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边关捷报!”
御书房内,燕沉甯朱笔未停。
鎏金兽首灯映照下,她轮廓锋利,英眉斜飞入鬓,睫下压着一双潋滟桃花眼,烛火在那漆黑的瞳仁里投下两点碎金,却化不开眼底常年凝结的冰霜。
鼻梁高挺如雪岭孤峰,唇薄而色淡,像抹了层初冬的霜色。
鎏金凤冠压着鸦羽般的发,几缕碎发垂在玉白的颈侧,随着批阅奏折的动作轻轻晃动。
玄色凤袍袖口露出的一截手腕,骨节分明如竹节;领口金线绣的凤纹在她呼吸间微微起伏,仿佛真凤随时要破帛而出。
直到朱笔在奏折上勾完最后一捺,抬眸那瞬,整个御书房的空气都为之一凝。
那是猛禽锁定猎物时的眼神,美得惊心,也利得慑人。
她淡淡开口:“念。”
暗卫统领夜阑单膝跪地,双手呈上军报:“镇北将军大破匈奴,斩敌三万,俘虏其左贤王,边境可保十年太平。”
燕沉甯嘴角微扬,朱笔在军报上画了个圈:“传旨,封镇北将军为武安侯,赐金千斤。俘虏的左贤王押解入京,朕要亲自看看这个屡犯我边境的狂徒。”
“是。”夜阑领命,却未立即退下。
燕沉甯挑眉:“还有事?”
“丞相苏大人携六部尚书在外求见,说是…为国本之事。”
朱笔“啪”地一声拍在案上,燕沉甯眼中寒光一闪:“又是选秀?朕去年不是说过,此事休要再提。”
夜阑低头:“丞相说,陛下登基五年,后宫空虚,国本不立,恐动摇江山社稷…”
“呵。”燕沉甯冷笑一声,“告诉她们,边关捷报在此,朕要设宴庆功,选秀之事,改日再议。”
夜阑退下后,燕沉甯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巍峨的宫墙。
二十七岁的她登基已有五年,将先帝留下的烂摊子整治得井井有条。
外平蛮夷,内肃朝纲,大周朝国力蒸蒸日上。
唯独这“国本”之事,成了朝臣们喋喋不休的话柄。
“一群老狐狸,不过是想把自家儿子塞进后宫,好分朕的权罢了。”
燕沉甯轻抚腰间佩剑,那是她十五岁初上战场时先帝所赐,随她南征北战,饮血无数。
*
庆功宴上,觥筹交错。
燕沉甯高坐凤椅,接受百官朝贺。
丞相苏清绾一袭紫袍,举杯上前:“老臣恭贺陛下又得一员猛将,只是…”
她话锋一转,“陛下若能有几位皇子皇女,我大周江山将更加稳固啊。”
燕沉甯眼中闪过一丝不耐,还是端起酒杯:“丞相有心了。”
她一饮而尽,忽然觉得头晕目眩,眼前的景象开始模糊。
“陛下可是累了?”苏清绾关切地问,“来人,扶陛下回宫休息。”
燕沉甯想推开搀扶的宫人,却发现自己四肢无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她被搀扶着回到寝宫,模糊中感觉有人将她放在凤床上,然后纷纷退下。
不对劲…那酒有问题…
一股奇异的燥热从小腹升起,她知道自己中了什么药。
醉仙欢,最烈性的春药,无解,只能发泄。
她咬破舌尖,铁锈味在口中蔓延,换来片刻清明。
燕沉甯挣扎着想坐起来,凤床另一侧传来衣料摩擦的轻响。
她猛地转头,看到一个绝美的男子半倚在锦被间,墨发如瀑散在明黄缎面上,衬得肤白似雪。
他单薄的中衣领口微敞,露出半截精致的锁骨,原本素白的肌肤泛着不正常的潮红。
他修长手指正死死攥着床柱,指节发白,像是在抵抗什么。
听见声音,他用复杂而哀伤的眼神望着她。
“你是何人…”燕沉甯声音嘶哑得不像自己,手指却已掐住对方下巴,“谁派你来的?”
