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服装热卖,服装厂接受采访-《四合院:24岁,是处长》

  一百八十块一件衣服这价格确实高,毕竟这么多钱都可以买台缝纫机,自己在家可劲儿做衣服了。

  但即便看到这个价格,还是有个女同志咬了咬牙,对店里的老板李美琪喊:“老板,这件大衣我定下了,我回去拿钱,你可别卖给别人。”

  李美琪笑靥如花:“没问题,这件我给你留着。”

  此时店里有不少客人,都对服装师售卖的时髦又靓丽的衣服非常感兴趣,不过动辄三四十块起步的售价还是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此刻听说有人要拿钱买一件一百多块的衣服,不少人都好奇地驻足观望。

  “不会吧,一百多的衣服还真有人买啊?”

  “人家有钱呗,那姑娘我见过,人家家里开了家饭馆,做的是正宗的川味炒菜,天天满座,赚了不少钱呢。”

  “这一百多的衣服穿人身上什么效果啊?”

  “等会儿看看呗,说不定不怎么样呢。”

  服装店里的人议论纷纷,但一时半刻都没有走的意思,都等着看热闹呢。

  没一会儿,刚才那姑娘跑回来了,手里拿着一沓钱。

  “老板,算账,这件大衣我要了!”

  “行,我这就把衣服给你取下来,这衣服原价一百八,今天开业庆祝打七折,一百二十六,你给一百二十五就行。”

  “钱给你。”

  “成,衣服你穿上试试,不合身的话我们这里提供免费改大小的服务的。”

  那姑娘接过大衣之后立刻披在了自己身上,然后对着店里一面硕大的全身落地镜臭美了起来。

  这姑娘换了一件大衣之后,看起来还真是不一样了,现在挺拔了许多。

  其实这也是因为现在天气冷,大部分人为了御寒都穿着棉袄。

  现在的棉袄也别提什么设计,穿着能冻不死人的就是好棉袄,这样的棉袄暖和是暖和,但就是臃肿。

  而服装店里用上好羊绒面料做的大衣,在保暖的同时,相比臃肿的棉袄显得又修身又大方。

  姑娘穿着大衣,一个劲儿地对着落地转来转去,欣赏自己各处的美貌。

  姐就是这么漂亮!

  “这位女同志,这衣服你还满意吗?”

  “满意,我非常满意,老板,以后我都来你家买衣服了。”

  “那感情好,你留个联系方式吧,以后我店里来了最新款的衣服,我一定第一时间通知你。”

  李美琪做成了一笔生意,还获得了一个长期顾客,满脸笑容。

  而其他人看到一个姑娘换上服装店里的大衣之后,气质和美貌立刻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对店里的服装热情更高了,原本还有些嫌高的价格现在看起来好像也没那么难以接受,热情十足地开始尝试店里各种款式的衣服。

  四九城居民的消费能力是很强的,李美琪一天就做了大几千块的衣服,甚至连挂在店铺橱窗中央,原本作为店铺招牌的一件叫价整整四百块,通体雪白的毛皮大衣也在开业第一天就卖了出去。

  因为四九城是私营经济开始的地方,平常老百姓都能通过摆摊做生意将自己的收入翻个几倍,而那些最早开始经营店铺的老板几乎个个赚得盆满钵满,万元户对他们来说都不叫个事儿,毕竟一年的收入都不止那么点。

  对这些人来说用四百块买一件衣服虽然不算便宜,但也绝对不是消费不起。

  哪怕是普通的小摊贩,一年里给花个几十块钱,给自己买一件衣服还是可以承受的,四九城百姓充足的消费能力促进了美琪服装店的火爆。

  而在服装店的火爆之后,老百姓很自然地开始对美琪服装店后面的供应商,也就是红钻服装厂四九城分厂产生了好奇。

  人民日报也很快抓住了这波流量,效仿羊城日报的操作对红钻服装厂进行了一次采访。

  采访过程中,服装厂整洁明亮的车间,如田字格一般整齐摆放的数千台缝纫机,以及数千名辛勤工作的女工让记者惊叹不已。

  “穆厂长,我听说红钻服装厂因为帮助大量妇女同志解决了就业问题,一次受到了妇联的表彰,请问有这回事吗?”

  “是有这回事,服装生产需要熟练地使用缝纫机,这方面女同志比较有优势,我们厂在生产的时候可以帮助解决一些社会问题,这是我们的荣幸。”

  “那请问服装厂工人的待遇怎么样,跟国营工厂有什么区别?”

  “关于我们工厂的待遇,在招人启事上就已经有详细说明了,简单来说我们工厂采取的是底薪 提成的模式,在我们厂里,工人只要完成每个月固定数量的衣服,就可以拿到三十块的底薪,和国营厂的初级工人差不多,不过在固定份额的基础上,每多完成一件衣服,就可以获得额外的提成。”

  “记者同志你可以看这里,我们每个月都会将完成衣服数量最多的一百位工人的名单张贴出来,以激励其他工人努力工作,同时我们也会为这一百名工人发放额外的奖励。”

  “就像排名第一的周庆芬同志,她是上个月制衣最多的工人,基础工资加提成一共一百二十多元,加上榜单第一的奖励二十元,上个月她的总收入达到了一百四十元以上。”

  “一百四十元?这已经超过国营工厂的八级工人了!”也超过她好多。

  八级工不说考上的技术难度了,本身还要熬资历,熬年份,一般人没个二三十年可别想当上八级工,拿上这份工资。

  可红钻服装厂,开业到现在也才几个月啊。

  “还不只是这些,周庆芬同志也是去年全厂全年完成制衣数量最多的同志,所以年底工厂给她发了一百元的现金和一辆自行车作为奖励。”

  “去年?可我记得红钻服装厂不是在去年接近年尾的时候才建成的吗?去年总共也没开工太多时间吧,这样也会发放奖励吗?”

  “当然,我们答应了工人每年都会按照这个标准发放奖励,不管我们工厂一年开工多少天,哪怕只有一天,也一就算是开了一年的工,奖励也会照常发放,绝不拖欠。”

  “穆厂长,我可以采访一下这位周庆芬同志吗?”

  “当然可以,小于,你带记者同志去找周庆芬同志吧。”