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产业未来的大门。

  思路,在酒杯的碰撞声中,豁然开朗。

  接下来,他去科技部要谈的,就不仅仅是化工和寒地科技了,更要加上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 和 “智能网联汽车寒地测试与应用” 这两张分量极重的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