掌心触到微凉的肌肤,反而激得体内火势更旺。
男子喉结滚动:“罪臣…”
他急促的呼吸里带着熟悉的甜香,是醉仙欢,有人竟给他们双双下了药。
话未说完,燕沉甯已翻身压上。
锦被在剧烈动作中滑落,她跨坐在男子腰间,十指深深陷进他单薄的肩膀。
居高临下望去,他仰倒的姿态像只被钉在标本架上的蝶,睫毛在烛火中投下颤动的阴影。
“陛下…”他试图起身,被她按着胸膛狠狠压回去。
织金床幔剧烈摇晃,映出两人的身影。
她扯开那层碍事的衣料,男子绷紧的腰腹线条在烛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当指尖划过他紧绷的肌理,掌下传来压抑的颤抖。
“忍着。”两具滚烫身躯相贴,燕沉甯低头咬住他喉结,尝到微咸的汗意。
醉仙欢烧尽了理智,她渐渐得势,像驾驭烈马般钳制着他,指甲在他腰侧留下月牙形的红痕。
男子仰起的脖颈拉出弧线,却没有反抗,只在最舒坦时从齿缝漏出几声闷哼。
汗水顺着燕沉甯的下颌滴落,砸在他剧烈起伏的胸膛上。
在药效催发的癫狂中,她模糊看见他眼角有泪光闪烁。
当最汹涌的浪潮袭来时,男子那双始终不敢触碰天子的手,此刻却如溺水者抓住浮木般死死箍住她的后腰。
明黄被褥上蜿蜒的水痕不知是谁的汗,最后的清醒时刻,她听见他那句:“臣…万死…”
剩下的话被她尽数封缄在唇齿间。
残烛终于“啪”地爆尽最后灯花。
黑暗里只余两道交错的气息,一声比一声更重,一声比一声更乱。
…………
晨光刺破鲛绡帐时,燕沉甯在凤床中央睁眼。
宿醉的钝痛在颅骨内翻搅,压不住下身鲜明的酸胀感。
她倏地撑起身子,明黄锦被从肩头滑落,露出锁骨处几道新鲜抓痕。
床榻另一侧空无一人,唯有凌乱的缎面上一小片干涸的血迹,像落在雪地里的红梅。
昨夜零碎的记忆翻涌而上,男子绷紧的腰线,隐忍的喘息,还有最后那滴烫在她颈间的泪。
“好大的胆子。”
燕沉甯转头,看到三步外的金砖地上跪着个白衣人影,额头触地,姿态恭顺。
他额头紧贴交叠的手背,素麻衣领中露出一截后颈,在晨光里白得晃眼。
喜欢玉琼引
御书房内,燕沉甯朱笔未停。
鎏金兽首灯映照下,她轮廓锋利,英眉斜飞入鬓,睫下压着一双潋滟桃花眼,烛火在那漆黑的瞳仁里投下两点碎金,却化不开眼底常年凝结的冰霜。
鼻梁高挺如雪岭孤峰,唇薄而色淡,像抹了层初冬的霜色。
鎏金凤冠压着鸦羽般的发,几缕碎发垂在玉白的颈侧,随着批阅奏折的动作轻轻晃动。
玄色凤袍袖口露出的一截手腕,骨节分明如竹节;领口金线绣的凤纹在她呼吸间微微起伏,仿佛真凤随时要破帛而出。
直到朱笔在奏折上勾完最后一捺,抬眸那瞬,整个御书房的空气都为之一凝。
那是猛禽锁定猎物时的眼神,美得惊心,也利得慑人。
她淡淡开口:“念。”
暗卫统领夜阑单膝跪地,双手呈上军报:“镇北将军大破匈奴,斩敌三万,俘虏其左贤王,边境可保十年太平。”
燕沉甯嘴角微扬,朱笔在军报上画了个圈:“传旨,封镇北将军为武安侯,赐金千斤。俘虏的左贤王押解入京,朕要亲自看看这个屡犯我边境的狂徒。”
“是。”夜阑领命,却未立即退下。
燕沉甯挑眉:“还有事?”
“丞相苏大人携六部尚书在外求见,说是…为国本之事。”
朱笔“啪”地一声拍在案上,燕沉甯眼中寒光一闪:“又是选秀?朕去年不是说过,此事休要再提。”
夜阑低头:“丞相说,陛下登基五年,后宫空虚,国本不立,恐动摇江山社稷…”
“呵。”燕沉甯冷笑一声,“告诉她们,边关捷报在此,朕要设宴庆功,选秀之事,改日再议。”
夜阑退下后,燕沉甯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巍峨的宫墙。
二十七岁的她登基已有五年,将先帝留下的烂摊子整治得井井有条。
外平蛮夷,内肃朝纲,大周朝国力蒸蒸日上。
唯独这“国本”之事,成了朝臣们喋喋不休的话柄。
“一群老狐狸,不过是想把自家儿子塞进后宫,好分朕的权罢了。”
燕沉甯轻抚腰间佩剑,那是她十五岁初上战场时先帝所赐,随她南征北战,饮血无数。
*
庆功宴上,觥筹交错。
燕沉甯高坐凤椅,接受百官朝贺。
丞相苏清绾一袭紫袍,举杯上前:“老臣恭贺陛下又得一员猛将,只是…”
她话锋一转,“陛下若能有几位皇子皇女,我大周江山将更加稳固啊。”
燕沉甯眼中闪过一丝不耐,还是端起酒杯:“丞相有心了。”
她一饮而尽,忽然觉得头晕目眩,眼前的景象开始模糊。
“陛下可是累了?”苏清绾关切地问,“来人,扶陛下回宫休息。”
燕沉甯想推开搀扶的宫人,却发现自己四肢无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她被搀扶着回到寝宫,模糊中感觉有人将她放在凤床上,然后纷纷退下。
不对劲…那酒有问题…
一股奇异的燥热从小腹升起,她知道自己中了什么药。
醉仙欢,最烈性的春药,无解,只能发泄。
她咬破舌尖,铁锈味在口中蔓延,换来片刻清明。
燕沉甯挣扎着想坐起来,凤床另一侧传来衣料摩擦的轻响。
她猛地转头,看到一个绝美的男子半倚在锦被间,墨发如瀑散在明黄缎面上,衬得肤白似雪。
他单薄的中衣领口微敞,露出半截精致的锁骨,原本素白的肌肤泛着不正常的潮红。
他修长手指正死死攥着床柱,指节发白,像是在抵抗什么。
听见声音,他用复杂而哀伤的眼神望着她。
“你是何人…”燕沉甯声音嘶哑得不像自己,手指却已掐住对方下巴,“谁派你来的?”
掌心触到微凉的肌肤,反而激得体内火势更旺。
男子喉结滚动:“罪臣…”
他急促的呼吸里带着熟悉的甜香,是醉仙欢,有人竟给他们双双下了药。
话未说完,燕沉甯已翻身压上。
锦被在剧烈动作中滑落,她跨坐在男子腰间,十指深深陷进他单薄的肩膀。
居高临下望去,他仰倒的姿态像只被钉在标本架上的蝶,睫毛在烛火中投下颤动的阴影。
“陛下…”他试图起身,被她按着胸膛狠狠压回去。
织金床幔剧烈摇晃,映出两人的身影。
她扯开那层碍事的衣料,男子绷紧的腰腹线条在烛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当指尖划过他紧绷的肌理,掌下传来压抑的颤抖。
“忍着。”两具滚烫身躯相贴,燕沉甯低头咬住他喉结,尝到微咸的汗意。
醉仙欢烧尽了理智,她渐渐得势,像驾驭烈马般钳制着他,指甲在他腰侧留下月牙形的红痕。
男子仰起的脖颈拉出弧线,却没有反抗,只在最舒坦时从齿缝漏出几声闷哼。
汗水顺着燕沉甯的下颌滴落,砸在他剧烈起伏的胸膛上。
在药效催发的癫狂中,她模糊看见他眼角有泪光闪烁。
当最汹涌的浪潮袭来时,男子那双始终不敢触碰天子的手,此刻却如溺水者抓住浮木般死死箍住她的后腰。
明黄被褥上蜿蜒的水痕不知是谁的汗,最后的清醒时刻,她听见他那句:“臣…万死…”
剩下的话被她尽数封缄在唇齿间。
残烛终于“啪”地爆尽最后灯花。
黑暗里只余两道交错的气息,一声比一声更重,一声比一声更乱。
…………
晨光刺破鲛绡帐时,燕沉甯在凤床中央睁眼。
宿醉的钝痛在颅骨内翻搅,压不住下身鲜明的酸胀感。
她倏地撑起身子,明黄锦被从肩头滑落,露出锁骨处几道新鲜抓痕。
床榻另一侧空无一人,唯有凌乱的缎面上一小片干涸的血迹,像落在雪地里的红梅。
昨夜零碎的记忆翻涌而上,男子绷紧的腰线,隐忍的喘息,还有最后那滴烫在她颈间的泪。
“好大的胆子。”
燕沉甯转头,看到三步外的金砖地上跪着个白衣人影,额头触地,姿态恭顺。
他额头紧贴交叠的手背,素麻衣领中露出一截后颈,在晨光里白得晃眼。
喜欢玉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